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喜马拉雅山顶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解析】选D。本题考查海陆变迁的证据。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台湾海峡原来是陆地;喜马拉雅山顶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原来是海洋;由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形成东非大裂谷;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2.科学家发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分布有巨大的煤田。煤是由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转化而来的,这一现象最能说明( )
A.南极洲地区很久以前,气候非常温暖
B.南极大陆原来处在暖湿的低纬,并形成煤,大陆漂移将其带到了今天的位置
C.该地的煤不是由森林演变而成的
D.南极大陆总体上向低纬漂移了
【解析】选B。本题考查大陆漂移的影响方面的知识。南极大陆分布有丰富的煤炭,说明该地区原来位于较低的纬度位置,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后来由于南极大陆慢慢漂移才到现在的位置。
3.根据大陆漂移说的基本观点,下列三幅图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解析】选B。本题考查大陆漂移说的观点。大陆漂移说认为2亿年前,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个整体,对应图②;后来分裂,不断地漂移分离,对应图③;到如今形成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格局,对应图①。
4.读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海牛和鸵鸟的分布可以推测甲、丙两块陆地曾经在一起
B.甲是南美洲,乙是大西洋,丙是非洲
C.图示是大陆漂移说的一项科学依据
D.甲位于南美洲板块上,丙位于非洲板块上
【解析】选D。本题考查大陆漂移说的证据方面的知识。读图可知,该图反映了大西洋两岸生物的相似性,它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科学依据,甲是南美洲,位于美洲板块上。
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下图)。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读图完成5、6题。
5.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
A.张裂 B.碰撞 C.挤压 D.消亡
6.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四川芦山地震的发生 B.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
C.红海不断扩张 D.太平洋不断缩小
【解析】5选A,6选C。本题组通过实验演示考查板块运动的特点以及利用地理规律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第5题,实验中,海绵类似大陆,在地热作用下向两侧分离,这一实验现象模拟的是板块张裂运动。第6题,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迫使青藏高原向上抬起,造成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同时挤压四川盆地造成芦山地震;红海处于裂谷带,不断扩张;太平洋位于多个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所以缩小。
(2014·阳江模拟)如图是“20世纪死亡千人以上的灾害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这种灾害可能是( )
A.台风 B.泥石流 C.洪涝 D.地震
8.产生这种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活动 B.人类活动 C.地壳运动 D.大气运动
【解析】7选D,8选C。本题组考查地震方面的相关知识。第7题,从图中阴影看出为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因此20世纪死亡千人以上的灾害主要是地震。第8题,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所以产生这种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
【变式备选】下图中地壳较为稳定的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板块不同位置的稳定程度。图中①、②、③处均位于板块的交界处附近,地壳运动活跃;而④位于板块的内部,相对稳定。
9.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红海的面积将不断缩小
B.地中海的面积将不断扩大
C.大西洋的面积将不断扩大
D.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度将会下降
【解析】选C。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红海处于板块张裂地带,面积会扩大;地中海和喜马拉雅山处于板块挤压地带,地中海面积将会缩小,喜马拉雅山高度将会继续上升。
“阿尔卑斯——滑雪者的终极梦想”,人们总是这样形容这座欧洲雪山,读图,回答10、11题。
10.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与板块运动密不可分,与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板块是(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11.小明根据所学的板块知识,对阿尔卑斯山脉及其周围的地理事物进行了大胆猜测,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地中海将会逐渐缩小
B.非洲和欧洲将会连成一体
C.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区多地震
D.阿尔卑斯山脉将不再发生变化
【解析】10选A,11选D。本题组考查板块构造学说的相关知识。第10题,阿尔卑斯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其形成是两大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第11题,根据板块运动的方向,可判断地中海逐渐缩小,直至消失;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阿尔卑斯山脉可能会不断升高。
12.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集中的地带,与这个地带形成无关的板块是( )
A.非洲板块 B.美洲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
【解析】选A。本题考查板块与火山、地震带的分布。环太平洋地带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之间。
【知识拓展】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带是一个围绕太平洋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地区,全长
40 000千米,呈马蹄形。环太平洋地带上有一连串海沟、列岛和火山。该地区有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和一些小板块,板块移动剧烈,环太平洋地带共有活火山512座,占全球活火山数量的80%,火山活动频繁,据历史资料记载全球现代喷发的火山这里占80%;地球上90%的地震以及81%最强烈的地震都在该地带上发生。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又称“欧亚地震带”,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从印度尼西亚开始,经中南半岛西部和我国的云、贵、川、青、藏地区,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到地中海北岸,一直延伸到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欧亚地震带所释放的地震能量占全球地震总能量的15%,主要是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缺乏深源地震。由于该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大陆上,危害性较大。
二、综合题
13.读“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六大板块名称:
A. ,B. ,C. ,
D. ,E. ,F. 。
(2)六大板块中几乎是海洋板块的是 ,格陵兰岛位于 ,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均填代号)
(3)在图中标注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名称,火山、地震带在分布上的共同特征是 。
(4)亚洲东部的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地震国”,每年的有感地震达1 500多次,甲、乙两地中代表日本的是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5)①处是 山脉,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该山脉仍在持续增高的原因。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板块运动的相关知识。第(1)题,从图中分析看出,字母A~F所代表的板块依次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六大板块没有单一的陆地板块或海洋板块,以海洋为主的是太平洋板块;格陵兰岛属于北美洲,南北美洲主要位于美洲板块;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第(3)题,根据火山、地震的图例分布,可以看出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如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第(4)题,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图中甲位于亚洲东部,乙位于欧洲西部,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第(5)题,图中数字①是喜马拉雅山脉,该山脉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仍处在不断的碰撞、挤压中,导致该山脉还在继续增高。
答案:(1)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2)D E C
(3)标注略 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4)甲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5)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还在不断地碰撞、挤压,导致喜马拉雅山脉隆起抬升不断增高。
14.地质学家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的地壳活动进入活跃期,尤其是近些年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如2000~2010年间,印度尼西亚及附近地区发生里氏7级以上的大地震就多达12次。结合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日 期 地 点 经纬度 里氏震级
2000年6月4日 苏门答腊岛近海 5.26°S,102.03°E 7.9
2002年11月2日 苏门答腊岛近海 3.1°N,96.1°E 7.8
2004年2月7日 新几内亚岛 4.0°S,135.1°E 7.5
2004年12月26日 苏门答腊岛近海 3.3°N,95.8°E 8.7
2005年3月28日 苏门答腊岛近海 2.2°N,97.0°E 8.5
2007年8月9日 爪哇岛近海 6.1°S,107.7°E 7.8
2007年9月12日 苏门答腊岛近海 4.4°S,101.5°E 8.5
2008年2月20日 苏门答腊岛近海 2.8°N,96.0°E 7.7
2008年11月17日 苏拉威西岛近海 1.3°N,122.1°E 7.7
2009年1月4日 新几内亚岛 0.7°S,132.8°E 7.7
2009年9月30日 苏门答腊岛近海 0.8°S,99.8°E 7.9
2010年4月7日 苏门答腊岛近海 2.4°N,97.1°E 7.8
(1)印度尼西亚位于 洲东南部,是 地带的一部分。
(2)图中数字①位于 洋,属于 板块;图中数字②位于
洋,属于 板块。
(3)印度尼西亚 岛附近地震最频繁,因为该岛屿位于 板块与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4)地震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但通过合理的应急措施,可以减轻地震发生时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下图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正确的有(多选)( )
【解析】本题通过生活中发生的地震考查板块分布、板块运动等知识以及地震发生时的应急措施。第(1)题,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属于环太平洋地带的一部分。第(2)题,主要考查了印度尼西亚东西两侧的海洋及所属的板块。印度尼西亚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第(3)题,根据表中资料,可以看出12次7级以上的地震中,8次发生在苏门答腊岛附近,该岛屿附近地壳活动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第(4)题,强震来时,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下,在户外空旷地区注意保护头部,这两种做法是可取的。地震时,在高压线附近躲避或乘坐电梯逃生都是错误的。
答案:(1)亚 环太平洋
(2)太平 太平洋 印度 印度洋
(3)苏门答腊 亚欧 印度洋
(4)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