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押题卷】2025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考前预测:有理数(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押题卷】2025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考前预测:有理数(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5-12 11:1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考前预测:有理数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5 雁塔区校级一模)﹣2025的倒数是(  )
A.2025 B. C.﹣2025 D.
2.(2025 秦都区校级一模)﹣2025的绝对值是(  )
A.2025 B. C.﹣2025 D.
3.(2025 深圳一模)四位数字标注法是电子元件标注的一种标准化方法.如标注为“1502”的电阻,第四位数字“2”为10的幂指数,对应的阻值(单位:Ω)为150×102=15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150×102 B.15×103 C.1.5×104 D.1.5×105
4.(2025 雁塔区校级一模)在日常生活中,若收入500元记作+500元,则支出280元应记作(  )
A.+280元 B.+220元 C.﹣280元 D.﹣220元
5.(2025 佛山一模)刘徽在《九章算术》中有“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可翻译为“今有两数若其意义相反,则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若将珠江的水位下降4米记作“﹣4米”,则“+3米”表示珠江的水位(  )
A.下降3米 B.上升4米 C.上升3米 D.下降4米
6.(2025 河北模拟)下列选项中为负数的是(  )
A.2 B.(﹣2)2 C.﹣2 D.|﹣2|
7.(2025 河北模拟)如图,嘉嘉借助刻度尺画了一条数轴,则这条数轴上点A对应的实数为(  )
A.﹣5 B.﹣2.5 C.0 D.2.5
8.(2025 山东一模)数轴上点A表示的有理数为﹣4,点B表示的有理数为﹣1,点P在线段AB上,则点P表示的数可能是(  )
A.﹣5 B.﹣3 C.0 D.3
9.(2025 江北区模拟)对任意正整数n,若n为偶数则除以2,若n为奇数则乘3再加1,在这样一次变化下,我们得到一个新的自然数,在1937年LotharCollatz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此反复这种变换,是否对于所有的正整数,最终都能变换到1呢?这就是数学中著名的“考拉兹猜想”.如果某个正整数通过上述变换能变成1,我们就把第一次变成1时所经过的变换次数称为它的路径长,例如5经过5次变成1,则路径长m=5.下列说法:
①无论输入的正整数n是奇数还是偶数,当路径长m≥4时,总能得到连续四次变换的结果依次是24,23,22,21;
②若输入正整数n,变换次数m,当m=8时,n的所有可能值只有4个;
③若输入正整数n,变换次数m,当m=9时,n的所有可能值中最大是512,最小是13.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10.(2025 碑林区校级一模)﹣3﹣的值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2025 碑林区校级一模)如果一个四位数与一个三位数的和是1999,并且四位数和三位数是由7个不同的数字组成的.那么,这样的四位数最多能有    个.
12.(2025 山东模拟)任取一个正整数,若该数是奇数,就将该数乘3再加上1;若该数是偶数,就将该数除以2.对于所得结果继续进行上述运算,经过有限次反复运算后,必进入循环圈,这就是“冰雹猜想”.取正整数m=3,根据上述运算法则第一次运算后得10,将所得结果再进行上述运算,第二次得5,第三次得16,则经过2024次运算后得    .
13.(2025 潍坊模拟)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且|m|=5,则的值为   .
14.(2024 兴庆区校级一模)在一条可以折叠的数轴上,A,B表示的数分别是﹣9,4,如图,以点C为折点,将此数轴向右对折,若点A在点B的右边,且AB=1,则C点表示的数是    .
15.(2024 郸城县一模)比较大小:﹣2    ﹣1(填“>或<或=”).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6.(2025 碑林区校级一模)某工厂的计时钟走慢了,使得标准时间每70分钟分针和时针重合一次,李师傅按照这慢钟工作8小时,工厂规定超时工资要比原工资多3.5倍,李师傅原工资每小时3元,这天工厂应付给李师傅超时工资多少元?
17.(2025 碑林区校级一模)一个有弹性的球从A点落下到地面,如图所示,弹起到B点后又落下到高20厘米的平台,再弹起到C点,最后落到地面,每次弹起的高度都是落下高度的80%,已知A点离地面比C点离地面高出68厘米,那么C点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18.(2025 碑林区校级一模)(1);
(2);
(3);
(4)解方程:.
19.(2024 丛台区校级模拟)如图,整数m,n,t在数轴上分别对应点M,N,T.
(1)若m=﹣3,求t+n的值;
(2)当点T为原点,且m+n+□=5时,求“□”所表示的数.
20.(2024 婺城区模拟)对于有理数a,b,定义新运算“△”,规则如下:a△b=ab﹣a﹣b+4,如3△5=3×5﹣3﹣5+4=11.
(1)求3△(﹣4)的值.
(2)请你判断交换律在“△”运算中是否成立?并给出证明.
2025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考前预测:有理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5 雁塔区校级一模)﹣2025的倒数是(  )
A.2025 B. C.﹣2025 D.
【考点】倒数.
【专题】实数;运算能力.
【答案】B
【分析】利用倒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解答】解:﹣2025的倒数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倒数,熟练掌握倒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2025 秦都区校级一模)﹣2025的绝对值是(  )
A.2025 B. C.﹣2025 D.
【考点】绝对值.
【专题】实数;运算能力.
【答案】A
【分析】根据绝对值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
【解答】解:﹣2025的绝对值是2025.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定义,掌握绝对值的定义是关键.
3.(2025 深圳一模)四位数字标注法是电子元件标注的一种标准化方法.如标注为“1502”的电阻,第四位数字“2”为10的幂指数,对应的阻值(单位:Ω)为150×102=15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150×102 B.15×103 C.1.5×104 D.1.5×105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专题】实数;符号意识.
【答案】C.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解答】解:15000=1.5×104.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4.(2025 雁塔区校级一模)在日常生活中,若收入500元记作+500元,则支出280元应记作(  )
A.+280元 B.+220元 C.﹣280元 D.﹣220元
【考点】正数和负数.
【专题】实数;符号意识.
【答案】C.
【分析】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
【解答】解:“正”和“负”相对,所以,若收入500元记作+500元,则支出280元应记作﹣280元.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负数的意义,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明确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5.(2025 佛山一模)刘徽在《九章算术》中有“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可翻译为“今有两数若其意义相反,则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若将珠江的水位下降4米记作“﹣4米”,则“+3米”表示珠江的水位(  )
A.下降3米 B.上升4米 C.上升3米 D.下降4米
【考点】正数和负数;数学常识.
【专题】实数;数感.
【答案】C
【分析】根据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求解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3米表示上升3米,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相反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6.(2025 河北模拟)下列选项中为负数的是(  )
A.2 B.(﹣2)2 C.﹣2 D.|﹣2|
【考点】正数和负数;有理数的乘方.
【专题】计算题;实数;符号意识.
【答案】C.
【分析】先利用有理数的相应的法则进行化简运算,然后再根据正负数的定义即可判断.
【解答】解:A.2>0,是正数,故A选项错误;
B.(﹣2)2=4>0,是正数,故B选项错误;
C.﹣2<0,是负数,故C选项正确;
D.|﹣2|=2>0,是正数,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正数和负数定义的理解,难度不大,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7.(2025 河北模拟)如图,嘉嘉借助刻度尺画了一条数轴,则这条数轴上点A对应的实数为(  )
A.﹣5 B.﹣2.5 C.0 D.2.5
【考点】数轴.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A
【分析】由图可得刻度尺上的0.5对应数轴1个单位长度,点A在原点O的左侧5个单位长度处,即可得点A对应的实数.
【解答】解:由数轴得:刻度尺上的0.5对应数轴1个单位,
∵点A在原点O的左侧5个单位处,
∴数轴上点A对应的实数为﹣5,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掌握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8.(2025 山东一模)数轴上点A表示的有理数为﹣4,点B表示的有理数为﹣1,点P在线段AB上,则点P表示的数可能是(  )
A.﹣5 B.﹣3 C.0 D.3
【考点】数轴;有理数.
【答案】B
【分析】根据点P在数轴上的位置得出结论.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点P表示的数在﹣4和﹣1之间,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弄清点P的位置是解题关键.
9.(2025 江北区模拟)对任意正整数n,若n为偶数则除以2,若n为奇数则乘3再加1,在这样一次变化下,我们得到一个新的自然数,在1937年LotharCollatz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此反复这种变换,是否对于所有的正整数,最终都能变换到1呢?这就是数学中著名的“考拉兹猜想”.如果某个正整数通过上述变换能变成1,我们就把第一次变成1时所经过的变换次数称为它的路径长,例如5经过5次变成1,则路径长m=5.下列说法:
①无论输入的正整数n是奇数还是偶数,当路径长m≥4时,总能得到连续四次变换的结果依次是24,23,22,21;
②若输入正整数n,变换次数m,当m=8时,n的所有可能值只有4个;
③若输入正整数n,变换次数m,当m=9时,n的所有可能值中最大是512,最小是13.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考点】有理数.
【专题】新定义;推理能力.
【答案】B
【分析】利用变换规则,逆向推理计算求出所有可能的取值,再判断结果即可.
【解答】解:∵对任意正整数n,若n为偶数则除以2,若n为奇数则乘3再加1,在这样一次变化下,我们得到一个新的自然数,
∴由新自然数求原来的数计算方法为:新自然数乘以2,或新自然数减去1的差再除以3(取整数),
若输入正整数n,则最后一次计算过程为:2÷2=1,上一步结果为2=21;
倒数第二次计算过程为:4÷2=2,上一步结果为4=22;
倒数第三次计算过程为:8÷2=4,上一步结果为8=23;
倒数第四次计算过程为:16÷2=8,上一步结果为16=24;
倒数第五次计算过程为:32÷2=16,或3×5+1=16,上一步结果为32或5;
倒数第六计算过程为:64÷2=32,或10÷2=5,上一步结果为64或10;
倒数第七次计算过程为:128÷2=64,或3×21+1=64,或20÷2=10,或3×3+1=10,上一步结果为128或21或20或3;
倒数第八次计算过程为:256÷2=128,或42÷2=21,或40÷2=20,或6÷2=3,上一步结果为256或42或40或6;
倒数第九次计算过程为:512÷2=256,或3×85+1=256,或84÷2=42,或80÷2=40,或3×13+1=40,或12+2=6,上一步结果为512或85或84或80或13或12;
∴①无论输入的正整数n是奇数还是偶数,当路径长m≥4时,总能得到连续四次变换的结果依次是24,23,22,21,说法正确;
②若输入正整数n,变换次数m,当m=8时,n的所有可能值为256或42或40或6,只有4个,说法正确;
③若输入正整数n,变换次数m,当m=9时,n的所有可能值为512或85或84或80或13或12,其中最大是512,最小是12,说法错误;
∴正确的个数是2个,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运算,归纳推理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列举出来是快速解题的方法.
10.(2025 碑林区校级一模)﹣3﹣的值为(  )
A. B. C.﹣ D.﹣
【考点】有理数的减法.
【专题】实数;运算能力.
【答案】D
【分析】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计算即可.
【解答】解:原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减法,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2025 碑林区校级一模)如果一个四位数与一个三位数的和是1999,并且四位数和三位数是由7个不同的数字组成的.那么,这样的四位数最多能有  168 个.
【考点】有理数的加法.
【专题】实数;运算能力.
【答案】168.
【分析】由于一个四位数与一个三位数的和为1999,所以四位数首位必须为1,又和的后三位为9,所以相加时没有出现进位现象,找出合适的组合,0和9,2和7,3和6,4和5(因为1+8=9,又四位数的首位是1,不能重复,则数字8不能用在这),因此考虑三位数可能的情况,三位数一定下来,四位数只有唯一的可能.由于0不能为首位,所以这个三位数首位有7种选法,当百位数确定时,则十位数有6种选法,当前两位确定时,则个数数有4种选法,根据乘法原理可知,这样的四位数是多能有7×6×4=168个.
【解答】解:由于其和为1999,则这四位数的首位一定是1,和的后三位是9,所以相加时没有出现进位现象,和为9的组合有:0和9,2和7,3和6,4和5(1和8在本题中不符题意),由于两个数的和一定,因此三位数一定下来,四位数只有唯一的可能.
由于0不能为首位,所以这个三位数首位有8﹣1=7种选法,则十位数有8﹣2=6种选法,个位数有8﹣4=4种选法,根据乘法原理可知,这样的四位数最多能有7×6×4=168个.
故答案为:168.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加法,完成本题要注意三位数一定下来,四位数只有唯一的可能,所以当三位数确定一个数时,实际上也确定了四位数上相应位数上的数,如三位数的首位确定为2,则同时确定了这个四位数的百位数7.
12.(2025 山东模拟)任取一个正整数,若该数是奇数,就将该数乘3再加上1;若该数是偶数,就将该数除以2.对于所得结果继续进行上述运算,经过有限次反复运算后,必进入循环圈,这就是“冰雹猜想”.取正整数m=3,根据上述运算法则第一次运算后得10,将所得结果再进行上述运算,第二次得5,第三次得16,则经过2024次运算后得  4 .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专题】实数;运算能力.
【答案】4.
【分析】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并总结规律即可.
【解答】解:取正整数m=3,
第一次:3×3+1=10;
第二次:10÷2=5;
第三次:5×3+1=16;
第四次:16÷2=8;
第五次:8÷2=4;
第六次:4÷2=2;
第七次:2÷2=1;
第八次:3×1+1=4;
第九次:4÷2=2;
第十次:2÷2=1;
…,
那么从第5次开始,每3次一循环,
则(2024﹣4)÷3=673……1,
即经过2024次运算后得4,
故答案为:4.
【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规律探索问题,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3.(2025 潍坊模拟)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且|m|=5,则的值为 24 .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专题】实数;运算能力.
【答案】24.
【分析】根据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定义可得,a+b=0,cd=1,m=±5,代入求值即可.
【解答】解:由条件可知a+b=0,cd=1,m=±5,


=0﹣1+25
=24,
故答案为:24.
【点评】此题考查了相反数、倒数、绝对值和代数式求值,掌握整体代入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14.(2024 兴庆区校级一模)在一条可以折叠的数轴上,A,B表示的数分别是﹣9,4,如图,以点C为折点,将此数轴向右对折,若点A在点B的右边,且AB=1,则C点表示的数是  ﹣2 .
【考点】数轴.
【专题】实数.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设点C表示的数是x,利用AB=AC﹣BC=1,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解答】解:设点C表示的数是x,
则AC=x﹣(﹣9)=x+9,BC=4﹣x,
∵AB=1,
即AC﹣BC=x+9﹣(4﹣x)=2x+5=1,
解得:x=﹣2,
∴点C表示的数是﹣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数轴,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能利用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线段的长度.
15.(2024 郸城县一模)比较大小:﹣2  < ﹣1(填“>或<或=”).
【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根据有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可得
﹣2<﹣1.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6.(2025 碑林区校级一模)某工厂的计时钟走慢了,使得标准时间每70分钟分针和时针重合一次,李师傅按照这慢钟工作8小时,工厂规定超时工资要比原工资多3.5倍,李师傅原工资每小时3元,这天工厂应付给李师傅超时工资多少元?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专题】实数;运算能力.
【答案】7.5元.
【分析】先求出12小时多干的时间,再列式计算应付超时工资即可.
【解答】解:11×70﹣12×60=50(分钟),
应付超时工资:(元),
答:超时工资7.5元.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正确进行计算是解题关键.
17.(2025 碑林区校级一模)一个有弹性的球从A点落下到地面,如图所示,弹起到B点后又落下到高20厘米的平台,再弹起到C点,最后落到地面,每次弹起的高度都是落下高度的80%,已知A点离地面比C点离地面高出68厘米,那么C点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考点】有理数的加法;百分数的应用.
【专题】实数;运算能力.
【答案】C点离地面的高度是132厘米.
【分析】设A点离地面的高度为x厘米,C点离地面的高度为(x﹣68)厘米,弹起到B点后又落下到高20厘米的平台,再弹起到C点,最后落到地面,每次弹起的高度都是落下高度的80%,据此列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设A点离地面的高度为x厘米,根据题意得:
x﹣68=(80%x﹣20)×80%+20,
解得,x=200,
∴x﹣68=132(厘米),
答:C点离地面的高度是132厘米.
【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理解题意列出方程是关键.
18.(2025 碑林区校级一模)(1);
(2);
(3);
(4)解方程:.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一元一次方程.
【专题】实数;分式方程及应用;运算能力.
【答案】(1)1;
(2)10;
(3)1152;
(4)x=.
【分析】(1)先计算小括号,再计算中括号,即可得到结果;
(2)通过观察小括号内数字特点,化简后,再计算中括号,从而得到结果;
(3)分子,分母同乘以64,化简可得到结果;
(4)化简方程的左边,再解方程,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1)
=8.8÷[7.8+0.625×(2.75﹣1.15)]
=8.8÷[7.8+0.625×1.6]
=8.8÷(7.8+1)
=8.8÷8.8
=1;
(2)
=[(+)﹣]×8
=[7×(++)﹣]×8
=[7×(﹣+﹣+﹣)﹣]×8
=[7×()﹣]×8
=[7×(﹣4+)﹣]×8
=()×8

=10;
(3)
=1143×
=1143×
=9×2×64
=1152;
(4),
(13.5﹣8.25﹣4.75)÷[×(x+)×]=,
0.5÷[(x+)]=,
÷=,
15=(x+),
x+=,
x=,
经检验,x=是原方程的解,
∴x=.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和解方程,熟练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9.(2024 丛台区校级模拟)如图,整数m,n,t在数轴上分别对应点M,N,T.
(1)若m=﹣3,求t+n的值;
(2)当点T为原点,且m+n+□=5时,求“□”所表示的数.
【考点】数轴.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依图得m<t<n及三点间的距离后即可求解;
(2)由T为原点可得t=0,结合图中三点间的距离即可得m、n,代入m+n+□=5即可求解.
【解答】解:(1)依图得:m<t<n,且M点和T点之间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M点和N点之间距离为6个单位长度,
∵m=﹣3,
∴t=﹣3+2=﹣1,n=﹣3+6=3,
∴t+n=﹣1+3=2.
(2)∵T为原点,
∴t=0,m=t﹣2=﹣2,n=t+4=4,
∵m+n+□=5,
∴□=5﹣m﹣n=5﹣(﹣2)﹣4=3.
故“□”表示的数为3.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有理数加减法运算,解题关键是理解如何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20.(2024 婺城区模拟)对于有理数a,b,定义新运算“△”,规则如下:a△b=ab﹣a﹣b+4,如3△5=3×5﹣3﹣5+4=11.
(1)求3△(﹣4)的值.
(2)请你判断交换律在“△”运算中是否成立?并给出证明.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专题】新定义;实数;运算能力.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a△b=ab﹣a﹣b+4,可以计算出所求式子的值;
(2)先判断,然后根据a△b=ab﹣a﹣b+4,可以得到b△a=ab﹣b﹣a+4,即可说明判断的正确性.
【解答】解:(1)∵a△b=ab﹣a﹣b+4,
∴3△(﹣4)
=3×(﹣4)﹣3﹣(﹣4)+4
=﹣12+(﹣3)+4+4
=﹣7;
(2)交换律在“△”运算中成立,
理由:由题意可得,a△b=ab﹣a﹣b+4,b△a=ab﹣b﹣a+4,
∴a△b=b△a,
∴交换律在“△”运算中成立.
【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新定义,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