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4.1 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第四单元 物质的变化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科学思维:用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方法,寻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
探究实践:能够对花菜、年糕、猪肉等厨房中的物质特征进行观察描述。
态度责任:初步养成乐于观察身边常见物质变化现象的兴趣和探究欲。
科学聚焦
01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
科学聚焦
科学聚焦
你留意过厨房里的物质吗?厨房里各种各样的物质都是什么样的?它们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科学聚焦
科学探索
02
厨房中的物质。
1
水是透明并且会流动的液体,它没有味道;食盐是白色的微小晶体,它是咸的;铁锅是由坚硬而传热快的金属做的,而锅把手是由可以隔热的塑料或木头做的。
描述几种厨房中的物质,说一说它们都有什么特征,以及有哪些用途。
科学探索
科学探索
物质名称 特 征 用 途
玻璃 无色透明的固体、易碎、怕热 盛水、盛菜
酱油 液体、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咸味 做调料
味精 固体、白色晶体、味鲜、可溶于水 做调料
鱼肉 柔软、白色、有腥味、生的鱼肉不易碎 食物
科学探索
厨房中的变化。
2
各种物质都在不断地变化,很多变化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厨房里就经常会发生一些变化,米经过蒸煮才会变成饭,冰箱可以将水冻成冰块,有些放置久了的食物会变质……
科学探索
科学探索
描述我们在厨房中能观察到的变化,把它们记录下来。
科学探索
不同的变化。
比较下面的几种变化,它们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
(1)水的变化。
3
科学探索
水壶中烧开的水,会产生大量气泡,同时有一部分水会蒸发变成水蒸气;玻璃杯中的冰块,在室温下会慢慢融化,变成水,同时体积变小。无论是水、水蒸气还是冰,都是水,它们只是形态发生变化,性质没有变。
科学探索
(2)苹果和铁锅的变化。
科学探索
咬过的苹果,大小发生变化,但还是苹果;如果放置一段时间,咬过的部分会变成褐色。这是因为苹果中含有酚类物质,当这种物质暴露在空气中后,会在酚酶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化合,产生大量的醌类物质,新生的醌类物质(一种化合物)能使植物细胞迅速地变成褐色,这种变化又称为食物的酶促褐变。
铁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铁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慢慢被氧化,生成红褐色的铁锈。
苹果上的褐色物质和铁锈都不是原来的物质,而是产生了新物质。
科学探索
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
科学探索
科学研讨
03
1.下面几幅图代表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变化,这些变化改变的是什么?有新物质产生吗?
泡沫灭火器
铜狮
烟花
科学研讨
泡沫灭火器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黏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这些二氧化碳气体是由灭火器中的化学物质变化而来的,是一种新物质,所以灭火器灭火时,灭火器中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泡沫灭火器
科学研讨
烟花与爆竹的结构类似,其主要成分是黑火药。当点燃黑火药时,生成了气体等新物质,同时发光发热,说明黑火药发生了化学变化。
烟花
科学研讨
青铜器暴露在空气中或埋于地下在空气(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水、电解质溶液的作用下,形成了覆盖在器物表层的新物质,我们可以观察到铜狮身上被绿色物质覆盖,推测铜发生变化后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铜狮
科学研讨
课堂总结
05
点击放大图片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05
一 填空题
1.各种动植物,包括我们的身体,都是由 物质 构成的。
物质
2.如图,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水的状态发生 变化 (填“变化”或“不变化”), 没有 (填“有”或“没有”)新物质产生,是一种 物理变化 。
变化
没有
物理变化
课堂练习
二 判断题
1.物质只要发生了变化,我们一定能发现。 ( √ )
2.物质的变化都是坏的,会对我们产生不好的影响。 ( √ )
3.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 ( √ )
×
×
√
课堂练习
三 选择题
1.易拉罐被压扁和水结冰这两种变化过程的相同之处是( B )。
A.物质的成分发生了变化 B.都没有新物质产生
C.物质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2.燃烧一张纸和撕碎一张纸,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 )。
A.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B.都是物理变化
C.都是化学变化
B
A
课堂练习
3.城市里都禁止燃放烟花,最主要原因是( B )。
A.燃放烟花很危险 B.燃放烟花的过程中会产生污染空气的物质
C.烟花太贵了
4.泡沫灭火器里面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灭火时,将两种液体混合,能喷射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黏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所以泡沫灭火器利用的是( B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无变化
B
B
课堂练习
四 连线题
课堂练习
五 课堂实验再现
有一次典典烧了番茄炒蛋,他先是将番茄切块,鸡蛋打到碗里,锅里放一点油进行加热,然后把鸡蛋加入炒熟,再加入番茄翻炒,熟了以后加入食盐出锅。
课堂练习
1.典典将番茄切块的过程,番茄发生了 物理变化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典典将鸡蛋加入锅里,发现鸡蛋凝固变色,此时鸡蛋发生了 化学变化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典典加入食盐调味,食盐看不见了,食盐发生了 物理变化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
学变化
物理变化
课堂练习
六 综合实验探究
五彩缤纷的烟花
烟花又称花炮、烟火、焰火、炮仗,根据《中国烟花爆竹标准—安全与质量》对烟花爆竹的定义:以烟火药为原料,用于产生声、光、色的娱乐用品。中国劳动人民较早发明,常用于盛大的典礼或表演中。
课堂练习
烟花其实和爆竹的结构类似,其结构都包含黑火药和药引。为了达到好的表演效果,焰火和礼花弹中填充了大量用于发射以及爆炸的火药,例如,一个直径为20厘米的礼花弹在发射后,要上升到大概200米的高空才会爆炸,而这些星星点点覆盖的半径大约可以有80米左右。
课堂练习
点燃烟花后,产生的化学反应引发爆炸,而爆炸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绝大部分转化成光能呈现出来。制作烟花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发光剂和发色剂能够使烟花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制作烟花的人经过巧妙的排列,决定燃烧的先后次序。这样,烟花引爆后,便能在漆黑的天空中绽放出鲜艳夺目、五彩缤纷的图案。
课堂练习
1.烟花的基本结构包括黑火药和 药引 。
2.(判断题)制作烟花的人经过巧妙的排列,决定燃烧的先后次序,从而得到不同的烟花图案。 ( √ )
3.燃放烟花是一种 化学变化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药引
√
化学变化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