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测评卷
1. A 【解析】B. 信手拈 来(nian) ;C. 旷 远(kudng) , 吹毛求疵 (ci) ; D. 拘 泥 (ni) , 铢 两悉称 (chen) 。
2. B 【解析】A. 心 旷神礍-心旷神怡 ;
C. 炼达-练达 , 金璧辉煌-金碧辉煌 ; D. 文 才藻饰-文采藻饰。
3. (1)积淀 (2)信手拈来
4. (1)作用 (2)A B (3)示例:读书 还可以提升人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不 断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5. (1)第 56 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
(2)示例:敢闯敢拼 ,是北斗人昂扬的斗 志 ;不负期望 ,是北斗人奋战的动力。
6. B 【解析】B. 数字化阅读包括网络在 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方式 , 从原文和图表中相应数字来看 ,应为:超半数 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
7. 举例论证 。列举吕祖谦阅读的事例 , 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读书本身就是一种修养 方式”这一分论点 ,进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 论点。
8. 2017 年至 2019 年 ,我国人均纸质书阅 读量变化不大 , 日均纸质书阅读时间在逐年 减少 。人均电子书阅读量 2019 年较往年有 所下降 , 日均电子书阅读时间在逐年增加。
9. ①纸质阅读是一种进行深阅读的方 式 , 中学生正处于培养阅读习惯的阶段 ,需要 以纸质阅读为主要方向 ,重视纸质阅读 。② 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手机阅读、网络在 线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数字化阅读 ,作为 纸质阅读的补充。
10. 只 要 不 懈 追 求 , 青 春 就 是 无 限 美 好的。
11. 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从正反两面 具体突出地论证了“ 青春是用来追梦的”,进 而论证中心论点。
12. 首先提出分论点“ 青春是用来奋斗 的”;接着论述了实干、奋斗后才能实现梦想 ; 然后列举不奋斗的人的错误做法 ,论述不奋斗的危害(从反面论述本段观点) ;最后引用俗语 ,论述付出、奋斗的重要。
13. 示例:青春是用来歌唱的。
14. C
15. D
16. 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 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
17. ①敢于直谏:敢于多次向曹王直言进 谏 。②执法严明:对曹王身边欺凌百姓的人 严惩不贷 。③具有远见:预见曹王恃宠而骄 的结局。
18. 漏断 清冷、孤寂
19.《 卜算子》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通过 “ 孤鸿”的形象表现出作者被贬黄州时孤寂、 高洁自许、不随波逐流的情感 。《定风波》以 自然界的风雨象征人生中的风雨 ,表现了作 者随遇而安、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20. 略(
第四单元测评卷
)
(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一、积累和运用(13 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 ,加点字的读音全都
正确的一组是 A. 狡黠 (xi6) 顷刻(q丫ng) B. 诘难(ji‘) 契合(qi) C. 暮霭 (心i) 谚语(ydn) D. 寂寥 (li6。) 拘泥 (ni) ( )(2 分) 桥堍 (td) 惟妙惟肖 (xid。) 惆怅 (chdng) 信手拈来(zhan) 旷远(gu心ng) 吹毛求疵 (zi) 譬如(pi) 铢两悉称 (cheng)
2. 下列各组词语中 ,汉字书写全都正确
的一组是 ( )(2 分)
A. 真挚 渲染 心旷神礍 瞬息万变
B. 要诀 滞碍 缥缈无踪 胸有成竹
C. 炼达 意蕴 栩栩如生 金璧辉煌
D. 涉猎 驱遣 文才藻饰 目不忍睹
3.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 ,选出一个最
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 (4 分)
(1)感动书香 ,薄薄的书页间是千年文化 的浓缩和 (沉淀 积累 积淀) ,浓 浓的墨香中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古朴 。
(2)贾岛说他的诗“ 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 泪流”,可见他的诗句是千锤百炼而成的 ,而 非 (信手拈来 轻而易举 唾手可 得) 。
4. 阅读语段 ,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 目 。 (5 分)
①读书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整个民族都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②翻开书页 , 能收获
“ 看清世界 ,参透生活 ,认识自己”的启示 ,得 到“认识过去 ,把握当下 , 面向未来”的滋养。 ③读书未必能让每个人都由“ 白丁”变成“ 鸿 儒”,但是 ,读书能 、 ,使人 进步却是必然的 。④读书还可以改善人们的 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 不断坚定我们的文化 自信。
(1)请提取第①句的宾语中心语 ,并写在 下面 。 ( 1 分)
(2)请将下面的内容分别填在第③句的 横线上 。 (只填序号)(2 分)
A. 充实自我 B. 完善自我
(3)第④句有语病 ,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 在下面 。 (2 分)
二、综合性学习(7 分)
5. 阅 读 下 面 的 文 字 , 完 成 下 面 小 题 。 (7 分)
材料一 2023 年 5 月 17 日 10 时 49 分 ,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抓 总研制的第56 颗北斗导航卫星 ,搭乘长征三 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 心 成功发 射 。第 56 颗北斗导航卫星将运行在地球静 止轨道 ,是 2020 年北斗三号全球组网以来发 射的首颗也是唯一一颗高轨备份卫星 。据
(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悉 ,该卫星“入列”后将有效扩大短报文服务 区域 ,提高精密单点定位能力 ,肩 负起提升系
统服务连续性和健壮性的重任。
材料二 北斗科技工作者感言:
①确保任务成功是我们的永恒追求!
②一个新事物从无到有的过程注定艰 难 ,尤其是在技术基础薄弱 \没有经验可以借 鉴的情况下 。 即使这样 ,我们还是披荆斩棘 闯出来一条路。
③我们一定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 , 力 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航天强国梦做出新的更 大贡献!
(1)材料一是某报刊发的一则新闻 ,请为 其拟写标题 ,不超过 15 字 。 (3 分)
(2)请根据材料二写两个句子 ,与例句形 成一组排比句 ,突出北斗科技工作者的精神 品质 。 (4 分)
例句:使命必达 ,是北斗人永恒的追求 ; ;
。
三、阅读理解(5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 ,回答问题。 (15 分)
让精神在阅读中丰盈 陈 凌
①疫情难阻书香 , 阅读润泽心 田 。疫情 突如其来 ,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节奏 ,但也 给“ 宅”在家里的人们带来了难得的时光 。不 少人纷纷选择回归阅读 ,用读书充实生活 ,从 书籍中汲取力量。
②放在更宽广的人生视角看 , 阅读虽不 能改变人生的长度 ,却能延展人生的深度和
厚度 ,还能塑造个人的品质和气象 。 阅读为 什么能给我们带来气质的变化 , 塑造我们的 性格 原因或许有二 :一是因为阅读能给人 以知识 ,二是因为阅读还能给人以智慧 。如 今 ,信息唾手可得 ,获取知识的门槛变低了 , 但信息芜杂 ,人声鼎沸 。是书籍 , 而不是碎片 化的资讯 ,能给人以系统化的知识 \整体性的 思考 。 因为有知识 ,我们才能有独立思考的 能力 ,不畏浮云遮望眼 ; 因为有智慧 ,我们才 能懂得如何对抗不确定性 ,在风浪面前有定 力 \有眼光 \不焦虑 。可以说 , 阅读培育的 ,是 丰盈充实的灵魂世界 , 是气象万千的精神 品格。
③其实 , 读书本身就是一种修养方式。 《宋史》曾载 ,与朱熹 \ 张縂并称“ 东南三贤 ” 的吕祖谦 , 少时性情急躁 ,极易迁怒于人 。他 正是通过阅读 ,不断磨炼自己的品性 ,最终在 读到孔子“躬 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教诲时 , 自 己心中的忿气“ 涣然冰释”。我们常说 , 文以 化人 ,这既是指在古圣先贤的熏陶下 ,延展精 神世界的疆土 ,也是指以阅读修身养性 ,用读 书淬炼意志品质 。古人把读书称为“ 攻书”, 认为只有“ 攻书”到底才能融会贯通 ,道理正 在于此 。越是难啃的经典之作 ,越需要专注 和恒心 ,也越见精神和修养。
④一个热爱阅读的人 ,心 中必有“诗和远 方”,也自有日常生活的春夏秋冬 。 阅读从来 不是要让人双脚离开大地 ,从来不是鼓励人 们远离生活 ,恰恰相反 ,是要让人即便遭遇困 难 ,依然能够勇毅前行 , 即便知道人生路上总 有坎坷 ,依然能够笑迎挑战 。 阅读给人带来 的 ,不是消极和虚无 , 而是希望和力量 ,是雄 健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⑤书籍的生命是被阅读唤醒的 。正如有
(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人所言 ,节日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纪念 ,更在 于在这一天做具有相同意义的事 ,从而形成 强大的共识生长力和行为影响力 。世界读书 日的到来 ,既是一个提醒 ,也是一份倡导 。以 书为伴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拥有 的 ,将会是强健的精神筋骨 ,我们收获的 ,将 会是丰盈的精神生命。
(选自《人民 日报》2020 年 4 月 23 日 ,有删改)
链接材料一:2020 年 4 月 20 日 , 第十七 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主要成果公布 。数 据显示 ,2019 年 ,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 读率为81 . 1% ,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超半数成 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的“ 云阅读”方式。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0 年 4 月 20 日 ) 链接材料二 :
2017-2019 年我国成年国民阅读调查表
年度 人均纸质 书阅读量 人均电子 书阅读量 日均纸质书 阅读时间 日均电子书 阅读时间
2017 年 4. 66 本 3. 12 本 20. 38 分钟 12. 07 分钟
2018 年 4. 67 本 3. 32 本 19. 81 分钟 18. 75 分钟
2019 年 4. 65 本 2. 84 本 19. 69 分钟 23. 64 分钟
链接材料三:数字阅读丰富了我们的阅 读介质与阅读体验 ,增强了阅读的交互性、及 时性、便捷性 。不过这种“碎片化”阅读方式 刷新快 ,掺杂着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 ,在一瞬 间充斥眼球,却只能在脑海中留下朦胧的碎 影 。而系统的深度阅读 , 能够让我们对某一 类知识长久保持专注 ,并将知识尽可能多地 烙印在脑海的最深处。
其实无论是数字阅读还是纸质阅读都不 是问题 , 阅读的真正意义主要取决于阅读目 的 ,如果是掌握信息和寻求知识 ,一般数字阅 读就够了 , 比如每天浏览新闻讯息 , 了解某一 个新鲜词 。如果是需要系统学习相关的理论 体系 ,纸质阅读更容易让人印象深刻。
6. 阅读选文和链接材料 ,下列说法不符
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A. 信息时代 ,碎片化阅读的读者比例上 升明显。
B. 近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 方式。
C. 手机和互联网已成为我国成年国民每 天接触媒介的主体。
D. 书籍能给人以系统化的知识、整体性 的思考。
7. 写出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 法 ,并分析其作用 。(4 分)
(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8. 概括你从链接材料二的表格中得到的 结论 。 (4 分)
9. 对于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 , 中学生如 何选择 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三从不同角度 给中学生提两条建议 。 (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 , 回答问题 。 ( 17 分)
青春用来干什么 徐文秀
①近段时间以来 ,“ 扶贫天使 ”黄文秀、 “ 纪检打铁人”李夏等新青年 , 用青春点亮自 己的人生 ,也照亮无数人的心 灵 。5 个平均 年龄才 29 岁的中国年轻人 ,走在 5G技术、光 子芯片等世界科技的最前沿 ,正用他们的研 究成果影响和改变着世界 。还有越来越多的
80 后、90 后甚至 00 后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 , 开始挑大梁、担主角 ,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每每看到或听到这样的消息 ,都让人不禁热 血沸腾、心潮澎湃。
②青春是用来追梦的 。很多人在小时候 都吹过肥皂泡 ,一串串大大小小的气泡在阳
光下五彩斑斓、闪闪发光 , 小朋友兴高采烈地 追着气泡一路奔跑 。青春就好比追气泡 ,到 阳光下放飞 ,满世界追逐 。 曾几何时 ,在那火 红的年代里 ,有的年轻人为追求光明和真理 而义无反顾地跟旧家庭决裂 ,有的为建设百 废待兴的新中国而牺牲小我 ,有的为“ 中华崛 起”“振兴中华”而刻苦读书……然而 , 现在 一些年轻人有时似乎缺少了那个年代中的人 身上所洋溢的理想与激情 ,往往缺少志向和 抱负 , 甚至活在 自 己的世界里 , 变得自私 自 利、冷漠无情 ,成了所谓“ 迷茫的一代”“ 垮掉 的一代 ”。 曾有人感叹 , 我唯一害怕年轻人 “ 他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了 , 心 中就没 有方向和方位 ,就没有理想和追求 。人是要 有点梦想的 ,特别是年轻人 ,青春的一个别名 就叫梦想 ,倘若青春没了梦想 , 那就不叫青 春了。
③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有梦想 ,还得实 干来托底 。不去一砖一瓦地筑梦 ,就无法圆 梦 ;不去撸起袖子加油干 , 梦想就只能是幻 想 。奋斗是对青春最生动的诠释和最深情的 告白 。但是 ,现实中也有一些年轻人奋斗意 识淡薄了、奋斗能力退化了 , 常常吃不起苦、 受不了罪 ,娇生惯养、贪图享乐 , 习惯于养尊 处优的生活 ,或者只知道追星 ,或者整天玩游 戏成“低头族”,或者成了“ 拜金族”“ 啃老族 ” “ 月光族”,有的整天“ 宅”着、“ 蜗”着 ,不见阳 光、不沐风雨 ,处于“ 巨婴”式生长 ,成了所谓 “ 抱大的一代”。青春稍纵即逝 ,“ 少壮不努 力 ,老大徒伤悲”。青春是最美的播种季 。俗 话说:“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天上不会掉馅 饼 ,青春不该轻飘飘 ,要想有所收获 ,就得辛 勤耕耘 ,甚至吃大苦、流大汗 。人生出彩还是 出局 ,关键取决于汗水付出的多少。
④ 。青春是首歌 ,唯铿 锵的节奏和飞扬的音符 , 才能让青春之歌悠 扬而深沉 。不过 ,有的人的“ 青春之歌”却显 得有些低落跑调、萎靡稀拉 ,有的一味做“ 吃 瓜者”作壁上观 ,只会愤世嫉俗、玩世不恭 ,戾 气重 ,成了所谓“ 愤青族”和“ 失落的一代”; 有的对社会不关心、对他人少爱心、对父母缺 孝心 ,成了所谓“失望的一代”;还有的年轻人 不靠谱不踏实 ,让人不放心、难放手 。青春只 有一次 ,不可复制 ,无法再生 ,得有敬畏之心 , 不可以虚度 , 不能够荒芜 。保尔 ● 柯察金说 过:“ 当他回首往事时 ,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 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人生之歌要 想悦耳动听 ,得把青春这段“序曲”谱写扎实 , 开好头、起好步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能 力比知识重要 , 品德比能力重要。青春最大 的成色和最亮的底色在品德 , 未来的路能不 能行得稳、走得远、飞得高 ,就在于此。
⑤1957 年 ,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的大礼 堂曾经深情地说:“世界是你们的 ,也是我们 的 ,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你们青年人朝气 蓬勃 ,正在兴旺时期 ,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 阳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青年是祖国的未 来、民族的希望 。让青春更加朝气蓬勃、意气 风发 ,无惧风雨、不负韶华 ,让新时代的青春 之歌在追梦、奋斗中更加嘹亮。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0.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 分)
11. 选文第 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论 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4 分)
12. 简要分析选文第 ③段的论证思路。 (4 分)
13. 请为第 ④段画线处补写合适的分论 点 。(3 分)
14. 下列不适合作为选文道理论据的一
项是 ( )(3 分)
A. 孩儿立志出乡关 ,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 毛 泽东
B. 青 春 是 美 妙 的 , 挥 霍 青 春 就 是 犯 罪。—萧伯纳
C. 光阴可惜 ,譬诸逝水 , 当博览机要 , 以 济功业 。—颜之推
(三) 阅 读 下 面 的 文 言 文 , 回 答 问 题。 (10 分)
(孔)祯 , 高宗时为苏州长史 。 曹王明为
(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氵
)刺史 ,不循法度 ,祯每进谏 。明曰:“寡人天子 之弟 , 岂失于为王哉! ”祯曰:“ 恩宠不可恃。 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 见淮南之事乎 ”明不悦 。明左右有侵暴下人 者 ,祯捕而杖杀之 。 明后果坐法 , 迁于黔中 , 谓人曰:“吾愧不用孔长史言 ,以及于此! ”
(选自《旧唐书 ● 文苑传》) 1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
一项是 ( )(3 分)
A. 不循法度(遵照)
B. 恩宠不可恃 (倚仗)
C. 祯捕而杖杀之(用杖刑) D. 以及于此(比得上)
16. 请 用“/”给 文 中 画 线 的 句 子 断 句 。 (3 分)
大 王 不 奉 行 国 命 恐 今 之 荣 位 非 大 王 所 保 独 不 见 淮 南 之 事 乎
17. 结合选文 ,简要分析孔祯是个怎样的 人 。 (4 分)
(四) 阅 读 下 面 这 首 宋 词 , 回 答 问 题 。 (8 分)
卜算子 ●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 ,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 往来 ,缥缈孤鸿影 。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 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18. 词的开头两句通过“缺月、疏桐、 ”三个意象描绘出了寓居地的环境 , 营造出 的氛围 。 (4 分)
19. 本词与《定风波 . 莫听穿林打叶声》 同为苏轼谪居黄州时的作品 ,试分析两首词 中作者的情感有何不同 。 (4 分)
四、写作(50 分)
20. 题目:值得铭记
要求:①文体自选 ; ②不要套作 ,不得抄 袭 ;③不得透露真实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 信息 ;④不少于 600 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