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4.7 做个保温杯 课件(32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4.7 做个保温杯 课件(32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5-12 00:02:09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4.7 做个保温杯
第四单元 热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保温、散热技术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科学思维: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
探究实践:研究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较好。尝试自主设计产品,在研究后改进产品。
态度责任:激发设计研究保温杯的兴趣,能不断进行尝试和创新。关注他人的探究成果,乐于分享自己的探究经验。
科学聚焦
01
冬天,我们大多喜欢喝热水。热水盛在怎样的杯子里才不容易变冷 我们怎样减慢物体热量的传递
科学聚焦
科学探索
02
杯中倒入同样多的、温度相同的热水,哪个杯子中的热水会凉得慢一些?
不锈钢杯
陶瓷杯
塑料杯
科学探索
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所以水温降得快;
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水温降得慢。
手摸杯壁的感觉 开始温度/℃ 10 分钟之后的温度/℃ 我们的发现
不锈钢杯 杯壁很烫 78 58 陶瓷杯中的水凉得最快,塑料杯次之,不锈钢杯中的水凉得最快
塑料杯 杯壁不太烫 78 64 陶瓷杯 杯壁不烫 78 68 科学探索
怎样使杯中的水凉得慢一些?有哪些方法?
科学探索
倒入杯内的水量和水温
测量水温的时间
放入温度计的时间
温度计的读数
温度计的原始温度
想一想




科学探索
测试比较各种方法的保温效果
杯子状况 开始温度/℃ 10分钟后的温度/℃ 降温多少/℃
无盖的杯子 60 46 14
加盖的杯子 60 54 6
外包毛巾的杯子 60 50 10
加盖、外包毛 巾的杯子 60 57 3
嵌入泡沫塑 料的杯子 0 59 1
科学探索
步骤
1
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保温杯,要求杯外的包裹物厚度不超过 3 厘米。
2
在杯中存放冰块,测试比较各组自制保温杯的保温效果。
3
观察比较各组保温杯的制作方法,分析自制保温的优缺点。
科学探索
自制保温杯记录表
优点 需要改进的地方
(1) 保温杯的内胆和外壳都用的是热的不良导体。
(2) 保温填充物利用棉花进行隔热。
(3) 杯盖也填充了棉花用来阻隔热量的散失
(1) 保温填充物应该再压实一些。
(2) 塑料瓶和玻璃瓶的厚度可以更大一些。(3) 将杯盖改成木塞,这样密封性更好
科学探索
科学研讨
03
怎样让不锈钢杯子里的水凉得更慢一些?
科学研讨
加盖
外包毛巾
加盖、
外包毛巾
嵌入塑料泡沫
怎样让不锈钢杯子里的水凉得更慢一些?
科学研讨
科学拓展
04
科学拓展
课堂总结
05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06
一 选择题
1.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保温杯,下列关于保温杯的分析更合理的是( B )。
A.塑料外壳的保温杯一定比金属外壳的保温效果好
B.双层结构并抽成真空的设计保温效果更好
C.外壳越厚的保温效果一定更好
B
课堂练习
2.龙龙把同样温度同样体积的热水分别倒进塑料杯、陶瓷杯、不锈钢杯,一段时间后哪个杯子中的热水最先凉下来( C )。
A.塑料杯 B.陶瓷杯 C.不锈钢杯
C
点拨:不锈钢的导热性能最强。
课堂练习
3.冬天天气较为寒冷,为了更暖和我们都会穿着羽绒衣,这是因为( C )。
A.羽绒衣自己会产生热量
B.羽绒衣更漂亮
C.羽绒衣能较好地阻挡身体热量的流失
C
点拨:羽绒衣属于热的不良导体,导热能力差,保温效果好。
课堂练习
4.在制作保温杯时,选择保温杯夹层的填充材料,效果更好的是( A )。
A.泡沫塑料 B.不锈钢 C.沙子
A
点拨:泡沫塑料属于热的不良导体,保温效果好。
课堂练习
5.厨房中的厨具,需要被手直接拿取的部分,基本是采用( B )。
A.传热性能比较好的材料
B.传热性能比较差的材料
C.什么材料都可以
B
点拨:使用传热性能差的材料,不容易烫到手。
课堂练习
二 填空题
1.热的不良导体传递热的速度较  慢  ,保温效果较  好  。
2.有的物体需要散热,这时要尽可能加快热传递,这样的物体多使用  热的良导体  制作。
慢 
好 
热的良导体 
课堂练习
三 判断题
1.把杯子用棉花包起来,可以增强杯子的保温性能。 ( √ )
2.夏天,人们常用棉被把棒冰包起来,这样棒冰熔化会更慢。 ( √ )


点拨:棉被属于热的不良导体,可以更好隔绝外界热量进入。
课堂练习
3.冬天用手触摸铁门和木门,因为铁门温度更低所以摸起来感觉更冷。 ( × )
×
4.保温杯是从保温瓶发展过来的,保温原理与保温瓶基本相同,只是人们为了方便把瓶做成杯。 ( √ )

点拨:铁门传热性能更强,更快地将手的热量传递出去,所以感觉更冷。
课堂练习
5.冬天晒太阳感觉暖和是因为太阳的热辐射,所以空气是不能传递热量的。 ( × )
×
6.为了增强热传递性能,锅具基本使用了金属材料制作。 (  )

点拨:空气也可以传递热量,只是传热能力较弱。
课堂练习
四 综合创新题
  我们常用热水瓶来储存烧开的热水。热水瓶的构造和保温杯相似(如图),它里面有一个内胆,是由两层玻璃组成的,并且玻璃层中间真空;热水瓶的最外面,是一层薄的塑料壳或金属壳。
课堂练习
1.热水瓶两层玻璃之间抽成真空是为了( A )。
A.阻隔热传递 B.加快热传递 C.更加牢固
2.热水瓶塞一般用软木制成,又称软木塞。选用软木作瓶塞,是因为这种材料( B )。
A.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B.导热性能差
C.具有良好的绝缘性
A
B
课堂练习
3.热水瓶的内壁通常镀银,这样可以减少( C )。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C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