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 实验题&综合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 实验题&综合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5-12 00:1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新疆地区 )专题
04 实验题&综合题
一、实验题
1.(22-23六年级下·新疆阿克苏·期末)小明同学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球,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球表面,与月球表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作月坑。
小明同学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质量m/g 体积V/cm3 下落高度h/cm 坑的深度d/cm
① 20 7.5 50 2.6
② 20 7.5 60 3.5
③ 20 7.5 70 5.0
④ 20 2.5 70 11.3
⑤ 20 1.8 70 12.4
⑥ 60 7.5 70 14.6
⑦ 85 7.5 70 15.9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 )有关。
(2)由( )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18-19六年级下·全国·单元测试)某科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这样一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甲试管:将铁钉放入一团湿的棉花球中,不封口;
乙试管:将铁钉放入经煮沸(赶走空气)并快速冷却,再在水面加一层植物油的水中;
丙试管:将铁钉放入一团带干燥剂的干棉花中,用橡皮塞塞紧管口。
2.这个实验想要研究的问题是( )。
3.甲试管中的铁钉能够和水、空气充分接触;乙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和( ) 接触,因为水面上的植物油能很好地防止( )溶解到水中。
4.一个星期后观察发现,甲试管中的铁钉生锈比较严重,而乙试管和丙试管中的铁钉基本上看不出生锈,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了 ( )。
5.通过上述对铁钉生锈原因的探究,生活中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防止铁制品生锈呢?(写出2种方法)
6.(22-23六年级下·新疆塔城·期末)向金属勺中加入少量白砂糖,在点燃的蜡烛上加热,观察下图,说一说白砂糖在加热过程中产生了哪些变化?
在加热过程中,白砂糖首先会( ),这是( ) 变化。但很快白砂糖颜色会变黄,然后越来越深,这是因为在加热过程中产生了( )。最后白砂糖变成了( )色的固体物质,我们也会闻到特殊的气味,这是( )变化。

二、综合题
7.(22-23六年级下·新疆阿克苏·期末)下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A B
(1)图( )为北极狐,其推测理由是( )。
(2)由两种狐头部的某些特征可以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 )相适应。据此经验,根据水葫芦叶柄部的海绵体里充满空气,叶片大的特点,可以推测出它适于在( )中生活。
(3)现在全球正在变暖,如果全球变暖进一步加剧,请你预测一下北极狐的命运会怎样?
(22-23六年级下·新疆阿克苏·期末)下图是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哈利法塔原名迪拜塔,高度为800多米,共162层。仔细观察图片,结合“用塑料瓶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8.哈利法塔的结构特点是( )。
A.上大下小、上轻下重 B.上小下大、上重下轻 C.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哈利法塔是实心的 B.哈利法塔的抗风能力很弱 C.哈利法塔的结构特点可以提高其稳定性
10.下列做法中,( )不能增加我们建造的高塔的稳定性。
A.在高塔上使用三角形框架结构 B.增加高塔上部的体积 C.给高塔搭建一个大一些的底座
(22-23六年级下·新疆阿克苏·期末)请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春节上映的一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深受大家喜欢。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75年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新家园——4.2光年外的恒星——比邻星。可是在这过程中地球发动机出现停摆的事件。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营救,最终获得胜利的故事。
阅读上面材料,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衰老膨胀后第一个吞没的是离它最近的行星——地球
B.比邻星是一颗和太阳一样会发光的恒星
C.地球到达比邻星的时间是4.2光年
12.到达新家园后,地球上的人们还能看到这样的勺子形状的北斗七星吗? ,你的理由是 。
13.(22-23六年级下·新疆塔城·期末)在测量塔台承重时,塔台只放了一本本子的重量就变形塌了。请你根据塔的设计图,分析原因并在设计图中进行改进。
设计图 分析问题并在图上修改
( )
(22-23六年级下·新疆塔城·期末)科研人员在南非发现一对普通黄色毛色的非洲狮产下一头白色幼狮,后经人为饲养繁育,形成了现今的白狮家族。但南非野外,仍不时有黄狮生下白狮幼儿的报告。有科学家研究表明,白狮可能是一种远古的品种,后经生物演化,这一物种逐渐消失,但白色毛色的基因仍存在于现今少数黄色非洲狮的体内。白狮虽然毛色与其他非洲狮不同,但生活习惯基本相同,个体大小、发育程度也一致。由于它们的毛色在野外环境中较为显眼,隐蔽性差,致使捕食成功率低,生存较为艰难。
14.黄色毛色的非洲狮产下白色幼狮,这属于( )现象,成年白狮生活习惯、个体大小与父母基本相同,这属于( )现象。
A遗传 B.变异 C.进化
15.白狮属于( )。
A.爬行动物 B.哺乳动物 C.两栖动物
16.推测远古时期的白狮可能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为什么?
17.(22-23六年级下·新疆克拉玛依·期末)我们用显微镜观察了水滴中的微生物,请你选择一种观察到的水中微生物,把它的形态画下来。
18.(22-23六年级下·新疆克拉玛依·期末)小军同学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球,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球表面,与月球表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作月坑。
小军同学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质量m/a 体积V/cm3 下落高度h/cm 坑的深度d/cm
① 20 7.5 50 2.6
② 20 7.5 60 3.5
③ 20 7.5 70 5.0
④ 20 2.5 70 11.3
⑤ 20 1.8 70 12.4
⑥ 60 7.5 70 14.6
⑦ 85 7.5 70 15.9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 有关。
(2)由 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 。
参考答案
1.下落高度 ③⑥⑦
【分析】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致。
【解析】(1)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1、2、3三组数据唯一的变量是流星的下落高度,所以研究的是“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下落高度有关;
(2)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唯一的变量是流星的质量,所以应该选择③⑥⑦进行研究。
2.铁钉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 3.水 空气 4.铁钉生锈是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 5.电镀或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等。
【解析】2.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这个实验想要研究的问题是铁钉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
3.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铁生锈与空气和水有关。甲试管中的铁钉能够和水、空气充分接触;乙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和水 接触,因为水面上的植物油能很好地防止空气溶解到水中。
4.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铁钉生锈是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
5.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防止铁生锈的方法:1.制成不锈钢;2.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4.在铁制品表面涂油;5.覆盖搪瓷。
6.熔化 物理变化 新物质 黑 化学
【解析】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开始加热后不久,发现白砂糖开始熔化,变成了液态的糖,白砂糖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但是没有产生新物质,这是物理变化。
白糖在加热过程中,小颗粒的白糖会慢慢熔化成液态,变成液体的白糖;然后继续加热,白砂糖的颜色会发生变化,会从黄红变成褐红色,直至变成黑色,并且可以闻到焦煳味。液态的白砂糖的颜色很快变黄了,然后颜色越来越深。这是因为加热白砂糖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最后白砂糖变成了黑色,再继续加热,黑色的物质就会燃烧起来,并发出特殊的气味,这时的黑色固体物质已经不是白砂糖了,这一过程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7.B 个体大,耳朵小 环境 水 可能灭绝。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
【解析】(1)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大,身体愈接近圆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愈小。北极狐的短鼻子和小耳朵显然是有利于防止散热,个体大得多有利于抵御寒冷,是动物适应环境长期形成的特征,所以图2是北极狐。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由两种狐狸的外形特征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往往和环境相适应。根据水葫芦叶柄部的海绵体里充满空气,叶片大的特点,可以推测出它适于在水中生活。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如果地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北极狐将缺少食物和住所,那么北极狐将可能灭绝。
8.C 9.C 10.B
【分析】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作框架结构。用框架结构可以建起很高的建筑而花费的材料却很少,框架结构以三角形为基本构造,因为在基本框架结构中,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框架铁塔结构特点:①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风阻小等。
8.根据题干可知,哈利法塔的结构特点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9.高塔不倾倒的秘密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哈利法塔的这种结构抗风能力很强,可以提高其稳定性;
10.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作框架结构。用框架结构可以建起很高的建筑而花费的材料却很少,框架结构以三角形为基本构造,因为在基本框架结构中,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在高塔上使用三角形框架结构、给高塔搭建一个大一些的底座都可以增加我们建造的高塔的稳定性;增加高塔上部的体积会降低我们建造的高塔的稳定性。
11.B 12.不能 北斗七星在其他星球上看不是勺子状,七星距离地球的距离不等,在78光年到124光年之间,并不是在一个平面上,而是一个有纵深的立体结构,从不同方位看,形状不同。
【解析】11.选项A太阳衰老膨胀后第一个吞没的是离它最近的行星——地球,错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选项B比邻星是一颗和太阳一样会发光的恒星,正确;
选项C地球到达比邻星的时间是4.2光年,错误;光年是距离;
12.到达新家园后,地球上的人们不能看到这样的勺子形状的北斗七星,这是因为北斗七星在其他星球上看不是勺子状,七星距离地球的距离不等,在78光年到124光年之间,并不是在一个平面上,而是一个有纵深的立体结构,从不同方位看,形状不同。
13.四边形容易变形,可以通过增加斜杆构成三角形增强稳定性。
【解析】分析塔台的设计图,发现整个塔台没有使用稳定性强的三角形结构,四边形结构容易变形,所以整个塔台的承重能力弱。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斜杆构成三角形框架来提高稳定性。
14.B A 15.B 16.答案见解析
【分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
【解析】14.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变异现象,成年白狮生活习惯、个体大小与父母基本相同,这属遗传现象。
15.白狮属于哺乳动物。
16.现在的环境和远古时期有很大的不同,物种要适应周围的环境,不同的环境孕育了不同的生物。推测远古时期的白狮可能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寒冷地带,所以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和伪装自己,它们的毛发也都变成了像北极熊一样的纯白色。
17.
【解析】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等。
18.(1)下落高度 (2)3、6、7 (3)越小
【解析】关于“月坑”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假说和猜测,其中“撞击说”是得到较大公认的。“月坑”的深浅与流星的质量、降落高度以及体积大小有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