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1 21:54:05

文档简介

(
第六单元测评卷
)
(


























































)一、积累和运用(18 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 )(2 分)
A. 远谋 (m6u) 籦丽(y丫)
行阵(h6ng)
B. 旗靡 (mi) 恢弘 (h6ng)
驽钝(nG)
C. 窥镜(kui) 长史(zh心ng)
间进(jian)
D. 暮寝 (q丫n) 卑鄙 (b丫)
舂谷(chδng)
2. 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3 分)
A. 孰视之 , 自以为不如
B. 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C. 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 D. 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3.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
A. 战于长勺 皆朝于齐
B. 公将鼓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 故克之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 可 以一战 以光先帝遗德
4.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是 ( )(3 分)
例句:公将鼓之
A. 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B. 弗敢加也
C. 朝服衣冠
D.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5. 经典诗文默写 。 (7 分)
(1) 兔从狗窦入 , 。 (《十五从军征》)
(2)纷纷暮雪下辕门 ,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 坐断东南战未 休 。 ( 辛 弃 疾《 南 乡 子 . 登 京 口 北 固 亭 有 怀》)
(4) ,波涛如怒 , 山河表里 潼关路 。 (张养浩《山坡羊 . 潼关怀古》)
(5) , 今 日 又南冠 。 (夏完淳《别云间》)
(6) 饿死真吾志 , 。 (文天祥《南安军》)
(7) ,奉命于危难 之间 。 (诸葛亮《出师表》)
二、综合性学习(8 分)
6. 为学习新时代榜样 ,学校组织开展“ 点 亮人生灯塔”主题实践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 下列任务 。 (8 分)
(1)【灯塔在线调查】为了解青少年的榜 样学习状况 , 同学们搜集到了下面的调查数 据图 ,请用两句话写出你的分析结论 。 (不超 过 30 字) (2 分)
(



































































)(数据来源: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2022 年)
(2)【寻找人生灯塔】在学校“ 心中的灯 塔”讨论中 ,你需要拟写完成下面的文字 。请 选择一个材料 ,在横线处补写事例 ,使语意连 贯 , 内容完整 ,句式基本一致 。(3 分)
历史川流不息 ,精神代代相传 。“马班邮 路坚守者”王顺友 ,一人一马 ,递送邮件 ,孤独 坚守三十年 ,唱响了“ 党的领导指引我 , 为人 民服务要到底”的歌谣 ;“ 最美奋斗者”杨善 洲 ,退而不休 ,植绿不止 ,将山秃水枯的大亮 山变成绿洲 ,兑现了“ 只要生命不结束 ,服务 人民不停止”的诺言 ;
。这些时代楷模 ,都是指 引我们青少年成长的人生灯塔。
材料一 辽宁鞍钢集团的郭明义 ,少年 时就以雷锋为榜样 。退伍转业 40 年来 ,他在 不同岗位上都取得突出成绩 。他还热衷志愿 服务 ,成立“ 郭明义爱心团队”1400 余支 ,志 愿者总数超过 240 万 。他“ 有一分热发一分 光”,被称为“ 当代雷锋”。
材料二 丈夫癌症去世后 , 张桂梅主动
申请到贫困山区华坪县任教 。十年时间 ,克 服重重困难 ,筹建起云南丽江华坪免费女子 高中 。至今 , 已帮助 1600 多名大山里的女孩 考上大学 。“我想改变一代人。”她身患十多 种疾病 ,却甘愿做一名“燃灯校长”。
(3)【点亮灯塔之光】小语同学参加学校 开展的“点亮灯塔之光”演讲活动 ,演讲稿结 尾有三处语病 , 请你帮他 找 出 并 修 改 。 ( 3 分)
①雷锋的故事历久弥新 ,精神的力量超 越时空 。②我们虽然过去了大半个世纪 ,依 然能从雷锋精神中获得人生的启迪 , 汲取奋 进的力量 。③雷锋精神 ,人人可学 。④无论 你多么平凡 ,也不管你的善行多么微小 ,只要 坚持不懈 ,就能谱写不普通 。⑤让我们践行 雷锋精神 ,努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而奋斗!
①第 句 ,修改:
②第 句 ,修改:
③第 句 ,修改:
三、阅读理解(44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 , 回答问题 。 ( 15 分)
挑菜滋味长 赵冬青
①岁月在对往事不停地研磨和过滤 ,其 中留存了许多精彩难忘的片段 。那些有趣的 过往 ,咂摸咂摸 ,生出满嘴的甜香。
②开春挑菜 ,是我们儿时系在心 头的一 个暖心情结 。我家处冀东南的黄骅市 , 临渤 海 , 习惯将田地称为大洼 。下地置身洼中 ,四
(



































































)野是无遮无挡广袤的大平原 ,地有碱花 ,但光 景别有情韵 。初春 ,太阳充实起来了 ,风也一 天比一天温润 , 田里成方连片的麦子逐渐返 青 , 日益茁壮 。远远望去 ,大田就是一张张赏 心悦目的绿毯 。冬眠一季的野菜根子 , 已经 蓄满了足够的能量 ,春来土松 ,地气微腾 , 立 时复苏 ,争先蹿芽破土 。适逢透雨 ,朝阳下 , 水蒙蒙的菜苗同那雨水滋润过的庄稼树木和 在一起 ,分外灵动 。吸一口清新的空气 ,鲜美 充溢喜悦的身心 。好美的人间春色!
③那年月我们把挑菜叫打菜 , 少年不知 愁滋味 ,十来岁的年纪 ,笑嘻嘻地约了邻居伙 伴 ,背上由荆条 \柳条编制的大筐 ,摇动镰刀 , 深入田间 。头顶 ,天高日暖 ,云朵翻飞;脚下 , 麦田碧绿 ,野菜生香 ,心绪随之起伏 。开镰的 头几株菜 ,不会轻易挥刀斩下 ,一般先要亲 口 尝尝 ,瞄上鲜嫩俊俏的 ,轻轻连根剜下 ,掸去 泥土 ,擦出白茎 ,细细掐开 。苦菜子 \ 阳沟菜 \ 婆婆丁 ,会有汁液沁出 ,放入 口 中细细品咽 , 片刻即生出苦尽甘来 \ 回味无尽的感觉 。早 春打菜 ,悠闲居多 ,幸运之时 ,在麦田深处 ,在 碱荒地的干草丛中 ,在荆条墩下 ,会发现成窝 的家雀蛋 \鹌鹑蛋 。季节深入 , 气温升高 , 打 菜 \打草也使人感受到辛苦和沉重 。菜棵大 , 筐装得多 ,满满当当 ,实实着着 ,荷肩到家 ,一 路都是汗水。
④岁月辗转 , 几十年的光景 , 这方水土 上 ,人们的生活和观念又有了奇妙的变化。 野菜成了饭桌上的上品 , 而最执着于野菜下 饭的人 , 多是先前品尝过生活艰辛的人 。是 味蕾记忆的眷恋 ,还是乡愁觉悟的轻唤 不 管怎么说 ,细思慢品 ,野菜的确有一种天然本 真的原味儿 ,并且 ,这些年 , 日子饱暖红火了 , 城里人\庄稼人休闲的时间多了 ,有了闲情就
伴生了逸致 , 生活上就要追求丰富和多样。 这大自然春天的馈赠 ,谁人肯错过 春一露 头 ,乍暖还寒 ,复苏的原野上就形影晃动 ,手 里的工具早已经由镰刀换成了木把锄刀 , 筐 也变成了红 \ 白 \绿等多彩的袋子。
⑤春日的大平原 ,生机满满 ,禾苗新 \ 菜 根苦 \菜头甜 。叶片窄厚没有茎干的阳沟菜 , 在沟渠的阳坡成簇连片 ,入口苦中渗甜 。婆 婆丁葱翠地低伏在田间禾下和荒碱的枯草丛 中 ,和风掠过 ,不日便蹿出花莛 ,绣出黄花 ,掐 花吃菜 ,清凉败火 。荠菜浓绿清新 ,要赶在长 出莛子 ,开起小白花 ,结出小兜兜之前采食才 绵厚香醇 。下过一场透雨 ,绿树新叶 \枝枝杈 杈都被漂洗得干净清亮 。此时 , 郊游 \踏青 \ 挑菜 ,人多了起来 。带上饮水零食 ,城里人\ 村里人 ,徒步 \蹬自行车 \骑电车子 \ 乘轿车 , 向着熟识的地域进发 。郊外大洼 ,天空澄明 , 地野旷阔 ,麦苗织绿 , 油菜花刚刚绽放 ,上下 齐开 ,似一团金黄的火焰 。土路旁 ,榆树上滚 满了肥实的榆钱 ,坠得枝条乱颤 ,一台拖拉机 正在翻耕“ 倒犁地”,做着谷雨播种的准备。 河对岸 ,合作社采摘园的大棚房 ,在远处折射 出暖暖的阳光 。俯首挑菜的尽管寻觅忙碌 , 撸榆钱的惊起了飞鸟 ,仍在拽住枝条呼叫 , 男 孩子们 , 匍匐在麦田 , 摇头晃脑……景明人 和 ,这样的春意 ,可入画卷。
⑥收菜到家 ,一股脑儿摊在地上 ,春的颜 色 \春的意蕴 \春的温情 , 明晃晃地呈现在眼 前 ,拥挤在屋堂 , 大人孩子 自是一番欢欣赞 叹! 分拣 \摘捋 \清洗 ,如何食用也有了谋划 , 苦菜 \ 阳沟菜蘸本地黑酱最能吃出老家的味 道 ,荠菜 \野蒜包饺子做馅最香 ,婆婆丁切段 , 香油拌蒜最提味儿 … …
(选自《人民 日报》)
(



































































)7. 请 用 一 句 话 概 括 本 文 的 主 要 内 容。 (3 分)
8. 请从写作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③段 和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6 分)
(1)开镰的头几株菜 , 不会轻易挥刀斩 下 ,一般先要亲口尝尝 , 瞄上鲜嫩俊俏的 ,轻 轻连根剜下 ,掸去泥土 ,擦出白茎 ,细细掐开。
(2)郊外大洼 ,天空澄明 ,地野旷阔 ,麦苗 织绿 ,油菜花刚刚绽放 ,上下齐开 ,似一团金 黄的火焰。
9. 请你谈谈第 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 (3 分)
10. 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文章最后 一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3 分)
(二) 阅 读 下 面 的 文 言 文 , 回 答 问 题。 (12 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 , 曰 :“ 臣诚知不如 徐公美 。 臣之妻私臣 , 臣之妾畏臣 , 臣之客欲 有求于臣 , 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 ,百 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 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 ,王之 蔽甚矣。”
王曰:“ 善。”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 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 受中赏 ; 能谤讥于市朝 , 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令初 下 ,群臣进谏 , 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 , 时时而间 进 ;期年之后 , 虽欲言 ,无可进者 。燕 \赵\韩 \
魏闻之 , 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威王召即墨① 大夫 ,语之曰:“ 自 子之居即墨也 , 毁② 言 日 至 。然吾使人视即 墨 , 田野辟 ,人民给 ,官无事 , 东方以宁 。是子 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 。召 阿大
夫 ,语之曰:“ 自子守阿 ,誉言 日至 。
。昔日赵攻鄄 ,子不救 ;
卫取薛陵 ,子不知 。是子厚币③ 事吾左右以求 誉也!”是日 , 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 。于是 群臣耸惧 ,莫敢饰诈④ ,务尽其情 , 齐国大治 , 强于天下。
(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即墨:古地名 ,在今山东境内。 ②毁:诽谤 。与后文“ 誉”意思相对 。③厚币:
丰厚礼品 。④饰诈:作假骗人。
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 (4 分)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
(2)时时而间进 ( )
(3) 自子之居即墨也 ( )
(4)封之万家 ( ) 12. 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标出停顿 。 (标两处)(2 分)
吾 使 人 视 阿 田 野 不 辟 人 民 贫 馁 。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 分)
(1)能谤讥于市朝 , 闻 寡 人 之 耳 者 , 受 下赏 。
(2)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14. 从两段选文来看 ,“齐国大治”与齐威 王的哪些举措有关 请概括作答 。 (2 分)
(三) 阅 读 下 面 的 文 言 文 , 回 答 问 题 。 ( 11 分)
震少好学 ,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 , 明 经博览 ,无不穷究 。诸儒为之语曰:“ 关西孔 子杨伯起。”常客居于湖 , 不答州郡礼命数十 年 ,众人谓之晚暮 ,而震志愈笃。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① 之 ,举茂才 , 四 迁荆州 刺 史 \ 东 莱② 太 守 。 当 之 郡 , 道 经 昌 邑③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谒见 ,至 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 故人知君 ,君不 知故人 ,何也 ”密曰:“ 暮夜无知者。”震 曰 : “ 天知 ,神知 ,我知 ,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 出 。后转涿郡太守 。性公廉 ,不受私谒 ,子孙 常蔬食步行 ,故旧长者④ 或欲令为开产业 ,震 不肯 , 曰 :“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 , 以此遗 之 ,不亦厚乎! ”
(选自《后汉书 . 杨震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辟:征召 。②东莱:古地名 , 在 今山东境 内 。③昌邑:在今山东 巨野东南。 ④故旧长者:老朋友及德高望重的人。
1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 (4 分)
(1)众人谓之晚暮 ( )
(2)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 )
(3)密愧而出 ( )
(4)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 )
16. 下面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
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
A. 常客居于湖 皆以美于徐公
B. 诸儒为之语曰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鸣之而不 能通其意
D. 以此遗之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17.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
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18. 请写出选文中概括杨震清廉品质的 语句 。(2 分)
( 四 ) 阅 读 下 面 的 诗 歌 , 回 答 问 题。 (6 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9.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颔联中诗人所 呈现的情景 。(3 分)
20. 颈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怎样的 表达效果 (3 分)
四、写作(50 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 ,按要求作文 。 (50 分)
生活中总能看到精彩 ,从匆匆的人生过 程到悠悠的历史长河 ,无论是悦人心田的山 水风光 ,还是蕴含韵味的人情世故 ,或是淳朴 厚重的民风民俗……都给我们留下美好的 印记。
请以《这里 独好》为题 ,写一篇 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不 少于 600 字 ; ③不得抄袭 ,不得套作 ; ④行文 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第六单元测评卷 参考答案
1. D 【 解 析】A. 籦 丽 ( yi) ; B. 旗 靡 (m丫);C. 间进(jian) 。
2. A 【解析】“ 孰”同“ 熟”,仔细。
3. C 【解析】C. 因此 , 所以 。A. 在/向 ; B. 助词 , 补足音节/助词 , 的 ; D. 凭、靠/表 目 的 ,来。
4. C 【解析】例句中 的“ 鼓”:名词活用 作动词 , 击鼓进军 。A. 形容词意动用法 , 以 ……为美 ; B. 动词 , 虚夸 , 夸大 ; C. 名 词活用 为动词 ,穿戴;D. 名词作状语 , 当面。
5. (1)雉从梁上飞 (2) 风掣红旗冻不 翻 (3)年少万兜鍪 (4)峰峦如聚 (5)三 年羁旅客 (6)梦中行采薇 (7)受任于败 军之际
6. (1) ①绝大多数青少年是有榜样的。
②大多数青少年关注榜样的梦想追求、成就 和经历。
(2)示例:“燃灯校长”张桂梅 ,主动申请 到贫困山区华坪县任教 ,筹建云南丽江华坪 免费女子高中 ,帮助 1600 多名大山里的女孩 考上大学 ,擘画“我想改变一代人”的蓝图。
(3)② 虽然过去了大半个世纪 ,我们依 然能从雷锋精神中获得人生的启迪 ,汲取奋 进的力量。
④无论你多么平凡 ,也不管你的善行 多么微小 ,只要坚持不懈 ,就能谱写不普通的 诗篇。
⑤ 让我们践行雷锋精神 ,努力为中国 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7. 文章通过描写儿时和长大后挖野菜的 事 ,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各种野菜的喜爱 ,更表 达了对儿时生活和家乡的怀念之情。
8. (1)运用动作描写 , 通过“ 尝、瞄、剜 下、掸去、擦出、掐开”等一系列动作 ,生动形 象地写出人们挖野菜时的小心翼翼和对野菜 的珍爱之情。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盛开的金黄 的油菜花比作“ 一团金黄的火焰”,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油菜花花开时的繁盛。
9. 统领全文 ,引出下文 ;为下文写儿时和 长大后挑菜的事做铺垫 ; 奠定全文的感情 基调。
10. ①写出了所采野菜种类之多 。②表 明了春天对人们的美好馈赠 。③表达了人们 对野菜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 同时也体现了作 者对童年生活和家乡的怀念之情。
11. (1) 偏爱 (2) 间或 ,偶然 (3) 主 管 ,主政 (4)封赏 ,赏赐
12. 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13. (1) 能在公共场所指责讽刺(我的) 过失 ,传到我耳朵里的 ,可得下等奖赏。
(2)这是你用丰厚的礼品买通我的左右 来称誉你啊!
14. 虚心纳谏 ,广开言路 ;求真务实 ,奖罚 分明。
15. (1)说 ,认为
(2)举荐 ,推荐 (3)惭愧 ,羞愧
(4)有的人
16. D 【解析】A. 介词 ,在/介词 ,表示比 较 ,可译作“ 比”; B. 代词 , 他/助词 , 的 ; C. 连 词 ,表承接 ,于是、就/连词 ,表转折 ,但、却 ;D. 介词 ,把。
17. 到了夜里 , (王密)怀揣十斤金子来送 给杨震。
18. 性公廉 ,不受私谒。
19. 示例:大宋山河破碎 ,如风中柳絮 ,飘 摇不定 ,危在旦夕 ;诗人自己一生坎坷 ,如雨 中浮萍 ,漂泊无根 ,时起时沉。
20. 颈联运用双关修辞 ,巧借“惶恐滩”和 “ 零丁洋”两个地名 ,写出了形势险恶、境况危 苦的处境 ,表达了诗人忧惧不安、孤苦伶仃的 心情。
21.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