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综合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综合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5-12 00:4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06 综合题
1.(23-24三年级下·河北保定·期末)在横线上画一画不同物体的运动路线。
转弯的火车 荡千秋的小孩 投出的铅球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23-24三年级下·山西太原·期末)两个研学团准备前往山西省自然博物馆,请仔细看他们各自的导航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全程17公里 全程9公里
图1“小砂糖橘”导航图 图2“小醋坛子”导航图
(1)此时,“小砂糖橘”位于终点的 方向,距离终点17千米。
(2)当两个团队以相同速度同时出发,( )会先到达终点;如果两个团队同时出发,同时到达终点,( )的速度更快。
A“小砂糖橘”团队 B“小醋坛子”团队 C无法确定
3.(23-24三年级下·四川广安·期末)为下列物体选择与其对应的运动路线,只填字母序号。
(1)在地面上拍打弹力球( )
(2)正在工作的钟摆( )
(3)转动的风车( )
(4)投掷小球( )
(5)滚铁环( )
4.(23-24三年级下·四川宜宾·期末)“过山车”制作比赛。
(1)小强队要制作一座“过山车”参加展览会,正确步骤应该是( )。
①准备制作材料 ②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 ③设计“过山车”轨道 ④测试、改进“过山车”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2)设计“过山车”轨道时,需要满足的要求有( )(多选)。
①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②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 ③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
(3)小队员们将细绳从起点出发,沿轨道铺设 ,再用软尺量出细绳的长度,是为了测量“过山车”轨道的 。
(4)为了加快小球的运动速度,以下改进方案有效的是( )。
A.增大坡度 B.减小坡度 C.延长轨道
(5)在测试过程中,小球脱离轨道飞出去了,写出一种改进方法:( )。
5.(23-24三年级下·山东滨州·期末)我们的“过山车”探究。
(1)在设计和搭建“过山车”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 )。
A.独立设计和搭建 B.小组分工,合作搭建 C.组长设计搭建,其他人围观
(2)制作我们的“过山车”,要经历的过程是( )。
A.在纸上设计“轨道路线”—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调试与评价
B.在纸上设计“轨道路线”—调试与评价—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
C.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在纸上设计“轨道路线”—调试与评价
(3)在制作“过山车”环节,为了知道“过山车”的长度,需要借助( )。
A.软尺和细绳 B.学生用的塑料尺 C.细绳
(4)为了保证小球完全滚完轨道而不脱轨,下列做法合适的是( )。
A.在急转弯的地方设计大坡度轨道
B.在急转弯的地方设计小坡度轨道
C.全部采用坡度平缓的曲线轨道
(5)在我们制作的“过山车”中,坡度大小对物体运动快慢的影响是( )。
A.坡度大,物体运动快 B.坡度小,物体运动快 C.坡度大,物体运动慢
(6)关于我们做的“过山车”轨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轨道的总长应在2米以上 B.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C.轨道的坡度不能变化
(7)为了让“过山车”运动得更快,我们应该增加( )的距离。
A.直线轨道 B.曲线轨道 C.螺旋轨道
(8)想要比较同一辆小车在不同的“过山车”(1号和2号)上运动的快慢,操作步骤 排序正确的是( )。
①测量1号和2号“过山车 ”的轨道的总长
②用秒表测量出小球全部滚完“过山车”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③计算出小球在1号和2号“过山车”上运动的速度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9)实验中,两个小球滚动的距离和时间都不相同,要比较他们的速度可以( )。
A.求出距离除以时间的值 B.只看距离的长短 C.只看时间的长短
(10)小球从轨道的高处出发,它的运动情况主要是( )。
A.滑动 B.滚动 C.滚动和滑动
(11)如图,过山车运动到回环顶部时不会掉下来,是因为( )。
A.过山车很轻 B.过山车很重 C.过山车速度很快
(23-24三年级下·广东珠海·期末)小珠和小明又设计和搭建了一座“过山车”,他们用小球来代替“小车”进行测试,请回答下列问题。
6.如果想比较黑球和白球在这个“过山车”上从起点到终点走完全程的快慢,最好借助工具 ( )。
A.秒表 B.软尺 C.直尺
7.如图,小球从甲运动到乙,从丙运动到丁,运动路线分别是 ( )。
A.直线; 曲线 B.曲线;直线 C.曲线;曲线
8.如右图,轨道末端超出了桌面,小球冲出轨道后掉落,它的运动路线是( )。
A.甲 B.乙 C.丙
(23-24三年级下·广东珠海·期末)周末小珠和小明相约去超市采购一些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9.推购物车时,购物车的车身和车轮的运动形式分别是( )。
A.平动;转动 B.平动;滚动 C.摆动;滚动
10.推动购物车时,以购物车为参照物,购物车里的商品是( )的,货架上的商品是( )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11.图2是超市平面图,小珠正好站在超市过道的中心位置,这时小明在他的( )位置。
A.西北方向100米 B.东南方向200米 C.东南方向100米
12.小珠从中心位置到学习用品区用时100秒,小明从上图的位置到学习用品区也用时100秒。与小珠相比,小明运动的速度 ( )。
A.更快 B.更慢 C.一样快
13.(23-24三年级下·湖南益阳·期末)李明小组设计搭建了如图的两种“过山车”模型,小球从起点A释放后,依次经过B、C、D、A 点。
(1)设计制作一座“过山车”,正确的步骤是( )。
①准备制作材料②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③设计“过车山”轨道④测试、改进“过山车”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③②④①
(2)小球经过AB和CD段做( )运动,经过BC段时做( )运动(填“直线”或“曲线”)。
(3)请在2号图中画出小球经过D点后向前飞离轨道后可能的运动轨迹。
(4)李明用秒表分别测量相同小球在不同“过山车”上的运动时间,测量结果如下表:
小球 运动的距离(厘米) 运动的时间(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选择的数据
1号“过山车” 200 4 4 4 4
2号“过山车” 200 200 6 6 5 ☆
表中“☆”处应选择的数据是( )。分析表中数据,小球在( )号“过山车”上运动得快,理由是( )。
A.运动相同的距离,时间越短,运动越快 B.运动相同的距离,时间越长,运动越快
(5)如果要让小球运动得更快,你的改进办法是( )。
14.(23-24三年级下·广东深圳·期末)图中是欢乐谷的其中一项游乐设施“过山车”。请结合你制作过山车轨道的经验回答以下问题:
(1)我们乘坐过山车时,通常在 时感觉冲力最大(选 填“缓慢直行”或“高处下滑”)。快结束时过山车开回终点会提前 (选填“减速”或“加速”)。
(2)设计过山车的轨道时,想让小车转弯可以选用 轨道(选填“曲线” 或“直线”)。想要提高速度可以让小车从 往 滑行(选填“高处”或“低处”)。
(3)为了避免小车在滑行时脱轨,应该尽可能选择 轨道(选填 “直线”或“曲线”)。为了让小车顺利回到终点,轨道的终点应该 起点(选填“高于”或“低于”)。
15.(23-24三年级下·广东深圳·期末)意犹未尽的小智拿出前几天搭建的“过山车”模型,准备进行一番测试改进。
(1)如图,“过山车”的起点在位置( ) 处,终点在位置( )处。(选填“①”“②”)
(2)小智想测量“过山车”轨道的总长,最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
A.直尺 B.软尺 C.三角尺
(3)小智找到一个小正方体和一个小球,他应选择( ),来模拟“小车”,理由是 ( )。
(4)“小车”从甲运动到乙,运动路线是( );从丙运动到丁,运动路线是( )。
A.曲线 B.直线 C.无法确定
(5)小智想让“小车”在“过山车”上行驶得更快,他可以( )。
A.增加甲处高度 B.增加丁处高度 C.增加2个弯道
16.(23-24三年级下·广东深圳·期末)来到彩虹滑道,小智选了①号滑道(如图),小慧选了②号滑道,两个滑道长度及光滑程度一样。当他们同时滑下去时,小慧最先到达终点,也就是小慧的速度更快。
(1)他们比较快慢的方法是( )。
A.相同距离,用时少的速度快
B.相同时间,运动距离远的速度快
C.体重轻的速度快
(2)小慧速度更快的主要原因是( )。
A.小慧体重比小智更轻
B.②号滑道坡度更大
C.小智是滑动,小慧是滚动
17.(23-24三年级下·河北秦皇岛·期末)动物王国进行100米赛跑,请你根据图表按照动物运动的快慢给它们排名。(填选手序号即可)。
选手序号 参赛选手 所需时间
1 猎豹 5秒
2 兔子 9秒
3 羚羊 6秒
选手序号 参赛选手 所需时间
4 斑马 8秒
5 大象 12秒
6 黑熊 10秒
第1名:( )第2名:( )第3名:( )
第4名:( )第5名:( )第6名:( )
18.(23-24三年级下·广东深圳·期末)根据物体的运动路线,给下列物体分类。
①摩天轮的座椅 ②扶梯上的人 ③从树上掉落的苹果 ④压跷跷板的小孩
(1)曲线运动: ;
(2)直线运动: 。
(23-24三年级下·湖南邵阳·期末)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19.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要想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需要比较( )
A.距离 B.速度 C.时间
20.在这个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
A.两个小球要同时出发 B.两条轨道的坡度要保持相同
C.两条轨道的接触面要一样 D.两个小球要同时到达
21.在这个实验中如果黄色小球先到达终点,说明黄色小球的速度( )(填“快”或“慢”)
22.如果只有一条轨道,比较两个小球的快慢,需要使用( )
A.软尺 B.秒表 C.高低不同的木块
(23-24三年级下·湖南邵阳·期末)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23.测试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时,物体运动情况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请填写正确答案序号( )。
A.坡度大小 B.斜面的光滑程度 C.物体的形状 D.以上都是
24.在斜面上最有可能会滚动下来的是( )。
A.小立方体 B.小六棱柱 C.小球
25.如果加高斜坡的倾斜角度,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改变。
A.不会 B.可能会
26.(23-24三年级下·陕西汉中·期末)如图,实验小组设计和搭建了一座“过山车”。请分析回答问题。
(1)他们搭建的“过山车”有 轨道和 轨道这两种类型的轨道。
(2)描述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的位置时,小科用下列方法测量小球和起点之间的距离,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3)将小球放在“过山车”轨道的最高处松手,小球会 (填“滚动”或“滑动”)。
(4)班级的不同小组进行了比赛,请根据数据将表格填写完整。
“过山车” 运动时间 运动距离(米)
第一组 9 2
第二组 10 2
比较运动快慢,第一组比第二组更 。
27.(23-24三年级下·重庆黔江·期末)在观察各种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我们将物体的运动形式用线条和箭头记录下来。请将各种记录符号填入表格中。
A. B. C. D. E.
运动物体 指尖陀螺 铁皮青蛙 钟摆的摆锤
运动形式记录
运动物体 金属尺子 行驶小车车身 行驶小车车轮
运动形式记录
28.(23-24三年级下·湖南张家界·期末)小雁在如图所示的轨道上做小车运动的实验。
(1)小车在轨道上运动时,轮子在( )。
A.滑动 B.摆动 C.滚动
(2)小车运动到位置③时,下列对它的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位置②的西边 B.在位置②的东边 C.在位置④的北边
(3)下列运动过程中,小车只做直线运动的是( )。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4)让两辆小车都从位置①运动到位置④,用秒表计时,看哪辆小车所需的时间短。这种方法是( )。
A.相同距离比时间 B.相同时间比距离 C.不同距离比时间
(5)小雁想让小车运动得更快,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A.将轨道的起点抬高 B.将轨道的终点抬高 C.将轨道的表面变粗糙
29.(23-24三年级下·山东滨州·期末)“过山车”的研究。
(1)下面制作“过山车”的步骤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评价。
②在纸上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
③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我们的“过山车”。
(2)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 ( )。
A.独立设计,独自制作
B.小组讨论, 统一意见, 分工合作
C.组长设计并制作,其他人围观
(3)某小组在调试过山车时,发现小球总是在第一个弯道外侧冲出,下列调整有效的是( ) 。
A.将这个弯道外侧的轨道适当变高一些
B.将这个弯道内侧的轨道适当变高
C.把起点调高一些,让这个弯道更陡峭
(4)图中“过山车”的起点应该设在( )点。
A.a B.b C.c
(5)将小球放在“过山车”轨道的最高处,小球会( ),而木块放在“过山车”轨道的最高处会( ) (填“滚动”或“滑动”),这说明( ) (填“物体的形状”或“物体的放置方式”)会影响物体在“过山车”上的运动情况。
(6)要测量“过山车”轨道的长度,下列工具不适合的是 ( )。
A.用手测量 B.用软尺测量 C.用直尺和细绳测量
(7)要比较小球在不同的过山车上运动的快慢,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
A.量取相同的距离,分别测出小球滚落到终点需要的时间
B.小球运动相同的时间,分别测量小球滚落的距离
C.上述两种方式都可以
(8)为了让小球在“过山车”的某段轨道末端的运动速度更快,设计方案比较合理的是( ) 。
A.让这段轨道坡度变大 B.让这段轨道坡度变小 C.让这段轨道变长
30.(23-24三年级下·辽宁盘锦·期末)周末王娜邀请张雪到家里一起做功课。张雪家到王娜家的距离为1200米,下表是张雪可以选择的运动方式及相应的时间情况。
运动方式 走路 慢跑 骑自行车
所需的时间 20分钟 15分钟 8分钟
速度 60米/分钟 80米/分钟 ( )
(1)请计算出其他运动方式的速度,将表格补充完整: 。
(2)从张雪家到王娜家最快的运动方式是( )。
A.走路 B.慢跑 C.骑自行车
(3)在相同距离下,运动时间越短速度( )。
A.越慢 B.越快 C.相同
31.(23-24三年级下·贵州贵阳·期末)2024年初,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人工智能训练场落户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在人工智能训练场,通过强大的算力和智力,AI系统能够更快处理数据和进行AI大模型训练。
2024年3月30日,位于贵阳市的宇宙数字虚拟人拍摄基地,预约拍摄的市民走进摄影棚后,100多台高清摄像机同时工作,360度采集表情动作,10多分钟,一个3D工艺品和可投影到任意环境的数字人就制作完成。
(1)彩彩从家步行前往拍摄基地拍虚拟照,图是她家到拍摄基地的路线图,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她所走的路线是:彩彩从家出发,向( )走( )米到A路口,再向( )走800米到B路口,最后向( )走( )米到达拍摄基地。
(2)下面是彩彩拍的其中一张虚拟照,她想按2:1的比将照片放大,请在方格图里画出放大后的照片边框。
(3)近期,探究小组即将前往人工智能训练场开展主题为“贵州智算”的研学活动,他们制定了研学计划,在论证中发现三处错误,请你帮他们修改。
项目 研学计划中的错误内容 你的修改
研学时间 2023.7.10 ( )
研学主题 关于植物的生长过程 ( )
研学目的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 )
32.(23-24三年级下·山东滨州·期末)我们一起做“过山车”。下图是小华搭建的“过山车”,回答下面问题。
(1)比较黑球和白球在这个“过山车”上从起点到终点驶完全程的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借助工具( )。
A.软尺和秒表 B.秒表 C.软尺
(2)小黑球从甲运动到乙,运动路线是( );从丙运动到丁,运动路线是( )。
A.直线 B.曲线 C.无法确定
(3)想要小球在“过山车”上行驶得更快,小明可以( )。
A.垫高丁的位置 B.垫高甲的位置 C.再多设置2个弯道
(4)小明将一个六棱柱放在图甲位置,六棱柱静止不动,如果将一个相同材质差不多大的小正方体放在甲位置,小正方体会( )。
A.静止不动 B.滚动
C.滑动
(5)根据图中给出的方位,可以判断终点在起点的( )。
A.西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6)在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时,我们收集了其中三个小组的数据进行分析:
小组 运动时间 运动距离
第一小组 8秒 55厘米
第二小组 8秒 65厘米
第三小组 7秒 65厘米
给三个小组的小球运动的快慢从快到慢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
A.第一小组、第二小组、第三小组
B.第三小组、第二小组、第一小组
C.第二小组、第一小组、第三小组
33.(23-24三年级下·山东日照·期末)根据所学的科学原理,对下述现象做出科学解释,并将正确解释的序号填写在现象后面的对应的( )里。
科学现象 科学解释 科学原理
>大海每天都定时潮起潮落 ( ) A.以大地为参照物,会发现天上的白云会运动
>月亮每月都有圆缺变化 ( ) B.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引起地球潮汐变化
>天上的白云在移动 ( ) C.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做周期运动
>动物和植物都会有由弱小生长为强壮,最后凋亡的过程 ( ) D.月球上空气极为稀薄,环境恶劣,生物无法生存
>宇航员登录月球后必须穿戴太空服 ( ) E.生物都会经历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的过程
34.(23-24三年级下·河南南阳·期末)物体的运动。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在杭州举行,小科和小语一起去亚运场馆参观,在这里他们发现了很多和“运动”相关的现象。
(1)如图所示,小科来找小语,小语在小科的( )方向( )米处。
(2)小科站在看台上观看,和他相比,运动场中跑步的同学是( )
的。(填“运动”或“静止”)
(3)如图所示,运动员瞄准篮筐,刚刚把篮球投出去,此时篮球的运动路线是( )。
(4)踢足球时,足球在地面的运动形式主要是( )。
(5)小科和同学来到跑道上,比赛谁跑得快,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选择两条跑道来比赛,同时从同一起点出发,看谁先到终点
B.选择两条跑道来比赛,从任意一点同时出发,看谁先到终点
C.选择一条跑道来比赛,从同一起点跑到终点,看谁用的时间少
35.(23-24三年级下·重庆铜梁·期末)情景2:他们接下来要做一个比赛,科科和学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起跑,跑了30秒同时停下,经过测量,数据记录如下表:
姓名 时间 运动的距离
科科 30秒 150米
学学 120米
(1)你现在看到他们的记录表,通过比较,你发现( )跑得快。
A.科科 B.学学 C.一样快
(2)由此我们知道,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长,说明运动得( )。
A.慢 B.快 C.无法比较
(3)现在你猜测,这两个同学测量自己运动距离时,选择比较合适的工具是( )。
A.直尺 B.三角尺 C.软尺
36.(23-24三年级下·福建龙岩·期末)小明和小刚各有一辆玩具小车,他们想比较那辆小车开得快,于是准备了一个秒表、一条跑道(如下图,每小段长5厘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车在跑道上运动时,轮子在( )。
A.滑动 B.滚动 C.摆动
(2)小车开到位置②时,下列对它的位置的描述, 最合适的是( )。
A.小车在位置①的西边
B.小车在位置①的东边8厘米处
C.小车在位置①的东边40厘米处
(3)从位置②到位置③的过程中,小车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
A.直线运动 B.斜线运动 C.曲线运动
(4)他们让两辆小车都从位置①开到位置③,用秒表计时,看哪辆小车所需的时间短。这种方法是( )。
A.相同距离比时间
B.相同时间比距离
C.不同距离比时间
(5)如果有两组同样的跑准(如下图),让两辆小车同时从起点开始运动, 比较快慢,下列方法最简便的是( )。
A.直接看哪辆小车先跑完全程
B.用秒表分别测出每辆小车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再进行比较
C.让两辆小车都运动10秒,量出运动的距离,再进行比较
37.(23-24三年级下·湖南张家界·期末)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在描述 的时候用到了前后、左右、上下、远近等词语。
A.位置 B.大小 C.重量
(2)图书馆在小超家的 方向,两地相距 米。
(3)低碳出行,小超同学骑着自行车去上学,如果以自行车为参照物,他是 (填“静止”或“运动”)的。
(4)小超8:10从家出发,8:15分到达学校;他的同学乐乐11:30从学校出发,11:40到达小超家,小超和同学乐乐两个人运动距离相同, 运动得快,因为相同距离所用的 比较短。
38.(23-24三年级下·湖南怀化·期末)星期日,小雅在家中准备制作一辆“过山车”。请根据要求帮她做好计划。
(1)小雅想制作一个较好的“过山车”,一般需要经过 、制作、评价。
(2)要让“过山车”上的小球在中途速度最快,设计方案比较合适的是________。
A.“过山车”的中途坡度最大
B.“过山车”的中途坡度较小
C.“过山车”的中途不设坡度
(3)小球在“过山车”上运动时,对它的运动情况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小球运动速度不变
B.小球经历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C.小球从“过山车”上滚动下来
(4)要保证小球在“过山车”上运动的速度有变化,设计时需要________。
A.轨道的坡度有变化 B.轨道都设计成曲线 C.轨道要设计的稳固些
(5)要让小球在“过山车”上运动得更快,改进的措施是___________。
A.坡度更大些 B.多一些曲线轨道 C.多一些直线轨道
(6)如果在测试时,小雅发现某处小球爱脱轨,原因可能是轨道___________。
A.坡度太大 B.弯度太大 C.太光滑
39.(23-24三年级下·四川广元·期末)设计制作过山车。
(1)如图,此时的过山车在做( )。
A.曲线运动 B.直线运动 C.不能判断
(2)小红与小伙伴们想建一座“过山车”,正确的步骤应该是( )。
①准备制作材料 ②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 ③设计“过山车”轨道 ④测试、改进“过山车”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3)轨道搭建要求小球在“过山车”上的运动速度有变化,你认为设计需要( )。
A.轨道平稳 B.轨道都设计成曲线 C.轨道坡度有变化
(4)比较不同组的“过山车”的轨道长短不能用下列哪样工具?( )
A.秒表 B.卷尺 C.细绳
(5)在设计和搭建“过山车”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 )。
A.独立设计,独自搭建
B.组长设计并搭建,其他人围观
C.小组讨论,统一意见;组内分工,合作搭建
(6)在描述小球在过山车上的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描述小球离起点的距离
B.只描述小球的方向
C.要描述小球的方向和离起点距离
(7)小红组与小明组进行了比赛,以下是测试的数据。
“过山车”组别 运动时间 运动距离
小红组 9 2
小明组 10 2
根据上表测试的数据, 组的小球在轨道上的运动速度更快些(填“小红”或“小明”)。
参考答案
1.
【解析】运动着的物体有各自不同的运动方式,但是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分类方法也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按运动轨迹(路线)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类。在转弯的火车、荡秋千的小孩、投出的铅球都属于曲线运动。
2.(1)东南 (2) B A
【解析】(1)通过观察“小砂糖橘”导航图发现“小砂糖橘”位于终点的东南方向,距离终点17千米。
(2)通过观察两幅图发现“小砂糖橘”距离终点17公里,“小醋坛子”距离终点9.2公里,因此当两个团队以相同速度同时出发,“小醋坛子”会先到达终点;选项B符合题意。
如果两个团队同时出发,同时到达终点,“小砂糖橘”的速度更快。因为同时到达终点而“小砂糖橘”距离较远所以速度更快。选项A符合题意。
3.(1)D (2)A (3)B (4)C (5)E
【解析】根据不同物体的运动轨迹可与物体运动路线图相对应起来。在地面上拍打弹力球,弹力球的运动轨迹应该是上下跳动,故选D;在工作的钟摆是摆锤的来回摆动,故选A;转动的风车的运动轨迹是一个绕中心转动的圆形,故选B;投掷的小球的运动轨迹是类似抛物线,故选C;滚铁环的运动轨迹是一个圆形向前滚动,故选E。
4.(1)B (2)①②③ (3)终点 长度 (4)A (5)减小坡度
【分析】在建造过山车前应该先根据材料和实际进行设计,轨道的总长应在两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我们的过山车,最后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评价。
【解析】(1)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我们的“过山车”,最后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评价,所以制作“过山车”的顺序:在纸上设计“轨道路线”——准备制作材料——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测试、改进“过山车”,故选B。
(2)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①):这可以增加“过山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②):不同的坡度可以增加“过山车”的动态变化,使体验更加丰富。
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③):这是安全性的基本要求,确保小球在整个轨道上都能稳定运行。
所有这些要求都是必要的,因此正确答案是①②③。
(3)将细绳从起点铺设至终点,并用软尺量出细绳的长度,是为了测量“过山车”轨道的长度。这是一种间接测量方法,通过细绳模拟小球的路径,从而得到轨道的总长度。
(4)加快小球运动速度可以增大坡度,增大坡度会增加重力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力,从而加速小球的下滑速度。故选A。
(5)改进方法:减小坡度、降低起始高度、增加轨道的摩擦力等。
减小坡度:可以减少小球下滑时的速度,避免因速度过快而脱离轨道。
降低起始高度:减少小球起始时的势能,从而降低其达到的最大速度。
增加轨道的摩擦力:通过增加摩擦力,可以减慢小球的速度,防止因速度过快而飞出轨道。
5.(1)B (2)A (3)A (4)B (5)A (6)C (7)A (8)A (9)A (10)B (11)C
【解析】(1)在小组实验活动中,分工合作能够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便于沟通交流等。所以在设计和搭建“过山车”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小组分工,合作搭建。
(2)在建造过山车前应该先根据材料和实际进行设计,轨道的总长应在两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我们的“过山车”,最后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评价,所以制作“过山车”的顺序是:准备制作材料→在纸上设计“轨道路线”→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调试与评价。
(3)测量“过山车”的轨道长度时,由于“过山车”轨道有直线和曲线两种,所以应该用细绳直接从起点开始沿着轨道一直铺到终点,这样测量所用细绳的长度就是小球和起点之间的距离,然后用软尺测量出距离即可。
(4)在设计“过山车”时,我们要考虑到“过山车”轨道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而且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小车要能走完全部轨道,保证不脱轨。在急转弯时设计小坡度的轨道,这样小车的速度就会变慢,不会冲到轨道外去。
(5)在我们制作的“过山车”中,坡度大,物体运动快,坡度小,物体运动慢。为了使我们的“过山车”运动得更快,我们可以调整斜面的坡度。
(6)“过山车”的设计要求:(1)轨道的总长度应在2米以上。(2)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3)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4)小球要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5)整座“过山车”要稳固。
(7)在设计“过山车”时我们要考虑到“过山车”轨道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其中直线轨道可以起到加速的作用;曲线轨道可以起到“过山车”缓冲和转向的作用。所以为了让“过山车”运动得更快,我们应该增加直线轨道的距离。
(8)想要比较同一辆小车在不同的“过山车”(1号和2号)上运动的快慢,首先要知道轨道的距离,然后分别测量小球滚完全程的时间,最后再比较速度即可,所以操作步骤排序是①②③。
(9)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作速度。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速度=路程÷时间。实验中,两个小球滚动的距离和时间都不相同,要比较他们的速度可以求出距离除以时间的值。
(10)小球是球形,所以从轨道的高处出发,它的运动情况主要是滚动。
(11)过山车速度快,离心力使其不会掉下来。
6.A 7.A 8.C
【解析】6.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工具。想要比较黑球和白球的速度,所以需要借助可以测量时间的秒表。
7.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小球从甲运动到乙,运动路线是直线;从丙运动到丁,运动路线是曲线。
8.小球冲出轨道后有水平方向的速度,还受到重力的作用,会做曲线运动,轨迹符合丙。
9.B 10. 静止 运动 11.C 12.A
【解析】9.物体按运动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平动、转动、滚动、摆动、振动等。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推购物车时,车身的运动属于平动,车轮的运动属于滚动。
10.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需要借助一个假设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不同,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同。推动购物车时,以购物车为参照物,购物车里的商品是静止的,货架上的商品是运动的。
11.根据题干可知,地图中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以小珠正好站在超市过道的中心位置,这时小明在他的东南方向100米位置。
12.小珠从中心位置到学习用品区距离50米用时100秒,小明从上图的位置到学习用品区距离150米也用时100秒。相同时间内,小明行驶的距离较长,所以运动的速度更快。
13.(1)A (2) 直线 曲线 (3)
(4) 5 1 A
(5)把过山车的起点抬高一些或者调整斜面的坡度
【分析】“过山车”的设计要求:(1)轨道的总长度应在2米以上。(2)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3)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4)小球要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5)整座“过山车”要稳固。(6)在制作过程中,轨道的长度可以用软尺和细绳来测量。
【解析】(1)在建造过山车前应该先根据材料和实际进行设计,轨道的总长应在两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我们的“过山车”,最后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评价,所以制作“过山车”的顺序是:准备制作材料→在纸上设计“轨道路线”→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调试与评价。
(2)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小球经过AB和CD段做直线运动;经过BC段时做曲线运动。
(3)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小球经过D点后向前飞离轨道后的路线是抛物线。
(4)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长短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所用的时间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慢。中“☆”处应选择的数据是5,取三组中最快的一组数据。小球在1号“过山车”上运动时间较短,所以运动得快。
(5)我们制作的“过山车”让小球运动的方法是利用斜面进行加速;通过轨道控制小球的运动方向。为了使我们的“过山车”运动得更快,我们可以调整斜面的坡度。
14.高处下滑 减速 曲线 高处 低处 直线 低于
【解析】【小题1】乘坐过山车时,在高处下滑时由于重力的作用,速度迅速增加,乘客会感觉到最大的冲力。快结束时,为了安全和方便乘客下车,过山车会提前减速。
【小题2】在直线轨道上,小车方向不会改变,因此小车转弯需要使用曲线轨道来改变方向。为了提高速度,可以利用重力,让小车从高处滑向低处。
【小题3】直线轨道相对稳定,减少了脱轨的风险。为了让小车顺利回到终点,终点低于起点可以利用重力帮助小车滑行到终点。
15.(1) ① ② (2)B (3) 小球 小球在斜面上容易滚动 (4)B A
(5)A
【解析】【小题1】“过山车”的起点往往在最高处①,终点在最低处②。
【小题2】要测量“过山车”轨道的长度,下列工具中合适的是细绳和软尺,适合测量轨道长度,因为过山车的轨道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所以B符合题意。
【小题3】小球的形状和实际过山车的小车更相似,且滚动摩擦力较小,能够更好地模拟过山车的运动状态。
【小题4】由图可知,从甲到乙的运动路线是直线,从丙到丁的运动路线是曲线。
【小题5】甲是过山车的起点,因此增加甲处的高度可以使“小车”在轨道上行驶得更快。
16.(1)A (2)B
【解析】(1)比较速度快慢的方法是看在相同距离内谁用的时间少,时间少的速度更快。因此选A。
(2)小慧速度更快的主要原因是②号滑道的坡度更大,坡度大意味着重力分力更大,加速度更大,因此速度更快。因此选B。
17.1 3 4 2 6 5
【分析】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作速度。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解析】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长短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所用的时间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慢。100米赛跑距离一定,时间越短,速度越快,所以根据时间从短到长进行排序,就是动物从快到慢的顺序,即猎豹、羚羊、斑马、兔子、黑熊、大象。
18.(1)①④ (2)②③
【分析】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
【解析】(1)①摩天轮的座椅沿着圆形轨道运动,属于曲线运动。④压跷跷板的小孩在跷跷板的作用下做圆弧运动,属于曲线运动。
(2)②扶梯上的人沿着扶梯的方向运动,通常是直线运动。 ③从树上掉落的苹果在重力作用下垂直下落,属于直线运动。
19.C 20.D 21.快 22.B
【解析】19.在相同距离内,运动时间越短的小球速度越快,因此需要比较时间。
20.为了比较小球的快慢,两个小球不需要同时到达终点,反而是通过比较它们到达终点的时间来判断速度的快慢。
21.在相同距离内,先到达终点的小球速度更快。
22.在只有一条轨道的情况下,需要测量每个小球通过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秒表可以精确测量时间,从而比较速度。
23.D 24.C 25.B
【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作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23.物体的形状和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一定的关系,还和斜面的坡度大小、斜面的光滑程度等因素有关。故选D。
24.在斜面上最有可能会滚动下来的是小球。小立方体在斜面上不会滚动。 小六棱柱在斜面上可能滑动也可能滚动,小球是球体,在斜面上只有滚动。故选C。
25.如果加高斜坡的倾斜角度,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可能会改变。比如小六棱柱,斜面坡度较小时,静止不动,坡度适中时可能会滑动,坡度较大时可能会滚动。故选B。
26.(1) 直线 曲线 (2)C (3)滚动 (4)快
【分析】制作“过山车”的顺序是:准备制作材料→在纸上设计“轨道路线”→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调试与评价。
【解析】(1)在设计“过山车”时,我们要考虑到“过山车”轨道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而且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小车要能走完全部轨道,保证不脱轨。
(2)测量“过山车”的轨道长度时,由于“过山车”轨道有直线和曲线两种,所以应该用细绳直接从起点开始沿着轨道一直铺到终点,这样测量所用细绳的长度就是小球和起点之间的距离,然后用软尺测量出距离即可。
(3)物体按运动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平动、转动、滚动、摆动、振动等。小球是球体,所以其运动方式是滚动。
(4)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长短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所用的时间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慢。过山车的距离相同,第一组所用时间较短,所以速度较快。
27.
【解析】为了更加直观清晰地观察物体运动,我们在物体上贴一个圆点,这是常用的辅助方法。在物体不同的位置上贴上圆点,观察到的物体的运动形式可能会不同。物体按运动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平动、转动、滚动、摆动、振动等。指尖陀螺的运动形式是旋转;铁皮青蛙的运动形式是跳动;钟摆的摆锤的运动形式是摆动;金属尺子的运动形式是振动;行驶小车车身的运动形式平动;行驶小车车轮的运动形式转动。
28.(1)C (2)B (3)C (4)A (5)A
【分析】运动的速度就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测量,这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
【小题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小车在跑道上运动时,车轮在地上的运动是滚动。选项C符合题意。
【小题2】小车运动到位置③时,以位置②为中心,位置③在位置②的东边,故选B。
【小题3】观察轨道,发现轨道③到④之间是直的,所以小球在③到④之间是做直线运动,故选C。
【小题4】他们让两辆小车都从位置①开到位置④,用秒表计时,看哪辆小车所需的时间短。这种方法是相同距离比时间,用时越少的速度越快,故A正确。
【小题5】小雁想让小车运动得更快,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将轨道的起点抬高,增加小球初始能量,故选A。
29.(1)②③① (2)B (3)A (4)A (5) 滚动 滑动 物体的形状
(6)A (7)C (8)A
【解析】【小题1】在建造过山车前应该先根据材料和实际进行设计,轨道的总长应在两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我们的“过山车”,最后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评价,所以制作“过山车”的顺序是:准备制作材料→在纸上设计“轨道路线”→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调试与评价。
【小题2】在设计和搭建“过山车”的过程中,抛弃设计图,随意拼搭是不对的,要严格根据“过山车”轨道设计要求的设计图,按照设计图进行拼搭,可以在拼搭过程中对设计进行微调;而且搭建过程中不能让组长设计并搭建,其他人围观,而是应该小组讨论,统一意见;组内分工,合作搭建。
【小题3】由小球总是在第一个弯道外侧冲出,说明外侧的高度较低,应该将外侧的高度调高。
【小题4】由于a点的位置高度最高,因此应该将起点设置在a点。
【小题5】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方式不同,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正方体在斜面上滑动或者不动。
【小题6】测量“过山车”的轨道长度时,由于“过山车”轨道有直线和曲线两种,所以应该用细绳直接从起点开始沿着轨道一直铺到终点,这样测量所用细绳的长度就是小球和起点之间的距离,然后用软尺测量出距离即可。比较不同组的“过山车”的轨道长短不能用秒表,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因此不能用手。
【小题7】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所用的时间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慢。在相同时间内,运动越远速度越快,运动越近速度越慢,因此两种方法都可以。
【小题8】过山车的坡度会影响速度,坡度越大,速度越大。想要某段轨道末端的运动速度更快,可以增大坡度。
30.(1)150米/分钟 (2)C (3)B
【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小题1】速度=路程 ÷时间。计算可得骑自行车速度为150米/分钟。
【小题2】在相同距离下,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因此骑自行车最快。
【小题3】在相同距离下,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运动时间越长速度越慢。
31.(1) 东偏北60° 900 东 北 600
(2)
(3) 2024.07.10 贵州智算 了解人工智能
【解析】【小题1】在确定物体的位置时,需要确定物体的方向和距离,由图可知,彩彩从家出发,向东偏北60°走900米到A路口,再向东走800米到B路口,最后向北走600米到达拍摄基地。
【小题2】彩彩拍的其中一张虚拟照,长方形的图形中,长为4个格子,宽为3个格子,按2:1的比将照片放大,因此长应8个格子,宽为6个格子。如下图所示:
【小题3】研学时间的2023.7.10改为2024.7.10,研学主题由关于植物的生长过程改为贵州智算,研学目的由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改为了解人工智能。
32.(1)B (2) A B (3)B (4)A (5)C (6)B
【解析】(1)工具有很多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工具作用不一样。比较黑球和白球在这个“过山车”上从起点到终点驶完全程的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借助工具秒表。
(2)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根据题干可知,小黑球从甲运动到乙,运动路线是直线;从丙运动到丁,运动路线是曲线。
(3)想要小球在这个“过山车”上行驶得更快,小明可以垫高甲的位置,这样起始位置越高,小球的速度就越快。
(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一个六棱柱放在图甲位置,六棱柱静止不动;将一个相同材质差不多大的小正方体放在甲位置,小正方体也会不动。
(5)物体所在的方向一般分为东南西北,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参照物,通过参照物确定物体的方向,进而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根据图中给出的方位,可以判断终点在起点的西南方。
(6)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作速度;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第一组和第二组运动时间相同,但第二组比第一组运动得远,因此第二组比第一组快。第二组和第三组都运动了65厘米,但是第三组用时更短,因此第三组比第二组快,从快到慢进行排序依次是:第三组、第二组、第一组。
33.B C A E D
【解析】①大海每天潮起潮落是因为月球对地球有引力作用,会引起潮汐变化,故选B。
②月相的有规律变化是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故选C。
③天上的云在移动是因为我们以大地为参照物,故选A。
④动植物都会生长发育繁殖最后衰老死亡,故选E。
⑤宇航员登录月球必须穿戴太空服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生物生存的条件,故选D。
34.(1) 东北 70 (2)运动 (3)曲线运动 (4)滚动 (5)B
【解析】【小题1】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确定位置的三个条件:首先选择参照物;说清物体与参照物的方向;说清物体与参照物的距离。如图1所示,小科来找小语,小语在小科的东北方向70米处。
【小题2】小科站在看台上观看,和他相比,运动场中跑步的同学位置发生变化,因此是运动的。
【小题3】物体常见的运动方式有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按照运动路线不同可以分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如图3所示,运动员瞄准篮筐,刚刚把篮球投出去,此时篮球的运动路线是曲线运动。
【小题4】物体有平动、滚动、振动、跳动和摆动等运动方式,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足球是球体,踢足球时,足球在地面的运动形式主要是滚动。
【小题5】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A.选择两条跑道来比赛,同时从同一起点出发,看谁先到终点,做法合理。
B.选择两条跑道来比赛,从任意一点同时出发,看谁先到终点,做法不合理,因为两条跑道不同,路程不同,无法完成比较。
C.选择一条跑道来比赛,从同一起点跑到终点,看谁用的时间少,做法合理。
故B符合题意。
35.(1)A (2)B (3)C
【分析】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作速度。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速度=路程÷时间,常用的速度单位有米/秒、千米/时等。
【小题1】科科和学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起跑,30秒后同时停下,科科跑了150米,学学跑了120米。150米>120米,相同时间内跑的距离远的跑得快,故科科跑得快。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速度表示。选A。
【小题2】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根据路程=速度x时间的关系,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物体运动得越快;物体运动的距离越短,则它运动的越慢。故选B。
【小题3】软尺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工具。软尺测量的长度比较长的。测量这两个同学运动的距离时,比较合适的工具是软尺,故选C。
36.(1)B (2)C (3)C (4)A (5)A
【分析】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作速度。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速度=路程÷时间,常用的速度单位有米/秒、千米/时等。速度的值越小,说明物体运动得越慢。
【解析】(1)物体按运动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平动、转动、滚动、摆动、振动等。小车在跑道上运动时,轮子的运动形式是滚动。
(2)要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参照物、方向、距离三者缺一不可。所以小车开到位置②时,对它的位置的描述, 最合适的是小车在位置①的东边40厘米处。
(3)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从位置②到位置③的过程中,小车的主要轨迹是曲线,所以其运动方式是曲线运动。
(4)从位置①开到位置③距离相同,用秒表计时,看哪辆小车所需的时间短。这种方法是相同距离比时间。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所用的时间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慢。
(5)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主要是比较物体从起点到终点所需的时间。有两组同样的跑道,让两辆小车同时从起点开始运动,直接看哪辆小车先跑完全程,这样最简便。
37.(1)A (2)东南 60 (3)静止 (4) 小超 时间
【分析】(1)在描述物体的位置时,不仅要描述该物体与参照物的距离,还要描述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方向。 (2)有指向标的图中,用指向标判断方向,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左侧为西方,右侧为东方。
(3)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解析】(1)人们在描述位置的时候用到了前后、左右、上下、远近等词语。
(2)观察发现,图中有指向标和各地间的距离,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图书馆在小超家的东南方向且两地相距60米。
(3)小超同学骑着自行车去上学,小超和自行车相对位置不变,所以以自行车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4)小超从家到学校用时5分钟,乐乐从学校到小超家用时10分钟。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所以小超运动得快。
38.(1)设计 (2)A (3)A (4)A (5)A (6)B
【分析】“过山车”的设计要求:(1)轨道的总长度应在2米以上。(2)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3)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4)小球要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5)整座“过山车”要稳固。(6)在制作过程中,轨道的长度可以用软尺和细绳来测量。
【解析】(1)在建造过山车前应该先根据材料和实际进行设计,轨道的总长应在两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我们的“过山车”,最后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评价,所以想制作一个较好的“过山车”,一般需要经过设计、制作、评价。
(2)要让小车运动速度更快,需要多一些直线轨道来加速,将“过山车”的中途坡度最大,使得小车获得更大的动力,这样可以让“过山车”上的小球在中途速度最快。
(3)“过山车”的轨道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而且轨道的坡度有变化,所以小球运动速度不可能不变,肯定是有变化的。
(4)要保证小球在“过山车”上运动的速度有变化,设计时需要轨道的坡度有变化,比如坡度大的,小球运动得快;坡度小的,小球运动得慢。
(5)我们制作的“过山车”让小球运动的方法是利用斜面进行加速,比如坡度大的,小球运动得快;坡度小的,小球运动得慢。为了使我们的“过山车”运动得更快,我们可以调整斜面的坡度,让坡度更大些。
(6)在设计“过山车”时我们要考虑到“过山车”轨道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其中直线轨道可以起到加速的作用;曲线轨道可以起到“过山车”缓冲和转向的作用,比如在急转弯时设计小坡度的轨道,这样小车的速度就会变慢,不会冲到轨道外去。所以如果在测试时,小雅发现某处小球爱脱轨,原因可能是轨道弯度太大,小球速度太快。
39.(1)A (2)B (3)C (4)A (5)C (6)C (7)小红
【分析】“过山车”的设计要求:(1)轨道的总长度应在2米以上。(2)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3)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4)小球要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5)整座“过山车”要稳固。(6)在制作过程中,轨道的长度可以用软尺和细绳来测量。
【解析】(1)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如图,此时的过山车在做曲线运动。
(2)在建造过山车前应该先根据材料和实际进行设计,轨道的总长应在两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我们的“过山车”,最后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评价,所以制作“过山车”的顺序是:准备制作材料→在纸上设计“轨道路线”→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调试与评价。
(3)在设计“过山车”时我们要考虑到“过山车”轨道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而且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小车要能走完全部轨道,保证不脱轨。
(4)测量“过山车”的轨道长度时,由于“过山车”轨道有直线和曲线两种,所以应该用细绳直接从起点开始沿着轨道一直铺到终点,这样测量所用细绳的长度就是小球和起点之间的距离,然后用软尺测量出距离即可。比较不同组的“过山车”的轨道长短不能用秒表,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
(5)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所以在设计和搭建“过山车”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小组讨论、统一意见;组内分工,合作搭建,提高效率。
(6)要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参照物、方向、距离三者缺一不可。所以在描述小球在过山车上的位置时,要描述小球的方向和离起点距离。
(7)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所用的时间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慢。在相同距离下,小红组的小球所用时间较短,所以在轨道上的运动速度更快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