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洁紫云中学教育集团校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高二年级联合检测历史学科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
钟。第I卷1到4页,第Ⅱ卷5到6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考号填、
涂准确:答卷时,考生务必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
上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
单项选择题I:1~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022年在良渚文化的丁埂遗址发掘中,出土了一件“虎纹刻符”的石钺,其双面均刻有“虎
纹”“鸟纹”以及“卷羽”等符号。其中“人”字形鸟纹(图1)与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的鸟
纹(图2)具有相似之处。据此可推断,该时期(
用!丁顷石皱“鸟纹
图2海地区“鸟纹”
A.早期国家已经出现
B.主要使用打制石器
C.绘画艺术逐渐成熟
D.可能存在区域交流
2.中国人特别强调“天人合一”,把天地人看成是统一的整体,认为人是世界的一部分,与
天地存在着普遍关联。儒家讲的仁爱、佛家讲的平等、道家讲的自然是我们精神追求的核心。
“孝”是我们共同的伦理原则,《周易》所讲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更是我们精神信念
的重要支柱。据此判断,中国()
A.传统文化教育应注重价值传承
B.儒家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地进步
C.意识形态变迁遵循一定的规律
D.民族文化融入世界的趋势加强
3.十六国时期的北燕冯素弗墓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属双马镫实
物(如图);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认为:“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
马镫…欧洲就不会有骑士时代。”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第1页共6页
A.该金属双马镫可作为实物史料为北燕的建国提供证明
B.马镫的发明使印欧人开始进入欧洲、印度的广大地区
C.马镫的传入,为欧洲大规模建立骑士军队提供了可能
D.在该文物主人生活的时期,大月氏人建立了贵霜帝国
4.考古工作者在很多隋唐遗址中发现了当时外国的货币,如波斯萨珊王朝的银币、东罗马金
币、阿拉伯金币和日本的“和同开弥”银币。佛教通过中国传到日本和朝鲜。阿拉伯人创立
的伊斯兰教、波斯人创立的摩尼教、基督教的一个支派景教,也都在唐朝时传入中国。这些
现象表明隋唐时期()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占优势
B.佛教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C.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密切
D.儒家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
5.关于科举制度创立时间的争议,有学者提出应以“自由投考”(考生无需士族举荐即可自
主报名)为标志,主张科举制应定为唐朝创立。这一观点主要强调科举制()
A.推动阶层流动促进公平公正
B.弱化地方举荐强化中央集权
C.简化报考程序提高行政效率
D.扩大人才来源提升官员素质
6.近年来,故宫博物院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文物以虚拟展览
形式向全球开放,并推出多语种线上讲解服务,全球观众可随时随地“云赏”,印证了文化遗
产是全人类共同财富的核心理念。这反映了()
A.文物修复技术已全面依赖现代科学技术
B.博物馆是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最主要载体
C.全球化背景下文物归属权争议不断弱化
D.数字手段拓展了文物保存与传播的维度
7.16世纪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中,福建月港的青花瓷大量输入欧洲,被称为”克拉克瓷”。其
装饰融合了欧洲纹章与中国花鸟图案,这反映了()
A.殖民扩张的文化侵略
B.跨太平洋的文化交融
C.海上丝绸之路的复兴
D.中国制瓷技术的外传
8.如表所示为1843年至1860年中国部分城市出版“西书”的情况,这一时期“西书”在中
国的出版()
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