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24 “诺曼底号”遇难记
1.认识“弥、脉”等13个生字,会写“伦、腹”等15个字,正确读写“行驶、凌晨”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从人物的外貌、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的方法。
3.感受船长在海难危急关头仍然忠于职守、从容不迫、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难点:从人物的外貌、动作等描写中感受船长伟大的品质。
课堂目标
大海是美丽的,大海是汹涌的,但大海又是无情的。有关大海的故事说不完也道不尽,今天让我们登上一艘漂亮的邮轮,认识一位船长,一个英雄——哈尔威船长。在危难时刻,他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精神令我们感动。
诺曼底号:于1863年建造,于1870年沉没。船上共61人,存活60人。
读完这句话,你想说什么?你有什么疑问?
雨果(1802—1885),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和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历代传说》。
作者简介
“诺曼底号”遇难记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诺曼底号遇难时是什么样子呢?
诺曼底号遇难的原因是怎么样的呢?
结局是怎么样的呢?
要读懂一篇文章,除了会“质疑”,还要学会自己通过阅读来“解疑”。
1870年3月17日,两艘英国轮船(“诺曼底”号和“玛丽”号)相撞,出事后,“诺曼底”号船长哈尔威在能逃生的情况下以身殉职。哈尔威船长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他忠于职守、敢于牺牲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作者,于是,雨果便写下了这篇文章来抒发对哈尔威船长的赞美和景仰之情。
写作背景
朗读课文并划分结构
层次,再思考:
哈威尔船长存活了吗?
诺曼底号船上有多少个人?
诺曼底号与哪一艘船撞上了?
哈威尔船长有着怎么样的品质?
他有着舍己为人,大公无私,尊敬妇女,爱护儿童,镇定自若的精神。
哈威尔船长有着怎么样的品质?
“口”小且偏左上。
“出”一部分要在“尸”的里面,一部门要在“尸”的外面,外面部分不能超过“穴”。
“尸”的“丿”要超过“穴”。
写作指导
是“丶”不要写成捺。
“丶”和“一”不要挨在一起(点横不挨)。
两横不要一样长。
主笔
事情结构
起因:
经过:
结果:
雾大,全速前进的“玛丽号”撞向了“诺曼底号”的侧舷,将“诺曼底号”的船身剖开了一个大窟窿。
人们惊慌失措,你推我搡,船上一片混乱,而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人们有秩序地逃生。
船上六十人全部获救,只有船长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照例走着从南安普敦到根西岛这条航线。大海上夜色正浓,烟雾弥漫。船长站在驾驶室里,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体现了环境的恶劣,为后文发生灾难埋下伏笔。
走进课文
“诺曼底号”是一艘大轮船,在英伦海峡也算得上是最漂亮
的邮船之一。他装货客容量有六百吨,船体长220英尺,宽25英
尺。海员们都说它很“年轻”,因为他才七岁,是1863年造的。
*一英尺合0.3048米。
拟 人
“年轻”一词写出“诺曼底号”使用的时间不长,也表达了海员们对“诺曼底号”的喜爱之情。
此段介绍“诺曼底号”的基本情况。
你 知 道 吗 ?
220英尺 = 67.056米
25英尺 = 7.62米
雾越来越浓了,轮船驶出南安普敦河后,来到茫茫大海上,距离埃居伊山脉估计有十五海里。轮船缓缓行驶着。这时大约凌晨四点钟。
1海里 = 1852米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越来越”说明天气越来越恶劣,为后文遇难做铺垫。
你 知 道 吗 ?
15海里 = 27780米
27780米 = 27.78千米
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只见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突破黑暗,在一片浪花中飞驶过来。那是“玛丽号”。
运用比喻,突出这个黑点的危险性和恐怖性。
阴森森(ABB式词语):
火辣辣 静悄悄 金灿灿 红彤彤 黄澄澄
......
一艘装有螺旋推进器的大轮船。它从敖德萨起航,船上载着五百吨小麦,行驶速度非常快,负载又特别大。它笔直地朝着“诺曼底号”逼了过来。
从“笔直”“逼”等字词中可以看出当时情况的危急。
因为当时的雾太大了,所以船长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突然一声巨响……
发 生 了 什 么 事 ?
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去,在它的船身上剖开一个大窟窿。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拟 人
这段话写的很生动形象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冷 静 、 果 敢
船上明明有61人,为什么哈尔威船长只说了60个人呢?
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了?”
“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
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福大副?”
大副回答:“到!”
船长问道:“还有多少分钟?”
“二十分钟。”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这是哈尔威船长跟洛克机械师和奥克勒福大副的对话,船长在如此危机的情况下,头脑依然保持清醒,表现了哈尔威船长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品质。
“二十分钟”体现了灾难前时间的紧迫。
“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大家立时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体现了船长为保护弱势群体的坚决、果断和威严。
船长的高度责任感以及船长的冷静,果断,充分的体现了他的“英雄”气概。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写出了哈尔威船长高大的形象,“指挥”“主宰”等词写出他的威严、坚决和果断。
调遣:调派;差遣
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两个“也没有”和“犹如铁铸”塑造了船长忠于职守、视死如归的伟大形象。
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得救的人们会说些什么呢?
《"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记述了"诺曼底号"轮船在海上夜航时与"玛丽号"轮船相撞,哈尔威船长沉着指挥,使所有乘客和船员得救,自己却以身殉责职的故事,赞扬了哈尔威船长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中心思想
人生犹如一艘在大海上航行的帆船,谁也不能预想前方会怎样,或风平浪静,或惊涛骇浪。无论如何你都得扬起风帆驶向远方,遇到惊涛骇浪,你要冷静,临危不惧、机智勇敢。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真正的舵手。
风平浪静 惊涛骇浪
临危不惧
真正的舵手
作业:
1.抄写24课的生字词语。
2.预习25课《挑山工》。
3.说一说哈威尔船长的英雄壮举,让你对生命
有了什么样的体会。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