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中考一轮复习 教材同步复习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思维导图·构体系
知识精讲·夯基础
真题分点·明趋势
实验分阶·提能力
思维导图·构体系
1.燃烧
(1)概念: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知识精讲·夯基础
燃料的燃烧(近5年4考)
知识点1
(2)条件(缺一不可)
①________(内因);
②与______________接触(外因);
③达到燃烧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__(外因)。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最低温度(着火点)
2.燃料燃烧的调控
(1)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燃烧时要有足够的______________,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________,等等。
空气(或氧气)
接触面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灭火原理 方法(举例)
破坏燃烧的条件(满足其一即可)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森林着火时,设置防火隔离带;关闭燃气灶阀门
隔绝氧气(或空气)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使温度降到________以下 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吹灭或用扇子扇灭蜡烛
着火点
【备考补充】常见与燃烧和灭火有关的成语及原理
(1)火上浇油:提供可燃物,使燃烧更旺。
(2)钻木取火:通过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煽风点火:提供氧气,使燃烧更旺。
(4)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而灭火。
(3)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灭火器 灭火原理 适用范围
干粉灭火器 隔绝空气 扑灭一般火灾,以及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
二氧化碳 灭火器 降温和隔 绝空气 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存放场所的火灾
水基型 灭火器 隔绝空气 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液体(如汽油、柴油),以及固体材料(如木柴、棉布)等燃烧引起的火灾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有发光、放热现象发生的一定是燃烧。 ( )
2.燃烧都需要有氧气参加。 ( )
3.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会燃烧。 ( )
4.能使煤炭充分燃烧的措施是增加煤炭的用量。 ( )
易错易混
×
×
×
×
5.将木柴架空燃烧会更旺,是因为这样能增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
6.用水浇灭炭火是通过降低木炭着火点的方法来达到灭火的目的。
( )
7.任何火灾都可以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 )
×
×
×
1.爆炸:易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2.部分消防安全标志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近5年1考)
知识点2
禁止烟火
禁止燃
放鞭炮
3.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生活安全常识
(1)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2)油锅着火时,应用锅盖盖灭,切不可用水浇灭。
(3)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时,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如果火势不大,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灭火器材将火扑灭;如果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和可能,应采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方式迅速离开着火区域。
(4)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泄漏时,需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切不可开灯检查。
(5)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要严禁烟火。
(6)在生产、运输、使用、储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7)燃烧煤炭取暖时,应注意通风,防止______中毒。
CO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 )
2.加油站附近应严禁吸烟。 ( )
3.室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 )
4.燃气泄漏时,打开燃气灶具查找漏气部位。 ( )
5.发生火灾时,乘坐电梯离开着火区域。 ( )
易错易混
×
√
×
×
×
1.分类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近5年4考)
知识点3
2.常见的能量转化
(1)煤、天然气、酒精燃烧是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能。(2024.9B)
(2)电解水是将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3)光合作用是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4)氢燃料电池是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能。
化学
热
电
化学
太阳
化学
化学
电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 ( )
2.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 )
3.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
易错易混
√
×
×
1.化石能源的利用
(1)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利用与比较
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近5年3考)
知识点4
化石能源 煤 石油 天然气
主要组成元素或成分 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氧、氮、硫等元素 主要含有碳、氢元素 主要成分是______
(化学式为_______)
甲烷
CH4
化石能源 煤 石油 天然气
综合 利用 产品 焦炭、煤焦油、煤气等 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等 -
用途 煤气可作为燃料和化工原料 作为燃料和化工原料 作燃料,是较为清洁的能源[2022.2A,2020.13(3)]
共同点 ①均为混合物;②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2)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是由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制得,可用作燃料。
(3)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具有热值高、储量巨大等优点,有望成为未来新能源。
从甲烷燃烧实验探究甲烷的元素组成
【实验装置、现象及结论】
教材小实验
【实验原理及分析】
(1)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上述现象可知,甲烷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若要验证甲烷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则要通过定量计算验证反应的甲烷的质量与生成的CO2中碳元素和H2O中氢元素的质量之和是否相等,若相等,则不含氧元素;若前者质量大,则含有氧元素。
CH4+2O2 CO2+2H2O
氢元素和碳元素
2.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与防治措施
化石燃料 燃烧产生的污染 对环境的影响 防治措施
煤 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 形成酸雨 ①推广使用脱硫煤;
②用天然气代替煤
汽车燃料,如汽油或柴油 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 造成空气污染 ①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式;
②推广使用电动汽车(2024.3B)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 )
2.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石油进行分离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 )
3.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 ( )
4.化石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
易错易混
√
×
×
×
5.煤脱硫后使用可以减少大气污染。 ( )
6.推广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 )
7.大量化石能源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 ( )
8.化石能源燃烧时产生的一些物质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应禁止使用。
( )
√
√
√
×
1.氢气
(1)作为能源的优点和缺点
①优点:本身无毒,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____,且燃烧后的产物是____,不会污染空气,是一种清洁的高能燃料,已应用于航天、交通等领域。
②缺点:目前,由于氢气大量制取和储运成本较高,氢气在生产和生活中还未能广泛应用。
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近5年2考)
知识点5
高
水
(2)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气的制取
①工业制法:一般通过电解水或以化石能源为原料制取氢气。
②氢气的实验室制取
2H2+O2 2H2O
2.正在开发和利用的其他能源:__________________、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和生物质能等。
太阳能(合理即可)
判断说法的正误:大力发展氢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有利于节约化石能源,保护环境。 ( )
易错易混
√
某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回答下列问题。(已知红磷的着火点为260 ℃,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实验分阶·提能力
燃烧条件的探究(近5年2考)
实验6
例
一阶 基础知识
【实验方法】
(1)该实验应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实验现象及分析】
(2)甲实验中,小木块先燃烧,小煤块后燃烧,小石块不燃烧,对比小木块(或小煤块)和小石块的燃烧情况,说明燃烧需要________。
(3)乙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______,红磷________,热水中的白磷________。对比薄铜片上白磷和红磷的燃烧情况,说明燃烧需要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丙实验中,用导管对准烧杯热水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热水中的白磷______。对比乙和丙实验中热水中的白磷的燃烧情况,说明燃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燃物
燃烧
不燃烧
不燃烧
温度达到
可燃物的着火点
燃烧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实验结论】
(5)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三者缺一不可。
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空气(或氧气)
接触
二阶 质疑反思
(6)乙实验中薄铜片的作用是作载体和__________。
(7)实验中的热水除了能够提供热量外,还具有__________的作用。
传递热量
隔绝空气
三阶 改进创新
(8)老师告诉同学们,磷燃烧后的产物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实验小组的同学针对上述磷燃烧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丁、戊所示的改进:
实验小组同学的改进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实验(合理即可)
(9)【实验关联-实验室制取氧气】如图己是同学们设计的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微型实验
①将注射器中的溶液缓缓推入W形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80 ℃的热水加热盛有红磷和白磷的W形管时,发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O2
2H2O+O2↑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四阶 拓展延伸
(10)查阅文献:镁不仅能在氧气中燃烧,还能在二氧化碳或氮气中燃烧,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化学式为Mg3N2)。结合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上面的文献资料,你对燃烧新的认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合理
即可)
②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Mg+CO2 2X+C,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
③【定量计算】若将2.4 g镁在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混合物中充分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是m g,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MgO
3.3<m<4.6
1.判断说法是否正确:白磷在热水中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燃烧,说明氧气能支持白磷燃烧。 ( )
真题分点·明趋势
燃烧与灭火(近5年4考)
命题点1
√
2.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磷燃烧的条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可通过加热KMnO4制取O2
B.通入O2后,白磷燃烧,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只需要O2
C.通入O2后,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
点比红磷的低
D.实验室中少量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
B
3.判断下列位置或场所的标识是否正确:
C.面粉加工厂( ) D.居民住宅区( )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近5年1考)
命题点2
√
√
4.(安徽真题组合)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零碳甲醇”燃烧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 ( )
(2)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 ( )
(3)CO2合成淀粉的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 (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近5年4考)
命题点3
√
√
√
5.判断说法是否正确:
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 ( )
化石能源的利用与新能源的开发(近5年3考)
命题点4
√
6.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燃烧产生的火焰呈黄色
B.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碳单质
C.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 ===== H2O
D.高纯度氢气可为火炬安全燃烧提供保障
D
7.甲烷是一种较清洁的能源。小彦同学在实验室制取甲烷并验证其组成。
(3)甲烷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实验室收集甲烷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1种)。
(4)用如图装置验证甲烷的组成时,为保证安全,点燃前应先______。下列能证明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的现象有______(填字母)。
A.火焰呈淡蓝色
B.干燥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C.倒转烧杯,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溶液变浑浊
排水法(或 向下排空气法)
验纯
BC
8.(3)氢气和甲烷都是清洁能源,写出甲烷完全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燃烧1 g氢气或甲烷释放的热量如图所示,与甲烷相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燃
料,更多的是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1点)。
CH4+2O2 CO2+2H2O
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更多
氢气储存困难(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