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永春二中等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二中等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5-12 07:19:41

文档简介

2025 年春季期中联考高一年化学科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4×3=42)
1-5 CABDB 6-10 CBBDC 11-14 BDDB 二、非选择题(共 4 大题,58
分)
15.(满分 14 分)
(1)Na (1 分) 第二周期第 VIIA 族 (1 分)
(2) 离子键和共价键(2 分)
(3) H2O (1 分) r(Cl-) (2 分)
(4) (1 分)
(5) 金刚石 石墨(2 分 言之成理即可)
(6) l H Al(OH) - -3 OH Al(OH)4 或 A O 3 +OH =AlO 2+2H2O (2 分)
(7) BD (全对给 2 分,漏选给 1 分,错选、不选得 0 分)
16. (满分 15 分)
1.(1)流出(1 分) 正极(1 分)
(2)O +4H++4e-2 ===2H2O (2 分)
(3)CH4 (1 分) 11.2 (2 分)
2. (1) 3X+Y 2Z (2 分,用等号连接扣 1 分)
(2) 0.05mol·L-1·min-1 (2 分)
(3) 大于(1 分) 仍在继续(1 分)
(4) AB (全对给 2 分,漏选得 1 分,出现错选得 0 分)
17.(满分 14 分)
(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 分)

(2) 红(1 分) 蓝(1 分) 3CuO+2NH3=====3Cu+3H2O+N2 (2 分) C(2 分)
(3)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促使 NH3 逸出 (2 分) 氢氧化钠固体或碱石灰 (1 分)
(4) 吸收多余 NH3,保护环境 (1 分)
(5) C (1 分)
(6) 3Cu+8H++ 2NO - 3 =3Cu2+ +2NO↑+4H2O (2 分)
18.(满分 15 分)
(1)CH2=CH2 (2 分)
{#{QQABJQ8hwgC4wBQACB6KQ0ViCgqQkJOTLQoGQRCSKAwKgAFABCA=}#}
(2)CH2=CH2+Br2→CH2BrCH2Br (2 分)
(3)溶液分层,下层无色,上层紫色(2 分);萃取(1 分)。
(4) (2 分)
取代反应(或硝化反应) (1 分) A>B (1 分)
(5) 可以燃烧/与氯气、液溴发生取代反应/与氢气加成等 (2 分)
(6) 化学 (1 分) 分馏 (1 分)
{#{QQABJQ8hwgC4wBQACB6KQ0ViCgqQkJOTLQoGQRCSKAwKgAFABCA=}#}2025 年春季期中联考高一年化学科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12 N-14 Cu-64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NO2有关的是( )
A.臭氧空洞 B.水体富营养化 C.光化学烟雾 D.温室效应
2. 起固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
A.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B.NO遇O2转化为NO2
C.硝酸工厂用NH3氧化制NO D.用NH3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
3.下列化学用语中,表述正确的是( )
A.HClO的结构式是H—Cl—O B.丙烷和丁烷属于同系物
C.N2的电子式: D.H2O 的球棍模型为
4. 关于氨、硝酸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氨易液化,液氨常用来作制冷剂
B.氨气溶于水能导电,但氨气属于非电解质
C.实验室常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
D.常用(铁)铝罐车运输浓硝酸,是因为常温下,铁、铝与浓硝酸不发生化学反应
5.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如图是化学教材中常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而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
下列气体和液体的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 )
A.氯化氢和水
B.氧气和水
C.氨气和水
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
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①位于第二周期ⅣA族
B.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④>②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⑤>④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③=⑤
7.X、Y、Z、W四种金属片浸在稀盐酸中,用导线连接,可以组成原电池,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甲      乙 丙      丁
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Z>X>Y>W
Z>Y>X>W
C. Z>Y>W>X
D. Y>Z>X>W
8. 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5 mol·L-1·s-1
B、v(B)=0.3 mol·L-1·s-1
C、v(C)=0.8 mol·L-1·s-1
D、v(D)=1 mol·L-1·s-1
9. 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③试管中的现象是(  )
A.无明显现象,因稀H2SO4不与铜反应
B.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不变色
C.铜片溶解,放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在试管口变为红棕色
10.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发现极大地推进了现代化的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关于如图所示原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中的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电子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C.铜片上发生的反应是Cu2++2e-=Cu
D.该装置中H+向铜电极移动
11.已知在25℃,101kPa下,l g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8H18(1)+O2(g)=8CO2(g)+9H2O(g) △H=-48.40kJ·mol-1
B、C8H18(1)+O2(g)=8CO2(g)+9H2O(1) △H=-5518kJ·mol-1
C、C8H18(1)+O2(g)=8CO2(g)+9H2O(1) △H=+5518kJ·mol-1
D、C8H18(1)+O2(g)=8CO2(g)+9H2O(1) △H=-48.40kJ·mol-1
12.体育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队医随即对准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27 ℃),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制取较纯净氯乙烷的最好方法是(  )
A.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
C.乙烷与氯化氢混合
D.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
13. 将体积比为1∶4的甲烷与氯气混合于一集气瓶中,加盖后置于光亮处,下列有关此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产物中只有四氯化碳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
B.瓶中气体的黄绿色逐渐变浅,瓶内壁有油状液滴形成
C.若日光直射,可能发生爆炸
D.生成物只有CCl4、HCl
14.已知3.84 g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随着铜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也逐渐变浅。当铜反应完毕时,共收集到气体的体积为2.24 L(标准状况)。反应中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  )
A.0.11 mol B.0.22 mol
C.0.56 mol D.0.18 mol
15.(14分)门捷列夫制得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对元素的一种很好的自然分类。如图为现代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以下问题均用相应的化学用语表达)
(1)在这10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由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有 (填写化学键类型),
(3)元素c、d形成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中较稳定的是 (写具体的化学式,下同);d、h、j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
(4)用电子式表示元素g与e形成的化合物 。
(5)元素b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写出其中两种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和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7)下列证据能证明非金属性Cl强于S的事实是 。
A.酸性 HCl>H2S B.热稳定性HCl>H2S
C.沸点HCl>H2S D.Cl2通入Na2S溶液有淡黄色沉淀产生
16.(15分)化学电池在通讯、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用CH4和O2组合形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丙:
(1)电极c为电子_______(填流入或流出)的一极,H+移向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2)电极d的电极反应式为
(3)气体a为_______(CH4或O2),若线路中转移2 mol电子,则该燃料电池理论上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L。
2.某温度时在 2 L 容器中 X、Y、Z 三种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分析:
(1)写出该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求0-2min内,用Z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3)1min时,正反应速率 (填“大于”或“小于”)逆反应速率;3min时刻,该反应 (填“停止”或“仍在继续”)
(4)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
A.气体Z的消耗速率等于生成速率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3 mol X,同时生成 2 mol Z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17.(14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验证氨的某些性质并收集少量纯净氮气。试回答:
(1)实验前先将仪器按图连接好,然后 ,再开始实验。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硬质试管内黑色的CuO粉末变成________色,盛无水CuSO4的干燥管内出现________色,并在最后的出气导管处收集到纯净、干燥的N2。根据这些现象,硬质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反应说明氨气具有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碱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不稳定性
(3)烧瓶内盛有生石灰,随着浓氨水的滴入,产生氨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烧瓶中的生石灰可以用________(填药品名称)代替。
(4)洗气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水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最后出气管口收集干燥、纯净的氮气,收集方法是________。
A.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用塑料袋或球胆收集
(6)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请写出铜和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8.(15分)从石油和煤中可以提炼出化工原料A和B,A是一种果实催熟剂,它的产量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是一种比水轻的油状液体,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2)A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碘水中加入B振荡静置后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该操作叫_____________。
(4)B与浓硝酸在浓硫酸的催化下,50~60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
等质量的A、B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填“A>B”“A请再写出一条有关物质B的化学性质:
煤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主要采用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三种方法对煤进行综合利用,以上提到的三种方法均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在石油的加工环节中,根据沸点不同将其分为沸点不同的馏分的操作叫做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