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件(共23张PPT)-2024-2025学年 《中外历史纲要(上)》 (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件(共23张PPT)-2024-2025学年 《中外历史纲要(上)》 (统编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5-12 08:5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年 级:高一年级 学 科:历史(统编版)
汉武帝……不言武功,又有千年之志者。
——孙中山
汉族、汉语、汉字、汉服、汉制、汉姓、汉文化……
一·中国的汉代:封建之志
学习任务一:整理两汉巩固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措施
二·中华的汉朝:统一多民族之志
学习任务二:整理两汉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三·世界的汉文明:文明之志
学习任务三:总结两汉对中华文明及世界文明的贡献
何以名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故事1:建元二年,上乡儒术,招贤良,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会窦太后治黄老言,不好儒术,使人微得赵绾等奸利事,召案绾、臧,绾、臧自杀,诸所兴为者皆废。
——《史记·孝武本纪》
问题1:太后为何治黄老无为之学?
一 中国的汉代
材料1:汉兴,接秦之弊,丈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史记·平准书》
经济上的无为之道:
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一 中国的汉代
材料2: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於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高帝乃使使间厚遗阏氏,乃解围之一角……结和亲之约。
——《汉书·匈奴列传》
政治上的无为之道:
材料3: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
——《汉书·诸侯王表》
郡国并行,萧规曹随。
和亲匈奴,绥靖边疆。
一 中国的汉代
问题2:汉初的“无为”是不作为吗?
匈奴入侵
和亲匈奴
绥靖边疆
地方动荡
设立郡县
并置王国
经济凋敝
轻徭薄赋
与民休息
战略防御
分权地方
节省开支
稳定秦末以来的动荡局势
文景之治
汉兴七十余年,国家无事。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馀财。
——《史记·平淮书》
一 中国的汉代
匈奴入侵
匈奴入侵
笼络百越
地方动荡
设立郡县
并置王国
经济凋敝
轻徭薄赋
与民休息
稳定秦末以来的动荡局势
故事2:建元三年,闽越举兵围东瓯,东瓯告急于汉。
太尉田蚡:越人相攻击,其常事,又数反复,不足烦中国往救也,自秦时弃不属。
侍中严助: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不振,尚安所诉,又何以子万国乎?
上曰: 太尉不足与计。
——《汉书·严助列传》
巩固秦代开创的大一统封建国家
一 中国的汉代
探究1:为巩固大一统封建国家,汉武帝如何改革?
材料4:(景帝三年)吴王濞等皆举兵反……诸将破七国,斩首十余万级。
(景帝五年)梁王薨,分梁为五国,立孝王子五人皆为王。
——《汉书·景帝纪》
(武帝元朔二年)籓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
——《汉书·武帝纪》
材料5: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朝廷多事,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列传》
推恩令
设中朝
重组权力结构
加强中央集权
强化君主专制
一 中国的汉代
材料6:
初置刺史部十三州。
遣直指使者暴胜之等衣绣衣、杖斧分部逐捕。刺史、郡守以下皆伏诛。
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汉书·武帝纪》
设刺史
任酷吏
强化官僚政治
行察举
强化监察体系
打击地主豪强
完善官吏选拔
探究1:为巩固大一统封建国家,汉武帝如何改革?
一 中国的汉代
问题3:为何儒学成为了“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材料七:◎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夫仁、谊、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
◎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故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民争业,然后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 ——据《汉书·董仲舒传》整理
问题5:哪一条建议没有被汉武帝所接受?
独尊儒术
统一思想
轻徭薄赋
让利于民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三纲五常
维护统治
一 中国的汉代
问题6:铸币归公的“公”具体指什么?
铸币归公
盐铁官营
由地方收归中央
由民间收归政府
均输平准
算缗告缗
问题7:董仲舒和汉武帝的经济主张有何不同?
中央政府
插手市场贸易
参与平抑物价
干预财富分配
增加财政收入
一 中国的汉代
汉朝的组织者以几十年的经营,构成一个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而成为中国整个帝制时期的楷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内容 汉武帝 汉光武帝
地方 颁布推恩令、设刺史、用酷吏、打击豪强
中央 设中朝,提升尚书令作用
思想 独尊儒术
经济 加强经济管制,增加财政收入
裁并郡县,裁减官吏;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
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
重视儒学
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
加强君主专制
强化中央集权
重视儒家伦理
坚持重农抑商
千年之志:封建之志
一 中国的汉代
· 中华的汉朝

二 中国的汉朝
重新巩固了秦朝建立的辽阔疆域,并有所扩展
郡县制
如何统治?
秦朝形势图
西汉形势图
分封制
周初分封形势图
二 中华的汉朝
问题8:如何理解汉朝的“开展”?
西汉形势图
张骞通西域
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灭南越等国、郡县之
汉朝对待四周……不是划境自守,而是开展。
——许倬云《万古江河》
和亲以加强关系
西域都护府
设立郡县
材料9:都护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动静有变以闻。可安辑,安辑之;可击,击之。
——《汉书·西域传》
因时而变
因俗而治
问题9:体现了汉朝治理的什么特征?
二 中华的汉朝
◎陕西出土何尊
◎新疆出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
千年之志:统一多民族之志
· 世界的汉文明

三 世界的汉文明
◎司马迁
王莽篡汉
◎霍去病
◎张骞
◎马援
◎苏武
三 世界的汉文明
合作完成:汉文明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哪些贡献?
类别 名称 时间·人物 意义
史学 《史记》 西汉·司马迁
《汉书》 东汉·班固
工艺 造纸术 东汉·蔡伦
地理 候风地动仪 东汉·张衡
《灵宪》
医学 《黄帝内经》 战国至西汉
《神农本草经》 东汉
《伤寒杂病论》 东汉·张仲景
麻沸散 东汉·华佗
数学 《九章算术》 公元1世纪
《周髀算经》 西汉初
首创纪传体通史
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纸成为主要的书写工具,促进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测定地震方位
重要的天文学专著
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中医临床学专著
中医手术的里程碑
在中国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最早引用勾股特例商高定理
三 世界的汉文明
材料10:务在独乐,不顾众庶,忘国家之政,贪雉兔之获,则仁者不繇也。
——司马相如《上林赋》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乐府《江南》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行行重行行》
儒者
农夫
商人
材料11:皆遵轨度,和安敦勉,莫不顺令。
黔首修絜,人乐同则,嘉保太平。
——李斯《会稽刻石》
经济普遍发展
人民幸福松弛
文化繁荣昌盛
大一统
问题10:谈谈阅读这些诗赋的感受体会。
问题11:与秦代相比,汉代的诗歌反映出人民生活发生什么变化?
三 世界的汉文明
香料、乐器、歌舞、葡萄、核桃、石榴、
丝绸、漆器、铁器、
开渠凿井等技术
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
探究2:根据地图,总结汉对世界文化交流做出哪些贡献?
千年之志:文明之志
巩固封建国家政治体
强化大一统民族共同体
推动人类文明共同体
封建之志
统一多民族之志
文明之志
加强君主专制
强化中央集权
重视儒家伦理
坚持重农抑商
开疆拓土
因俗而治
经济繁荣
人民富足
文化昌盛
对外开放
千年之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