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 连线题&实验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 连线题&实验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5-12 09:5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浙江地区)专题
04 连线题&实验题
一、连线题
1.(22-23四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将下列物质与其主要用途连起来。
金刚石 可制成电极、铅笔芯、固体润滑剂
金 用于钻探、研磨、切割玻璃
石膏 用于装饰品和实验仪器
石墨 制作模型、塑像,用于医疗手术
2.(22-23四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果实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之一,我们食用的是果实的哪一部分呢?
食用种子部分 食用果实部分
桃子 花生 松子 樱桃 橘子
3.(22-23四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找到种子正确的传播方式。
柳树种子 动物传播
杨梅 水流传播
油菜 自身弹射传播
槭树种子 风传播
椰子
4.(22-23四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将下列物质与主要用途连起来。
石墨 用于装饰品和实验仪器
金 用于钻探、研磨、切割玻璃
金刚石 可制成电极、铅笔芯、固体润滑剂
方解石 耐火、绝缘材料
滑石 制作光学仪器
5.(23-24四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将矿物的用途用线连起来。
石英 铅笔芯、润滑剂等
石墨 提纯硅用于芯片制造
石膏 装修、医疗、点豆腐
硫黄 冶炼金属铁
岩盐 研磨、切割材料,做饰品
金刚石 可以制成我们吃的食盐
赤铁矿 制取硫酸,医药等
6.(23-24四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将植物各部分的作用用线连起来。
固定植物
支撑植物
根 光合作用
茎 蒸腾作用
叶 繁衍后代
花、果实和种子 吸收无机盐
运输无机盐
7.(23-24四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将种子传播的方式及特征,连起来。
弹力传播 表面蜡质、有丰厚的纤维质 刀豆
动物传播 有果荚、种子圆形 苍耳
风传播 有刺或倒钩 蒲公英
水传播 细小轻、带有绒毛或翅 莲蓬
8.(23-24四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不同特点土壤的适合生长的作物。
壤质土 含沙量少,黏性好 玉米
黏质土 含沙量多,黏性差 毛芋
沙质土 含沙居中,黏性适中 花生
9.(23-24四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将岩石或矿物的用途连起来。
石膏 做铅笔芯
石墨 点豆腐
金刚石 做导体
白金 划玻璃
石灰岩 做首饰
铜 造房子
10.(23-24四年级下·浙江湖州·期末)请将矿物与相应的用途连线。
石墨 医用
石英 做芯片
石膏 做铅笔芯
金刚石 做首饰
二、实验题
11.(22-23四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小科另取了三种不同的土壤,准备了三个完全相同的塑料杯,分别在杯底各扎一个大小相同的渗水孔,研究比较土壤的渗水性(如图所示)。
①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装入三个杯中的土壤高度要相同,倒入杯中的水量要 (填“相同”或“不同”)。
②用相同的量筒测量渗水量后发现,渗水性最好的是 号土壤,渗水性最差的是 号土壤。
(22-23四年级下·浙江绍兴·期末)在学习了《植物的生长变化》之后,小柯对植物的生长过程十分感兴趣,于是自己在家种植了蚕豆。为了保证蚕豆种子的萌发,小柯将10颗蚕豆种子浸泡在盛有水的烧杯中,2天后,他把浸泡后的蚕豆种子放在一个铺有纸巾的盘子上,保持纸巾的湿润,并每天进行观察记录。
12.几天之后,小柯发现盘子里仍有2颗蚕豆种子没有发芽,最有可能是因为 。
13.为了方便观察蚕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小柯将一部分蚕豆种子种在土壤中,剩下的种在装有纸巾的透明杯中。一段时间之后,杯中的蚕豆种子发生了一些变化,以下现象中小柯可能观察到的是( )。
A.蚕豆种子种皮破裂,先长出根,再长出茎和叶
B.不同方向放置的蚕豆,根的生长方向也不同
C.不同方向放置的蚕豆,茎的生长方向也不同
14.种在土壤中的蚕豆种子长势良好,慢慢长成了植株为了探究植物根的作用,小柯选择了一棵长势较好的带根的蚕豆植株放入盛有水的试管中,将根浸泡在水中,并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的水位 ,说明 。
15.为了使现象更明显,可以在试管中加入( )。
A.盐 B.红墨水 C.油
16.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目的是使试管中的水( )。
A.不会蒸发到空气中
B.不会被植物吸收
C.不会和空气接触
17.(23-24四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为了研究植物的根是否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有一位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由图可知,这位同学选择了一棵根茎叶( )的植物,然后将它的( )浸泡在量筒里的水中。(填“完整”“不完整”“根”“茎”或“叶”)
(2)该同学在水面上滴了一层食用油,请推测他滴食用油的目的是什么?
(3)为了更好地对比观察量筒中水位的变化,该同学采取的方法是: 。
(4)第二天与第一天相比,量筒中的水位( )了,说明植物的根( )吸收水分的作用。(第二空填“有”或“没有”)
18.(23-24四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小明在田野里采集了一些土壤,并带回实验室进行探究:
(1)他将土壤倒在一张白纸上,用肉眼观察,发现土壤中有一些黑色的胶体状物质,用手摸一摸能感觉到黏滑和细腻,这种物质是( )(填“沙砾”“水分”或“腐殖质”)。
(2)把土壤晾干、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颗粒的大小,其中最大的土壤颗粒是( )(填“黏土”“沙”“粉砂”或“沙砾”,下同),最小的土壤颗粒是( )。
(3)将土壤倒入盛水的杯子中并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土壤沉积物的分层情况。实验中,让搅拌后的混合物静置一段时间,其原因是( )。
A.让土壤充分地溶解在水中
B.让混合物充分地沉淀下来
C.让水分从土壤中分离出来
(23-24四年级下·浙江台州·期末)实验小组研究不同植物所需的土壤种类。在三个漏水杯中分别装入同样多的土壤,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3分钟后,杯子下方量筒中的水位如图所示。
19.该实验表明渗水性最强的是( )。
A.1号土壤 B.2号土壤 C.3号土壤
20.依据下列三种植物的生活环境,2号土壤最合适种植( )。
A.西瓜:喜欢疏松、肥沃、透水性强的土壤
B.荷花:喜欢细密、黏性好、保水性好的土壤
C.凤仙花:喜欢通气、排水能力强的土壤
21.(23-24六年级下·浙江·期末)小明和同学在检测“导体和绝缘体”中发现,用书上的电路检测器检测材料时发现:铁丝、铜丝能让小灯泡亮;干木棒、人体不能让小灯泡亮。
(1)从上面的检测结果可得 不导电, 会导电。
(2)小明和同学对检测结果保持怀疑,又制作了一个高灵敏电路检测器,多次实验发现:铁丝、铜丝、人体能让小灯泡亮;干木棒不能让小灯泡亮。从这次检测结果可得: 不导电, 会导电。
(3)上面两个实验说明( )。
A.人体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导电
B.人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导电
C.人体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导电
(4)小明将干木棒完全浸湿后,用高灵敏电路检测器多次检测发现都能亮,说明湿木棒 (填“能”或“不能”)导电。
(5)湿抹布不能擦拭家中的插座的原因在于 。
22.(23-24六年级下·浙江台州·期末)为了证明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小明利用同种植物的枝条、透明塑料袋、杯子、剪刀、清水等设计了以下实验探究,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设计,已知植物的蒸腾作用会受到光照、温度等影响。
步骤:
(1)选两枝长势相近的带叶枝条,标为甲、乙。
(2)甲不做处理,乙 。
(3)将甲枝条插入装有清水的杯子中,按图 (填字母)所示方法用塑料袋套住,扎紧。乙枝条采用同样方法用塑料袋套住,扎紧。
(4)将它们放在 的环境中。
(5)一段时间后,观察塑料袋上的水珠情况。如果出现 的现象,则说明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6)换不同的植物,重复实验。
(23-24四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小小地质研究员。
种植凤仙花之前,小科在妈妈的陪伴下寻找合适的土壤。他在家附近挖到了三种不同的土壤,并进行了观察记录。
23.小科在妈妈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1分钟后,观察下面接水容器中的水量,根据图中信息选择合适选项填入下面表格的括号中。(填字母)
观察情况 土壤1 土壤2 土壤3
颜色 灰 棕黑 棕红
颗粒感 颗粒感明显,粗糙 颗粒感适中 没什么颗粒感,细腻
团球 不易团球,易散开 容易团球,不易散 很容易团球,不会散
渗水性 ( ) ( ) ( )
A.渗水性很好 B.渗水性适中 C.渗水性很差
24.根据以上信息推测,土壤1是 ,土壤2是 ,土壤3是 。种植凤仙花,应选择 。(填“壤土”“沙质土”或“黏质土”)
25.将三种土壤一起倒入盛水的杯子,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最后沉降下来的颗粒是( )。
A.黏土 B.沙 C.沙砾
26.土壤1中发现一块岩石,用小刀能刻画出痕迹,用铜钥匙刻画不出,这块岩石硬度是( )。
A.软 B.较硬 C.硬
27.(23-24四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下图是小科在种植凤仙花的过程中,记录的植株高度变化统计图。
(1)上图中有两条数据线,更符合小科记录的植株高度的真实情况的是 ,假如要把植株高度变化速度分为三个阶段,请分别用三个词来形容 、 、 。
(2)根据统计图中植株高度的变化情况,我推测在第7周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凤仙花结种子了 B.凤仙花长花蕾了 C.停止给凤仙花施肥了
(3)小科在种植过程中,想研究一下多浇水是不是会影响凤仙花的生长,这属于( )。
A.提出问题阶段 B.猜想与假设阶段 C.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阶段
(23-24四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小小电路工程师。
小科家正在装修,想设计房间里“吸顶灯 ”“墙壁灯”的线路。小明用干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设计并制作了模型。
28.该设计中有一处连接错误,你能找出来吗?( )
A.吸顶灯连接错误 B.电池正负极接反了 C.墙壁灯连接错误
29.正确连接后,有小灯泡还是不亮,小科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时,方法错误的是( )。
A.检测前先把故障电路中的电池取出 B.电路检测器检测之前要自检
C.用电路检测器检测bc处1次,小灯泡未亮,说明bc之间肯定有故障
30.排除故障后,重新闭合开关,发现两个灯泡亮度比较暗,于是决定用两节电池串联,增加亮度,下列电池组合使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31.爸爸妈妈一直叮嘱我们不能用湿手去摸开关,否则容易触电。为什么湿手容易触电呢?是因为水容易导电吗?小科准备了一杯纯净水和一杯浓盐水,决定利用电路检测器进行探究。(1)当电路检测器的检测头放入装有纯净水的杯中,小灯泡不发光,说明纯净水 ﹔当检测头放入装有浓盐水的杯中,小灯泡发出微弱的光,说明浓盐水 。(填“易导电” 或“不易导电”)
(2)通过这个实验,请你简单解释“湿手或湿抹布不能擦拭开关或电器”的原因。
32.(23-24四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平阳宋埠出产的白洋瓜甜中含咸,美味多汁,小科打算种植这种瓜。学校种植园里有三种不同的土壤,为了选出最适合白洋瓜生长的土壤,小科采集样本展开了研究。
(1)在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 )。
A.土壤的种类 B.加入的水量 C.容器的大小
(2)为了比较土壤的黏性,小科可以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A.加入水中搅拌 B.用放大镜观察 C.尝试将土壤团成球
(3)根据下表小科的实验记录,可判断1号土壤是( ),3号土壤是( )。
1号土壤 2号土壤 3号土壤
颗粒大小 较大 大小不均 最小
渗水性 流下的水最多 流下的水中等 流下的水最少
黏性 差 较好 最好
A.沙质土 B.壤土 C.黏质土
(4)白洋瓜喜欢生长在肥沃、保水性好、黏性好的土壤中,小科应该选择 号土壤进行种植。
33.(23-24四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明明发现一个有四个接线柱的接线盒(如下图),他想知道接线盒内的电路连接情况,进行了以下的探究。
(1)检测时,明明按照1-2、1-4、2-3、3-4、1-3的顺序进行检测,发现遗漏了一种情况,它可能是 。
(2)调整后,再次进行检测,明明发现1-2、1-3、2-3是通路,其他都是断路,则盒内的连接方式可能是( )。
A.B. C.
参考答案
1.
【解析】金刚石的硬度非常大,可以用来钻探、研磨和切割其他物体;金较为贵重且性质稳定,可以用来做装饰品和实验仪器;石墨含有导电性,可做成电极、铅笔芯和固体润滑剂;石膏可以用来制造水泥、模像,还可以用作医疗手术;
2.
【解析】绿色开花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不同植物可供食用的部分不同,我们吃的桃子、樱桃和橘子都属于果实;吃的花生和松子属于种子。
3.
【解析】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种子、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动物传播:种子具有黏附在物体皮毛上的特殊结构或果实很好吃。杨梅通过鸟传播种子。风力传播:长出形状如翅膀或羽毛状的附属物,或一些细小的种子,乘风飞行。比如:蒲公英、柳树、槭树。柳树和槭树的种子轻,会被风吹走,从而被带到远方。水传播:种子或果实很轻,顺水漂流,比如有椰子和莲蓬。自身弹射传播:果荚类植物的果实成熟后干燥而坚硬的果皮在阳光的烘烤下,会自动爆裂,或稍有外力,也会爆裂。比如:油菜、凤仙花等。
4.
【解析】岩石的性质不同,其用途也不相同。岩石的用途非常广泛,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和生产生活资料。矿物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我们身边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如石墨具有导电性,可做成电极、铅笔芯和固体润滑剂;金较为贵重且性质稳定,可以用来做装饰品和实验仪器;金刚石的硬度非常大,可以用来钻探、研磨和切割其他物体;方解石可以用来制作光学仪器;滑石可以制作耐火、耐酸和绝缘的材料。
5.
【解析】岩石的性质不同,其用途也不相同。岩石的用途非常广泛,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和生产生活资料。矿物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我们身边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如岩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可以用来制作食盐;金刚石的硬度非常大,可以用来钻探、研磨和切割其他物体;石墨具有导电性,可做成电极、铅笔芯和固体润滑剂;石膏可以用来制造水泥、模像,还可以用作医疗手术;硫黄主要用来制造硫酸,在橡胶、造纸、医药等方面常用到;石英可以用来提纯硅用于芯片制造;赤铁矿可以冶炼金属铁。
6.
【解析】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可以固定植物,还能吸收水和无机盐;茎不仅能支撑植物,还能将无机盐和水运输到叶等地方供植物体利用;在叶里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花开放之后,经过传粉和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再用种子繁殖后代,因此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繁殖后代。
7.
【解析】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刀豆果实有果荚、种子圆形,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时就将种子弹射出去,称为弹射传播;苍耳果实上有倒钩、刺,粘在动物的皮毛上,靠动物传播;蒲公英细小轻、带有绒毛或翅,是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莲蓬的种子表面蜡质、有丰厚的纤维质,是利用水流传播的。
8.
【解析】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含沙量较多的土壤是沙质土适合花生生长;含沙量较少的土壤是黏质土适合毛芋生长;含沙量适中的土壤是壤土,适合玉米生长。
9.
【解析】矿物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我们身边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如石墨是一种灰黑色不透明固体,可以用来做铅笔芯;石膏用来点豆腐;金刚石用来划玻璃;石灰岩用来造房子;白金用来做首饰;铜用来做导体。
10.
【解析】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矿物。金刚石是制作玻璃刀的材料,也可以用来做首饰。石膏可以用来点豆腐、做模型。石膏在医用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石墨是做铅笔芯的原材料。石英可制造水玻璃,也可以做芯片。
11. 相同 1 2
【解析】研究比较土壤的渗水性,进行的是对比实验,改变的条件是土壤的种类,其他的条件均相同。①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装入三个杯中的土壤高度要相同,倒入杯中的水量要相同。②用相同的量筒测量渗水量后发现,渗水性最好的是1号土壤,量筒中渗水量最多。渗水性最差的是2号土壤,量筒中渗水量最少。
12.这2颗种子可能是干瘪的、有虫洞的、破损的,种子的胚根、胚芽受到损伤 13.A 14. 下降 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15.B 16.A
【分析】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种子是有生命的,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要落在适宜的环境里,它就能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
12.种子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几天之后,小柯发现盘子里仍有2颗蚕豆种子没有发芽,温度、水分等外部条件都达到了,没有发芽的话只可能是内部出了问题,比如这2颗种子可能是干瘪的、有虫洞的、破损的,种子的胚根、胚芽受到损伤等;
13.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包括胚根、胚芽、子叶。种子的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茎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根,对种子起保护作用的是种皮,为种子发芽提供营养的是子叶。蚕豆种子种皮破裂,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14.由于根具有吸收水分和营养、固着植物的功能,所以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的水位下降;
15.为了使现象更为明显,可以在试管中加入红墨水,红墨水颜色鲜艳,这样一眼就可以看出。盐会溶解在水中看不到;油的话会浮在水面,不容易观察;
16.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目的是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蒸发到空气中,防止影响实验效果。
17.(1) 完整 根
(2)防止水分蒸发
(3)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4) 下降 有
【分析】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是某些植物长期适应陆上生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向下生长的营养器官,它具有吸收水分和营养、固着植物的功能,少数植物的根也有繁殖的作用。
【解析】(1)植物的根吸收来的水和无机盐由茎运到叶等地方供植物体利用,在叶里还要进行蒸腾作用蒸发水分,叶的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根吸收水分。所以要选择一棵根茎叶完整的植物,同时将其根浸泡在量筒里的水中。
(2)在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面滴植物油,是为了防止水蒸发影响科学实验的准确性。如果不加油,研究植物根的作用时试管中的水会因根的吸收和自然蒸发而减少。
(3)为了更好地对比观察量筒中水位的变化,我们可以在水面处做好标记,到时候直接观察即可。
(4)由于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所以第二天与第一天相比,量筒中的水位下降了,这是根吸收水分供给植物的茎和叶使用。
18.(1)腐殖质
(2) 沙砾 黏土
(3)B
【分析】土壤,是由一层层厚度各异的矿物质成分所组成大自然主体,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解析】(1)动植物遗体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了腐殖质。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为黑色胶体状,用手摸一摸能感觉到黏滑和细腻。
(2)根据土壤颗粒大小的不同,可以对土壤颗粒进行分类。大颗粒的是沙砾,其次是沙,接着是粉沙,最小的颗粒是黏土。
(3)将土壤倒入盛水的杯子中并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土壤沉积物的分层情况。实验中,让搅拌后的混合物静置一段时间,其原因是让混合物充分地沉淀下来。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四层:从上到下依次是黏土、粉沙、沙、沙砾。
19.A 20.B
【分析】根据土壤中所含沙粒和黏粒量的多少,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含沙粒多的土壤叫作沙质土,含黏粒多的土壤叫作黏质土,含沙粒和黏粒差不多的土壤叫作壤土。
19.相同时间内水量越多,说明渗水性越强。所以该实验表明渗水性最强的是1号土壤。
20.不同的土壤渗水性不同,含有黏粒较多的土壤渗水性最弱,三种土壤渗水能力高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2号土壤渗水性最差,是黏质土,所以适合种植荷花。西瓜适合种植在沙质土中,凤仙花适合种植在壤土中。
21.(1) 干木棒、人体 铁丝、铜丝
(2) 干木棒 铁丝、铜丝、人体
(3)A
(4)能
(5)湿抹布能够导电
【分析】我们通常将那些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将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在潮湿的空气中或较强电流下,人体、自然界中的水和大地等都将成为导体。
【解析】(1)根据以上材料信息可知,铁丝、铜丝能让小灯泡亮,干木棒、人体不能让小灯泡亮,由此说明干木棒、人体不导电,铁丝、铜丝会导电。
(2)小明和同学又制作了一个高灵敏电路检测器,多次实验发现:铁丝、铜丝、人体能让小灯泡亮;干木棒不能让小灯泡亮。所以说能让小灯泡亮的铁丝、铜丝、人体能导电,不能让小灯泡亮的干木棒不导电。
(3)根据以上两个实验结果可知,人体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导电。
(4)小明将干木棒完全浸湿后,用高灵敏电路检测器多次检测发现都能亮,说明湿木棒能导电。
(5)根据干木棒不导电,湿木棒导电,判断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导电。所以湿抹布不能擦拭家中的插座的原因在于湿抹布能够导电。
22. 剪去所有叶片 A 相同温度和光照 )装甲的袋内水珠多,装乙的袋内水珠几乎没有
【分析】此实验设计的是一个对比试验,试验中的变量应该是唯一的,就是叶片数目的多少,其他的条件应完全一样,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解析】(1)为了证明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我们实验的变量应该是叶片数目的多少,甲不做处理,所以乙应该剪去所有叶片。
(2)将甲枝条插入装有清水的杯子中,按图A的方式用塑料袋套住,扎紧。因为我们实验探究的是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所以,只需要把带有叶片部分的包裹起来就行。故选A。
(3)我们要将它们放在相同的环境中,题干中说植物的蒸腾作用会受到光照、温度等影响。所以应将他们放在相同温度和光照的环境中,这样除了叶片数目的多少外,其他条件就都相同,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观察塑料袋上的水珠情况,如果出现装甲的袋内水珠多,装乙的袋内水珠几乎没有,就可以说明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因为甲中有叶片,乙中没有叶片,实验结果反应了塑料袋上的水珠与叶的多少有直接关系,可以证明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23. A B C 24. 沙质土 壤土 黏质土 壤土 25.A 26.B
【分析】土壤,是由一层层厚度各异的矿物质成分所组成大自然主体,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23.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作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作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作壤土。根据表格和图片我们发现土壤1中接水容器里水最多,是沙质土,渗水性很好,选A,土壤2中接水容器里水适中,是壤土,渗水性适中,选B,土壤3中接水容器里水最少,是黏质土,渗水性很差,选C。
24.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作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作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作壤土。根据表格里的土壤信息和图片我们发现土壤1中接水容器里水最多,是沙质土,土壤2中接水容器里水适中,是壤土,土壤3中接水容器里水最少,是黏质土。壤土性质介于沙质土与黏质土之间,含沙量适中,颗粒大小适中,渗水速度适中,保水性能适中,通风性能适中,所以种植凤仙花,应选择壤土。
25. 将土壤放入水中,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这样可以让混合物能充分沉淀下来。我们会发现沉积下来的土壤有分层现象,颗粒相对较大的沉积在下面。杯中的物质分为四层:从上到下依次是黏土、粉沙、沙、沙砾。最后沉降下来的颗粒是黏土,故选A。
26.软: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较软:不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画出痕迹。故选B。
27.(1) 实线② 缓慢 快速 停滞
(2)B
(3)A
【解析】(1)凤仙花生长分为很多时期,不同时期的生长速度不同,实线②符合生长曲线。1到2周生长缓慢,2到7周快速发育,7到12周发育变缓直到发育停滞。上图中有两条数据线,更符合小科记录的植株高度的真实情况的是实线②,假如要把植株高度变化速度分为三个阶段,可以用三个词来形容:缓慢、快速、停滞。
(2)凤仙花开花后,发育迅速变缓、停滞。所以根据统计图中植株高度的变化情况,我推测在第7周可能发生的变化是凤仙花长花蕾了,选B。
(3)实验就是提出问题,做出猜想,通过实验方法验证猜想得出问题的答案。小科在种植过程中,想研究一下多浇水是不是会影响凤仙花的生长,这属于提出问题阶段,选A。
28.C 29.C 30.B 31. 不易导电 易导电 含杂质的水是导体,用湿手或湿抹布擦拭开关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分析】用导线把电池、灯泡、开关连接成闭合电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能亮起来。
28.墙壁灯连接错误,应该连接在灯泡的两个连接点上,图片中都连接在一个连接点,电流直接通过,吸顶灯不会亮。故选C。
29.检测前先把故障电路中的电池取出,方法正确;电路检测器检测之前要自检,正确;用电路检测器检测bc处1次,小灯泡未亮,不能说明bc之间肯定有故障,为保证检测的准确性,一般需要检测三次。故选C。
30.用两节电池串联,增加亮度,那么一个电池的正极应该连接另一个电池的负极,结合图片,只有B图正确,故选B。
31.当电路检测器的检测头放入装有纯净水的杯中,小灯泡不发光,说明纯净水不易导电,当检测头放入装有浓盐水的杯中,小灯泡发出微弱的光,说明浓盐水易导电。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含杂质的水是导体,容易导电,所以不能用湿手或湿抹布擦拭开关或电器,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32.(1)A
(2)C
(3) A C
(4)3
【解析】(1)探究土壤的渗水性实验,进行的对比实验,改变的条件是土壤的种类,其他的条件均相同。
(2)为了比较土壤的黏性,可以把土壤团成球状来比较。
(3)在相同时间内,1号土壤流下的水最多,所以1号是沙质土 。2号土壤流下的水中等,大小不均所以是壤土。3号土壤渗水性最差,颗粒最小所以3号是黏质土。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这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4)白洋瓜喜欢生长在肥沃、保水性好、黏性好的土壤中,所以应选择黏质土。
33.(1)2-4 (2)B
【分析】如果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两点之间一定有导体连接,这两点之间就构成一个电的通路, 否则就是断路。
【解析】(1)检测电路暗盒时,为了避免发生遗漏,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检测。先对接线柱进行编号,然后选择1号接线柱,依次和剩余的接线柱进行连接检测;再选择2号接线柱,依次和除1号以外的其他接线柱进行连接检测,重复使用这样的方法,直到全部检测完毕。明明按照1-2、1-4、2-3、3-4、1-3的顺序进行检测,发现遗漏了一种情况,它可能是2-4。
(2)如果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两点之间一定有导体连接,这两点之间就构成一个电的通路,否则就是断路。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导电性和电路的通断。根据检测表可知:1-2、1-3、2-3都是通路,其余都是断路。画图的核心就是让1、2、3接线柱保持通路状态。即1、 2、3点不与4点连接即可。
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