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下第4单元4.2血流的管道-血管
一、选择题
1.如图为小肠绒毛内的血管示意图,其中表示动脉的是( )
A.③ B.② C.① D.无法判断
2.下列有关人体血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体内能够出现脉搏现象的血管只有动脉
B.患者在医院输液时,针头扎入的是动脉
C.人的手臂上的“青筋”是静脉
D.毛细血管的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3.具有把身体各部分的血液送回心脏这一功能的血管是( )
A.小动脉 B.主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4.我国倡导无偿献血。献血时一般从献血者肘窝处的静脉采血,而非动脉采血,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静脉在皮下的分布大多较浅 B.静脉管壁比动脉薄
C.静脉内血流速度快 D.静脉采血后容易止血
5.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用丝带扎紧人的上臂时,发现丝带上方(靠近肢端一方称下,近心端为上)的血管变化情况是:血管①膨鼓起来,血管②变得扁。在丝带下方也发现血管③膨鼓起来,血管④变扁。试判定血管①②③④依次是( )
A.动脉、动脉、静脉、静脉
B.动脉、静脉、动脉、静脉
C.动脉、静脉、 静脉、动脉
D.静脉、动脉、静脉、动脉
6.中医和西医的诊断方式不同,中医常通过“切脉”来判断患者症状;西医常通过“指尖采血”进行病情检测,通过“点滴药物”进行治疗。以上过程中“切脉”、“指尖采血”、“点滴药物”分别利用的血管是( )
A.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B.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C.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D.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7.如图所示①、②、③分别表示人体内的三种血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细胞a能运输氧气
B.血管③内红细胞单行通过
C.①是肺动脉,其中流动的是静脉血
D.图中三种血管内血液流动速度最快的是②
8.如图为人体三种血管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血流方向是:a→b→c
B.血流最慢的是血管b,有利于物质交换
C.血管a为动脉,管壁薄、血压高
D.血管c中有瓣膜,能防止血液倒流
9.我们常常能在手背上看到“青筋”这些“青筋”实际上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神经
10.毛细血管是人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下列说法与物质交换无关的是( )
A.分布广 B.血流慢
C.管壁薄 D.连接动脉和静脉
11.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以下表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用湿棉絮包住鱼的鳃部,保持湿润,利于其呼吸
B.使用低倍物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
C.将视野中偏左的血管移至中央,需向左移动小鱼
D.视野中观察到的发生分支的血管是静脉
12.关于“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选用尾鳍色素较少的小鱼,以便于观察
B.用湿纱布包裹小鱼以维持鱼的体温
C.使用高倍镜才能观察到血管内血液的流动
D.在视野中还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三种血细胞
13.如图为完成“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后某同学绘制的血液流动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应选用尾鳍色素较少的小鱼
B.用湿纱布包裹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
C.①②③中血流速度最快的是①
D.②内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
14.徒步行走是一种很好的户外运动。不经常锻炼的人,较长时间的徒步行走脚掌易磨出“水泡”,即便不做任何处理,几天后“水泡”也会自动消失。“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
A.组织细胞中 B.各级动脉中 C.各级静脉中 D.毛细血管中
15.在显微镜下观察金鱼尾部的毛细血管,最好的方法是寻找( )
A.血液流向头部的血管 B.血液流向尾部的血管
C.有搏动的微小血管 D.红细胞成单行通过的血管
二、填空题
16.完成如图血液循环系统的概念图:
① ;② ;③ ;④ ;⑤ 。
17. 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其功能是完成物质交换,与之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①数量最多,分布最广;②管内径小,只允许 单行通过,③管壁非常薄,只由 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④管内血流速度最 。
18.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叫作 ,管壁较 ,弹性 ,管内血流速度 。
19.血管按构造功能不同,分为 血管(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血管(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和毛细血管三种。
20.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的目的是 。在低倍显微镜下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 。
三、实验探究题
21.根据“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的理由: 。
(2)为了便于观察,应选择尾鳍色素 的活的小鱼。(填“少”或“多”)
(3)现有10×和40×两种物镜镜头,实验时应选择 物镜镜头。
(4)判断图二中的②为毛细血管的依据是 。
(5)实验结束后,如何处理小鱼? 。
22.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做了“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如图甲是小组对实验材料的处理,图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应选择尾鳍色素较 (选填“多”或“少”)的小鱼,以利于观察。
(2)用湿棉花包住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过程中,应时常往棉花上滴加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持小鱼的正常 。
(3)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 (选填“低”或“高”)倍显微镜观察。根据图乙判断,血管b的类型是 ,依据是 。
(4)实验中由于小鱼时常跳动导致观察困难。小鱼跳动是否与湿纱布的温度有关呢?为此,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先用10℃水浸泡后的棉絮覆盖在一组小鱼上,然后计算小鱼在5分钟内的平均跳动次数;过一段时间后,再先后用15℃和20℃水浸泡后的棉絮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湿棉絮的温度 10℃ 15℃ 20℃
小鱼平均跳动次数 7次 12次 15次
由表格数据可得出结论: 。
(5)实验结束后,应如何处理小鱼? 。
四、综合题
23.图1是人体三种血管示意图,图2是人血涂片中三种血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1中,血流速度最快的血管是[ ]。
(2)图1中,血管②是 ,其管壁由 层细胞构成。
(3)某人不小心摔倒,手肘处皮肤磕破了,血液慢慢地渗出,此时图2中[ ]会在伤口处聚集,释放凝血物质。
(4)若伤口护理不当,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2中[ ] 的数目会增加。
24.血栓是由于血液不正常凝结而形成的。久坐、过量摄入高脂、高糖类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容易引起人体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图中甲表示心脏解剖结构,乙表示静脉血栓及其移动路径,请据图分析并作答:
(1)在人体血液中,血浆的主要成分是 ,其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和运输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细胞代谢产物及激素等物质。
(2)脂肪、糖类过量摄入会造成血液粘稠,久坐导致血流速度 (加快/减慢),都会增加形成血栓的风险。
(3)图乙中⑦ 的功能是防止血液倒流,主要存在于四肢静脉的内表面。
(4)血栓脱落形成的“栓子”从下肢随血液流动到肺动脉,路径是:下肢静脉→[ ] →[ ] →右心室→肺动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C
4.C
5.C
6.A
7.C
8.C
9.B
10.D
11.D
12.A
13.C
14.D
15.D
16. 体循环 动脉血 血管 物质交换 动力
17. 毛细血管 红细胞 一/1 慢
18. 动脉 厚 大 快
19. 动脉 静脉
20. 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毛细血管
21.(1)维持小鱼正常呼吸
(2)少
(3)10×
(4)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5)放回小鱼适宜生活的环境中
22.(1)少
(2)呼吸
(3) 低 毛细血管 红细胞单行通过
(4)小鱼跳动与湿棉絮的温度有关
(5)将其放回到适宜生活的环境中
23.(1)③
(2) 毛细血管 一
(3)⑥
(4)⑤白细胞
24.(1)水
(2)减慢
(3)静脉瓣
(4) ⑥下腔静脉 ⑤右心房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