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讲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1.(2025·江苏盐城调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被带有生物战剂的昆虫叮咬后,会通过血液传染而患病
B.我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C.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
D.设计试管婴儿可确定婴儿性别,通过此项技术可保证人口正常的性别比例
2.(2025·河北武邑调研)现代生物技术点缀人们的幸福生活,也可能造成安全与伦理问题。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身份证可能造成基因歧视,影响人际关系等
B.治疗性克隆的目的用于医学研究和治疗,无需监管审查
C.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设计试管婴儿,以期培养智力超群的“完美婴儿”
D.为防止生物技术用于生产生物武器,严禁进行生物技术的新研究
3.(2025·湖北孝感中学质检)炭疽杆菌造成感染者死亡率极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它能产生两种成分为蛋白质的内毒素。有科学家将该菌的大型环状DNA分子破坏,该菌仍能产生内毒素。据此判断,下列对炭疽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炭疽杆菌合成的内毒素属于代谢产物
B.控制内毒素合成的基因位于炭疽杆菌的拟核中
C.如将炭疽杆菌用于军事用途或恐怖活动,则属于生物武器
D.将蜡样芽孢杆菌改造成像炭疽杆菌一样的致病菌需要通过转基因技术
4.(2025·辽宁六校高三联考)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法律对此也有明确规定。以下各项表述不合理的是( )
A.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设计婴儿的性别
B.食用转基因植物会造成外源性基因进入人体细胞中
C.我国法律允许在有效监管和严格审查下进行的治疗性克隆
D.我国允许生殖性克隆动物,但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5.(2025·湖北恩施高三月考)下列关于“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二者都需要进行遗传学诊断
B.二者都是为了解决不孕不育的问题
C.二者都需要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及胚胎移植等技术
D.“试管婴儿”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但“设计试管婴儿”属于无性生殖
6.(2025·山东菏泽调研)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一直是大众关注和争论的热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目的基因导入农作物的叶绿体基因组,可以有效防止基因污染
B.转基因食品被食用后,其基因会进入人体基因组完成转基因过程
C.分析转基因技术的影响要以相关科学知识为基础,靠证据和严谨的逻辑进行思考
D.即使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自自然界,也可能会存在安全性问题
7.下列关于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病人自己的细胞产生胰岛细胞用于治疗糖尿病属于治疗性克隆
B.生殖性克隆的目的是获得能独立生存的个体
C.治疗性克隆属于无性生殖,生殖性克隆属于有性生殖
D.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均需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核移植技术
第60讲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1.D 通过试管婴儿这种技术出生的人口占比较小,并不能保证人口正常的性别比例,D错误。
2.A 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坚持四不原则,不反对治疗性克隆人,但仍需监管审查,B错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设计试管婴儿,以期得到智力超群的“完美婴儿”,已经涉及新生命的诞生,会造成生物技术安全与伦理问题,C错误;生物武器具有强大的传染性和致病力,应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但可以进行生物技术的新研究,D错误。
3.B 大型环状DNA位于拟核,破坏大型环状DNA分子,该菌仍能产生内毒素,说明控制内毒素合成的基因位于炭疽杆菌的质粒中,B错误。
4.B 为了防止有人滥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性别,我国反对“设计试管婴儿”,A正确;人类取食转基因作物后,要经过消化吸收才进入身体,外源性基因不可能直接进入动物体细胞中,B错误;我国法律允许在有效监管和严格审查下进行的治疗性克隆,C正确;我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坚持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不反对治疗性克隆,D正确。
5.C “试管婴儿”是在体外受精并经胚胎早期培养后进行胚胎移植获得的,不需要进行遗传学诊断,A错误;“设计试管婴儿”是为了治疗一些疾病,因此需要从体外受精获得的多个胚胎中进行筛选符合要求的胚胎进行移植,B错误;无论是“试管婴儿”还是“设计试管婴儿”,都需要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及胚胎移植等技术,C正确;“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都存在受精作用,都属于有性生殖,D错误。
6.B 将目的基因导入农作物的叶绿体基因组,可以有效防止基因污染,因为花粉中几乎不含有质基因,进而可避免目的基因进入到近缘物种中,A正确;转基因食品被食用后,其成分会被消化道中的酶水解并被人体吸收,其基因不会进入人体基因组,B错误。
7.C 使用病人自己的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离体培养和诱导分化形成胰岛细胞用于治疗糖尿病,属于治疗性克隆,A正确;生殖性克隆是通过克隆技术产生独立生存的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B正确;克隆属于无性生殖,C错误;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均需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核移植技术,D正确。
2 / 2第60讲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课程标准
1.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的转基因产品。
2.探讨转基因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带来的影响。
3.举例说出生殖性克隆人面临的伦理问题。
4.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
5.举例说明历史上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与伤害。
6.认同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考点一 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1.转基因成果
(1)微生物方面
①用来减少啤酒酵母双乙酰的生成,缩短啤酒的发酵周期。
②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高产、优质的基因工程菌来生产氨基酸。
③用基因工程菌生产药物,开发成功的基因工程药物已经几乎涉及各种类型疾病的治疗。
(2)转基因动物方面
①科学家将生长激素基因、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基因等转入动物体内,培育了一批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禽、家畜。
②将某些抗病毒的基因导入动物体内,培育了抵抗相应病毒的动物新品种。
(3)转基因植物方面
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和耐储藏等新性状的作物。
【教材拾遗】 (选择性必修3 P102相关信息)我国科学家将来自玉米的α-淀粉酶基因与目的基因一起转入植物中,由于α-淀粉酶基因可以阻断淀粉储藏使花粉失去活性,因而可以防止转基因花粉的传播。
2.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的前提
①清晰地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规程。
②看到人们的观点受到许多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③要靠确凿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进行思考和辩论。
(2)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的态度
①研究上要大胆,坚持自主创新。
②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保安全。
③管理上要严格,坚持依法监管。
(3)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并成立相关机构
①维护了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②保证了转基因技术和已经上市的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③为保障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1.(选择性必修3 P102正文拓展)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 )
2.(选择性必修3 P102正文拓展)通过转基因技术生产药物只是转基因微生物方面的应用。( )
3.(选择性必修3 P102正文)利用转基因技术显著抑制番茄中乙烯形成酶的活性和乙烯的生成量,从而育成了转基因耐储藏番茄。( )
4.(选择性必修3 P103正文拓展)若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会存在安全性问题。( )
5.(选择性必修3 P104资料卡)为促进转基因食品的销售,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了标识制度。( )
1.(2025·浙江镇海中学高三联考)我国自主研发将苏云金杆菌Bt毒蛋白基因转入棉花,培育出抗虫棉。有研究表明,转Bt基因抗虫棉对第一、第二代棉铃虫有很好的抵抗作用,但第三代、第四代棉铃虫已对该转基因棉产生了抗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种植地所有棉铃虫的抗虫基因构成了一个基因库
B.转Bt基因抗虫棉诱导棉铃虫产生了抗转基因棉的抗性基因
C.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棉可减缓棉铃虫对转基因棉抗性增强的速度
D.转Bt基因抗虫棉中的抗虫基因只作用于棉铃虫不会对其他生物产生危害
2.(2025·河北正定中学质检)转基因食品存在“是否安全”的争议,有人认为转基因食品是有害的,比如抗“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使喷洒除草剂的人患癌症。请用已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古就有“吃啥补啥”的说法,所以吃了转基因食品,则其中的基因会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
B.严格管理好目的基因和控制好目的基因的表达部位,则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
C.若食用转基因大米,就一定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D.抗除草剂植物生产的食品会导致人患癌症
考点二 关注生殖性克隆人
1.治疗性克隆与生殖性克隆
2.警惕用新技术研究生殖性克隆人
(1)利用 技术,有可能产生人的iPS细胞,从而产生克隆人。
(2)如果按照“人类基因组编写计划”合成人类的整个基因组,就有可能造出“无父母”人类或者拥有相同基因组的“克隆人”。
(3)我国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我国政府重视治疗性克隆所涉及的伦理问题,主张对治疗性克隆进行有效监控和严格审查。
3.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的比较
1.(选择性必修3 P108正文)生殖性克隆人会面临流产、死胎和畸形儿等问题,是正常现象,不违反人类传统的伦理道德。( )
2.(选择性必修3 P108正文)生殖性克隆人破坏了人类基因多样性的天然属性,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进化。( )
3.(选择性必修3 P108相关信息)利用体外受精、体细胞核移植等技术获得的人的囊胚可以植入人或任何动物的生殖系统。( )
4.(选择性必修3 P108正文)我国政府主张对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进行有效监控和严格审查。( )
5.(选择性必修3 P109思考讨论)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技术没有什么不同。( )
1.(2025·湖北武汉调研)生殖性克隆是指通过克隆技术产生独立生存的新个体。治疗性克隆是指通过克隆技术获得重组胚胎,然后从早期胚胎中分离出胚胎干细胞,使之定向分化为特定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用于替代疗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殖性克隆需将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
B.生殖性克隆需借助早期胚胎培养技术
C.治疗性克隆需借助胚胎移植技术
D.治疗性克隆需要的胚胎干细胞可来自囊胚中的内细胞团
2.(2025·天津一中高三月考)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被称为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精子和卵子形成受精卵发育成早期胚胎后,在植入子宫前对胚胎细胞进行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测,再进行胚胎移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遗传学诊断在原肠胚时进行
B.人工采集的卵母细胞需在培养液中培养成熟
C.为了避免某些遗传病的产生可对胎儿进行性别检测
D.利用染色体检测可以筛选出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胚胎
3.(2024·广东肇庆高三模拟)据人民网报道,“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2018年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编辑制造人类的行为是符合伦理道德的
B.基因编辑技术,可改变人类进化的速度和方向,有利于人类的进化
C.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了人类的遗传物质,使人类进化成新物种
D.基因编辑技术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研究,但不能用于编辑婴儿
4.(2025·大连模拟)中国首例“设计试管婴儿”的父母均为地中海贫血基因的携带者。此前,二人曾育有一女,此女患有重度地中海贫血。为了生一个健康的孩子,用孩子的脐带血帮助姐姐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设计了这个婴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设计试管婴儿”和“试管婴儿”均为有性生殖
B.“设计试管婴儿”往往需要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
C.“设计试管婴儿”应用了体细胞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
D.“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都要进行胚胎选择,但两者选择的目的不同
考点三 禁止生物武器
1.生物武器的种类和特点
(1)种类
(2)特点
①致病性强;传染性强;人易感。②较隐蔽:不易被发现;易传播(如气溶胶),发病有潜伏期,污染面积大、危害时间长。③易得到:制备容易,花费小。④传染途径多,治疗困难。⑤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3)散布途径: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和带菌昆虫等散布,经由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侵入人、畜体内,造成大规模伤亡,也能大量损害植物。
2.《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1)1972年4月,苏联、美国、英国分别在其首都签署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并于1975年3月生效。1984年11月,我国也加入了这一公约。
(2)1998年6月,中美两国元首重申了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1.(选择性必修3 P112正文)生物武器相对容易获得,也便于携带和施放,但不会引起公众恐慌。( )
2.(选择性必修3 P112相关信息)做好现代口岸核生化有害因子(核放射物质、生化战剂、化学毒剂等)的防控工作,可以有力保障国门生物安全。( )
3. (选择性必修3 P113概念检测2)利用转基因技术制造的新型致病菌因为人类从没接触过,可能让受感染者突然发病又无药可治。( )
1.(2025·江苏新海检测)关于生物武器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武器种类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
B.生物武器可以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散布到其他地方
C.经过基因重组的生物武器可能使受害国居民感染而施放者不易感染
D.世界各国达成协议仅允许少数国家保存和使用生物武器
2.生物武器素来令人谈虎色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武器不同于常规武器的是有些具有传染性
B.历史上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与伤害
C.随着医学技术发展,生物武器造成的威胁不断降低
D.我国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持反对态度
3.(2025·海南海口高三模拟)嵌合病毒是一种基因工程重组病毒,即利用一些已知特性的病毒株作为受体,以另一病毒株作为供体提供结构蛋白基因,替换掉受体株的相应位置的基因,从而构建出一种新型病毒。作为重组病毒,嵌合病毒在安全性上有一定的风险,其可能被制成生物武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嵌合病毒的生物特性由受体病毒株和供体病毒株共同决定
B.由嵌合病毒制成的生物武器可能具有目前人类难以预防和治疗的特点
C.生物武器具有传染性强、作用范围广等特点,应严格禁止
D.人体对嵌合病毒不能产生免疫反应,这导致嵌合病毒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1.(2024·浙江1月选考1题)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与伦理问题在我国相关法规明令禁止的是( )
A.试管动物的培育
B.转基因食品的生产
C.治疗性克隆的研究
D.生物武器的发展和生产
2.(2023·浙江1月选考2题)以哺乳动物为研究对象的生物技术已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对生物技术应用于人类,在安全与伦理方面有不同的观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试管婴儿技术应全面禁止
B.治疗性克隆不需要监控和审查
C.生殖性克隆不存在伦理道德方面的风险
D.我国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
溯源教材
(1)生殖性克隆严重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是克隆技术的滥用。(见选择性必修3 P107正文)
(2)为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而设计试管婴儿技术。(见选择性必修3 P109思考讨论)
(3)我国政府同样重视治疗性克隆所涉及的伦理问题,主张对治疗性克隆进行有效监控和严格审查。(见选择性必修3 P108正文)
(4)我国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见选择性必修3 P108正文)
3.(2022·辽宁高考12题)抗虫和耐除草剂玉米双抗12-5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品种。为给监管转基因生物安全提供依据,采用PCR方法进行目的基因监测,反应程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预变性过程可促进模板DNA边解旋边复制
B.后延伸过程可使目的基因的扩增更加充分
C.延伸过程无需引物参与即可完成半保留复制
D.转基因品种经检测含有目的基因后即可上市
第60讲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破考点·抓必备】
考点一
知识梳理夯基
概念检测
1.√
2.× 提示:可通过转基因微生物和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
3.√
4.× 提示: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需要验证才能得到证实,若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也有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
5.× 提示:为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典题演练应用
1.C 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种植地所有棉铃虫的抗虫基因不能构成一个基因库,A错误;抗性基因的产生在抗虫棉之前就已发生,抗虫棉的种植只是选择并保存抗性强的个体,B错误;在大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从而延缓具有抗性基因的棉铃虫新品种的出现,C正确;转Bt基因抗虫棉中的抗虫基因可能扩散到非转基因生物中,进而对其他生物产生危害,D错误。
2.B 吃了转基因食品,其中的基因会被消化分解,不会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A错误;转基因大米经过严格鉴定后种植,不一定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C错误;抗除草剂植物生产的食品不一定会导致人患癌症,D错误。
考点二
知识梳理夯基
2.(1)化学诱导多能干细胞
3.遗传学诊断 遗传学诊断 不孕不育 白血病、血液病 有性生殖
概念检测
1.× 提示:生殖性克隆人会面临流产、死胎和畸形儿等问题,与人类传统的伦理道德是背道而驰的。
2.√ 3.×
4.× 提示:我国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主张对治疗性克隆进行有效监控和严格审查。
5.× 提示:设计试管婴儿移植前需进行遗传学诊断。
典题演练应用
1.C 生殖性克隆需将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构建形成重组细胞,A正确;生殖性克隆需借助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B正确;治疗性克隆是利用克隆技术生产特定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用它们来修复或替代受损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不需要借助胚胎移植技术,C错误;治疗性克隆需要的胚胎干细胞可来自囊胚中的内细胞团,D正确。
2.A 遗传学诊断常在囊胚时取滋养层细胞进行,A错误;采集的卵母细胞,都要在体外经人工培养到减数分裂Ⅱ中期,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受精,B正确;某些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只在子代的某性别患病,可通过正规途径对胎儿进行性别检测以避免这些遗传病的产生,C正确;利用染色体检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可以筛选出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胚胎,D正确。
3.D 基因编辑制造人类的行为不符合伦理道德,A错误;基因编辑技术,只是对个别人个别基因进行编辑,不一定改变人类进化的速度和方向,B错误;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了人类的遗传物质,但并没有出现生殖隔离,即没有形成新物种,C错误;基因编辑技术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研究,但不能用于编辑婴儿,D正确。
4.C “设计试管婴儿”没有应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C错误;“试管婴儿”对胚胎检测的目的是质量检查,而“设计试管婴儿”对胚胎检测的目的是进行遗传学诊断,以获得性状符合人们要求的胚胎,即“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都要进行胚胎选择,但两者选择的目的不同,B、D正确。
考点三
知识梳理夯基
概念检测
1.× 2.√ 3.√
典题演练应用
1.D 生物武器可以直接或者间接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散布到其他地方,因此生物武器是可怕的,B正确;经过基因重组的生物武器,是经过定向改造之后产生的,因此可能使受害国居民感染而施放者不易感染,C正确;为了世界和平,各国共同努力达成协议,即不允许任何国家保存和使用生物武器,D错误。
2.C 生物武器不同于常规武器,其致病力强、攻击范围广,有些具有传染性,且危害难于控制,对于未知的生物武器难于防范,A正确;历史上生物武器曾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与伤害,为防止生物武器的危害,要发展生物安全前瞻科技、储备生物防御技术,以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B正确;医学技术发展,但生物技术也在发展,且可能会被别有用心的人用于研制生物武器,因此生物武器造成的威胁不会降低,C错误;中美两国元首在《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中重申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D正确。
3.D 嵌合病毒是利用一些已知特性的病毒株作为受体,以另一病毒株作为供体提供结构蛋白基因,替换掉受体株的相应位置的基因,从而构建出一种新型病毒,故嵌合病毒的生物特性由受体病毒株和供体病毒株共同决定,A正确;由于嵌合病毒可能在改造过程中发生新的组合,故由嵌合病毒制成的生物武器可能具有目前人类难以预防和治疗的特点,B正确;生物武器具有传染性强、作用范围广等特点,应严格禁止,C正确;病毒可作为抗原,进入机体后可以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D错误。
【研真题·扣教材】
1.D 试管动物的培育属于胚胎工程,没有禁止,A不符合题意;我国目前不反对转基因食品的生产,B不符合题意;中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支持治疗性克隆,C不符合题意;生物武器致病能力强、攻击范围广,世界范围内应全面禁止生物武器,D符合题意。
2.D 试管婴儿技术必须获得政府部门的相关批准证书,以防技术的滥用,但不是全面禁止,A错误;我国政府重视治疗性克隆所涉及的伦理问题,主张对治疗性克隆进行有效监控和严格审查,B错误;生殖性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一些有关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的伦理道德观念,C错误;我国政府一再重申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D正确。
3.B 预变性是使引物完全变性解开,A错误;后延伸过程是为了让引物延伸完全并让单链产物完全复性形成双链结构,可使目的基因的扩增更加充分,B正确;延伸过程需引物参与,C错误;转基因品种不只需要检测是否含有目的基因,还要检测是否表达,还有安全性问题等,D错误。
5 / 6(共59张PPT)
第60讲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高中总复习·生物
课程标准
1. 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的转基因产品。
2. 探讨转基因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带来的影响。
3. 举例说出生殖性克隆人面临的伦理问题。
4. 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
人实验。
5. 举例说明历史上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与伤害。
6. 认同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1. 破考点·抓必备
2. 研真题·扣教材
3. 验收效·提能力
目录
Contents
01
破考点·抓必备
梳理归纳, 巩固基本知识
考点一 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1. 转基因成果
(1)微生物方面
①用来减少啤酒酵母双乙酰的生成,缩短啤酒的发酵周期。
②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高产、优质的基因工程菌来生产氨基酸。
③用基因工程菌生产药物,开发成功的基因工程药物已经几乎涉及各种类
型疾病的治疗。
(2)转基因动物方面
①科学家将生长激素基因、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基因等转入动物体内,培育
了一批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禽、家畜。
②将某些抗病毒的基因导入动物体内,培育了抵抗相应病毒的动物新
品种。
(3)转基因植物方面
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和耐储藏等新性状的
作物。
【教材拾遗】 (选择性必修3 P102相关信息)我国科学家将来自玉米的α-
淀粉酶基因与目的基因一起转入植物中,由于α-淀粉酶基因可以阻断淀粉
储藏使花粉失去活性,因而可以防止转基因花粉的传播。
2.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的前提
①清晰地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规程。
②看到人们的观点受到许多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③要靠确凿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进行思考和辩论。
(2)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的态度
①研究上要大胆,坚持自主创新。
②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保安全。
③管理上要严格,坚持依法监管。
(3)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并成立相关机构
①维护了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②保证了转基因技术和已经上市的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③为保障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1. (选择性必修3 P102正文拓展)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
花粉传入环境中。 ( √ )
2. (选择性必修3 P102正文拓展)通过转基因技术生产药物只是转基因微
生物方面的应用。 ( × )
提示:可通过转基因微生物和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
√
×
3. (选择性必修3 P102正文)利用转基因技术显著抑制番茄中乙烯形成酶
的活性和乙烯的生成量,从而育成了转基因耐储藏番茄。 ( √ )
4. (选择性必修3 P103正文拓展)若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
界,则不会存在安全性问题。 ( × )
提示: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需要验证才能得到证实,若转基因植物的
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也有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
5. (选择性必修3 P104资料卡)为促进转基因食品的销售,我国对农业转
基因生物实行了标识制度。 ( × )
提示:为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
×
×
1. (2025·浙江镇海中学高三联考)我国自主研发将苏云金杆菌Bt毒蛋白
基因转入棉花,培育出抗虫棉。有研究表明,转Bt基因抗虫棉对第一、第
二代棉铃虫有很好的抵抗作用,但第三代、第四代棉铃虫已对该转基因棉
产生了抗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植地所有棉铃虫的抗虫基因构成了一个基因库
B. 转Bt基因抗虫棉诱导棉铃虫产生了抗转基因棉的抗性基因
C. 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棉可减缓棉铃虫对转基因棉抗性增强的速度
D. 转Bt基因抗虫棉中的抗虫基因只作用于棉铃虫不会对其他生物产生危害
√
解析: 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种植地所有棉铃虫
的抗虫基因不能构成一个基因库,A错误;抗性基因的产生在抗虫棉之前
就已发生,抗虫棉的种植只是选择并保存抗性强的个体,B错误;在大田
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
供棉铃虫取食,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
度,从而延缓具有抗性基因的棉铃虫新品种的出现,C正确;转Bt基因抗
虫棉中的抗虫基因可能扩散到非转基因生物中,进而对其他生物产生危
害,D错误。
2. (2025·河北正定中学质检)转基因食品存在“是否安全”的争议,有
人认为转基因食品是有害的,比如抗“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农作物
的种植,使喷洒除草剂的人患癌症。请用已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 )
A. 自古就有“吃啥补啥”的说法,所以吃了转基因食品,则其中的基因
会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
B. 严格管理好目的基因和控制好目的基因的表达部位,则转基因食品的安
全性可以得到保障
C. 若食用转基因大米,就一定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D. 抗除草剂植物生产的食品会导致人患癌症
√
解析: 吃了转基因食品,其中的基因会被消化分解,不会整合到人的
基因组中,A错误;转基因大米经过严格鉴定后种植,不一定会对人的健
康造成危害,C错误;抗除草剂植物生产的食品不一定会导致人患癌症,D
错误。
考点二 关注生殖性克隆人
1. 治疗性克隆与生殖性克隆
2. 警惕用新技术研究生殖性克隆人
(1)利用 技术,有可能产生人的iPS细胞,从而
产生克隆人。
(2)如果按照“人类基因组编写计划”合成人类的整个基因组,就有可
能造出“无父母”人类或者拥有相同基因组的“克隆人”。
(3)我国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我
国政府重视治疗性克隆所涉及的伦理问题,主张对治疗性克隆进行有效监
控和严格审查。
化学诱导多能干细胞
3. 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的比较
1. (选择性必修3 P108正文)生殖性克隆人会面临流产、死胎和畸形儿等
问题,是正常现象,不违反人类传统的伦理道德。 ( × )
提示:生殖性克隆人会面临流产、死胎和畸形儿等问题,与人类传统的伦
理道德是背道而驰的。
×
2. (选择性必修3 P108正文)生殖性克隆人破坏了人类基因多样性的天然
属性,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进化。 ( √ )
3. (选择性必修3 P108相关信息)利用体外受精、体细胞核移植等技术获
得的人的囊胚可以植入人或任何动物的生殖系统。 ( × )
4. (选择性必修3 P108正文)我国政府主张对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进
行有效监控和严格审查。 ( × )
提示:我国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主
张对治疗性克隆进行有效监控和严格审查。
√
×
×
5. (选择性必修3 P109思考讨论)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技术没有什么
不同。 ( × )
提示:设计试管婴儿移植前需进行遗传学诊断。
×
1. (2025·湖北武汉调研)生殖性克隆是指通过克隆技术产生独立生存的
新个体。治疗性克隆是指通过克隆技术获得重组胚胎,然后从早期胚胎中
分离出胚胎干细胞,使之定向分化为特定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用于替代
疗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殖性克隆需将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
B. 生殖性克隆需借助早期胚胎培养技术
C. 治疗性克隆需借助胚胎移植技术
D. 治疗性克隆需要的胚胎干细胞可来自囊胚中的内细胞团
√
解析: 生殖性克隆需将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构建形成重组细
胞,A正确;生殖性克隆需借助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
术、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B正确;治疗性克隆是利用克隆
技术生产特定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用它们来修复或替代受损的细胞、组
织和器官,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不需要借助胚胎移植技术,C错误;
治疗性克隆需要的胚胎干细胞可来自囊胚中的内细胞团,D正确。
2. (2025·天津一中高三月考)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被称为第三代试管
婴儿技术,精子和卵子形成受精卵发育成早期胚胎后,在植入子宫前对胚
胎细胞进行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测,再进行胚胎移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
A. 遗传学诊断在原肠胚时进行
B. 人工采集的卵母细胞需在培养液中培养成熟
C. 为了避免某些遗传病的产生可对胎儿进行性别检测
D. 利用染色体检测可以筛选出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胚胎
√
解析: 遗传学诊断常在囊胚时取滋养层细胞进行,A错误;采集的卵母
细胞,都要在体外经人工培养到减数分裂Ⅱ中期,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受
精,B正确;某些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只在子代的某性别患
病,可通过正规途径对胎儿进行性别检测以避免这些遗传病的产生,C正
确;利用染色体检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可以
筛选出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胚胎,D正确。
3. (2024·广东肇庆高三模拟)据人民网报道,“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
基因编辑婴儿于2018年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
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
因编辑婴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基因编辑制造人类的行为是符合伦理道德的
B. 基因编辑技术,可改变人类进化的速度和方向,有利于人类的进化
C.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了人类的遗传物质,使人类进化成新物种
D. 基因编辑技术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研究,但不能用于编辑婴儿
√
解析: 基因编辑制造人类的行为不符合伦理道德,A错误;基因编辑技
术,只是对个别人个别基因进行编辑,不一定改变人类进化的速度和方
向,B错误;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了人类的遗传物质,但并没有出现生殖隔
离,即没有形成新物种,C错误;基因编辑技术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研
究,但不能用于编辑婴儿,D正确。
4. (2025·大连模拟)中国首例“设计试管婴儿”的父母均为地中海贫血
基因的携带者。此前,二人曾育有一女,此女患有重度地中海贫血。为了
生一个健康的孩子,用孩子的脐带血帮助姐姐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设计
了这个婴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设计试管婴儿”和“试管婴儿”均为有性生殖
B. “设计试管婴儿”往往需要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
C. “设计试管婴儿”应用了体细胞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
D. “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都要进行胚胎选择,但两者选择的
目的不同
√
解析: “设计试管婴儿”没有应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C错误;“试管
婴儿”对胚胎检测的目的是质量检查,而“设计试管婴儿”对胚胎检测的
目的是进行遗传学诊断,以获得性状符合人们要求的胚胎,即“设计试管
婴儿”与“试管婴儿”都要进行胚胎选择,但两者选择的目的不同,B、D
正确。
考点三 禁止生物武器
1. 生物武器的种类和特点
(1)种类
(2)特点
①致病性强;传染性强;人易感。
②较隐蔽:不易被发现;易传播(如气溶胶),发病有潜伏期,污染面积
大、危害时间长。
③易得到:制备容易,花费小。
④传染途径多,治疗困难。
⑤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3)散布途径: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和带菌昆虫等散布,经
由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侵入人、畜体内,造成大规模伤亡,也能大量
损害植物。
2.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1)1972年4月,苏联、美国、英国分别在其首都签署了《禁止生物武器
公约》,并于1975年3月生效。1984年11月,我国也加入了这一公约。
(2)1998年6月,中美两国元首重申了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
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1. (选择性必修3 P112正文)生物武器相对容易获得,也便于携带和施
放,但不会引起公众恐慌。 ( × )
2. (选择性必修3 P112相关信息)做好现代口岸核生化有害因子(核放射
物质、生化战剂、化学毒剂等)的防控工作,可以有力保障国门生物安
全。 ( √ )
3. (选择性必修3 P113概念检测2)利用转基因技术制造的新型致病菌因
为人类从没接触过,可能让受感染者突然发病又无药可治。 ( √ )
×
√
√
1. (2025·江苏新海检测)关于生物武器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武器种类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
B. 生物武器可以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散布到其他地方
C. 经过基因重组的生物武器可能使受害国居民感染而施放者不易感染
D. 世界各国达成协议仅允许少数国家保存和使用生物武器
√
解析: 生物武器可以直接或者间接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散布到其
他地方,因此生物武器是可怕的,B正确;经过基因重组的生物武器,是
经过定向改造之后产生的,因此可能使受害国居民感染而施放者不易感
染,C正确;为了世界和平,各国共同努力达成协议,即不允许任何国家
保存和使用生物武器,D错误。
2. 生物武器素来令人谈虎色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武器不同于常规武器的是有些具有传染性
B. 历史上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与伤害
C. 随着医学技术发展,生物武器造成的威胁不断降低
D. 我国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持反对态度
√
解析: 生物武器不同于常规武器,其致病力强、攻击范围广,有些具
有传染性,且危害难于控制,对于未知的生物武器难于防范,A正确;历
史上生物武器曾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与伤害,为防止生物武器的危
害,要发展生物安全前瞻科技、储备生物防御技术,以保证人民的生命安
全,B正确;医学技术发展,但生物技术也在发展,且可能会被别有用心
的人用于研制生物武器,因此生物武器造成的威胁不会降低,C错误;中
美两国元首在《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中重申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
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D正确。
3. (2025·海南海口高三模拟)嵌合病毒是一种基因工程重组病毒,即利
用一些已知特性的病毒株作为受体,以另一病毒株作为供体提供结构蛋白
基因,替换掉受体株的相应位置的基因,从而构建出一种新型病毒。作为
重组病毒,嵌合病毒在安全性上有一定的风险,其可能被制成生物武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嵌合病毒的生物特性由受体病毒株和供体病毒株共同决定
B. 由嵌合病毒制成的生物武器可能具有目前人类难以预防和治疗的特点
C. 生物武器具有传染性强、作用范围广等特点,应严格禁止
D. 人体对嵌合病毒不能产生免疫反应,这导致嵌合病毒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
解析: 嵌合病毒是利用一些已知特性的病毒株作为受体,以另一病毒
株作为供体提供结构蛋白基因,替换掉受体株的相应位置的基因,从而构
建出一种新型病毒,故嵌合病毒的生物特性由受体病毒株和供体病毒株共
同决定,A正确;由于嵌合病毒可能在改造过程中发生新的组合,故由嵌
合病毒制成的生物武器可能具有目前人类难以预防和治疗的特点,B正
确;生物武器具有传染性强、作用范围广等特点,应严格禁止,C正确;
病毒可作为抗原,进入机体后可以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D错误。
02
研真题·扣教材
探究分析, 培养核心技能
1. (2024·浙江1月选考1题)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与伦理问题在我国相关
法规明令禁止的是( )
A. 试管动物的培育
B. 转基因食品的生产
C. 治疗性克隆的研究
D. 生物武器的发展和生产
√
解析: 试管动物的培育属于胚胎工程,没有禁止,A不符合题意;我国
目前不反对转基因食品的生产,B不符合题意;中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
隆,支持治疗性克隆,C不符合题意;生物武器致病能力强、攻击范围
广,世界范围内应全面禁止生物武器,D符合题意。
2. (2023·浙江1月选考2题)以哺乳动物为研究对象的生物技术已获得了
长足的进步。对生物技术应用于人类,在安全与伦理方面有不同的观点,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试管婴儿技术应全面禁止
B. 治疗性克隆不需要监控和审查
C. 生殖性克隆不存在伦理道德方面的风险
D. 我国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
√
解析: 试管婴儿技术必须获得政府部门的相关批准证书,以防技术的
滥用,但不是全面禁止,A错误;我国政府重视治疗性克隆所涉及的伦理
问题,主张对治疗性克隆进行有效监控和严格审查,B错误;生殖性克隆
人冲击了现有的一些有关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的伦理道德观念,C错
误;我国政府一再重申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
生殖性克隆人实验,D正确。
溯源教材
(1)生殖性克隆严重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是克隆技术的滥用。 (见
选择性必修3 P107正文)
(2)为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而设计试管婴儿技术。 (见选择性必
修3 P109思考讨论)
(3)我国政府同样重视治疗性克隆所涉及的伦理问题,主张对治疗性克
隆进行有效监控和严格审查。 (见选择性必修3 P108正文)
(4)我国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
(见选择性必修3 P108正文)
3. (2022·辽宁高考12题)抗虫和
耐除草剂玉米双抗12-5是我国自主
研发的转基因品种。为给监管转基
因生物安全提供依据,采用PCR方
法进行目的基因监测,反应程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预变性过程可促进模板DNA边解旋边复制
B. 后延伸过程可使目的基因的扩增更加充分
C. 延伸过程无需引物参与即可完成半保留复制
D. 转基因品种经检测含有目的基因后即可上市
√
解析: 预变性是使引物完全变性解开,A错误;后延伸过程是为了让引
物延伸完全并让单链产物完全复性形成双链结构,可使目的基因的扩增更
加充分,B正确;延伸过程需引物参与,C错误;转基因品种不只需要检测
是否含有目的基因,还要检测是否表达,还有安全性问题等,D错误。
03
验收效·提能力
跟踪训练,检验学习效果
1. (2025·江苏盐城调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的叙
述,错误的是( )
A. 人被带有生物战剂的昆虫叮咬后,会通过血液传染而患病
B. 我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C. 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
D. 设计试管婴儿可确定婴儿性别,通过此项技术可保证人口正常的性别
比例
1
2
3
4
5
6
7
√
解析: 通过试管婴儿这种技术出生的人口占比较小,并不能保证人口
正常的性别比例,D错误。
2. (2025·河北武邑调研)现代生物技术点缀人们的幸福生活,也可能造
成安全与伦理问题。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基因身份证可能造成基因歧视,影响人际关系等
B. 治疗性克隆的目的用于医学研究和治疗,无需监管审查
C.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设计试管婴儿,以期培养智力超群的“完美婴儿”
D. 为防止生物技术用于生产生物武器,严禁进行生物技术的新研究
√
1
2
3
4
5
6
7
解析: 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坚持四不原则,不反对治疗性克隆人,但
仍需监管审查,B错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设计试管婴儿,以期得到智力
超群的“完美婴儿”,已经涉及新生命的诞生,会造成生物技术安全与伦
理问题,C错误;生物武器具有强大的传染性和致病力,应在任何情况下
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
散,但可以进行生物技术的新研究,D错误。
1
2
3
4
5
6
7
3. (2025·湖北孝感中学质检)炭疽杆菌造成感染者死亡率极高的主要原
因之一是它能产生两种成分为蛋白质的内毒素。有科学家将该菌的大型环
状DNA分子破坏,该菌仍能产生内毒素。据此判断,下列对炭疽杆菌的叙
述,错误的是( )
A. 炭疽杆菌合成的内毒素属于代谢产物
B. 控制内毒素合成的基因位于炭疽杆菌的拟核中
C. 如将炭疽杆菌用于军事用途或恐怖活动,则属于生物武器
D. 将蜡样芽孢杆菌改造成像炭疽杆菌一样的致病菌需要通过转基因技术
解析: 大型环状DNA位于拟核,破坏大型环状DNA分子,该菌仍能产
生内毒素,说明控制内毒素合成的基因位于炭疽杆菌的质粒中,B错误。
√
1
2
3
4
5
6
7
4. (2025·辽宁六校高三联考)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越来越受到
人们的关注,我国法律对此也有明确规定。以下各项表述不合理的是
( )
A. 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设计婴儿的
性别
B. 食用转基因植物会造成外源性基因进入人体细胞中
C. 我国法律允许在有效监管和严格审查下进行的治疗性克隆
D. 我国允许生殖性克隆动物,但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
1
2
3
4
5
6
7
解析: 为了防止有人滥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性
别,我国反对“设计试管婴儿”,A正确;人类取食转基因作物后,要经
过消化吸收才进入身体,外源性基因不可能直接进入动物体细胞中,B错
误;我国法律允许在有效监管和严格审查下进行的治疗性克隆,C正确;
我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坚持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
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不反对治疗性克隆,D正确。
1
2
3
4
5
6
7
5. (2025·湖北恩施高三月考)下列关于“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
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二者都需要进行遗传学诊断
B. 二者都是为了解决不孕不育的问题
C. 二者都需要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及胚胎移植等技术
D. “试管婴儿”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但“设计试管婴儿”属于无性
生殖
√
1
2
3
4
5
6
7
解析: “试管婴儿”是在体外受精并经胚胎早期培养后进行胚胎移植
获得的,不需要进行遗传学诊断,A错误;“设计试管婴儿”是为了治疗
一些疾病,因此需要从体外受精获得的多个胚胎中进行筛选符合要求的胚
胎进行移植,B错误;无论是“试管婴儿”还是“设计试管婴儿”,都需
要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及胚胎移植等技术,C正确;“试管婴儿”和
“设计试管婴儿”都存在受精作用,都属于有性生殖,D错误。
1
2
3
4
5
6
7
6. (2025·山东菏泽调研)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一直是大众关注和争论的
热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将目的基因导入农作物的叶绿体基因组,可以有效防止基因污染
B. 转基因食品被食用后,其基因会进入人体基因组完成转基因过程
C. 分析转基因技术的影响要以相关科学知识为基础,靠证据和严谨的逻辑
进行思考
D. 即使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自自然界,也可能会存在安全性问题
√
1
2
3
4
5
6
7
解析: 将目的基因导入农作物的叶绿体基因组,可以有效防止基因污染,因为花粉中几乎不含有质基因,进而可避免目的基因进入到近缘物种中,A正确;转基因食品被食用后,其成分会被消化道中的酶水解并被人体吸收,其基因不会进入人体基因组,B错误。
1
2
3
4
5
6
7
7. 下列关于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使用病人自己的细胞产生胰岛细胞用于治疗糖尿病属于治疗性克隆
B. 生殖性克隆的目的是获得能独立生存的个体
C. 治疗性克隆属于无性生殖,生殖性克隆属于有性生殖
D. 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均需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核移植技术
解析: 使用病人自己的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离体培养和诱导分化形成胰岛细胞用于治疗糖尿病,属于治疗性克隆,A正确;生殖性克隆是通过克隆技术产生独立生存的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B正确;克隆属于无性生殖,C错误;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均需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核移植技术,D正确。
√
1
2
3
4
5
6
7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