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天鹅的故事》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天鹅的故事》同步训练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9.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21 15:4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北师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天鹅的故事》同步训练
1.找出错别字并改正:
清翠 登着 塌险 胸铺
错字: 。
改正: 。
答案:翠|脆|登|瞪|险|陷|铺|脯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汉字的书写能力。要结合词义字义,还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点评: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2.2015年3月5日,“学习雷锋纪念日”已走过了52个年头,为了使雷锋精神深入人心,学校团委开展了“雷锋在我心,助人我先行”活动,请你参与。
请为本次活动写一则宣传标语。

答案:学雷锋助人为乐,传爱心滴水成涓
解析:分析:拟写标语要围绕活动主题,语言简练概括,讲求押韵。
点评:拟写时注意围绕主题,语言的准确概括。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必然会使一些产品处于尴尬境地而令其入不敷出。
B.有人说他的落选与个人恩怨有关,但他反驳时非常肯定地否认不是与个人恩怨有关。
C.跳高测验时,小陈飞奔向前,脚一蹬,跳了起来 哎呀,真可惜,差一点没跳过去。
D.峨眉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其间苍松翠柏,流泉飞瀑,景色秀丽,气势雄伟,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答案: D
解析:分析:A“其”改为“企业” 。 B 去掉“不是” 。C 去掉“没”。故选D。
点评: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4.组词:
饿___________ 撕___________ 脆___________ 登___________
答案:饥饿|撕开|清脆|登山
解析:分析:先要知道汉字的拼音,再根据拼音进行组词。
点评:本题考查用字组词的能力。可通过部首偏旁确定汉字的拼音,在进行组词。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本次比赛中,四川男排为了一举夺得冠军,尽谴全部主力队员上阵。
B.赵大爷种植的大樱桃刚采摘完毕,就基本上全部被抢购一空。
C.我看着坐在荧光灯下那张笑意盈盈的脸,一股温馨的感觉蓦地涌上了心头。
D.他们在导游小姐的引领下,漫步在雀庄的十九座牌坊之间,感慨万千。
答案:D
解析:分析:A“尽”与“全部”重复 。 B “基本”与“全部”矛盾 。 C “感觉”不能用“一股”修饰。
点评: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只见天鹅在冰上行走着,互相呼唤着, 在一起。
②它昂着半只眼睛已被糊住的小脸,气愤地 我。
③突然,沉沉夜雾中 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A.聚集 看着 冒出 B.聚合 看着 出现
C.聚集 盯着 冒出 D.聚合 盯着 出现。
答案:C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准确用词,根据事物的特点选择准确的答案。要根据词在文章当中的语境含义来解释。
点评:了解语境,根据空处前后语言表达的意思选填最贴切的词语。填空后要读一读,看句子是否通顺,从词义、情感色彩、适用范围来判断词语是否表达准确。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突然间一个巨大的黑影在我面前一闪,重重的一击,把我打了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趔趄:立脚不稳,脚步摇晃。
B.胡早秋完全失去了理智,把周久义拉上来后,一脚将他踹倒,破口大骂。
理智: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C.“玛丽”号也放下救生艇,赶来搭救由于它肇祸而遇险的人员。
肇祸:闯祸。
D.胡早秋已没心思开玩笑了,说得很真诚,还结结巴巴,可实在比玩笑还荒唐。
荒唐:放荡,没有节制。
答案:D
解析:分析:D项“荒唐”指的是行事比较离谱,不正常,不符合一般规则。要根据词在文章当中的语境含义来解释。
点评: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彩,根据语境判断。
8.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落坐以后,一抬头,看到一个特制的大玻璃柜,占去好大的空间,引起我的好奇心。
B.我久久地凝望着柜里的两只天鹅,眼睛逐渐漠糊起来,在一片白雾中依稀看到两只天鹅苏醒了。
C.吉普当即加速,像和洪水赛跑似的,箭一般蹿出镇子。
D.我们宿舍为它的身份争论起来,有的说是喜雀,有的说是乌鸦。
答案:D
解析:分析:A“落坐”应是“座”,B“漠”应是“模”,C“蹿”应是“窜”,故选D。
点评: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阅读短文,注意汉字这个特点,注意易错字,仔细辨析。
9.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比喻句。
①天鹅们互相呼唤,好象在讨论问题。________
②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____________
③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_____________
答案:不是|是|是
解析:分析: 第一题不是比喻,其余两个是比喻。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关键在于要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1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B.每年清明节,人们总要用扫墓、植树等方式来祭奠先人(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
C.“我不会杀猪了,”胡屠户道:“有我这贤婿,还怕后辈子靠不着怎的 ”
D.花儿这样红,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人工培育的成果。
答案:D
解析:分析:用反选排除法,A句中“大路平顺”后要用分号,B句中“扫墓”与“植树”之间不用顿号,而“和”连接,C句第一个逗号应在引号外。
点评: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11.下面两句中,表达效果最好的一项是( )
①车前草生长在古代的路上。那时,无论路上行走的是官车、私车、马车、人力车,婚车、刑车、战车,车前,都有你,碧绿的、柔韧的,打着春天的手势。
②车前草生长在古代的路上。那时,无论路上行走的是官车、私车、马车、人力车,婚车、刑车、战车,车前,都有碧绿的、柔韧的你,打着春天的手势。
③我记得很清楚,爷爷的瓜园,东靠河堤,南、西、北三面被高过人顶的高粱玉米,紧紧地围着,这给偷瓜人很大的方便。
④我记得很清楚,爷爷的瓜园,东靠河堤,高过人顶的高粱玉米紧紧地围着南、西、北三面,这给偷瓜人很大的方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分析:D(①②中,因为是两者“之间”,所以不存在“被……隔着”,故选①;③④中,选④才能使前后句对象一致)。
点评: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修辞一致,情调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
1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眼前的老人,古铜色的脸上布满皱纹,一看就使人感到这是个饱经风霜的老人。
B.据调查,目前中学生中“追星”现象已经蔚然成风。
C.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发展变化更加飞黄腾达,可以作为艺术反映的题材更加丰富多彩。
D.在新居,我把你赠送的电子台历摆在了天天面面相觑的写字台上!
答案:A
解析:分析:B.“蔚然成风”是褒义词C.“飞黄腾达”指官职地位上升得很快D.“面面相觑”用于人与人之间。
点评: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彩,根据语境判断。
13.选词填入句中。
连续 陆续 继续
1 ( )下了几天雨,人们心里都觉得很不舒服。
2 会议结束了,人们( )走出了礼堂。
③冰层慢慢裂开了,天鹅们( )用力撞击着。
答案:连续|陆续|继续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准确用词,先要知道近义词的大致意思,再结合语境选择词语填空。
点评:根据事物的特点,考虑与其后内容搭配问题,填空后要读一读,看句子是否通顺,从词义、情感色彩、适用范围来判断词语是否表达准确。
14. 多音字选择正确的拼音:
结束(sù shù) ___________暖和(hē huo) ___________号(hào háo)____________子
答案:shù|huo|hào
解析:分析: 对于多音字一定要认真读拼音,读准声母韵母声调的区别。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15.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颤(chàn zhàn )___________动 沼(zhǎo zhao)_____________泽 边缘(yuán hui) ____________
答案:chàn|zhǎo|yuán
解析:分析: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多音字要结合语境。
点评: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16.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好(hào hǎo)____________奇 湖畔(bàn pàn)___________ 胸脯(pú bū)____________
答案:hào|pàn|pú
解析:分析: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多音字要结合语境。
点评: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17.文中描写天鹅齐心协力破冰的句子有哪些?

答案:有几只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鹅,大约百十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迅速地扩大着。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理解“齐心协力”的意思是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围绕这个词语的意思找到与此吻合的句子。
点评:仔细阅读课文从中梳理概括。
18.改正错别字
按捺不住 奄奄一息 如怨如诉 万籁具寂
改为 。
答案:具|俱
解析:分析:“具”与“俱”是形近字,从部首加以辨析。
点评:写汉字,要根据语境结合拼音正确判断,注意形似同音字,不要写错别字。
19.分析句子修辞手法:
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答案:文中把 老天鹅 比作石头,说明老天鹅用力之重,简直是奋不顾身;把冰面比作镜子,不仅写出了冰面的平滑和反光,也暗示冰面是可以破裂的。
解析:分析:这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关键在于要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20.根据语段内容,写一句恰当的话。
在科学创造方面,我们可以列举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取得成果的年龄:伽利略17岁发现钟摆原理;牛顿20岁创立微积分,24岁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爱迪生21岁取得第一项专利,30岁发明留声机,32岁发明白炽灯,33岁发明电车;徐霞客22岁开始周游各地,进行地理考察……
上述事实证明:

答案:年轻时期是创造发明的主要时期。
解析:分析:本题不设统一答案。①点明是“年轻时期”;②点明“科学创造上取得成果”;③语言准确、简洁;④不要超过规定字数。
点评: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叙述角度一致,情调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
21.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文化部日前要求各地文化部门查处《臭作》等四款存在非法内容的电脑游戏。记者了解到,文化部门在市场上发现的这几款违法游戏产品,存在大量的不健康的内容,违反了我国的法律规定,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文化部办公厅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文化部门立即会同公安、工商、电信等部门,组织执法人员对传播这些违法游戏的网站、场所进行检查。一经发现上述电脑游戏,立即查禁、收缴,并根据线索,追根溯源,严查彻究,依法予以处罚。

答案:文化部门查禁四款电脑游戏。
解析:分析:答案不固定,文化部要求查禁四款非法电脑游戏。
点评:拟写新闻题目抓住导语部分,导语一般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
22. 下列作家作品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A.《猫的故事》——梁实秋——现代散文家
B.《最后一片叶子》——欧·亨利——美国小说家
C.《小地主》——周晓枫——当代女作家
D.《“诺曼底”号遇难记》——雨果——英国作家
答案:D
解析:分析:D雨果是法国作家。
点评:对待文学常识题,我们要做到细心阅读课文,把握细节问题。
23.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猫的故事》行文简洁,看似漫不经心,东拉西扯,却字字句句都经细心推敲。文中大量运用文言色彩很重的词语,造成洗炼的表达效果。
B.《最后一片叶子》把思想的焦点、故事的谜底都蕴含在故事背后,让读者自己去回味,去感受。
C.《满腔热血已经沸腾》的主人公们目标在不遗漏任何的人员,争取每一个人都获救,发现无端死人时气得失去了理智,并互相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D.《“诺曼底”号遇难记》的结尾是卒章显志,但又内涵深广,它是全文崇高基调的最强音,却又毫不剑拔弩张。
答案:B
解析:分析:B《最后一片叶子》的精彩结尾不仅把悬念而且把思想的焦点、故事的谜底都放到了这最后一句。
点评:对于作品作家的相关知识要有清晰的记忆。
二、阅读理解
24.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天鹅的故事
  访俄期间,我在莫斯科认识了来自贝加尔湖的俄罗斯老人斯杰潘,他请我到他家去作客。
  落座以后,我看到墙上挂着一支猎枪,就好奇地问:“您老喜欢打猎?”
  老人点了点头,说:“是的,但那是30年前的事了。有一年初春,我背着这支猎枪,在贝加尔湖畔的沼泽地打野鸭。那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一些候鸟从南方飞来。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突然寒潮降临,北风呼啸,湖面又上冻了。有些刚飞来的候鸟只好飞走,再找暖和的地方。我在湖边转悠了好半天,一无所获,感到十分扫兴。这时,从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啼叫声:‘克噜——克哩!’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大群天鹅。
  “天鹅群刚好落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它们为什么没有走呢?我瞪着眼睛,想看个究竟。只见天鹅在冰上互相呼唤着,好像在讨论:冰封湖面,没有吃的,怎么办?
  “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
  “这时,别的天鹅似乎被这一举动惊住了。它们呆呆地站在那里,瞧着这位‘破冰勇士’。只听得‘嚓—— 嚓——’,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接着又裂开了一条……冰面终于塌陷了,出现了一个小的冰窟窿。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有几只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鹅,大约百十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迅速地扩大着。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 —— 克哩 —— 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片很大的水面。就好像听了谁的命令似的,所有的天鹅都同时结束了工作。它们昂着头,挺着胸,在水里游动着,捕食着鱼虾,不时发出阵阵胜利的欢呼声:‘克噜——克哩——克哩!’”
  说到这里,斯杰潘老人停住了,喝了口茶,然后深情地说:“多么可爱的鸟儿啊!我当时离它们才三四十米,双手端着上了子弹的猎枪,可是,我却把枪挂到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从此以后,这支猎枪就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
(1).分析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
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答案:动作描写
解析:分析:人物的肖像描写是指关于人物的音容、笑貌、服饰、姿态等方面的描写。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
点评:刻画人物形象,常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只要把握描写方法的类型,此题是非常简单的。
(2)体会第二个故事带给你的启示?

答案:团结拼搏,勇于奉献。
解析:分析:写作围绕本文内容展开,句子通顺流畅无错字即可。
点评:结合文中内容展开想象写作。
25. 课外阅读
白鹅(丰子恺)
①这白鹅,是一位将要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②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也要它引亢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③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平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这是表示对人惧怕。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不容易。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但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家畜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过于鹅。
④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次吃一口水,然后再到某地方去吃一口泥及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滋味,它是依着它的胃口而选定的。这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水盆偶然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踏大步走上前去,饮水一口。再踏大步走到一定的地方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吃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上来,努力地吃它的饭。没有吃完,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吃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这回就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了。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因为邻近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邻近的鸡也很多,也常蹑手蹑脚地来偷鹅的饭吃。我们不胜其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得它走远去,比鸡、狗偷饭吃。
然而它所必须的盛馔泥和草,所在的地点远近无定。为了找这盛馔,它仍是要走远去的。因此鹅的吃饭,非有一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的!
(1).选文是从哪四方面来写白鹅的?其突出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案:(1)头(外型) 特点:左顾右盼(高或长) (2)叫声特点:严肃郑重(厉声呵斥) (3)步态特点:大模大样(步调从容) (4)吃相(吃饭) 特点:三眼一板(丝毫不苟或从容不迫、架子十足)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提示“四个方面”来梳理文章内容,根据各段首句的提示即可解答第一问。根据有关文段的内容,抓住关键性词句来理解概括,解答第二问。
点评:此梳理概括内容题,要注意题中的提示信息,找到文中关键提示性词句来理解概括。
(2).选文②③④段都写到鸡、鸭、狗等家禽,这有何作用?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案:示例:第②段与鸭的叫声比较,突出鹅的叫声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的特点。与狗的狂吠比较,突出鹅的叫声严厉,一视同仁。第③段与鸭的步调比较,突出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第④段写狗、鸡偷鹅的饭吃,反衬出鹅的吃饭从容不追、架子十足。
解析:分析:阅读所示内容,从比较说明和衬托的角度来分析作者这样写是如何表现说明对象“白鹅”某些特点的。
点评:在说明文中,比较说明是常用的方法,比较说明能起衬托的作用,来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1 页 (共 11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