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孙权劝学》练习
一、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卿(qīng )今当涂掌事。
B.但当涉(shè)猎,见往事耳。
C.肃遂(suí)拜蒙母,结友而别。
D.卿言多务,孰(shú) 若孤?
二、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卿今当途掌事,不可不学。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D.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三、 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释义错误的一项。( )
A. 但当涉猎 粗略的阅读
B. 卿今当涂掌事 当面
C. 蒙辞以军中多务 推托
D. 及鲁肃过寻阳 到
四、下面句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句是( )
A. 蒙辞以军中多务。 用
B. 自以为大有所益。 认为
C.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成为
D.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表递进 而且
五、选出不是省略句的一项( )。
例句: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A.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B.卿言多务,孰若孤?
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D.蒙辞以军中多务。
六、选出是倒装句的一项 (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
B.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C.环滁皆山也。
D.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七、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八、 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9、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
(2)“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炳烛夜谈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③行乎?”平公“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释义错误的一项。( )
A.恐已暮矣 迟,晚
B.盲臣安敢戏君乎 怎么
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更加
D.及鲁肅过寻阳 到……的时候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答案:
一、
答案:C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多音字的注音。C项应为(suì),故选C。
二、
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汉字的书写。 A项“途”应为“涂”。故选A。
三、
答案:B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B应为“当权”,故选B。
四、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D是“表顺承,然后”,故选D。
五、
答案:D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古文特定句式之省略句。D状语后置,其余皆省略句,故选D。
六、
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古文特定句式之倒装句。A状语后置B判断句C判断句D一般句式,故选A。
七、
答案: 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析:此题考查古文翻译能力。译时要注意重点实词、常用虚词、特殊句式及上下文意等。本题重点词语如“但”“见”“士”“即”等。 21教育网
八、
答案: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再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学习,终将一事无成。 21cnjy.com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意的理解能力。
九、
答案: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文意理解能力。
十、
1. 答案:C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C作“重新”解,故选C。
2. 答案:(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佛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
解析:此题考查古文翻译能力。译时要注意重点实词、常用虚词、特殊句式及上下文意等。本题重点词语如“孤”“卿”“治”等。 21·cn·jy·com
3.
答案:不管年纪多大,都要热爱学习,珍惜时间,才能有所成就;
劝导者要善于引导,被劝者要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文意理解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孙权劝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理解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过程与方法: 自主 合作 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二.教材分析
《孙权劝学》是一篇文言短文,写孙权劝吕蒙读书学习的故事。文言文主要让学生读读背背,了解内容大意,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 21教育网
三. 教学重点
学习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用法。
4.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五.教学准备(布置预习题)
1.收集相关资料;
2.给生字词注音;
3.理清全文线索;
4.结合注释标画重点词句。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 同学们,庄子说:“吾生也有涯,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知也无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学海无涯。而智出学海,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地丰富我们的语言宝库,攀登学习的高峰,畅游知识的海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告诉我们学习需“勤奋”的真理。其实“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学习”这个话题的文言文。21cnjy.com
(二)检查预习
作者、《资治通鉴》、文中人物相关资料介绍(找几位同学回答,出示课件2、3、4、5、6补充规范) www.21-cn-jy.com
(三) 课文品析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师:请大家结合课文注解自由朗读课文。
重点字词句理解
师:大家读得很好,在读的过程中我们也大致了解了这个故事的内容,谁来为大家讲讲这个故事的大致情节?(同学回答,出示课件7补充规范) 21·cn·jy·com
师:课文中有很多文言重点字词句,请大家将画出来的重点字词句讨论、交流,互相质疑问难。(出示课件8、9、10)2·1·c·n·j·y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重点强调以下词语和句子:(出示课件11)
实词:谓 当涂 涉猎 见 就 过
虚词:以 但 若 乃 及 即 更 何 遂
人称:卿 孤 孰
古今异义:博士 往事
语气词:邪 耳 乎
成语: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师:请大家再一次齐读课文,加深对重点字词句意的理解。
课文品析
师:全文几个人物? 请分别说说孙权、鲁肃、蒙母这几个人物的作用:(出示课件12)
孙权: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劝他读书,对吕蒙满是关心与厚望;正因为有孙权的善于劝说,才有了吕蒙的“就学”及学有所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鲁肃:鲁肃与蒙论议,一句“非复吴下阿蒙!”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鲁肃地位高于吕蒙,且学识丰富,由他说出此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非同一般。
蒙母:鲁肃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通过他“拜蒙母”,看得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二人情投意合,侧面衬托出吕蒙富有学识。21·世纪*教育网
以读促析
师:人物语言,尤其是语言中流露出的语气语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够揭示人物心理、情感和性格。请同学们体会文中人物的语气语调,感受说话人的心理,通过对以下句子的朗读,体会人物心理,感知人物形象。(出示课件13)www-2-1-cnjy-com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 ( http: / / www.21cnjy.com )果断,神态郑重严肃,表现出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深切关心,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大有所益”2-1-c-n-j-y
这一句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 ( http: / / www.21cnjy.com )神情和责备的意味,但又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尤其是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读来让人感动。孙权是善劝的他对吕蒙既严格要求,又殷切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不失人主身份。 21*cnjy*com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乎”表示感叹,可译为“啊”此句一出,吕蒙自得、自豪、“书中多阅历,胸中有沟壑”的自信如在眼前。【出处:21教育名师】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出鲁肃是个忠厚长兄,这句话流露出他重视学问、善于欣赏他人、对年轻将领的亲切赞美之情。【版权所有:21教育】
以演促析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进行一个表演活动,如果你是编剧,请你来编写一个《孙权劝学》的小剧本,并且由你来选演员,组织好之后小组内先试试。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学生小组编剧、表演略。
(四)随堂检测
1. 《孙权劝学》选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该书是 (朝代)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记载了从 到 共1362 年间的史事。( 出示课件14规范答案要点)答案:《孙权劝学》选自 《资治通鉴》 ,该书是 宋(朝代) 司马光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 编年 体通史,记载了从 战国 到 五代 共1362 年间的史事。21*cnjy*com
2. 回答下列问题( 出示课件14规范答案要点)
《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答案:“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但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来源:21cnj*y.co*m】
3. 3. 解释加点词。
当涂掌事 /蒙 ( http: / / www.21cnjy.com )辞以军中多务 /治经为博士邪 / 但当涉猎 / 见往事耳 / 蒙乃使就学 / 卿今者才略/ 即更刮目相看( 出示课件15规范答案要点)答案:当权 / 推辞/研究 /粗略地阅读 /了解 /于是就 /敬称“您” 才干和谋略/ 擦
4. 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出示课件16规范答案要点)
蒙辞以军中多务( )
A.把 B.被 C.用
蒙乃始就学( )
A.于是 B.却 C.只,仅仅
结友而别( )
A.并且 B.但是 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即更刮目相待( )
A. 立即 B.就是 C.如果,假如
答案:C A C A
5. 翻译下面句子。( 出示课件17规范答案要点)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文:大哥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
6.运用“吴下阿蒙”和“开卷有益”造句。( 课件17)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五)拓展延伸
问题:以《方仲永巧遇吕蒙》为题,写一篇想象短文。( 出示课件18)
(六) 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补写一段“就学”时的情况。
2. 学完本课,你肯定有所感悟,联系生活,写一篇读后感。 (出示课件19)
(七).板书设计
吴下阿蒙
|
对
|
(详、正) (略 写) (详、侧)
孙权 劝学 —对— 吕蒙 就学 —话— 鲁肃 赞学
(善 劝) (肯 学) (敬 才)
|
比
|
刮目相待
启示:开卷有益
(八).教学反思
1.从感悟重点词句入手,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注重思维训练;
2.从分析写作入手,分析人物精神,切入写作训练,注重实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4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1张PPT)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孙权劝学
司马光(公元1019— 1086),北宋杰出的史学家和散文家,字君实,陕州夏县涑(sù)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世称涑水先生。元丰八年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传郎,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新党。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遗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对史料取舍慎重,考证详密。其中像《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孙权(182—252)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人。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
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 曹操 :“生子当如孙仲谋。”《吴历》
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吕蒙(178-220) ,东吴大将。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
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
鲁肃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
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整体感知文意,概括故事情节:
孙权劝学 ——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品读课文,深研精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 邪 !”
但 当 涉猎, 见 往事 耳。
对---说 你 当权掌管政事
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辞 状语后置以:拿,用 。
研究经书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吗
只是 粗略的阅读,了解 历史 罢了
品读课文,深研精钻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 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 省略句
认为
于是 等到 来到 和 议论
才干和谋略,当年学识尚浅的阿蒙
品读课文,深研精钻
“士别 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之晚 乎!”
肃 遂 拜 蒙母, 结友而别。
读书人 很短时间 重新另眼相看了, 怎么 为什么 呀
于是拜见 , (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 省略句
实词:谓 当涂 涉猎 见 就 过
虚词:以 但 若 乃 及 即 更 何 遂
人称:卿 孤 孰
古今异义:博士 往事
语气词:邪 耳 乎
特殊句式:蒙辞以军中多务(状后句) 孰若孤(省略句)
成语: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品读课文,深研精钻
孙权劝 ——吕蒙学 —— 有所成
鲁肃赞——拜蒙母——结为友
侧面表现 吕蒙非复当年吴下阿蒙
对比 吴下阿蒙 刮目相看
孙权:善劝
吕蒙:肯学
鲁肃:敬才
品读课文,深研精钻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双重否定形式,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严厉中又有深切关心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大有所益”
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但又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不失人主身份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书中多阅历,胸中有沟壑”的自信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出,长兄之态度
品读课文,深研精钻
小剧场
如果你是编剧,请你来编写一个《孙权劝学》的小剧本,并且由你来选演员,组织好之后小组内先试试。
1. 《孙权劝学》选自 ,该书是 (朝代)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记载了从 到 共1362 年间的史事。
答案:《孙权劝学》选自 《资治通鉴》 ,该书是 宋(朝代) 司马光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 编年 体通史,记载了从 战国 到 五代 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答案:“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随堂演练,巩固提升
3. 解释加点词。
当涂掌事 /蒙辞以军中多务 /治经为博士邪 /
但当涉猎 / 见往事耳 / 蒙乃使就学 / 卿今者才略/
即更刮目相看
答案:当权 / 推辞/研究 /粗略地阅读 /了解 /于是就 /敬称“您” 才干和谋略/ 擦
随堂演练,巩固提升
4. 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蒙辞以军中多务( )
A.把 B.被 C.用
蒙乃始就学( )
A.于是 B.却 C.只,仅仅
结友而别( )
A.并且 B.但是 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即更刮目相待( )
A.立即 B.就是 C.如果,假如
答案:C A C A
随堂演练,巩固提升
5. 翻译下面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文:大哥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
6.运用“吴下阿蒙”和“开卷有益”造句。
答案:略
随堂演练,巩固提升
问题:以《方仲永巧遇吕蒙》为题,写一篇想象短文。
例文(来自网络): 话说方父“不使学”之后,仲永便从此庸庸碌碌地过活。 一日,方父方母因事外出,去前嘱咐仲永:“包地之人午后至,尔务必清算帐目待爷归。”仲永点头如捣蒜般应承。 俄而包地之人午至。仲永无能清算,眉皱头锁。 午后,方父归也。查帐目,即见帐目亏四亩,便怒:“何以解?”仲永低头不语。 上天有好生之德。时光脱离隧道,仲永至三国间。巧遇吕蒙,蒙解状况后,谓仲永曰:“卿之通悟,受之天也。受于人者不至,则泯然众人矣。若卿利才治学,即可庆,必不会殒落乎。” 仲永泪下:“君之一席话,令吾彻悟矣。” 自此之后,仲用勤学好问,遂学有所成,精通文学,且上懂天文,下晓地理,为学富五车之人! 次年中,进京赶考,夺探花也!蒙曰:“此乃奇才,孺子可教也!
拓展延伸
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选择你最喜欢的几位作家,为他(她)们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群体人物小传。
要求
借鉴本文的标题和结构艺术去拟写标题和谋篇布局;
人物描写手法力求多种多样,记叙有详有略。
巩固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