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第55讲 油脂 生物大分子(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 第55讲 油脂 生物大分子(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5-12 16:39:25

文档简介

第55讲 油脂 生物大分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果糖、蔗糖、麦芽糖都属于低聚糖
D.蚕丝、羊毛、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2.化学物质与生命过程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维生素C可以还原活性氧自由基
B.蛋白质只能由蛋白酶催化水解
C.淀粉可用CO2为原料人工合成
D.核酸可视为核苷酸的聚合产物
3.(2024·武汉江汉区摸底)《黄帝内经》中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以上食物中富含糖类、蛋白质、油脂等营养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蔗糖和麦芽糖均为二糖,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B.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可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C.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中没有任何作用
D.蛋白质主要是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遇重金属盐会发生变性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于制造肥皂和油漆
B.福尔马林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浸制动物标本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常用的燃料
D.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5.下列有关核糖(结构简式如图所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葡萄糖互为同系物
B.碳原子均是sp3杂化
C.能发生氧化反应
D.属于生物大分子
6.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淀粉溶液中加入碘水 溶液变蓝 说明淀粉没有水解
B 将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混合 橙色溶液变为绿色 乙醇具有氧化性
C 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解后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未出现银镜 水解的产物为非还原糖
D 将新制的Cu(OH)2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加热 产生砖红色沉淀(Cu2O)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7.(2024·成都模拟)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有机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油脂、核苷酸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淀粉在酸中能水解,可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碘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C.纤维素在人体消化酶的作用下最终转化生成CO2和水
D.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分离提纯蛋白质
8.(2024·北京四中开学测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葡萄糖能水解生成2 mol CH3CH2OH和2 mol CO2
B.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CuSO4溶液,都会产生沉淀
C.1 mol油脂在稀硫酸中水解可以生成1 mol甘油和3 mol高级脂肪酸
D.欲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可向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的Cu(OH)2并加热
9.某油脂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纯净物
B.能制取肥皂
C.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6 mol氢气加成
D.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完全水解后产物相同的油脂有3种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玉米芯、甘蔗渣等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所得的木糖(C5H10O5),属于多羟基醛,木糖与浓硫酸加热作用可生成糠醛,由木糖生成糠醛的反应有消去反应
B.醛类、葡萄糖、甲酸及其甲酸酯类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C.阿斯巴甜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甜味剂,结构简式为
,它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属于α-氨基酸
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
11.(2024·长治模拟)葡萄糖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单糖,是易溶于水的无色晶体。葡萄糖遇水容易形成α、β两种环状结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链状葡萄糖中有5个手性碳原子
B.α、β两种结构的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α、β两种结构中的碳原子都为sp3杂化
D.葡萄糖易溶于水的原因之一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
1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1)淀粉和纤维素是两种重要的多糖,这两种物质     (填“能”或“不能”)互称为同分异构体,以淀粉为原料,通过生物发酵法可制备乳酸。
CH3CHCOOH
乳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写出该六元环状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
(2)在常温常压下,油脂既有呈固态的,也有呈液态的。某液态油脂的一种成分的结构简式为,则该油脂     (填“能”或“不能”)使溴水褪色,该油脂在热的NaOH溶液中水解的产物有C17H35COONa、C17H33COONa、C15H29COONa和     (填结构简式)。
(3)发育出现障碍,患营养缺乏症主要是由摄入蛋白质不足引起的。以下是某蛋白质的结构片段:
已知上述蛋白质结构片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4,则该片段水解成的各种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为     。
已知:
(1)向淀粉溶液中滴加几滴碘水,现象是    。
(2)写出反应E→F的化学方程式:             。
(3)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
(4)1 mol乳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得气体V1 L(标准状况);1 mol乳酸与足量碳酸氢钠反应,可得气体V2 L (标准状况),则V1∶V2=      。
第55讲 油脂 生物大分子
1.B 植物油属于油脂,在烃基部分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因此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A错误;果糖是单糖,不属于低聚糖,而蔗糖、麦芽糖是二糖,二糖属于低聚糖,C错误;蚕丝、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而棉花的主要成分则是纤维素,D错误。
2.B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活性氧自由基,A正确; 蛋白质在酸、碱的作用下也能发生水解,B错误;将二氧化碳先转化为葡萄糖,再转化为淀粉,实现用CO2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C正确;核苷酸通过聚合反应可得到核酸,D正确。
3.C 蔗糖和麦芽糖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A正确;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油脂可以在酸性、碱性、酶催化三种条件下发生水解,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B正确;纤维素在人体中能够加强胃肠蠕动,具有通便功能,C错误;蛋白质是氨基酸的脱水缩合物,一定含C、H、O、N四种元素,还可能含少量的S、P等元素,遇重金属盐会发生蛋白质的变性,D正确。
4.A 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项错误。
5.C 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OH)4CHO,葡萄糖比核糖多1个CHOH,羟基数目不同,二者不互为同系物,A错误;分子中饱和碳原子采用sp3杂化,醛基中的碳原子采用sp2杂化,B错误;核糖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属于小分子化合物,D错误。
6.D A项,也有可能是淀粉部分水解,错误;B项,重铬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把乙醇氧化,橙色溶液变为绿色,说明乙醇具有还原性,错误;C项,发生银镜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未加入碱中和稀硫酸,错误;D项,实验表明葡萄糖被氧化,说明葡萄糖具有还原性,正确。
7.B 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油脂、核苷酸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淀粉在酸中能水解为葡萄糖,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碘液,若不变蓝,说明淀粉已经完全水解,B正确;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C错误;Cu2+使蛋白质变性,不能用CuSO4溶液分离提纯蛋白质,D错误。
8.B 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1 mol葡萄糖能在酶的催化下分解生成2 mol CH3CH2OH和2 mol CO2,A错误;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CuSO4溶液,都会产生沉淀,前者发生蛋白质的盐析,后者发生蛋白质的变性,B正确;油脂在稀硫酸作用下的水解是一个可逆反应,故1 mol油脂在稀硫酸中水解可以生成小于1 mol甘油和小于3 mol高级脂肪酸,C错误;蔗糖在稀硫酸催化下水解,而用新制的Cu(OH)2检验醛基时需在碱性环境中,故欲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可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入NaOH溶液中和催化剂稀硫酸后,再加入新制的Cu(OH)2并加热才能成功,D错误。
9.D 有确定结构属于纯净物,该油脂结构确定,属于纯净物,A正确;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B正确;从该油脂的结构可知,1分子该油脂有6个碳碳双键,因此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6 mol氢气加成,C正确;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完全水解后产物相同,则与甘油发生酯化的高级脂肪酸相同,只是发生酯化反应的位置不同,中间碳上的高级脂肪酸可分别与上、下的高级脂肪酸互换位置,因此存在两种同分异构体,D错误。
10.C C5H10O5脱去水生成碳碳双键为消去反应,A正确;醛类、葡萄糖、甲酸及其甲酸酯类均含有醛基,都能发生银镜反应,B正确;根据阿斯巴甜的结构简式可知,其中的氨基连在β-碳原子上,属于β-氨基酸,C错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高级脂肪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D正确。
11.A 同时连有四个不相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结合题干链状葡萄糖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有2、3、4、5号4个手性碳原子,A错误;α、β两种结构的葡萄糖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故互为同分异构体,B正确;α、β两种结构中的碳原子都是以单键与其他原子结合,为sp3杂化,C正确;已知能够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更大,葡萄糖分子含有羟基,能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故葡萄糖易溶于水的原因之一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D正确。
12.(1)不能 
(2)能  (3)436
解析:(1)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聚合度n值为不确定值,所以淀粉和纤维素都是混合物,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由CH3CHCOOH知,乳酸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和一个羧基,2分子乳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可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该六元环状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2)由结构简式可知,烃基—C17H33和—C15H29中均含有碳碳双键,则该油脂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该油脂在热的NaOH溶液中水解的产物有C17H35COONa、C17H33COONa、C15H29COONa和。(3)该蛋白质结构片段含有4个酰胺基,水解生成4个氨基酸分子,则蛋白质结构片段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4个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即水解生成的各种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364+72=436。
13.(1)溶液变蓝 (2)2CH3CH2OH+O22CH3CHO+2H2O (3)加成反应 (4)1∶1
解析:(1)向淀粉溶液中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蓝。(2)E为乙醇,经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3)反应①中乙醛与HCN发生已知信息中第一步加成反应生成。(4)乳酸中羟基和羧基均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则1 mol乳酸能与2 mol Na反应生成1 mol氢气,乳酸中只有羧基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1 mol乳酸能消耗1 mol碳酸氢钠生成1 mol二氧化碳,则V1∶V2=1∶1。
4 / 4第55讲 油脂 生物大分子
课标要求
1.认识油脂的结构、性质、转化关系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能列举典型的糖类物质,能说明单糖、二糖及多糖的区别和联系,能探究葡萄糖的化学性质,能描述淀粉、纤维素的典型性质。
3.能辨识蛋白质结构中的官能团,能说明蛋白质的基本结构特点,能判断氨基酸的缩合产物、多肽的水解产物,能分析说明氨基酸、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考点一 油脂
1.组成和结构
油脂是       与甘油反应所生成的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其结构可表示为
2.分类
3.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种类较多,常见的有:
①饱和脂肪酸:如硬脂酸,结构简式为            ;软脂酸,结构简式为        。
②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结构简式为             ;亚油酸,结构简式为      。
4.物理性质
性质 特点
密度 比水 
溶解性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熔、沸点 天然油脂都是    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5.化学性质
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天然油脂是混合物
B.油脂在人体内的化学变化主要是在脂肪酶的催化下进行水解
C.油脂是酯的一种,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
D.植物油和矿物油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2.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某天然油脂A可发生下列反应:
已知A的结构简式为,
C17H35—和C17H33—都是高级脂肪酸的烃基(呈链状)。
(1)写出A的分子式:    ,A    (填“是”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2)A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主要原因是                   。
(3)写出反应①的反应类型:    ,②的反应类型:    ,B的名称:    ,D的名称(或俗名):    。
(4)若A中高级脂肪酸的烃基都是C17H35—,由A组成的油脂在通常状况下一定是固体;若A中高级脂肪酸的烃基都是C17H33—,由A组成的油脂在通常状况下一定是液体。从分子组成与结构方面来说,油脂呈液态、固态的规律是                   。
考点二 糖类 核酸
1.糖类
(1)概念
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以定义为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大多数糖类化合物的通式为                ,所以糖类也叫碳水化合物。
(2)分类
(3)单糖
①葡萄糖
a.结构:葡萄糖[多羟基醛,结构简式为
CH2OH(CHOH)4CHO]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性质
②戊糖——核糖、脱氧核糖
核糖和脱氧核糖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核酸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子式 环式结构 链式结构
核糖
脱氧 核糖
(4)二糖——蔗糖与麦芽糖
比较项目 蔗糖 麦芽糖
相同点 分子式 均为       
性质 都能发生        
不同点 是否含醛基 不含 含有
水解产物
关系 互为同分异构体
(5)多糖——淀粉与纤维素
①相似点
a.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属于多糖,分子式都可表示为            。
b.都能发生水解反应,如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c.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不同点
a.通式中n值不同。
b.淀粉溶液遇碘显    。
2.核酸
(1)核酸的组成
核酸可以看作磷酸、戊糖和碱基通过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2)核糖核酸的形成
核糖核苷酸核糖核酸
(RNA)
(3)脱氧核糖核酸的形成
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酸(DNA)
(4)核酸的生物功能
核酸在生物体的生长、繁殖、遗传和变异等生命现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 糖类的结构与性质
1.唐代张九龄诗句“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涉及淀粉、麦芽糖、葡萄糖、乙醇等化学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淀粉、乙醇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B.蔗糖和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都互为同分异构体
C.麦芽糖、葡萄糖都能被新制的Cu(OH)2氧化
D.淀粉、麦芽糖都能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
2.某学习小组设计的蔗糖水解反应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稀硫酸和热水浴都能加快蔗糖水解速率
B.滴加NaOH溶液的目的是调溶液的pH至碱性
C.加热至沸腾后试管内生成黑色沉淀
D.实验现象证明蔗糖水解有还原性物质生成
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
【提醒】 ①验证水解产物时,首先要加入NaOH溶液中和后再进行实验。②要验证混合液中是否还有淀粉,应直接取水解液加碘水,而不能在加入NaOH中和后再加碘水,因碘水与NaOH溶液反应。
二 核酸的组成与生物功能
3.核酸是生命的基础物质,是病毒的“身份证”。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酸是核蛋白的非蛋白部分,也是由氨基酸残基组成的
B.核酸水解产物中含有磷酸、葡萄糖和碱基
C.核酸、核苷酸都是高分子
D.核酸有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两类,对蛋白质的合成和生物遗传起重要作用
4.图1是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结构片段,它的碱基中胞嘧啶的结构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脱氧核糖核酸中含有的化学键都是不同原子形成的极性共价键
B.2-脱氧核糖(C5H10O4)与葡萄糖互为同系物,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C.胞嘧啶分子式为C4H5N3O,含有的官能团只有氨基和酰胺基
D.脱氧核糖核酸由磷酸、2-脱氧核糖和碱基通过一定方式结合而成
考点三 蛋白质
1.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
(1)组成与结构
       取代了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形成的化合物称为氨基酸。蛋白质水解后得到的几乎都是α-氨基酸,其通式为              ,官能团为        。
(2)化学性质
①两性
例如:甘氨酸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Cl、
                  。
②成肽反应:两个氨基酸分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氨基与羧基间缩合脱去水,形成含有肽键的化合物,发生成肽反应。
两分子氨基酸脱水形成二肽,如:
                   。
2.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
(1)蛋白质的组成
①蛋白质主要由C、H、O、N、S等元素组成。
②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缩聚反应生成的,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3)蛋白质的性质
(4)酶
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具有蛋白质的性质。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其催化作用具有以下特点:
①条件温和,不需加热;②具有高度的专一性;③具有高效催化作用。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氨基酸分子中的—COOH能电离出H+显酸性,—NH2 能结合H+显碱性。(  )
(2)食堂师傅煎鸡蛋准备午餐利用的化学知识是加热使蛋白质变性。(  )
(3)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基酸与水解反应无关。(  )
(4)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Cl溶液和CuSO4 溶液,均有固体析出,两者原理相同。(  )
(5)医疗器械的高温消毒的实质是蛋白质的变性。(  )
(6)酶的催化作用是温度越高越好。(  )
一 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
1.已知半胱氨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半胱氨酸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甘氨酸可以形成二肽的结构为
B.既能与盐酸、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C.与(高半胱氨酸)互为同系物
D.官能团不变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
2.(1)苯丙氨酸的结构为,分别写出苯丙氨酸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一种二肽的结构简式为
,合成这种二肽的氨基酸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      。
氨基酸的成肽规律
  (1)2种不同氨基酸脱水可形成4种二肽
如甘氨酸与丙氨酸混合后,可以在相同分子之间,也可以在不同分子之间,形成以下4种二肽。结构简式分别为、、、

  (2)分子间或分子内脱水成环
+2H2O;
+H2O。
(3)氨基酸分子缩聚成高分子化合物
+(n-1)H2O。
二 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
3.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有蛋白质遇浓硝酸均变黄色
B.通常用酒精消毒,其原理是酒精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
C.浓的Na2SO4溶液能使溶液中的蛋白质析出,加水后析出的蛋白质又溶解
D.鉴别织物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可采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
4.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下列哪些溶液可以使蛋白质发生盐析:    (填字母,下同);加入下列哪些溶液可以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
A.HCl溶液 B.CuSO4溶液
C.(NH4)2SO4溶液 D.甲醛溶液
E.酒精溶液 F.NaOH溶液
G.Na2SO4溶液 H.Pb(Ac)2溶液
蛋白质的盐析与变性比较
盐析 变性
概念 蛋白质在某些可溶性盐的浓溶液中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下,蛋白质的性质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
特征 可逆 不可逆
实质 溶解度降低,物理变化 结构、性质改变,化学变化
条件 碱金属、镁、铝等轻金属盐和铵盐的浓溶液 加热、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紫外线、重金属盐、苯酚、甲醛、乙醇等
用途 分离、提纯蛋白质 杀菌、消毒、保存标本
实例 硫酸铵或硫酸钠等盐溶液使蛋白质盐析 重金属盐(例如硫酸铜)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24·吉林高考)用碱液清洗厨房油污,原因是油脂可碱性水解。(  )
(2)(2024·安徽高考)油脂甘油。(  )
(3)(2024·安徽高考)淀粉乙醇。(  )
(4)(2024·安徽高考)将白糖熬制成焦糖汁,利用蔗糖高温下充分炭化为食物增色。(  )
(5)(2024·新课标卷)羊毛可用于制毛笔,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
(6)(2024·新课标卷)竹子可用于造纸,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
(7)(2024·甘肃高考)用酒精灯灼烧织物产生类似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明该织物含蛋白质。(  )
(8)(2023·北京高考)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基酸。(  )
(9)(2024·浙江1月选考)麦芽糖与稀硫酸共热后加NaOH溶液调至碱性,再加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可判断麦芽糖是否水解。(  )
(10)(2024·浙江1月选考)硬脂酸甘油酯在NaOH溶液中皂化:+3NaOH+3C17H35COONa。(  )
2.(2024·广东高考4题)我国饮食注重营养均衡,讲究“色香味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烹饪糖醋排骨用蔗糖炒出焦糖色,蔗糖属于二糖
B.新鲜榨得的花生油具有独特油香,油脂属于芳香烃
C.凉拌黄瓜加醋使其具有可口酸味,食醋中含有极性分子
D.端午时节用粽叶将糯米包裹成形,糯米中的淀粉可水解
3.(2023·天津高考2题)下列化学常识,错误的是(  )
A.淀粉是一种多糖 B.葡萄糖有还原性
C.油脂是一种高分子 D.氨基酸具有两性
4.(2024·北京高考4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氧化生成CO2和H2O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核酸可看作磷酸、戊糖和碱基通过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C.由氨基乙酸形成的二肽中存在两个氨基和两个羧基
D.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少量鸡蛋清溶液会发生盐析
第55讲 油脂 生物大分子
【考点·全面突破】
考点一
必备知识夯实
1.高级脂肪酸   3.①C17H35COOH
C15H31COOH  ②C17H33COOH C17H31COOH 4.小 混合
关键能力突破
1.D 天然油脂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A正确;油脂含有酯基,在人体内的化学变化主要是在脂肪酶的催化下进行水解,B正确;油脂含有酯基,是酯的一种,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C正确;植物油含有不饱和键,能使溴水褪色,D错误。
2.(1)C57H106O6 不是 (2)A分子中C17H33—为不饱和烃基,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和溴发生加成反应 (3)加成反应 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油酸 丙三醇(或甘油) (4)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的熔点影响很大,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熔点较低,含较多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熔点较高
考点二
必备知识夯实
1.(1)Cm(H2O)n (2)2~10 (3)①b.银镜反应 2C2H5OH+2CO2↑ ②C5H10O5 C5H10O4 (4)C12H22O11 水解反应 葡萄糖和果糖 葡萄糖 (5)①a.(C6H10O5)n
b.+nH2O ②b.蓝色
关键能力突破
1.B 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均属于多糖,分子式均为(C6H10O5)n,但聚合度n不同,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B错误。
2.C 稀硫酸做蔗糖水解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热水浴使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A正确;反应后溶液中有硫酸,会影响Cu(OH)2与产物葡萄糖的反应,因此要用NaOH中和硫酸至溶液呈碱性,B正确;加热至沸腾后,Cu(OH)2被还原成Cu2O,为砖红色固体,C错误;通过实验现象可知Cu(OH)2被还原成Cu2O,表现氧化性,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表现还原性,D正确。
3.D 核酸是由磷酸、戊糖和碱基通过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的,A错误;核酸水解的最终产物是磷酸、戊糖和碱基,B错误;核酸是高分子,但核苷酸不是高分子,C错误。
4.D 脱氧核糖核酸中含有C—C非极性共价键,A错误;2-脱氧核糖为环状结构,与葡萄糖结构不相似,二者不互为同系物,且脱氧核糖中无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B错误;由结构简式可知,胞嘧啶含有的官能团为酰胺基、氨基和碳碳双键等,C错误。
考点三
必备知识夯实
1.(1)氨基  —NH2和—COOH
(2)①H2NCH2COOH+NaOHH2O+H2NCH2COONa

2.(3)氨基酸 碱 酸 黄
易错辨析
(1)√ (2)√ (3)× (4)× (5)√ (6)×
关键能力突破
1.D 半胱氨酸官能团不变的同分异构体有:巯基与氨基换位,巯基和氨基同在α-碳原子或同在β-碳原子上,共有3种,D错误。
2.(1)+HCl
+NaOH+H2O
(2) 
3.A 含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加热后变黄色,A错误。
4.CG ABDEFH
【真题·体验品悟】
1.(1)√ (2)√ (3)× (4)× (5)√ (6)√ (7)√
(8)√ (9)× (10)√
2.B 1分子蔗糖可水解生成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蔗糖属于二糖,A项正确;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不属于芳香烃,B项错误;食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和水,CH3COOH和H2O均为极性分子,C项正确;糯米中的淀粉可发生水解最终得到葡萄糖,D项正确。
3.C 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
4.C 氨基乙酸的结构简式为H2NCH2COOH,形成的二肽的结构简式为H2NCH2CONHCH2COOH,该二肽中含1个氨基、1个羧基和1个肽键,C错误。
9 / 9(共84张PPT)
第55讲 油脂 生物大分子
高中总复习·化学
课标要求
1. 认识油脂的结构、性质、转化关系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 能列举典型的糖类物质,能说明单糖、二糖及多糖的区别和联系,能探
究葡萄糖的化学性质,能描述淀粉、纤维素的典型性质。
3. 能辨识蛋白质结构中的官能团,能说明蛋白质的基本结构特点,能判断
氨基酸的缩合产物、多肽的水解产物,能分析说明氨基酸、蛋白质与人体
健康的关系。
考点·全面突破
01
真题·体验品悟
02
课时·跟踪检测
03
考点·全面突破
锁定要点,聚焦应用
考点一 油脂
1. 组成和结构
油脂是 与甘油反应所生成的酯,由C、H、O三种元素组
成,其结构可表示为
高级脂肪酸 
c
c
2. 分类
3. 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种类较多,常见的有:
①饱和脂肪酸:如硬脂酸,结构简式为 ;软脂酸,结构
简式为 。
②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结构简式为 ;亚油酸,结构
简式为 。
C17H35COOH 
C15H31COOH 
C17H33COOH 
C17H31COOH 
4. 物理性质
性质 特点
密度 比水
溶解性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熔、沸点 天然油脂都是 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小 
混合 
5. 化学性质
1. 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天然油脂是混合物
B. 油脂在人体内的化学变化主要是在脂肪酶的催化下进行水解
C. 油脂是酯的一种,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
D. 植物油和矿物油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解析: 天然油脂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A正确;油脂含有
酯基,在人体内的化学变化主要是在脂肪酶的催化下进行水解,B正确;
油脂含有酯基,是酯的一种,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生产甘油
和肥皂,C正确;植物油含有不饱和键,能使溴水褪色,D错误。

2. 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某天然油脂A可发生下列反应:
已知A的结构简式为 ,C17H35—和C17H33—都是高级脂肪酸
的烃基(呈链状)。
(1)写出A的分子式: ,A (填“是”或“不是”)
高分子化合物。
(2)A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主要原因是

C57H106O6
不是
A分子中C17H33—为不
饱和烃基,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和溴发生加成反应
(4)若A中高级脂肪酸的烃基都是C17H35—,由A组成的油脂在通常状况
下一定是固体;若A中高级脂肪酸的烃基都是C17H33—,由A组成的油脂在
通常状况下一定是液体。从分子组成与结构方面来说,油脂呈液态、固态
的规律是

(3)写出反应①的反应类型: ,②的反应类型:
,B的名称: ,D的名称(或俗名):

加成反应
水解反
应(取代反应)
油酸
丙三醇
(或甘油)
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的熔点影响很大,含较多不饱和脂肪
酸的甘油酯熔点较低,含较多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熔点较高
考点二 糖类 核酸
1. 糖类
(1)概念
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以定义为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
物。大多数糖类化合物的通式为 ,所以糖类也叫碳水化
合物。
Cm(H2O)n 
(2)分类
c
(3)单糖
①葡萄糖
a.结构:葡萄糖[多羟基醛,结构简式为
CH2OH(CHOH)4CHO]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性质
c
c
②戊糖——核糖、脱氧核糖
核糖和脱氧核糖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核酸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子式 环式结构 链式结构
核糖
脱氧 核糖
C5H10O5
C5H10O4
(4)二糖——蔗糖与麦芽糖
比较项目 蔗糖 麦芽糖
相同点 分子式 均为
性质 都能发生
不同点 是否含醛基 不含 含有
水解产物
关系 互为同分异构体
C12H22O11 
水解反应 
葡萄糖和果糖
葡萄糖
(5)多糖——淀粉与纤维素
①相似点
a.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属于多糖,分子式都可表示为 。
b.都能发生水解反应,如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c.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C6H10O5) n
+nH2O 
②不同点
a.通式中n值不同。
b.淀粉溶液遇碘显 。
蓝色 
2. 核酸
(1)核酸的组成
核酸可以看作磷酸、戊糖和碱基通过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2)核糖核酸的形成
(3)脱氧核糖核酸的形成
(4)核酸的生物功能
核酸在生物体的生长、繁殖、遗传和变异等生命现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 糖类的结构与性质
1. 唐代张九龄诗句“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涉及淀粉、麦芽糖、葡萄
糖、乙醇等化学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淀粉、乙醇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B. 蔗糖和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都互为同分异构体
C. 麦芽糖、葡萄糖都能被新制的Cu(OH)2氧化
D. 淀粉、麦芽糖都能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

解析: 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
和纤维素均属于多糖,分子式均为(C6H10O5)n,但聚合度n不同,二者
不互为同分异构体,B错误。
2. 某学习小组设计的蔗糖水解反应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省略)。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A. 稀硫酸和热水浴都能加快蔗糖水解速率
B. 滴加NaOH溶液的目的是调溶液的pH至碱性
C. 加热至沸腾后试管内生成黑色沉淀
D. 实验现象证明蔗糖水解有还原性物质生成

解析: 稀硫酸做蔗糖水解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热水浴使温
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A正确;反应后溶液中有硫酸,会影响Cu(OH)
2与产物葡萄糖的反应,因此要用NaOH中和硫酸至溶液呈碱性,B正确;
加热至沸腾后,Cu(OH)2被还原成Cu2O,为砖红色固体,C错误;通过
实验现象可知Cu(OH)2被还原成Cu2O,表现氧化性,则蔗糖的水解产物
表现还原性,D正确。
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
【提醒】 ①验证水解产物时,首先要加入NaOH溶液中和后再进行实验。
②要验证混合液中是否还有淀粉,应直接取水解液加碘水,而不能在加入
NaOH中和后再加碘水,因碘水与NaOH溶液反应。
二 核酸的组成与生物功能
3. 核酸是生命的基础物质,是病毒的“身份证”。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
确的是(  )
A. 核酸是核蛋白的非蛋白部分,也是由氨基酸残基组成的
B. 核酸水解产物中含有磷酸、葡萄糖和碱基
C. 核酸、核苷酸都是高分子
D. 核酸有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两类,对蛋白质的合成和生物遗传起
重要作用

解析: 核酸是由磷酸、戊糖和碱基通过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的,A错
误;核酸水解的最终产物是磷酸、戊糖和碱基,B错误;核酸是高分子,
但核苷酸不是高分子,C错误。
4. 图1是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结构片段,它的碱基中胞嘧啶的结构如
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脱氧核糖核酸中含有的化学键都是不同原子形成的极性共价键
B. 2-脱氧核糖(C5H10O4)与葡萄糖互为同系物,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C. 胞嘧啶分子式为C4H5N3O,含有的官能团只有氨基和酰胺基
D. 脱氧核糖核酸由磷酸、2-脱氧核糖和碱基通过一定方式结合而成

解析: 脱氧核糖核酸中含有C—C非极性共价键,A错误;2-脱氧核糖
为环状结构,与葡萄糖结构不相似,二者不互为同系物,且脱氧核糖中无
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B错误;由结构简式可知,胞嘧啶含有的官能
团为酰胺基、氨基和碳碳双键等,C错误。
考点三 蛋白质
1. 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
(1)组成与结构
取代了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形成的化合物称为氨基酸。蛋
白质水解后得到的几乎都是α-氨基酸,其通式为 ,官能
团为 。
氨基 
 
—NH2和—COOH 
(2)化学性质
①两性
例如:甘氨酸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HCl 、 。
H2NCH2COOH+NaOH H2O+ H2NCH2COONa
②成肽反应:两个氨基酸分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定条件下,
通过氨基与羧基间缩合脱去水,形成含有肽键 的化合物,发生
成肽反应。
两分子氨基酸脱水形成二肽,如:

 
2. 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
(1)蛋白质的组成
①蛋白质主要由C、H、O、N、S等元素组成。
②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缩聚反应生成的,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
合物。
(2)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3)蛋白质的性质
(4)酶
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具有蛋白质的性质。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其催化作用具有以下特点:
①条件温和,不需加热;②具有高度的专一性;③具有高效催化作用。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氨基酸分子中的—COOH能电离出H+显酸性,—NH2 能结合H+显碱
性。 ( √ )
(2)食堂师傅煎鸡蛋准备午餐利用的化学知识是加热使蛋白质变性( √)
(3)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基酸与水解反应无关。 ( × )
(4)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Cl溶液和CuSO4 溶液,均有固
体析出,两者原理相同。 ( × )
(5)医疗器械的高温消毒的实质是蛋白质的变性。 ( √ )


×
×

(6)酶的催化作用是温度越高越好。 ( × )
×
一 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
1. 已知半胱氨酸的结构简式为 ,
下列关于半胱氨酸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与甘氨酸可以形成二肽的结构为
B. 既能与盐酸、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C. 与 (高半胱氨酸)互为同系物
D. 官能团不变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

解析: 半胱氨酸官能团不变的同分异构体有:巯基与氨基换位,巯基
和氨基同在α-碳原子或同在β-碳原子上,共有3种,D错误。
2. (1)苯丙氨酸的结构为 ,分别写出苯丙氨酸与盐
酸、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Cl

NaOH   +H2O
,合成这种二肽的氨基酸的结构简式分别
为 、 。
(2)一种二肽的结构简式为
氨基酸的成肽规律
  (1)2种不同氨基酸脱水可形成4种二肽
如甘氨酸与丙氨酸混合后,可以在相同分子之间,也可以在不同分子
之间,形成以下4种二肽。结构简式分别为 、



  (2)分子间或分子内脱水成环
+2H2O;
+H2O。
(3)氨基酸分子缩聚成高分子化合物
+(n-1)H2O。
二 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
3.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所有蛋白质遇浓硝酸均变黄色
B. 通常用酒精消毒,其原理是酒精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
C. 浓的Na2SO4溶液能使溶液中的蛋白质析出,加水后析出的蛋白质又溶解
D. 鉴别织物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可采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
解析: 含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加热后变黄色,A错误。

4.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下列哪些溶液可以使蛋白质发生盐析:
(填字母,下同);加入下列哪些溶液可以使蛋白质发生变
性: 。
A. HCl溶液 B. CuSO4溶液
C. (NH4)2SO4溶液 D. 甲醛溶液
E. 酒精溶液 F. NaOH溶液
G. Na2SO4溶液 H. Pb(Ac)2溶液
CG
ABDEFH
蛋白质的盐析与变性比较
盐析 变性
概念 蛋白质在某些可溶性盐
的浓溶液中因溶解度降
低而析出 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下,蛋白
质的性质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
特征 可逆 不可逆
实质 溶解度降低,物理变化 结构、性质改变,化学变化
盐析 变性
条件 碱金属、镁、铝等轻金
属盐和铵盐的浓溶液 加热、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紫外
线、重金属盐、苯酚、甲醛、乙醇等
用途 分离、提纯蛋白质 杀菌、消毒、保存标本
实例 硫酸铵或硫酸钠等盐溶
液使蛋白质盐析 重金属盐(例如硫酸铜)溶液能使蛋白
质变性
真题·体验品悟
感悟高考,明确方向
1.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24·吉林高考)用碱液清洗厨房油污,原因是油脂可碱性水解。
( √ )
(2)(2024·安徽高考)油脂 甘油。 ( √ )
(3)(2024·安徽高考)淀粉 乙醇。 ( × )
(4)(2024·安徽高考)将白糖熬制成焦糖汁,利用蔗糖高温下充分炭化
为食物增色。 ( × )
(5)(2024·新课标卷)羊毛可用于制毛笔,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 √ )


×
×

(6)(2024·新课标卷)竹子可用于造纸,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 √ )
(7)(2024·甘肃高考)用酒精灯灼烧织物产生类似烧焦羽毛的气味,说
明该织物含蛋白质。 ( √ )
(8)(2023·北京高考)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基酸。 ( √ )
(9)(2024·浙江1月选考)麦芽糖与稀硫酸共热后加NaOH溶液调至碱
性,再加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可判断麦芽糖是否水解。 ( × )



×
(10)(2024·浙江1月选考)硬脂酸甘油酯在NaOH溶液中皂
化: +3NaOH +3C17H35COONa。 ( √ )

2. (2024·广东高考4题)我国饮食注重营养均衡,讲究“色香味形”。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烹饪糖醋排骨用蔗糖炒出焦糖色,蔗糖属于二糖
B. 新鲜榨得的花生油具有独特油香,油脂属于芳香烃
C. 凉拌黄瓜加醋使其具有可口酸味,食醋中含有极性分子
D. 端午时节用粽叶将糯米包裹成形,糯米中的淀粉可水解
解析: 1分子蔗糖可水解生成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蔗糖属于二
糖,A项正确;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不属于芳香烃,B项错误;食
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和水,CH3COOH和H2O均为极性分子,C项正确;糯
米中的淀粉可发生水解最终得到葡萄糖,D项正确。

3. (2023·天津高考2题)下列化学常识,错误的是(  )
A. 淀粉是一种多糖 B. 葡萄糖有还原性
C. 油脂是一种高分子 D. 氨基酸具有两性
解析: 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

4. (2024·北京高考4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氧化生成CO2和H2O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 核酸可看作磷酸、戊糖和碱基通过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C. 由氨基乙酸形成的二肽中存在两个氨基和两个羧基
D. 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少量鸡蛋清溶液会发生盐析
解析: 氨基乙酸的结构简式为H2NCH2COOH,形成的二肽的结构简式
为H2NCH2CONHCH2COOH,该二肽中含1个氨基、1个羧基和1个肽键,C
错误。

课时·跟踪检测
培优集训,提升素养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
确的是(  )
A. 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 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 果糖、蔗糖、麦芽糖都属于低聚糖
D. 蚕丝、羊毛、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植物油属于油脂,在烃基部分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因此能
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A错误;果糖是单糖,不
属于低聚糖,而蔗糖、麦芽糖是二糖,二糖属于低聚糖,C错误;蚕丝、
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而棉花的主要成分则是纤维素,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化学物质与生命过程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维生素C可以还原活性氧自由基
B. 蛋白质只能由蛋白酶催化水解
C. 淀粉可用CO2为原料人工合成
D. 核酸可视为核苷酸的聚合产物
解析: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活性氧自由基,A正确; 蛋白质
在酸、碱的作用下也能发生水解,B错误;将二氧化碳先转化为葡萄糖,
再转化为淀粉,实现用CO2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C正确;核苷酸通过聚合
反应可得到核酸,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2024·武汉江汉区摸底)《黄帝内经》中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
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以上食物中富含糖类、蛋白质、油脂等营养
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蔗糖和麦芽糖均为二糖,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B. 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可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C. 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中没有任何作用
D. 蛋白质主要是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遇重金属盐会发生变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蔗糖和麦芽糖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A
正确;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
物,油脂可以在酸性、碱性、酶催化三种条件下发生水解,在酸性条件下
的水解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B正确;纤维素在人体中能够加强胃肠
蠕动,具有通便功能,C错误;蛋白质是氨基酸的脱水缩合物,一定含C、
H、O、N四种元素,还可能含少量的S、P等元素,遇重金属盐会发生蛋白
质的变性,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于制造肥皂和油漆
B. 福尔马林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浸制动物标本
C.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常用的燃料
D. 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
胰岛素
解析: 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下列有关核糖(结构简式如图所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葡萄糖互为同系物
B. 碳原子均是sp3杂化
C. 能发生氧化反应
D. 属于生物大分子
解析: 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OH)4CHO,葡萄糖比核糖多
1个CHOH,羟基数目不同,二者不互为同系物,A错误;分子中饱和碳原
子采用sp3杂化,醛基中的碳原子采用sp2杂化,B错误;核糖相对分子质量
较小,属于小分子化合物,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淀粉溶液中加入碘水 溶液变蓝 说明淀粉没有水解
B 将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K2Cr2O7)
溶液混合 橙色溶液变为绿色 乙醇具有氧化性
C 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解后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未出现银镜 水解的产物为非还原糖
D 将新制的Cu(OH)2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加热 产生砖红色沉淀(Cu2O)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A项,也有可能是淀粉部分水解,错误;B项,重铬酸钾具有强
氧化性,能把乙醇氧化,橙色溶液变为绿色,说明乙醇具有还原性,错
误;C项,发生银镜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未加入碱中和稀硫酸,
错误;D项,实验表明葡萄糖被氧化,说明葡萄糖具有还原性,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2024·成都模拟)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有机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基
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油脂、核苷酸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 淀粉在酸中能水解,可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碘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C. 纤维素在人体消化酶的作用下最终转化生成CO2和水
D.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分离提纯蛋白质
解析: 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油脂、核苷酸不属于高分子化合
物,A错误;淀粉在酸中能水解为葡萄糖,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碘液,若
不变蓝,说明淀粉已经完全水解,B正确;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C错
误;Cu2+使蛋白质变性,不能用CuSO4溶液分离提纯蛋白质,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2024·北京四中开学测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葡萄糖能水解生成2 mol CH3CH2OH和2 mol CO2
B. 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CuSO4溶液,都会产生沉淀
C. 1 mol油脂在稀硫酸中水解可以生成1 mol甘油和3 mol高级脂肪酸
D. 欲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可向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
新制的Cu(OH)2并加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1 mol葡萄糖能在酶的催化下分解生
成2 mol CH3CH2OH和2 mol CO2,A错误;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
Na2SO4、CuSO4溶液,都会产生沉淀,前者发生蛋白质的盐析,后者发生
蛋白质的变性,B正确;油脂在稀硫酸作用下的水解是一个可逆反应,故1
mol油脂在稀硫酸中水解可以生成小于1 mol甘油和小于3 mol高级脂肪酸,
C错误;蔗糖在稀硫酸催化下水解,而用新制的Cu(OH)2检验醛基时需
在碱性环境中,故欲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可向水解后的溶
液中先加入NaOH溶液中和催化剂稀硫酸后,再加入新制的Cu(OH)2并
加热才能成功,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某油脂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属于纯净物
B. 能制取肥皂
C. 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6 mol氢气加成
D. 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完全水解后产物相同的油脂有3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有确定结构属于纯净物,该油脂结构确定,属于纯净物,A正
确;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B正
确;从该油脂的结构可知,1分子该油脂有6个碳碳双键,因此1 mol该物质
最多可与6 mol氢气加成,C正确;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完全水解后产物
相同,则与甘油发生酯化的高级脂肪酸相同,只是发生酯化反应的位置不
同,中间碳上的高级脂肪酸可分别与上、下的高级脂肪酸互换位置,因此
存在两种同分异构体,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玉米芯、甘蔗渣等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所得的木糖(C5H10O5),属于
多羟基醛,木糖与浓硫酸加热作用可生成糠醛 ,由木糖
生成糠醛的反应有消去反应
B. 醛类、葡萄糖、甲酸及其甲酸酯类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C. 阿斯巴甜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甜味剂,结构简式为 ,
它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属于α-氨基酸
D.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C5H10O5脱去水生成碳碳双键为消去反应,A正确;醛类、葡萄
糖、甲酸及其甲酸酯类均含有醛基,都能发生银镜反应,B正确;根据阿
斯巴甜的结构简式可知,其中的氨基连在β-碳原子上,属于β-氨基酸,C错
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高级脂肪
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2024·长治模拟)葡萄糖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单糖,是易溶于水的
无色晶体。葡萄糖遇水容易形成α、β两种环状结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链状葡萄糖中有5个手性碳原子
B. α、β两种结构的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 α、β两种结构中的碳原子都为sp3杂化
D. 葡萄糖易溶于水的原因之一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同时连有四个不相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结
合题干链状葡萄糖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有2、3、4、5号4个手性碳原
子,A错误;α、β两种结构的葡萄糖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故互为同
分异构体,B正确;α、β两种结构中的碳原子都是以单键与其他原子结
合,为sp3杂化,C正确;已知能够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物质在水中
的溶解度更大,葡萄糖分子含有羟基,能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故葡
萄糖易溶于水的原因之一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
12.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1)淀粉和纤维素是两种重要的多糖,这两种物质 (填“能”
或“不能”)互称为同分异构体,以淀粉为原料,通过生物发酵法可制备
乳酸。
CH3CH COOH
不能
乳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写出该六元环状化合物的
结构简式: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聚合度n值为不确定
值,所以淀粉和纤维素都是混合物,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由CH3CH
COOH知,乳酸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和一个羧基,2分子乳酸在一定条件下
发生酯化反应可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该六元环状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在常温常压下,油脂既有呈固态的,也有呈液态的。某液态油脂的
一种成分的结构简式为 ,则该油脂 (填“能”或“不
能”)使溴水褪色,该油脂在热的NaOH溶液中水解的产物有
C17H35COONa、C17H33COONa、C15H29COONa和 (填结构简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由结构简式可知,烃基—C17H33和—C15H29中均含有碳碳双
键,则该油脂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为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该油脂在热的NaOH溶液中水解的产物有
C17H35COONa、C17H33COONa、C15H29COONa和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发育出现障碍,患营养缺乏症主要是由摄入蛋白质不足引起的。以
下是某蛋白质的结构片段:
已知上述蛋白质结构片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4,则该片段水解成的各种
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为 。
解析: 该蛋白质结构片段含有4个酰胺基,水解生成4个氨基酸分
子,则蛋白质结构片段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4个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即水解生成的各种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364+72=436。
43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乳酸是重要的果味添加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是获得乳酸的
两种方法。
已知:
(1)向淀粉溶液中滴加几滴碘水,现象是 。
解析:向淀粉溶液中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蓝。
溶液变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写出反应E→F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E为乙醇,经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
+O2 2CH3CHO+2H2O。
(3)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
2CH3CH2OH+O2  2CH3CHO+
2H2O
加成反应
解析:反应①中乙醛与HCN发生已知信息中第一步加成反应生成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1 mol乳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得气体V1 L(标准状况);1 mol乳
酸与足量碳酸氢钠反应,可得气体V2 L (标准状况),则V1∶V2
= 。
解析: 乳酸中羟基和羧基均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则1 mol乳酸
能与2 mol Na反应生成1 mol氢气,乳酸中只有羧基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
二氧化碳气体,1 mol乳酸能消耗1 mol碳酸氢钠生成1 mol二氧化碳,则
V1∶V2=1∶1。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THANKS
演示完毕 感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