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世界现代史 20C初至今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存、对抗时代)
20C上半期
20C下半期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两次大战之间的社会主义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发展
20C90S以来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合作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单元概览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世界现代史
课标要求: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特点;了解当代世界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新旧格局交替时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
1.美国希望建立单极世界
原因
表现
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希望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①“9·11”事件之后,美国迅速展开反恐行动
② 2001年发动了阿富汗战争
③ 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2.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原因
直接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根本原因: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具体原因:世界出现新的分化和大国关系调整
【美国的相对衰落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西欧、日本、俄罗斯、第三世界、中国)】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3.多极化趋势的继续发展
地区 表现
欧盟 继续向政治和经济一体化迈进;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主张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欧盟的独特作用,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俄罗斯 取代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
推行多极化外交,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举足轻重
日本 在保持经济大国的同时,
将追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作为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
中国 进一步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 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4.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材料 “两极论重意识形态,多极论重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两极论突出一国的国家实力,有实力就可以为所欲为;多极论认为各国的国家行为必须考虑共同的道义因素和尊重国际公理”,“两极论重军事力量,多极论重经济、科技实力和友好关系,强调各国和平发展的意义”,“两极论反映两超的战略利益,多极论反映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利益。”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更为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形成
有利于缓和大国关系,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
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2003年1月,欧洲议会就是否支持美国对伊拉克动武进行辩论投票,法、德两国要求一切可能和平解决危机,其主张获281票支持,209票反对。会后,英、意、葡等欧盟5个和东欧3个入盟候选国领导人联名发表公开信,表示坚决支持美国对伊战争。由此可知( )
A.欧美联盟关系裂痕凸显 B.英国脱欧倾向初露端倪
C.美国极力操控欧洲议会 D.法德两国主宰欧盟事务
在科索沃危机期问,欧盟坚持召开朗布伊埃和谈,希望在欧盟的主导下解决问题。1999年科索沃战争后,欧盟决定设立外交和国防总代表一职,充分表现了独立解决欧洲问题的决心。这表明( )
A.欧洲已实现政治一体化 B.欧盟在多极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
C.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D.欧盟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含义
表现
实质
作用
问题
对策
指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使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高度融合,形成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生产、贸易、资本(投资、金融全球化)、信息文化、经济管理制度全球化
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①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快世界经济发展
②使商品和服务更丰富,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
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
①顺应全球化趋势(主动参与)②各国既要保卫自己的经济安全,又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③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与政治新秩序④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1.概况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时期 概况
新航路开辟时 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使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向世界扩展
工业革命后 世界市场更加扩大
二战后 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20世纪70年代以来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主要推动力量
进入20世纪90年代 跨国公司迅猛发展;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
进入21世纪 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2.全球化的进程
(1)含义: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2)与全球化的关系: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集团化发
展的必然趋势。
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但是利大于弊。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3.区域经济集团化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东南亚国家联盟 亚太经合组织
成立 时间
成员国
主要 特点
1993 1994 1967 1989
欧洲国家 美、加、墨 东南亚国家 中、美在内的
亚太地区国家
联合程度最高 政治经济一体化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主要在经济领域 政治、经济、安全 一体化合作组织 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亚太地区层级最高
领域最广、最有影响
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下图是不同类型国家的进出口依存度变化示意图。该图适合用来说明( )
A.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 B.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发展
C.发达国家经济陷入了滞胀 D.世界贸易全球化的加强
三、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1.社会信息化,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信息网络体系,21世纪以来,社会信息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享受网络便利,保护信息安全
三、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2.文化多样化,是世界文化基本特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应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同时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交流。
图3、图4分别为1955~1956年拍摄的动画片《神笔》《骄傲的将军》的剧照,两部影片融入了中国传统戏曲、诗画等元素,在世界影坛上独树一帜。这体现出新中国艺术创作( )
A.探索民族化道路的取向 B.以进入世界市场为主要目标
C.摆脱外来艺术形式影响 D.服务于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进入20世纪下半叶,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全球化。但是,我们必须同时看到,世界文化的全球化是在各种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状态下进行的,这使得各民族国家和地区文化的特殊性与独立性也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如果说世界文化的全球化源于自身质的规定性的话,那么民族或地区文化也有自己内在的运行逻辑。这一材料旨在说明( )
A.世界文化的全球化是一种不可改变的发展趋势
B.各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应按照固有轨迹各自演进
C.世界各民族需要积极吸纳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D.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全球化的应有之意
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1.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趋势:进入21世纪,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2.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①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经济复苏乏力
②南北差距(南北问题)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①地区热点问题(民族、种族、宗教、领土)
②核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犯罪、气候变化等。
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④海洋权益、极地资源争夺
(1)发展方面的问题
(2)和平方面的问题
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3.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1)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机制
全球 层面 1999年组成的二十国集团 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
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地区 层面 2010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 有效维护欧亚地区的安全
2009年金砖国家峰会 2015年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金砖国家争取合作共赢的平台
1.传统的治理机制:
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
2.新的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
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2)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内容 ①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②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依据 ①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
②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
意义 ①是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
②是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实践 通过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等具体措施,以自己的发展惠及世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3年习近平首次提出)
“中国追求建设什么样的世界”这一重大问题,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提供的中国方案。
■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习近平2017.1.18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
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习近平谈发展道路: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过去几十年,国际社会沧海桑田般的巨变化。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的潮流。面对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尊严,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维护国际的公平正义。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每个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促进其他各国共同发展。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安全保障,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共同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而合作共赢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途径。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只能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去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着来办,这是处理国际事务的民主原则,国际社会应该共同遵守。 ——摘自《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重要演讲》
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中外历史纲要下导学案 姓名: 班级: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课标要求】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特点;了解当代世界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必备基础史实】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1.美国希望建立单极世界
原因 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希望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表现 ①“9·11”事件之后,美国迅速展开反恐行动 ② 2001年发动了阿富汗战争 ③ 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
2.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原因
①直接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②根本原因: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③具体原因:世界出现新的分化和大国关系调整【美国的相对衰落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西欧、日本、俄罗斯、第三世界、中国)】
3.多极化趋势的继续发展
4.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更为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形成
有利于缓和大国关系,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
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1.概况
2.全球化的进程
3.区域经济集团化
(1)含义: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三、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1.社会信息化,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信息网络体系,21世纪以来,社会信息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2.文化多样化,是世界文化基本特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应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同时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交流。
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1.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2.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1)发展方面的问题:①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经济复苏乏力
②南北差距(南北问题)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2)和平方面的问题:①地区热点问题(民族、种族、宗教、领土)②核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犯罪、气候变化等。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④海洋权益、极地资源争夺
3.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1)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机制
1.传统的治理机制: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
2.新的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
(2)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