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文说明文常考考点 梳理练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下学期小升初会考复习备考

文档属性

名称 时文说明文常考考点 梳理练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下学期小升初会考复习备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2 17:0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时文说明文常考考点 梳理练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下学期小升初会考复习备考
1.阅读。
筷子小传 ①筷子是中国独创的餐具,迄今至少使用了3000多年。《韩非子 喻老》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意思是说商纣王挥霍无度,大臣箕子为之恐惧。“纣为象箸”便典出于此。这说明,在商纣王时,已经有筷子的存在了。河南安阳殷墟1005号墓中曾出土6支青铜箸头,可以接柄使用。
②作为传统餐具,筷子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先秦时代,筷子被称为“梜”,战国晚期至汉代开始称为“箸”,到了明代得名“筷”。在古代,筷子寄托了人们对“行船畅快无阻”的美好愿望。它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这是中国人对自然最朴素的理解。在许多地方,筷子可作为新婚礼物,寓意成双成对。中国筷子还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许多来我国旅游观光的外国人总愿带回几把中国筷子作为纪念。比起其他旅游纪念品,筷子既经济实惠,又蕴含中国传统文化。
③古时候,筷子的使用很有讲究。朱熹的《童蒙须知》中有言,“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在现代,人们也都遵循着使用筷子的礼仪。
④使用筷子时,要牵动手指、手腕、手臂,甚至肩膀等30多个关节和50多处肌肉。由此可见,用筷子吃饭,不仅进食方便,还可以灵活手指、锻炼脑力,有益身心健康。这样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⑤走过漫长的岁月,如今我们使用的筷子花样繁多。就材质而言,除常见的竹筷子,还有木筷子、银筷子、瓷筷子、不锈钢筷子、塑料筷子。就造型而言,有素雅的原木筷,还有彩漆、雕花筷子,以及多种材质镶拼而成的筷子。为适应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一次性筷子应运而生。不同颜色的筷子则适合家庭成员间区分使用。一种配有筷子及勺子的便携餐盒既环保又卫生,深受年轻人喜爱。为推广分餐制,写有“公筷”的筷子正被越来越多的餐馆所接受。
⑥小小筷子,传递着中华传统文化,关联着社会文明健康。
(1)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这句话中的“至少”能否删去?请结合短文内容写明理由。
(2)下列说法与短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文中引用朱熹的话,旨在说明古人讲究筷子和勺子同时举起来使用,进食极为方便。
B.便携餐具、公筷的出现,都顺应了人们对环保、卫生生活的需求。
(3)短文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
悠久历史→(① )→(② )→(③ )→(④ )
阅读理解。
当长白山只剩下了树
秋天的长白山,被称为金色的殿堂。可有人问当地一位老人,今天的长白山和过去的长白山有什么区别吗?老人反问道:“现在的秋天,在长白山还能看到野生动物吗?”
1986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南坡和西坡遭遇15号台风的干扰,导致近一万公顷原始森林的活立木发生大面积倒伏,跨越长白山的阔叶红松林、针叶混合林和岳桦林三个森林垂直分布景观带。当时有一种观点,说是100多万立方米的木材,在风倒区如果不捡走它们会着火,着火了谁负责?自那以后,长白山车水马龙,人声鼎沸,马达轰鸣,那片风倒木一根也不剩地被捡走了。
大山里的野生动物也有它们的生活习性,面对噪音污染,它们用无言和离去表达了抗议。在人们把风倒木捡出大山的几年中,拖拉机、推土机和几千个伐木工人全进去了,土壤结构、幼树幼苗,整个自然生态遭到破坏,那么一大片林子光秃秃的,再也没有长出一棵树。20世纪90年代中期,长白山的马鹿还有500多头。有一处被命名为“地下森林”的旅游景点,里面修了栈道,马鹿在林中的迁徙路线被阻隔,到2005年再做统计时,长白山森林里马鹿的数量已不到50头。
从2000年到2005年,曾经有6年的时间里,打松子成了长白山的经济增长点,一棵棵高大的红松被个人承包。森林里,不但有树,也有松鼠和其他很多动物,松子就是它们的食物。如果这些动物的粮食被我们人类吃了,野生动物靠什么生存?松子也是松树的孩子,松子在维系森林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树种自身并不能落地生根,它们要靠松鼠把种子吃了,排出粪便,松子才能破壳,才能生根成长。松鼠在森林里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可是当人们视松子为发财的来源时,拖拉机、推土机都进了林子。地上捡不够,树上打还不够,为了彻底和快捷,连枝带头砍了下来。以往每年9月马鹿生产的时候,它们的动静热闹极了。可当人、车在松子成熟的季节也进了林子之后,小马鹿的啼哭声却听不见了。大山里的老人说,现在的长白山还有很多山,但已经没有了森林,有的只是林子。林子里有树,森林里却应该有很多动物的叫声。
2.短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叙述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被破坏的现状?请你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3.你是从哪一个关键句了解到全文内容的?请你用“ ”画出来。并写出选这一句的原因。
4.短文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有( )
A.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
B.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C.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
5.读完短文,我们似乎看到了满目疮痍的长白山,听到了长白山的声声呜咽。作为学生,针对长白山森林生态遭破坏的现状,你有什么想法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请你把倡议的主要内容按照条理说明一下吧!
阅读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网类营养物。
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板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综上所迷,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6.文章通过 、 、 三个方面来说明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7.文中划线部分运用了 、 、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
8.“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一句中加点字“近”能否去掉?为什么?

9.大海是我们人类未来的大粮仓,我们该如何保护海洋资源?请设计一则保护海洋的公益广告。

10.课外阅读。
大数据时代改变我们的生活 ①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到处充溢着数据的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已经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使人们的生活更为便捷。
②大数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呢?
③首先,它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平时,不用出门就可以在手机和电脑上完成很多工作。想要的资料不用再去翻阅纸质的书籍,直接用搜索工具一步就能实现,而对于日常的休闲放松、购物生活,大数据也满足了大多数人的诉求。
④其次,大数据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如水、电、燃气、电视等自助缴费,公交、座机、手机、机动车加油等充值,汽车摇号、违章记录、银行卡等查询,以及手机代开发票、查询法院案件进度……都可通过一个个APP短时间内搞定。此外,大数据还运用到饭店智能服务、智能家居、智能照明系统等。这都是运用大数据促进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典型例子。
⑤另外,大数据为医疗提供了便利。数据完善了医疗保健,随着医疗记录的数字化,医生、急救医疗专业人士和其他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正在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提高拯救患者生命的能力。同时,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让从业人员与他人分享预防疾病的知识。
⑥更让人们感到高兴的是,大数据让出行极为便利。如今,人们的出行越来越离不开大数据的帮助,利用电子地图,游客可以在陌生的城市自由行走;忙碌一天的上班族可以查询最快回家的交通方式;出租车司机通过语音导航,知道前方道路情况,避免堵车或超速违章……大数据还是缓解交通压力的利器,它可以预测未来交通情况,为改善交通状况提供优化方案,这有助于交通部门提高对道路交通的管控能力,防止和缓解交通拥堵。
⑦大数据还有很多很多的好处,有的还在继续研发。
⑧尽管大数据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让人们之间的距离更近。但是,大数据的出现也让我们多了一些烦恼。比如,在互联网上长期工作,会导致人们活动减少,带来眼睛、颈椎等的健康问题。另外,个人隐私的泄露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还有,大数据的使用也让人们逐渐弱化了自己的动手能力。相信不远的将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很多问题都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1)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是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了大数据给我们带来的好处的?
(3)文章主要运用 的说明方法,这样表达的好处是 。
(4)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①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到处充溢着数据的信息时代。
②人们在手机和电脑上能完成很多工作,就是大数据的作用之一。
③大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乘车时知道前方道路情况,避免堵车或超速违章。
④大数据既使人们的生活更为便捷,同时也让人们的生活没有烦恼。
(5)联系生活实际,用两三句话简要写出你知道的家长(或他人)是怎样利用大数据做事的。
11.阅读。
航空母舰的“家”
①我国首艘航空母舰(简称“航母”)——辽宁舰在大海上航行的雄姿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激动万分,看着它在海上劈波斩浪,也有人担心起来:航母要是“累”了,能回“家”休息一下吗?航母的“家”到底是什么样呢?
②航母的“家”叫航母军港,它最大的特点是规模大。军港总面积达500万平方米以上,水深超过25米,航道宽度在400米以上。军港的防波堤很长,如同母亲的手臂,航母在这巨大的军港里,如同一个婴儿,安静地停泊在母亲的臂弯里。尽管军港外台风怒号,波涛汹涌,军港内依旧平静,波澜未起。巨大的航母军港有着良好的抗风避浪性能,可以为航母提供风平浪静的驻泊条件,它能抵御百年一遇的台风。
③航母军港有许多智能化设备。比如航母军港内设有“防袭击预警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提前预知敌方的各种袭击,给港内航母躲避袭击赢得宝贵时间,减小伤亡与损失。再比如航母军港作为航母重要的后勤补给港,配备了智能化的“后勤补给计算机系统”。有了这个系统,航母军港就如有了一个“大管家”,能毫无差错地完成复杂的补给工作。
④航母军港的功能也很完善。它是个能容纳各种军舰的“大肚汉”。航母在执行任务时,其他类型的各种军舰“跟随”其左右。航母军港不仅能接纳航母这位“大哥”前来“休息”,还能接纳其他各类军舰“小弟”前来停泊。航母军港也是个“吃不垮”的“大财主”。进港的航母,还有其他各类型的军舰可都是“大胃口”,燃料要喝饱,弹药要装足,谁“饿”了都发挥不出战斗力。航母军港以其充足的“粮草”,让各类军舰“吃饱喝足”。航母军港还是个“妙手回春”的“好医生”。航母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出现了“病情”,就要回“家”“治疗”。航母军港以其高超的“医术”保障航母随时处于健康状态。
⑤航母军港,真是航空母舰温暖的“家”啊!
(1)仿照下面的词语,再写两个词语。
吃饱喝足 、
(2)文章围绕“航空母舰的家”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出来。
(3)航空母舰的“家”指的是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手法,仿照着写一句话
(5)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是从 来说明这个观点的。
课外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
①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②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由此可见,戏剧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迷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而西方戏剧强调模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
③中国戏曲的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
④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如《打渔杀家》中肖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
⑤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它包含着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⑥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
⑦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戏曲必将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所喜爱;它的独特的表现方法必将为世界戏剧所借鉴,为发展戏剧艺术作出自己的贡献。
1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赞不绝口:
13.阅读全文,说说中国戏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14.第②段中加点词语“一般”能够去掉吗?为什么?
15.体会短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感受艺术之美,完成填空。
(1)短文介绍的是中国戏曲,短文在第②段中还介绍了西方戏剧的特征,这是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突出了中国戏剧 的特色。
(2)短文第④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16.学校开设戏曲课外兴趣小组,但报名的人很少,学校想请你帮忙设计一则宣传语,从而吸引更多学生参加。请你结合短文内容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
1.(1)不可以。“至少”在这里的意思是最少,如果去掉与原文不符,太绝对了,不严谨。
(2)A
(3) 重要载体 使用讲究 使用好处 花样繁多。
(1)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第①段“筷子是中国独创的餐具,迄今至少使用了3000多年。”中“至少”是最少的意思,表示筷子作为中国独创的餐具,最少已经使用了3000多年,可能使用的历史还更悠久,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严谨。如果删去“至少”,和原文表达的意思不相符,无法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和严谨。因此“至少”不能删去。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A.根据第③段中“朱熹的《童蒙须知》中有言,‘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在现代,人们也都遵循着使用筷子的礼仪。”可知,讲述的是使用筷子和勺子的礼仪,用勺子时要放下筷子,用筷子时要放下勺子,不能同时举起。
故选A。
(3)本题考查拟小标题。
根据第②段“作为传统餐具,筷子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可知,本段主要介绍了筷子是中华文化重要载体,归纳为:重要载体;
根据第③段“古时候,筷子的使用很有讲究。”可知,本段介绍用筷子的讲究,可归纳为:使用讲究;
根据第④段“使用筷子时,要牵动手指、手腕、手臂,甚至肩膀等30多个关节和50多处肌肉。由此可见,用筷子吃饭,不仅进食方便,还可以灵活手指、锻炼脑力,有益身心健康。这样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可知,本段讲述使用筷子的好处,可归纳为:使用益处;
根据第⑤段“走过漫长的岁月,如今我们使用的筷子花样繁多。”可知,本段主要介绍筷子的种类、花样很多;可归纳为:花样繁多。
2.①森林遭到破坏②马鹿数量减少③打松子造成森林生态系统失衡 3.关键句:现在的秋天,在长白山还能看到野生动物吗?
原因:因为这一句引出了下文长白山生态的变化,为下文做了铺垫。 4.B 5.绿水青山是我们的家,大家不要破坏它;珍惜资源永续利用,绿色环境净化心灵;爱护我们的地球从点点滴滴做起。
2.本题考查主要信息的提取和概括。
从文中“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南坡和西坡遭遇15号台风的自然干扰,导致近一万公顷原始森林的活立木发生大面积倒伏”“整个自然生态遭到破坏”可概括出“长白山的森林被破坏”;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长白山的马鹿还有500多头。后来被作为旅游景点、命名为“地下森林”的森林里修了栈道,马鹿在林中的迁徙路线被阻隔。到2005年再做统计时,长白山森林里马鹿的数量已不到50头。”可概括出“马鹿的数量锐减”;
从“可是,当人们视松子为发财的来源时,拖拉机、推土机都进了林子。地上捡不够,树上打还不够,为了彻底和快捷,连枝带叶砍了下来。”可概括出“打松子造成森林生态系统失衡”。
3.本题考查了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引资料、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等。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从句子“20世纪90年代中期,长白山的马鹿还有500多头。有一处被命名为“地下森林”的旅游景点,里面修了栈道,马鹿在林中的迁徙路线被阻隔,到2005年再做统计时,长白山森林里马鹿的数量已不到50头。”可知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从句子“1986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南坡和西坡遭遇15号台风的干扰,导致近一万公顷原始森林的活立木发生大面积倒伏,跨越长白山的阔叶红松林、针叶混合林和岳桦林三个森林垂直分布景观带。”可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4.本题考查找关键句。
关键句主要是指文中那些能揭示题意、点明主旨、归纳要点、承转前后的语句。
“现在的秋天,在长白山还能看到野生动物吗?”用反问回答疑问,形成鲜明对比,说明长白山发生了巨大变化,失去了许多原有的生物,给读者以深刻印象,同时引出下文。
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长白山的情况给我们警醒,我们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对那些肆意破坏环境的人们说话,注意语气,让他们乐于接受。围绕“保护环境”来表达,注意语言通顺即可。
6. 海藻数量多 浮游生物丰富 鱼虾众多 7.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海藻营养价值高 8.不能去掉。因为“近”表明近海鱼虾的捕捞快到极限了,不是已经到了极限,体现出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9.(1)海洋存亡,匹夫有责。(2)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海洋吧!(3)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请不要让他变成垃圾场。
6.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从第五段的“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和第六段的“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筛选信息,归纳概括即可。
7.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
从“20吨、40公顷”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从“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可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从“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网类营养物。”可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运用这些说明方法说明了海藻营养价值高。
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
说明文的语言一定要准确,所以会用很多表示修饰和限制的词语。回答时要注意先表明观点,再说明理由。
“近”是“接近”的意思,表明近海鱼虾的捕捞快到极限了,不是已经到了极限,体现出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所以不能去掉。
9.本题考查设计公益广告。
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
所设计的广告能呼吁大家认识到海洋资源的重要性,保护海洋资源即可。
示例:爱海、护海、用海;为你、为我、为他。
保持海洋洁净,保持地球平衡。
10.(1)C
(2)它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它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为医疗提供了便利。它让出行极为便利。
(3) 举例子 具体说明了大数据的好处,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4) √ √ √ ×
(5)基于疫情的情况,孩子和家长们不能到校领取通知书,学校把学生的成绩上传到网上,让学生和家长能在微信的一个小程序里输入该生的身份证号码和姓名,就可以查到了自己的成绩。
(1)本题考查的是说明顺序。
C.文章开头先总体介绍大数据时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使生活更便捷,然后分别从学习工作、日常生活、医疗、出行等方面阐述大数据带来的好处,最后提到大数据带来的一些烦恼,并相信未来问题会得到解决,属于总——分——总的结构。
故选C。
(2)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概括与总结。
文章的第③自然段“首先,它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第④自然段“其次,大数据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第⑤自然段“另外,大数据为医疗提供了便利。”第⑥自然段“更让人们感到高兴的是,大数据让出行极为便利。”分别从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每段都有明确的中心句引领,清晰地说明了大数据在不同领域的积极作用。
(3)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
文中通过列举如工作学习中的资料搜索、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缴费查询、医疗中的完善保健、出行中的路线规划和交通管控等众多实例,具体清晰地说明了大数据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让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4)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
①文章开头就明确指出“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到处充溢着数据的信息时代”,这是符合文章表述和现实情况的。
②文中提到“大数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呢?首先,它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平时,不用出门就可以在手机和电脑上完成很多工作”,说明在手机和电脑上完成工作是大数据带来的便利。
③文中说“出租车司机通过语音导航,知道前方道路情况,避免堵车或超速违章”,体现了大数据在出行方面的这一作用。
④文章结尾提到“尽管大数据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让人们之间的距离更近。但是,大数据的出现也让我们多了一些烦恼”,说明大数据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烦恼。
(5)本题考查的是表达能力。
结合常见的家长行为,如购物和出行方面的选择,体现对大数据的利用。答案并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例如:家长可以利用大数据通过各种购物 APP 比较商品价格和品质,从而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还可以利用导航软件规划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最佳路线,避开拥堵路段。
11.(1) 腰酸背痛 面红耳赤
(2)规模宏大;设备智能化;功能完善
(3)航母军港。
(4) 拟人 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欣赏着自己的容貌。
(5) 航母军港的功能也很完善 三个方面
(1)本题考查仿写词语。
“吃饱喝足”是一个由两个动作组成的词语。仿写的词语也要是两个动作组成的词语。
示例:穿暖睡香、游山玩水。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文章主要介绍了航母军港作为航空母舰的“家”,从多个方面描述了其特点和功能。
第②自然段介绍了航空母舰最大的特点是规模大;第③自然段介绍了航母军港有许多智能化设备;第④自然段介绍了航母军港的功能也很完善。故文章围绕“航空母舰的家”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小标题概括为:航母军港的规模和特点、航母军港的智能化设备、航母军港的功能完善。
(3)本题考查对文中句子的理解。
从文中第②自然段开头一句“ 航母的‘家’叫航母军港”可知答案就是“航母军港”。
(4)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第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 航母军港不仅能接纳航母这位“大哥”前来“休息”,还能接纳其他各类军舰“小弟”前来停泊。”这一句中通过“接纳”“休息”等词可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航母军舰和航母、军舰以人的行为和动作。
再写一个拟人句,示例:森林不仅能迎接大树这位“长者”前来“安睡”,还能迎接其他各类小树“孩童”前来扎根。
(5)本题考查中心句。
第④自然段是围绕“航母军港的功能也很完善。”这一句展开叙述, 通过三个方面来具体说明的:一是航母军港能容纳各种军舰,体现了其规模之大和功能的多样性;二是航母军港资源充足,能够保障军舰的各种需求;三是航母军港具有维修和保障航母健康状态的能力,体现了其综合保障功能的完善。
12.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文中指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对梅兰芳的表演十分赞赏。 13.①强调神似,强调写意。②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戏曲形式。③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 14.不能。“一般”说明在通常情况下,中国戏曲的舞台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确定,自由变化的,但也不排除偶尔使用布景的情况,“一般”一词体了说明文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去后就不符合事实。 15. 作比较 强调神似,强调写意 举例子 具体地说明了在表演方面,戏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这样更有说服力。 16.听一段戏曲解心烦,呼两句唱词天地宽。
12.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赞不绝口: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从第④段的“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如《打渔杀家》中肖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可知本文是指梅兰芳的表演让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十分欣赏。
13.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从第②段的“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第⑤段的“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它包含着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和第6段的“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可知中国戏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体现在①强调神似,强调写意,②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戏曲形式,③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
14.本题考查对词语的使用。
一般指一样,普通,总体上。分析阅读短文第2段内容可知,“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的意思是戏曲普通情况下不用布景,中国戏剧舞台空间是自由变化的,一般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确定,但也不排除偶尔使用布景。因此“一般"能够体现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严密性,删去后不符句子原意,故不能去除。
15.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1)在第②段的“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和“而西方戏剧强调模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可知第②段介绍的是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而西方戏剧强调模仿中国戏曲和西方的不同,所以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为了突出的是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
(2)从第④段的“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如《打渔杀家》中肖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的“如”可以得出说明方法是举例子,通过列举肖恩父女划船,只有船没有桨这个例子,来说明在表演方面,中国戏曲有许多虚拟动作。这样更有说服力。
16.本题考查思维拓展。
围绕戏曲这一专题,写一则宣传语,语句通顺合理即可。宣传语要注意简洁明了,语言生动,突出重点,符合戏曲的形象和易于记忆。
示例:为传统喝彩,为戏曲点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