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 交变电流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传感器: 核心素养提升练(课件 练习,共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 交变电流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传感器: 核心素养提升练(课件 练习,共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5-12 17:19:10

文档简介

物理
第十二章 核心素养提升练
1.如图所示是一台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N、S是永久磁体的两个磁极,它们的表面呈半圆柱面形状。M是圆柱形铁芯,它与磁极的柱面共轴,铁芯上有一矩形线框,可绕与铁芯M共轴的固定转动轴旋转。磁极与铁芯之间的缝隙中形成方向沿半径的磁场。若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当线框绕固定转动轴匀速转动时,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线框中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  )
2.一气体放电管,当其两电极间的电压超过500 V时,就放电而发光,在它发光的情况下逐渐降低电压,要降到500 V时才熄灭。放电管两电极不分正负。现有一正弦交流电源,输出电压峰值为1000 V,频率为50 Hz,若用它给上述放电管供电,则在一小时内放电管实际发光的时间为(  )
A.15分钟 B.25分钟
C.30分钟 D.45分钟
3.(2025·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上零模)(多选)如图所示,为了测量储物罐中不导电液体的高度,有人设计了一个监测液面高度变化的传感器。将与储物罐外壳绝缘的两块平行金属板构成的电容C置于储物罐中,电容C可通过开关S与电感或电源相连,当开关从a拨到b时,由电感L和电容C构成的回路中产生振荡电流。通过检测振荡电流的频率变化,可以推知液面的升降情况。关于此装置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动势越小,则振荡电流的频率越低
B.当电路中电流最大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最小
C.开关a拨向b瞬间,电感L的自感电动势为零
D.检测到振荡电流的频率增加,说明液面高度在降低
4.在绕制变压器时,某人误将两个线圈绕在图示变压器铁芯的左右两个臂上,当通以交流电时,每个线圈产生的磁通量都只有三分之一通过另一个线圈,其余的通过中间的臂。已知当线圈1输入电压900 V时,在不接负载的情况下,线圈2的输出电压为600 V。则当线圈2的输入电压为600 V时,在不接负载的情况下,线圈1的输出电压为(  )
A.900 V B.600 V
C.400 V D.100 V
5.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每个周期的前半个周期电流随时间按照正弦形式的规律变化,后半个周期的电流为0,已知电流的最大值为I0,则在0~T过程中的平均电流为(  )
A.I0 B.I0
C.I0 D.I0
6.(多选)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k,且k>1,电源输出电压U0保持恒定,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R2,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位于某一位置,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用I1和U1表示;现将变阻器的触头向b端移动后,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用I2和U2表示,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分别用ΔI和ΔU表示。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B.<
C.=k2R1 D.=
7.在我国某海域,人们设计了一个浮筒式波浪发电灯塔。如图甲所示,磁体由支柱固定在暗礁上,浮筒内固定有N=100匝的线圈,线圈与阻值R=14 Ω的灯泡相连。浮筒及线圈随波浪相对磁体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且始终处于磁场中,其运动速度v=2sin(πt) m/s。辐向磁场中线圈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0.2 T,线圈周长L=1.5 m,总电阻r=1 Ω,圆形线圈所在处截面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中流过电流的最大值为4 A
B.灯泡的电功率为240 W
C.以开始运动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方向为正,则线圈所受安培力的表达式为FA=1.2sin(πt) N
D.线圈所受安培力的最大功率为480 W
8.(2024·北京高考)如图所示为一个加速度计的原理图。滑块可沿光滑杆移动,滑块两侧与两根相同的轻弹簧连接;固定在滑块上的滑动片M下端与滑动变阻器R接触良好,且不计摩擦;两个电源的电动势E相同,内阻不计。两弹簧处于原长时,M位于R的中点,理想电压表的指针位于表盘中央。当P端电势高于Q端时,指针位于表盘右侧。将加速度计固定在水平运动的被测物体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M位于R的中点右侧,P端电势低于Q端
B.电压表的示数随物体加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但不成正比
C.若电压表指针位于表盘左侧,则物体速度方向向右
D.若电压表指针位于表盘左侧,则物体加速度方向向右
9.(2024·广东高考)某科技小组模仿太阳能发电中的太阳光自动跟踪系统,制作光源跟踪演示装置,实现太阳能电池板方向的调整,使电池板正对光源。图甲是光照方向检测电路,所用器材有:电源E(电动势3 V);电压表和(量程均有3 V和15 V,内阻均可视为无穷大);滑动变阻器R;两个相同的光敏电阻RG1和RG2;开关S;手电筒;导线若干。图乙是实物图,图中电池板上垂直安装有半透明隔板,隔板两侧装有光敏电阻,电池板固定在电动机转轴上,控制单元与检测电路的连接未画出,控制单元对光照方向检测电路无影响。请完成下列实验操作和判断。
(1)电路连接。
图乙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电路,请完成虚线框中滑动变阻器R、电源E、开关S和电压表、间的实物图连线。
(2)光敏电阻阻值与光照强度关系测试。
①将图甲中R的滑片置于________端。用手电筒的光斜照射到RG1和RG2,使RG1表面的光照强度比RG2表面的小。
②闭合S,将R的滑片缓慢滑到某一位置。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读数U1为________ V,的示数U2为1.17 V。由此可知,表面光照强度较小的光敏电阻的阻值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
③断开S。
(3)光源跟踪测试。
①将手电筒的光从电池板上方斜照射到RG1和RG2。
②闭合S,并启动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检测并比较两光敏电阻的电压,控制电动机转动。此时两电压表的示数U1第十二章 核心素养提升练(解析版)
1.如图所示是一台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N、S是永久磁体的两个磁极,它们的表面呈半圆柱面形状。M是圆柱形铁芯,它与磁极的柱面共轴,铁芯上有一矩形线框,可绕与铁芯M共轴的固定转动轴旋转。磁极与铁芯之间的缝隙中形成方向沿半径的磁场。若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当线框绕固定转动轴匀速转动时,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线框中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  )
答案:D
解析:因发电机的两个磁极N、S呈半圆柱面形状,磁极间的磁感线呈辐向分布,线框与磁感线垂直的两边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相等,故线框在磁场中转动时垂直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不变,A、B错误;线框越过竖直方向的空隙段后,线框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发生变化,故C错误,D正确。
2.一气体放电管,当其两电极间的电压超过500 V时,就放电而发光,在它发光的情况下逐渐降低电压,要降到500 V时才熄灭。放电管两电极不分正负。现有一正弦交流电源,输出电压峰值为1000 V,频率为50 Hz,若用它给上述放电管供电,则在一小时内放电管实际发光的时间为(  )
A.15分钟 B.25分钟
C.30分钟 D.45分钟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该交流电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Umsin2πft=1000sin(100πt) V,在前半个周期内,当t=时开始发光,t=时停止发光,发光时间为Δt=-=,整个周期的发光时间为t=2Δt=,故一个小时内的发光时间为t0=×=30 min,故C正确,A、B、D错误。
3.(2025·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上零模)(多选)如图所示,为了测量储物罐中不导电液体的高度,有人设计了一个监测液面高度变化的传感器。将与储物罐外壳绝缘的两块平行金属板构成的电容C置于储物罐中,电容C可通过开关S与电感或电源相连,当开关从a拨到b时,由电感L和电容C构成的回路中产生振荡电流。通过检测振荡电流的频率变化,可以推知液面的升降情况。关于此装置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动势越小,则振荡电流的频率越低
B.当电路中电流最大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最小
C.开关a拨向b瞬间,电感L的自感电动势为零
D.检测到振荡电流的频率增加,说明液面高度在降低
答案:BD
解析:在LC振荡电路中,振荡电流的频率为f=,与电源电动势无关,故A错误;当电路中电流最大时,电容器放电完毕,此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最小,故B正确;开关a拨向b瞬间,电流最小,电流的变化率最大,则电感L的自感电动势最大,故C错误;检测到振荡电流的频率增加,说明电容器的电容减小,根据C=可知 r减小,说明两极板间作为电介质的不导电液体减少,即液面高度在降低,故D正确。
4.在绕制变压器时,某人误将两个线圈绕在图示变压器铁芯的左右两个臂上,当通以交流电时,每个线圈产生的磁通量都只有三分之一通过另一个线圈,其余的通过中间的臂。已知当线圈1输入电压900 V时,在不接负载的情况下,线圈2的输出电压为600 V。则当线圈2的输入电压为600 V时,在不接负载的情况下,线圈1的输出电压为(  )
A.900 V B.600 V
C.400 V D.100 V
答案:D
解析:由变压器原理知,当从线圈1输入电压U1=900 V时,线圈2的输出电压为U2=600 V,根据===,又=,解得=;当从线圈2输入电压U2′=600 V时,得==×=6,得U1′=100 V,故D正确。
5.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每个周期的前半个周期电流随时间按照正弦形式的规律变化,后半个周期的电流为0,已知电流的最大值为I0,则在0~T过程中的平均电流为(  )
A.I0 B.I0
C.I0 D.I0
答案:D
解析:根据=n,=,=,联立解得q=n,在0~T过程中ΔΦ=2BS,电流的最大值为I0==,联立解得0~T过程通过某截面的电荷量q=,在0~T过程中的平均电流为===I0,所以D正确,A、B、C错误。
6.(多选)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k,且k>1,电源输出电压U0保持恒定,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R2,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位于某一位置,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用I1和U1表示;现将变阻器的触头向b端移动后,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用I2和U2表示,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分别用ΔI和ΔU表示。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B.<
C.=k2R1 D.=
答案:BD
解析:根据欧姆定律有U=I(R+R2),则=R+R2,将变阻器的触头向b端移动后,R增大,则<,A错误,B正确;设变压器原线圈中的电流为I′,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U′,有U0=I′R1+U′,根据变压器规律得=k,=k,联立可得U0=I+kU,变形得U=-I,因此=,C错误,D正确。
7.在我国某海域,人们设计了一个浮筒式波浪发电灯塔。如图甲所示,磁体由支柱固定在暗礁上,浮筒内固定有N=100匝的线圈,线圈与阻值R=14 Ω的灯泡相连。浮筒及线圈随波浪相对磁体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且始终处于磁场中,其运动速度v=2sin(πt) m/s。辐向磁场中线圈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0.2 T,线圈周长L=1.5 m,总电阻r=1 Ω,圆形线圈所在处截面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中流过电流的最大值为4 A
B.灯泡的电功率为240 W
C.以开始运动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方向为正,则线圈所受安培力的表达式为FA=1.2sin(πt) N
D.线圈所受安培力的最大功率为480 W
答案:D
解析:线圈在磁场中垂直切割磁感线,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NBLv=100×0.2×1.5×2sin(πt) V=60sin(πt) V,则知线圈中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且感应电动势最大值为Em=60 V,灯泡中流过电流的最大值为Im== A=4 A,灯泡中流过电流的有效值为I==4 A,灯泡的电功率为P=I2R=42×14 W=224 W,故A、B错误;由上述分析知,线圈中电流的瞬时值为i==4sin(πt) A,根据右手定则和左手定则可知,线圈所受安培力垂直于线圈平面,所以线圈的有效长度为NL,则以开始运动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方向为正,线圈所受安培力FA=iNLB=120sin(πt) N,C错误;线圈所受安培力的功率大小PA=FAv=480sin2(πt) W,则最大功率为480 W,D正确。
8.(2024·北京高考)如图所示为一个加速度计的原理图。滑块可沿光滑杆移动,滑块两侧与两根相同的轻弹簧连接;固定在滑块上的滑动片M下端与滑动变阻器R接触良好,且不计摩擦;两个电源的电动势E相同,内阻不计。两弹簧处于原长时,M位于R的中点,理想电压表的指针位于表盘中央。当P端电势高于Q端时,指针位于表盘右侧。将加速度计固定在水平运动的被测物体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M位于R的中点右侧,P端电势低于Q端
B.电压表的示数随物体加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但不成正比
C.若电压表指针位于表盘左侧,则物体速度方向向右
D.若电压表指针位于表盘左侧,则物体加速度方向向右
答案:D
解析:由题图可知,P端电势与M的电势始终相等,Q端电势与R的中点的电势始终相等。因电路中的电流沿逆时针方向,则滑动变阻器R上的电势从右向左逐渐降低,若M位于R的中点右侧,则M的电势高于R的中点的电势,即P端电势高于Q端电势,A错误;设滑块与滑动片的总质量为m,两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为k,滑动变阻器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0,电路总电阻为R总,当物体加速度为a时,滑块与滑动片加速度也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弹簧形变量x=,而回路中电流始终为I=,R的中点与M间的电阻Rx=xR0,R的中点与M间的电压即电压表示数U=IRx,联立得U=a,即电压表的示数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B错误;由题意可知,若电压表指针位于表盘左侧,则Q端电势高于P端,即R的中点的电势高于M的电势,M位于R的中点左侧,所以滑块左侧弹簧压缩、右侧弹簧伸长,滑块所受合力向右,故物体加速度方向向右,物体可能向右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向左做减速运动,故C错误,D正确。
9.(2024·广东高考)某科技小组模仿太阳能发电中的太阳光自动跟踪系统,制作光源跟踪演示装置,实现太阳能电池板方向的调整,使电池板正对光源。图甲是光照方向检测电路,所用器材有:电源E(电动势3 V);电压表和(量程均有3 V和15 V,内阻均可视为无穷大);滑动变阻器R;两个相同的光敏电阻RG1和RG2;开关S;手电筒;导线若干。图乙是实物图,图中电池板上垂直安装有半透明隔板,隔板两侧装有光敏电阻,电池板固定在电动机转轴上,控制单元与检测电路的连接未画出,控制单元对光照方向检测电路无影响。请完成下列实验操作和判断。
(1)电路连接。
图乙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电路,请完成虚线框中滑动变阻器R、电源E、开关S和电压表、间的实物图连线。
(2)光敏电阻阻值与光照强度关系测试。
①将图甲中R的滑片置于________端。用手电筒的光斜照射到RG1和RG2,使RG1表面的光照强度比RG2表面的小。
②闭合S,将R的滑片缓慢滑到某一位置。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读数U1为________ V,的示数U2为1.17 V。由此可知,表面光照强度较小的光敏电阻的阻值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
③断开S。
(3)光源跟踪测试。
①将手电筒的光从电池板上方斜照射到RG1和RG2。
②闭合S,并启动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检测并比较两光敏电阻的电压,控制电动机转动。此时两电压表的示数U1答案:(1)如图所示 (2)①b ②1.60 较大
(3)②逆时针 U1=U2
解析:(1)由题图甲可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RG1与RG2串联,、分别测RG1、RG2两端电压,又电源电动势为3 V,所以电压表选择0~3 V量程,据此完成实物图连线如答图所示。
(2)①为了保证电路的安全,实验开始前,应使闭合开关S后分压电路两端电压为0,则要将R的滑片置于b端。
②电压表量程为3 V,由题图丙知精度为0.1 V,则读数为1.60 V;电压表比电压表的示数大,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可知,RG1>RG2,结合题中信息可知,表面光照强度较小的光敏电阻的阻值较大。
(3)②两电压表的示数U1<U2,根据(2)分析可知,RG1表面的光照强度比RG2表面的大,则手电筒的光应从左上方斜射下来,因此电动机应带动电池板逆时针转动,直至U1=U2时停止转动,从而使电池板正对手电筒发出的光。
7(共24张PPT)
第十二章 
核心素养提升练
1.如图所示是一台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N、S是永久
磁体的两个磁极,它们的表面呈半圆柱面形状。M是圆柱形铁芯,
它与磁极的柱面共轴,铁芯上有一矩形线框,可绕与铁芯M共轴
的固定转动轴旋转。磁极与铁芯之间的缝隙中形成方向沿半径的磁场。若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当线框绕固定转动轴匀速转动时,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线框中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  )
解析:因发电机的两个磁极N、S呈半圆柱面形状,磁极间
的磁感线呈辐向分布,线框与磁感线垂直的两边所在处的磁感应
强度的大小相等,故线框在磁场中转动时垂直切割磁感线,产生
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不变,A、B错误;线框越过竖直方向的空
隙段后,线框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发生变化,故C错误,D正确。
3.(2025·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上零模)(多选)如图所示,为了测量储物罐中不导电液体的高度,有人设计了一个监测液面高度变化的传感器。将与储物罐外壳绝缘的两块平行金属板构成的电容C置于储物罐中,电容C可通过开关S与电感或电源相连,当开关从a拨到b时,由电感L和电容C构成的回路中产生
振荡电流。通过检测振荡电流的频率变化,可以推知液面的升降
情况。关于此装置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动势越小,则振荡电流的频率越低
B.当电路中电流最大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最小
C.开关a拨向b瞬间,电感L的自感电动势为零
D.检测到振荡电流的频率增加,说明液面高度在降低
4.在绕制变压器时,某人误将两个线圈绕在图示变压器铁芯的左右两个臂上,当通以交流电时,每个线圈产生的磁通量都只有三分之一通过另一个线圈,其余的通过中间的臂。已知当线圈1输入电压900 V时,在不接负载的情况下,线圈2的输出电压为600 V。则当线圈2的输入电压为600 V时,在不接负载的情况下,线圈1的输出电压为(  )
A.900 V B.600 V
C.400 V D.100 V
8.(2024·北京高考)如图所示为一个加速度计的原理图。滑块可沿光滑杆移动,滑块两侧与两根相同的轻弹簧连接;固定在滑块上的滑动片M下端与滑动变阻器R接触良好,且不计摩擦;两个电源的电动势E相同,内阻不计。两弹簧处于原长时,M位于R的中点,理想电压表的指针位于表盘中央。当P端电势高于Q端时,指针位于表盘右侧。将加速度计固定在水平运动的被测物体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M位于R的中点右侧,P端电势低于Q端
B.电压表的示数随物体加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但不成正比
C.若电压表指针位于表盘左侧,则物体速度方向向右
D.若电压表指针位于表盘左侧,则物体加速度方向向右
答案:如图所示
b
1.60
较大
(3)光源跟踪测试。
①将手电筒的光从电池板上方斜照射到RG1和RG2。
②闭合S,并启动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检测并比较两光敏电阻的电压,控制电动机转动。此时两电压表的示数U1逆时针
U1=U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