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学任务单】 12清贫—统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预学任务单】 12清贫—统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2 21:1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预学任务单】——12.清贫
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
方志敏(1899-1935),中国无产阶级 、 。
江西弋阳人,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月在江西怀玉山区遭国民党军包围,在玉山陇音村被浮。面对严用和诱降,方志敏正气凛然,坚贞不屈。1935年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遗著有《
》《 》等。
二、明确学习目标。
1.认识“筹、矜”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吓”。
2.默读课文,能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的品质。语文要素
3.能说出自己对“清贫”的理解。(难点)
三、自学古诗,解决字词。
1、正确的读音我会选(用“√”)。
筹集(chóu shòu) 矜持(jín qín) 被俘(fǔ fú)
彼此(bǐ pí) 山坞(wù wū)
2、多音字组词。
传 zhuàn( ) chuán( )
吓 xià( ) hè( )
为 wéi( ) wèi( )
3、联系上下文、借助插图、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读课文时标上“?”的词语。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 ):贫穷(旧时多形容读书人)。
( ):(生活)节约,不奢侈。
( ):花费钱财过多,享受过分。
( ):贫穷(旧时多形容读书人)。
( ):(生活)节约,不奢侈。
( ):花费钱财过多,享受过分。
( ):端庄严谨,毫不马虎。矜持,保持庄严的态度;不苟,不草率。
( ):为了公共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
( ):热切的希望。
( ):刺激使发怒。
( ):用威势来吓唬。
( ):原指在与外国人有关的活动中发财,后泛指获得意外的财物。
( ):希望,盼望。
( ):搜索,寻找。
( ):那个和这个;双方。
( ):耻笑(笑则张口,时间长了,牙齿就会感觉到冷)。
4、“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1)这两句话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从中可以看出方志敏 的品质。( )
A.语言 神态 矜持不苟、舍己为公
B.语言 动作 矜持不苟、清贫朴素
C.神态 心理 清贫朴素、舍己为公
D.动作 心理 清贫朴素、高风亮节
(2)读这两句话时,应使用的语气是( )。
A.反问、嘲笑 B.威胁、恐吓 C.轻蔑、从容 D.诚实、害怕
5、作者把自己的财产说成“传世宝”的原因是( )。
A.表明自己一向清贫 B.强调物品的珍贵
C.凸显这些物品的价值 D.突出这些物品的意义
6、“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就同声命令:‘走吧!’”从这句话中我们能够体会到( )。
A.他们绝不相信方志敏身上没有钱。
B.他们确定方志敏有钱,可是又没有搜到,所以很愤怒。
C.他们想如果这家伙有钱的话,可以考虑放了他。
D.他们失望、恼怒又无可奈何。
7、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多选)
A.课文的作者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
B.方志敏被敌人捉住后,敌人想从他的身上搜到钱财但是失望了。
C.课文用“清贫”这个词作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表明了共产党员以恪守清贫为美。
D.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体会到了方志敏廉洁自律、不怕贫苦和艰苦奋斗的美德。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方志敏以 叙述了他被俘后被两个国民党兵士 的经历,表达了他对 的理解,展现出一位共产党人 和甘于
的高尚品质。
六、拓展延伸,质疑问难。
1、拓展提升:连一连,读一读。
黄沙百战穿金甲 恨别鸟惊心
风萧萧兮易水寒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感时花溅泪 不破楼兰终不还
2、读了课文,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问题写下来。
参考答案
一、革命家、军事家 《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
四、1、chóu jīn fú bǐ wù
2、传 zhuàn(传记) chuán(传世宝)
吓 xià(惊吓) hè(威吓)
为 wéi(认为) wèi(为何)
3、清贫 朴素 奢侈 清贫 朴素 奢侈 矜持不苟 舍己为公 热望
激怒 威吓 发洋财 企望 搜寻 彼此 齿冷
AC
A
D
7、ABCD
五、第一人称 搜身、逼问 “清贫” 坚定的革命信念 清贫、矜持不苟、舍己为公
六、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