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乙酸》导学案
【学习目标】
能说出乙酸的组成,用途及物理性质;
知道乙酸的结构及其官能团;
会运用乙酸的结构分析其化学性质;
【重点难点】
重点:乙醇的组成、酸性和酯化反应。
难点:酯化反应。
【学法指导】
问题探究、比较推理、讨论归纳、联系实际。
【知识链接】
初中学习的有关乙酸的知识及刚刚学到的有机物基本知识。
【学习过程】
1.乙酸的物理性质(根据生活常识及教材P75的内容,咱们试试看)
(1)乙酸的物理性质:乙酸俗称 醋酸 ( http: / / www.21cnjy.com ) ,是 食醋 的主要成分,是 无 色 有强烈刺激性 气味的 液体(状态),沸点 117℃ ,熔点 16.6℃ ,易溶于 水 和 乙醇 。当温度低于熔点时,易凝结成类似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称为 冰醋酸 。
2.乙酸的分子结构a.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CH3COOH 官能团: -COOH 羧基
b.乙烷、乙醇、乙酸的结构比较
3.乙酸的化学性质(结构决定性质)
(1)乙酸的酸性
【思考与归纳】:哪些反应和实验事实能证明乙酸具有酸性?
现 象 化学方程式
紫色石蕊试液 变红
Zn粒
NaOH溶液(酚酞)
CaO固体
Na2CO3粉未
【实验探究】
探究乙酸酸性的强弱。
(思考方向:乙酸、亚硫酸、碳酸的酸性的相对强弱)
药 品: Na2CO3粉末、 Na2SO3粉末、乙酸溶液
结论: 酸性 H2SO3 > CH3COOH>H2CO3
(2)乙酸的酯化反应
实验:教材P75的实验3-4
1、向试管中先加入少量碎瓷片,再加入3ml乙醇、
2ml乙酸,再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
连接好装置,缓慢加热。
2、导气管不要插入液面下。
3、注意观察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得到的物质的颜色和状态,并闻到香味。
现象: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产生,并
可闻到香味。
结论(反应方程式):
酯化反应的定义: 醇跟羧酸或含氧无机酸生成酯和水,这种反应叫酯化反应
【问题探究】
1、酯化反应的反应机理(如何脱去水)
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
2、浓硫酸在酯化反应中起什么作用?
催化剂,吸水剂。
3、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①中和乙酸,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②溶解乙醇,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以便使其分层析出
4、导气管为什么不能插入液面下?
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而发生倒吸
5、实验中加热试管的目的是什么?
1、加快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速率2、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汽化而挥发出来
6、酯化反应属于哪一类型有机反应?
属于取代反应
4.乙酸的用途
作农药、医药和染料等工业的溶剂和原料等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下列涉及有关乙酸的物理性质知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食醋的颜色(红褐色)就是乙酸的颜色
B.乙酸的熔点比水高,很容易变成固体
C.醋酸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D.乙酸和乙醇可以互溶故不能用分液法分离
2.炒菜时,加入少量的酒和醋,可使菜变得香醇可口,原因是( )
A.有盐类物质生成 B.有酸类物质生成
C.有醇类物质生成 D.有酯类物质生成
3.下列物质中最易电离出H+的是( )
A.CH3COOH B.C2H5OH C.H2O D.C6H6
4.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酯化反应一般需要催化剂 B.酯化反应一般需要脱水
C.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 D.酯化反应的反应物之一肯定是醇
5.能够用来鉴别乙醇、乙酸和苯的物质( )
A.钠 B.氢氧化钠溶液 C.水 D.紫色石蕊试液
6.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上层得无色油状液体,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在两液界面处上层呈红色,下层呈蓝色,振荡时,有气泡产生,且红色消失。其原因是( )
A.产品中有被蒸馏出来的硫酸
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
C.有部分乙醇和浓硫酸作用生成乙烯
D.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
7.用18O标记的CH3CH218OH与乙酸反应制取乙酸乙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O存在于乙酸乙酯中
B.18O存在于水中
C.反应中浓硫酸即是催化剂又是脱水剂
D.若与丙酸反应生成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4
8.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生物活性物质,分子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C25H45O,一种胆固醇酯是液晶材料,分子式为C32H49O2,合成这种胆固醇酯的酸是( )
A.C6H13COOH B.C6H5COOH C.C7H15COOH D.C6H5CH2COOH
8.某一元醇10g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某酯11.17g,反应回收该醇1.8g,则该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接近于( )
A.88 B.102 C.116 D.196
【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