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B D C D A
6-10 D C A C A
11-15 C B C C B
16-20 C C B B D
21.答案:(1)(2)羟基、酯基、碳碳双键
(3)其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
(4)蓝色褪去
22.答案:(1)NaOH溶液;银镜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2)
(3)BCDEF
(4)
(5)乙;甲醇有毒,需密封操作
(6)甲酸甲酯在饱和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
23.答案:(1)①3-甲基-1,3-戊二烯;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②
(2) A ;
B
C
Br
OH
Br
OH
水
+2NaOH
+2NaBr
△高二化学月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12 O16
1.中国古代有“女娲补天”的传说,现代人因为氟氯代烷造成的臭氧层空洞也在进行着“补天”。下列关于氟氯代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都是有机物 B.有两种结构
C.大多无色、无臭 D.是一类卤代烃的总称
2.下列相关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 )
A.2-甲基丁烷的键线式:
B.乙醇的结构式:
C.顺-2-丁烯的球棍模型:
D.乙酸的分子式为:
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11.2L氯仿(CHCl3)中含有C-Cl键的数目为1.5NA
B.室温下,42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C.标准状况下,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
D.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0.3
4.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性质的比较错误的是 ( )
A.一氯代物种数:
B.密度: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
C.水溶性:乙醇>丁醇>戊醇
D.沸点:
5.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化学性质不同。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
A.1-丙醇可被氧化成丙醛,而2-丙醇不能
B.乙酸分子中的比乙醇分子中的活泼
C.苯酚能与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与溶液反应
D.甲苯能使酸性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8H10只有3种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
B.某单烯烃和H2加成后得到烃,该烯烃可能的结构有3种
C.等质量的物质燃烧消耗的质量:乙烷>乙烯>乙炔>甲烷
D.酸性:甲酸>乙酸>碳酸>苯酚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提纯苯甲酸可采用重结晶的方法
B.分离正己烷(沸点69 ℃)和正庚烷(沸点98 ℃)可采用蒸馏的方法
C.某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则其分子式一定为
D.某烃完全燃烧生成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其实验式为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联苯不属于苯的同系物,其一溴代物有3种
B.有机物与溴单质按物质的量之比1:1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产物有4种
C.有机物的系统命名为2-甲基-4-乙基戊烷
D.和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互为同系物
9.下列物质:①甲烷、②乙烯、③乙炔、④苯、⑤甲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④⑤
10.在同温同压下,一定量的某有机物和过量Na反应得到氢气,另一份等量的有机物和足量的溶液反应得到二氧化碳,若,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A. B.
C. D.
11. 4-羟基戊酸()在浓硫酸存在时加热,可得到分子式为的有机物,该有机物不可能是( )
A. B.
C. D.
12.连花清瘟因含连翘、金银花而得名,其有效成分绿原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绿原酸的分子式为
B.1个绿原酸分子中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
C.1 mol绿原酸分子可消耗3 mol NaOH
D.绿原酸分子中含氧官能团有羟基、酯基、羧基、醚键
13.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 B.步骤(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
C.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 D.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
14.完全燃烧1.00 g某脂肪烃,生成和1.44 g 。质谱法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脂肪烃属于烷烃,其分子式为
B.该脂肪烃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该脂肪烃主链有4个碳原子的结构有2种
D.该脂肪烃主链有5个碳原子的结构有5种
15.某有机物分子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有机化合物含有3种官能团
B.该有机物分子中最多有14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C.该有机物分子中最多有6个碳原子共线
D.该有机物分子中最多有12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16..对下列事实的描述,所给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制备乙二酸乙二酯:
B.乙醇与酸性溶液反应:
C.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C2H5Br + OH-CH2=CH2↑ +Br-+H2O
D.用小苏打溶解水杨酸:+2 →+2CO2+2H2O
17.乙醇和二甲醚属于同分异构体,其结构简式分别为:
,
在下列哪种检测仪上显示出的信号是完全相同的( )
质谱仪 B.红外光谱仪
C.李比希元素分析仪 D. 核磁共振仪
18.是一种有机醚,可由链状烃A(分子式为)通过如图路线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结构简式是
B.B中含有的官能团有碳溴键、碳碳双键
C.C在Cu或Ag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不能被氧化为醛
D.①、②、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19.乙醇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下列有关乙醇的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①;②;③;④
A.①中酸性溶液会褪色,乙醇转化为乙醛
B.②中钠会沉在乙醇底部,上方的火焰为淡蓝色
C.③中灼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铜丝由红色变为黑色
D.④中X是饱和NaOH溶液,X液面上有油状液体生成
20.查阅资料得知,酸性大小:>苯酚>。若用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省略)进行探究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中试剂为饱和溶液
B.打开分液漏斗旋塞,①中产生无色气泡,③中出现白色浑浊
C.苯酚有弱酸性,是由于苯基影响了与其相连的羟基的活性
D.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2
21.维生素C是重要的营养素,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1)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2)维生素C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
(3)维生素C易溶于水,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向碘和淀粉的混合液中加入维生素C,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2.某课外活动小组对甲酸进行了如下的实验,以验证其含有醛基,并考查其化学性质。
首先做了银镜反应实验:
(1)在甲酸进行银镜反应前,必须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因为_______。
(2)甲酸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某同学很成功地完成了银镜反应实验,他肯定没有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写字母)。
A.用洁净的试管
B.在浓度为2%的溶液中滴入稍过量的浓度为2%的溶液
C.用前几天配制好的银氨溶液
D.在银氨溶液里加入稍过量的甲酸
E.用小火对试管直接加热
F.反应过程中,振荡试管使之充分反应
然后,对甲酸与甲醇进行了酯化反应的研究:
(4)写出甲酸和甲醇进行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选择甲装置好还是乙装置好?_____(填“甲”或“乙”),原因是_____。
(6)一同学用装有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三颈烧瓶接收甲酸甲酯,几乎没有收集到产物,原因是_____。
23.(1)有机物H是一种药物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①
回答下列问题:
①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D→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②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乙醇的性质及转化如图所示(部分条件或试剂已省略)。
A写出反应①、⑥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
⑥__________。
B写出反应③中的另外一种反应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
C.Z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