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每日一练(第22天) 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每日一练(第22天) 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5-13 00:0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每日一练(第22天)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鬃(zong)狼是一种犬科动物,有动物界大长腿的美称,生活在南美国洲的灌木林。狼靠着大长腿优势在灌木林中能及时发现食物、躲避天敌。还有一双竖立的长耳朵,听力敏锐,经常捕食兔子一类的小动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灌木中所有的鬃狼构成一个种群
B.鬃(zong)狼的听觉是在它的长耳朵中形成的
C.鬃(zong)狼的大长腿是为了适应灌木林的环境产生的变异
D.兔子和鬃狼构成一条食物链:兔子→鬃狼
2.三氧化二碳(化学式C2O3)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草酸,且常温下不稳定,其他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有关三氧化二碳说法错误的是(  )
A.可溶于水属于物理性质
B.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
C.C2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可能生成盐
3.为拔除外来入侵物种“一枝黄花”,小明自制轻质拔草器,如图甲所示。用该装置拔除同一植株,若l1>l2>l3=l4,下列操作中最省力的是(  )
A. B.
C. D.
4.近年来,随着舟山生态环境的逐步向好,很多新物种被发现。如:火爆生物界的“普陀绿僵菌”、“普陀鹅耳枥”“舟山陆蛙”、“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等。小舟为这四种生物绘制了二歧分类检索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普陀绿僵菌”属于植物
B.甲代表的生物是“舟山陆蛙”
C.“普陀鹅耳枥”获取营养的方式是自养
D.中华凤头燕鸥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5.我国科学家实现了在温和条件下,利用CO2和H2一步合成乙醇(C2H5OH)。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反应物的分子数之比是1:4
B.该化学反应为化合反应
C.该反应中涉及两种氧化物
D.乙醇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6.科学并不神秘,各种运动项目中都蕴含着科学道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跳高运动员在空中最高点时,若一切外力消失,运动员将保持静止状态
B.速滑运动员在转弯处滑行过程中,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时,运动员没有对杠铃做功
D.冲过百米终点后运动员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运动员受到惯性作用
7.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在该过程中,下列4个图象能正确反映烧杯内物质的某些物理量变化趋势的是(  )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③
8.向一定质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滤液的颜色呈蓝色
B.滤液中可能存在Fe2+
C.滤液中一定含有Zn2+
D.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Cu,可能含有Zn
9.图甲为人体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与部分系统的关系图,其中①~⑤表示生理活动过程或物质,图乙是进入和离开D系统中的某个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相对含量的柱形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①表示消化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消化道的小肠内进行
B.②表示氧气,通过呼吸作用完成了B系统内的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通过C系统内的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由静脉血变为了动脉血
D.根据图乙可以推测“D系统中的某个器官”应为泌尿系统中的肾脏
10.如图,霞儿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受到3N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4m/s
C.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为1W
D.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增大,测力计的示数也会增大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2013年英国汤普森摩根公司的研究人员通过15年的反复试验,在它们长到大约60厘米的时候,把番茄上部与土豆根茎部结合,终于成功培育出一种“一藤双生”植物——番茄薯(TomTato):根部长土豆,枝头结西红柿。
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西红柿是由     发育而来的。
(2)收获的番茄和土豆中营养物质都来自于该植物的光合作用,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细胞的     中,但是它们的口感不同。造成此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者的     不同;
(3)食用土豆后,淀粉物质被消化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一段时间后,发现人体血糖含量并不会明显增加,这与     (填一激素名称)的调节密切相关。
12.如图是燃气灶烧水的情境和该燃气灶灶头的示意图。天然气本身无色无味,为了安全和警示,通常会向天然气中加入臭味剂,拧动点火装置,若燃气未点燃,会闻到臭味,表明分子在做     ,拧动点火装置,天然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天然气不会从进口处外泄,是因为天然气的喷入导致进口处的天然气流速     (选填“大”“小”),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强。
13.茶园养鸡是从改善茶园生态系统的结构入手,建立的一种高效的生态农业。鸡在茶园内活动,可以增进茶树植株间通风,鸡啄食园内杂草,寻食害虫,不仅有效减轻了病虫害及杂草的发生,也减少了对鸡的喂食量。鸡粪能培肥茶园,喂养蚯蚓、昆虫等,如此形成食物链,达到鸡、茶增收。请据此回答问题:
(1)请写出茶园内的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蚯蚓能将鸡粪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给茶树重新利用,属    。
(3)鸡粪属有机肥,它能为茶树生长提供所需的且丰富的    。
(4)吃了害虫后,鸡将害虫中的有机物转变成自身的有机物,这一过程属于鸡的    。
14.如图所示,一个男生向桌子施加100N的推力,桌子并未发生移动。
(1)以地面为参照物,桌子处于     (填“静止状态”或“运动状态”)。
(2)男生对桌子做了     焦耳的功。
(3)此时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的水杯受到桌子对它的摩擦力为     牛。
15.模型可以反映客观现象,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1)图甲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CO2所表达信息的模型。请写出其中的②所表达的信息:    ;
(2)图乙是某同学观察到的菠菜叶片的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内含不同于一般表皮细胞的结构是     。
(3)图丙所示,桃树树干上的裂口,雨后会有树胶渗出,凝固后称为桃浆。桃浆性微寒,清凉去火能美容,营养价值较高。桃浆的主要组成为半乳糖、鼠李糖、α﹣葡萄糖醛酸等。
(a)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桃浆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b)树胶在植物的茎内是通过     运输的。
16.某校学生参观水力发电站。
(1)如图与水力发电机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2)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为此水电站大坝的形状应设计成     (选填字母选项)。
A.上窄下宽 B.上宽下窄 C.上下一样宽
(3)水力发电站某机组发电功率是7万千瓦,若24小时持续工作,则一天能产生电能     千瓦时。
17.如图甲所示是小金家的部分家庭电路的电路图,小金在家用甲台灯L2学习时,突然台灯L2的灯丝断了,而屋内的照明灯L1依然正常发光。小金用试电笔检测插座c、d两孔时发现,d孔能使试电笔的氖管发光,c孔不能使试电笔的氖管发光,则甲、乙两根进户线中     (填“甲”或“乙”)是火线,若小金将屋内的照明灯L1的开关S1断开,用试电笔检测灯L1两端的a、b两点,会发现     (填“a”、“b”或“都”)能使试电笔的管发光。他家的电能表的铭牌如图乙所示,现只将某用电器单独接在该表上工作20min,电能表转盘转了300圈,则该用电器在上述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     kW h。
18.为了研究酸碱反应的实质,小科先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如图甲所示。
(1)写出图甲试管中出现的现象     。
(2)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乙所示,其中的“”“”“”“”表示溶液中由溶质电离产生的不同离子,则“”表示     。(填写离子符号)
(3)小科进一步用温度传感器测得反应中的温度变化,如图丙所示,图中能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选填“A”、“B”或“C”)。
三.计算题(共2小题)
19.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指天空的污染程度,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表格的空气质量等级是按照空气质量指数划分的。
空气质量指数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
空气质量等级 优 良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严重污染
某兴趣小组用定值电阻R0,气敏电阻R、电压表等器材,自制了一个空气质量监测仪,其工作原理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其中,AQI通过电压表显示,气敏电阻阻值R与AQI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恒为8V;电压表量程为0~3V,定值电阻R0=20Ω。求:
(1)已知某次测量时得到气敏电阻为20Ω,则当时的空气质量等级为     。
(2)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电路的总功率为多少?
(3)更换定值电阻可以改变监测仪的测量范围,若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在最大刻度时AQI=300,则更换后的定值电阻通电100s消耗的电能为多少?
20.如图1为大型全通透载客潜水器“寰岛蛟龙1号”,填补了国内观光潜水器的空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该观光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40米,未搭乘乘客时的质量为23.9吨。
(1)该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如何变化?    。
(2)潜水器在载人的过程中一直静止在海面上,若此时潜水器上有5人,总质量为300千克,计算该潜水器排开水的体积为多少?(ρ水取1×103千克/米3)
(3)若潜水器在水下运动时,所受海水阻力与速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当它在水下以0.2米/秒的水平速度匀速前进了10秒,则在此过程中潜水器的水平推力做了多少功?
2025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每日一练(第22天)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C C C B A D C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分析】1.种群指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可育后代。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解:A、种群指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所以,灌木中所有的鬃狼构成一个种群,A正确。
B、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鬃狼的听觉是在它的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的,B错误。
C、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鬃狼的大长腿产生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
D、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起始点是生产者,兔子和鬃狼构成一条食物链应该是:植物→兔子→鬃狼,D错误。
故选:A。
2.【分析】A、可溶于水属于物理性质。
B、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三氧化二碳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
C、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D、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一氧化碳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因此三氧化二碳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
【解答】解:A、可溶于水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B、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三氧化二碳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
C、C2O3中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碳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选项正确。
D、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一氧化碳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因此三氧化二碳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D。
3.【分析】结合图片,找出支点,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出动力的表达式,然后比较即可判断省力情况。
【解答】解:用该装置拔除同一植株,则阻力为F阻相同,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别得出A、B、C中动力的大小为:
F阻l1=FAL,F阻l2=FBL,F阻l3=FCL,
因l1>l2>l3,则FA>FB>FC,
D选项中因动力的方向是竖直,则力臂小于L,即:L′<L,
则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阻l3=FDL′,
因l3=l4,则:FD>FC,
所以,操作中最省力的是C。
故选:C。
4.【分析】将特征不同的一群植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进行分类,称为二歧分类法,原则:把原来的一群生物选用明显而相关的形态特征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再把每个分支中的分类群再用相对的性状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依次下去,直到将所有生物分开为止。为了便于使用,各分支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前边加上一定的顺序数字。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前的数字及位置(距左边的距离)应是相同的,而且相对应的两个分支,较上一级分支均应向右退一字格,这样继续下去,直到要编制的终点为止。
【解答】解:A、“普陀绿僵菌”属于真菌,A错误。
B、鸟类体表有与毛,体温恒定,因此甲代表的生物是中华凤头燕鸥,B错误。
C、“普陀鹅耳枥”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是自养,C正确。
D、中华凤头燕鸥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D错误。
故选:C。
5.【分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与氢气在240℃、3MPa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C2H5OH+3H2O。
【解答】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两种反应物的分子数之比是1:3或3:1,故A说法错误;
B、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因此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故B说法错误;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该反应中涉及到二氧化碳和水两种氧化物,故C说法正确;
D、乙醇是由乙醇分子构成的,乙醇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6.【分析】(1)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变化;
(3)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4)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无关。
【解答】解:A、跳高运动员在空中最高点时,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结合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如果此时一切外力消失她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弯道滑行的过程中,运动方向和速度发生改变,所以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B错误;
C、举重比赛中,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时,有力但没有距离,所以没有对杠铃继续做功,故C正确;
D、冲过百米终点后运动员继续向前运动,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C。
7.【分析】根据酸碱盐的性质以及反应的规律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时,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当盐酸充分反应后,氢氧化钠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
①由以上分析可知,开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没有沉淀产生,当盐酸充分反应后,氢氧化钠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沉淀的质量不再改变,故正确;
②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其质量保持不变,所以反应过程中,氯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故正确;
③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大;当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减少,故错误;
④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此时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增大;当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的过程中,溶剂的质量增大,但是幅度减小,故正确。
故选:B。
8.【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并且金属越活泼,越容易和盐反应。
【解答】解:向一定质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锌先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后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和铁,可能含有锌,同时说明硫酸铜完全反应,硫酸亚铁部分或全部反应。
A、硫酸铜完全反应,滤液颜色不是蓝色,该选项不正确。
B、滤液中可能存在Fe2+,例如硫酸亚铁部分反应时,该选项正确。
C、滤液中一定含有Zn2+,该选项正确。
D、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Cu,可能含有Zn,该选项正确。
故选:A。
9.【分析】由图可知:A系统为消化系统,B系统为呼吸系统,C系统为循环系统;D系统为泌尿系统。①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②表示氧气、③表示二氧化碳、④表示排泄、⑤表示激素。
【解答】解:A、图甲中,①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A错误;
B、②表示氧气,B系统内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完成的。B错误;
C、图中当C系统内的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完成气体交换之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减少,血液由含氧量多的动脉血变为含氧量少的静脉血。C错误;
D、图乙中血液经过D系统中某器官后,尿素含量明显降低,可推测出该器官应为肾脏。D正确。
故选:D。
10.【分析】(1)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是一对平衡力;
(2)滑轮移动的速度是物体A运动速度的一半;
(3)根据P=F绳v得到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
(4)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解答】解:A、物体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作用而平衡,弹簧测力计对A向左的拉力、A对B向右的摩擦力,大小均为3N,故A错误;
B、因为动力作用在轴心上,所以此时滑轮移动的速度是物体A移动速度的一半,即0.1m/s,故B错误;
C、由图可知,F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所以动滑轮移动的速度是绳端移动速度的二分之一,物体A的移动速度为0.2m/s,根据滑轮受力平衡可知,绳子拉力为F的一半,即F绳10N=5N,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PF绳vA=5N×0.2m/s=1W,故C正确;
D、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与A对B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在运动过程中,若拉力增大到12N,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B和A之间的摩擦力不变,测力计对B的拉力不变,即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分析】(1)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
(2)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3)人体内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够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的合成、转化和分解,据此解答。
【解答】解:(1)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
我们吃的西红柿是植物的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
(2)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色素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收获的番茄和土豆中营养物质都来自于该植物的光合作用,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细胞的液泡中,但是它们的口感不同.造成此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者的基因不同。
(3)人体内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够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的合成、转化和分解.正常人体吸收的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其含量相对稳定,这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有关。
故答案为:
(1)子房
(2)液泡;基因
(3)胰岛素
12.【分析】(1)一切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解答】解:(1)拧动点火装置,若燃气未点燃,会闻到臭味,这是臭味分子扩散到空气中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说明臭味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因为流体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所以进口处天然气流速大,压强小于大气压,天然气和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流向燃烧头,而天然气不会向空气中泄漏。
故答案为:无规则运动;大;小于。
13.【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3)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解答】解:(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在本题中,鸡的食物为蚯蚓、昆虫,蚯蚓的食物是腐败的动植物的尸体,昆虫的食物是植物,所以在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为:草→昆虫→鸡(或草→害虫→鸡、杂草→鸡)。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蚯蚓能将鸡粪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给茶树重新利用”,因此属于分解者。
(3)鸡粪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其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产生水和无机盐,施肥的目的就是给植物提供生长必需的无机盐。
(4)吃了害虫后,鸡将害虫中的有机物转变成自身的有机物,这一过程属于鸡的同化作用,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
故答案为:(1)草→昆虫→鸡(或草→害虫→鸡)
(2)分解者
(3)无机盐
(4)同化作用
14.【分析】(1)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
(2)根据W=Fs求功;
(3)相对静止时,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摩擦力为零。
【解答】解:(1)以地面为参照物,桌子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桌子是静止的;
(2)一个男生向桌子施加100N的推力,桌子并未发生移动,根据W=Fs可知做功为零;
(3)此时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的水杯和桌面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桌子对它的摩擦力为0N。
故答案为:(1)静止状态;(2)0;(3)0。
15.【分析】(1)根据化学式CO2所表达信息分析;
(2)根据保卫细胞的特点;
(3)根据混合物、筛管的特点分析。
【解答】解:(1)图甲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CO2所表达信息的模型,其中的②所表达的信息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2)保卫细胞与表皮细胞的形状不同,保卫细胞成半月形,并且保卫细胞中含叶绿体,而表皮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3)a、桃浆含有大量的乳糖、葡萄糖、蛋白质和脂肪,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因此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桃浆属于混合物。
b、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
故答案为:
(1)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2)保卫细胞中含叶绿体;
(3)a、混合物;
b、筛管。
16.【分析】发电机的原理为电磁感应。
在同一液体,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根据W=UIt计算电功。
【解答】解:(1)发电机的原理为电磁感应现象 。 如图A是电磁感应现象,B是奥斯特实验,C是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D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与水力发电机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
(2)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为此水电站大坝的形状应设计成上窄下宽,故选A。
(3)水力发电站某机组发电功率是7万千瓦,若24小时持续工作,则一天能产生电能W=Pt=70000kW×24h=1.68×106千瓦时。
故答案为:(1)A;(2)A;(3)1.68×106。
17.【分析】(1)试电笔是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的设备,即当用试电笔检测时,若是碰到火线,氖管会发光的;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若开关接在零线和用电器之间是不安全的;
(3)3000r/(kW h)表示电路中用电器每消耗1kW h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过3000r,据此可求电能表转盘转了300圈,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解答】解:小金用试电笔检测插座c、d两孔时发现,d孔能使试电笔的氖管发光,即说明乙是火线;c孔不能使试电笔的氖管发光,则说明甲是零线。
由图可知,L1的开关S1与接在零线上,若小金将屋内的照明灯L1的开关S1断开,用试电笔检测L1两端的a、b两点,会发现都能使试电笔的氖管发光,这说明火线没有断,这样连接的电路是危险的。
3000r/(kW h)表示电路中用电器每消耗1kW h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过3000r,则电能表转盘转了300圈,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故答案为:乙;都;0.1。
18.【分析】(1)根据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结合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或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稀盐酸是由氢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逐滴滴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仍显无色。
(2)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稀盐酸是由氢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则“”表示那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a+。
(3)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至B点温度最高,此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故答案为:
(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Na+;
(3)B。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9.【分析】闭合开关,定值电阻R0、气敏电阻R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1)已知某次测量时得到气敏电阻为20Ω,从图中可知AQI,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时的空气质量等级;
(2)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根据P=UI可知电路的总功率;
(3)更换定值电阻可以改变监测仪的测量范围,若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在最大刻度时AQI=300,从图中得出气敏电阻的阻值,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气敏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根据W=UIt可知更换后定值电阻通电100s消耗电能。
【解答】解:
闭合开关,定值电阻R0、气敏电阻R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1)已知某次测量时得到气敏电阻为20Ω,AQI为150,则当时的空气质量等级为轻度污染。
(2)电压表示数为2.5V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I0.125A;
电路的总功率为P=UI=8V×0.125A=1W;
(3)电压表量程为0~3V,电压表的指针指在最大刻度时,U0=3V。当AQI=300时,由图象知R=10Ω。气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UR=8V﹣3V=5V,
此时电路中电流为
I0.5A,
更换后的定值电阻通电100s消耗的电能为W=U0It=3V×0.5A×100s=150J。
答:(1)轻度污染;
(2)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电路的总功率为1W;
(3)更换定值电阻可以改变监测仪的测量范围,若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在最大刻度时AQI=300,则更换后的定值电阻通电100s消耗的电能为150J。
四.计算题(共1小题)
20.【分析】(1)下潜过程中,所处深度不断增大,由p=ρ水gh可知潜水器受到海水的压强的变化情况;
(2)对“蛟龙号”受力分析,潜水器在载人的过程中静止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潜水器和其载的人受到的总重力,再由F浮=ρ水gV排可求潜水器的体积;
(3)从潜水器所受海水阻力与速度的关系图象中读出潜水器在水下以0.2 米/秒的水平速度匀速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求出推力,利用速度公式求出距离,再利用W=Fs计算潜水器水平推力所做的功。
【解答】解:(1)下潜过程中,所处深度不断增大,由p=ρ水gh可知潜水器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大;
(2)潜水器在载人的过程中一直静止漂浮在海面上,F浮=G总=m总g=(300kg+23.9×1000kg)×10N/kg=2.42×105N;
由F浮=ρ水gV排可知,潜水器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24.2m3;
(3)由潜水器所受海水阻力与速度的关系图象可知,潜水器在水下以0.2 m/s的水平速度匀速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f=250N,
潜水器在水下匀速运动时,水平推力与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F=f=250N,
根据v可得,潜水器运动的路程:
s=vt=0.2m/s×10s=2m,
潜水器水平推力所做的功:
W=Fs=250N×2m=500J。
答:(1)变大;
(2)该潜水器排开水的体积是24.2m3;
(3)潜水器水平推力所做的功是500J。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