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选择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选择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2.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3 10:2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豁(huò)然 俨(yǎn)然 阡(qiān)陌 叹惋(wǎn)
B.衣着(zhuó) 诣(yì)太守 垂髫(jì) 郡(jùn)下
C.间(jiàn)隔 问津(jīn) 便要(yào)还家 舍(shě)弃
D.屋舍(shě) 邑(yì)人 怡(yí)然自乐 豁( huō)出去
2.班级开展《经典常谈》阅读分享会,你准备选择阅读其中的《汉书》和《离骚》部分,并结合二者共性内容作主题发言,请选择一个最适合的话题。( )
A.浅谈文学中的“香草” B.如何成为论辩高手
C.谈谈古代的贤君与忠臣 D.说说古代的诗歌流派
3.学校正在开展《经典常谈》读书活动,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选出搭配不正确的一项( )
A.许慎——汉字演变——《说文解字》 B.司马迁——写史立传——《史记》
C.苏秦——头发悬梁——《战国策》 D.孔子——儒家学派——《诸子》
4.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简·爱》中,海伦·彭斯面对老师的体罚选择隐忍,与简·爱的反抗性格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维多利亚时代对女性不同生存态度的思考。
B.《水浒传》中,武松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但“火烧瓦罐寺”实为鲁智深所为,与武松无关。
C.《经典常谈》中,《说文解字》一篇系统解析了汉字的“六书”造字法,如“日”“月”为象形,“武”“信”为会意,体现了汉字的文化内涵。
D.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批判了衍太太的虚伪,而在《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临终前因两根灯芯不肯咽气的细节,讽刺了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扭曲。
5.《经典常谈》中朱自清按照中国古籍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排序,以下与统编教材勾连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主要指儒家经典著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史:涵盖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出师表》
C.子:主要指诸子百家的著作——《北冥有鱼》
D.集:主要是历代作家的文学作品——《答谢中书书》
6.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探索诗歌的起源与发展时,老师给小语推荐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之作——《诗经》。
B.在课间,小语和同学交流了鲁迅的童年生活:有长妈妈的《山海经》;有富有童趣的百草园;有难忘的平桥村社戏。
C.在预习《小石潭记》后,小语了解了作者柳宗元,知道他因为籍贯被称为“柳河东”,并且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明朝魏学洢所写的《核舟记》给同学们展示了中国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
7.“子、采、水、鸠、白、从、葭、中”这八个字均取自《〈诗经〉二首》,参照《〈说文解字〉第一》中“六书”的阐述,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子”和“水”都是象物形的大概,即大家通常说的象形字。
B.“采”和“从”是会合两个字为一个字,字义是由两个字的意义合成的。
C.“日”和“中”从造字法来看是“指事”,用简单的线条、符号表示抽象的概念。
D.“鸠”和“葭”都是形声字,它们的形旁表意,声旁跟读音有关。
8.下面《经典常谈》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中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意见将“小学书”放在最前面。
B.《经典常谈》中的所谓经典是广义的用法,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
C.《经典常谈》是一本高度和深度并存的学术散文集,令人遗憾的是语言高深晦涩,读来繁冗复杂。
D.《说文解字》篇是我们学习研究古汉字体系,探究汉字起源的重要参考书目。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马说》的作者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B.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C.《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着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谢廖沙是保尔童年的玩伴,长大后加入红军队伍,后来成为一名共青团员,并担任团区委书记,负责本镇团委工作。后来由于伤病被安排到铁路总厂当共青团书记。
10.学习《经典常谈》后,同学们对于传统文化经典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以下为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论述,请找出其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关于礼,汉代学者所传习的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和《周礼》。《礼古经》已亡佚,《仪礼》和《周礼》相传都是周公作的。
B.刘向编定的《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我们所谓的战国时代,便是《战国策》记录的这一段时期。
C.朱熹最早将《大学》《中庸》《论语》《春秋》编在一起,后来这四部经典被称为“四书”。
D.《史记》开创了“纪传体”的形式;《汉书》“断代述史”的创新深深影响了后世正史的写作。
11.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常谈》的作者不仅在新诗和散文创作上卓有成就,也对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古典文学有深入研究。
B.《经典常谈》全书共13篇,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史记》《战国策》《汉书》等,这些史书为纪传体或编年体体裁。
C.以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念研究传统典籍,这是新文化运动开辟的道路。作者也是按照这一原则来撰写《经典常谈》的。
D.作者在《经典常谈》的序言里说,他写这部书,是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无措。
12.以下关于《经典常谈》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常谈》中认为《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被尊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记录从夏朝开始,记录夏商周三个朝代。
B.《经典常谈》里提到,《诗经》在古代可以入乐,且常用赋比兴的手法来表情达意。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描写了保尔在筑路时克服重重困难的场景,展现了他的坚韧不拔。
D.筑路情节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精彩片段,恶劣的劳动环境、物资匮乏等困难凸显了保尔和战友们的坚韧。
13.下面说法有误一项是( )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的著作,极具普及性和通俗性。
B.《经典常谈》讨论儒家经书时,破除“经书都是圣人所作”传说,从古代社会生活和思想状况去认识这些典籍的形成,提出许多新的见解。这体现现代学术实事求是的精神。
C.《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记言也是记事,大部分照说的话写下来。
D.《〈春秋〉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劝惩作用。其中,《公羊传》《毂梁传》以叙事为主,《左传》以解经为主。
14.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它里面大部分内容是号令,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
B.《周礼》《仪礼》《礼记》都是关于“礼”的经典作品,《礼记》主要指戴圣的《小戴记》。
C.民间主要把《周易》用于占卜预言吉凶,而道家却在原本的《周易》中加入了很多道家的思想观点,以此来宣扬道家思想,所以《周易》也成了道家的一部传道书。
D.《汉书》主要是由班固所著,由班昭、马续等人补写而成。《汉书》的名称由《尚书》而来,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15.下面对《经典常谈》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书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等经、史、子、集共十三部分内容,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是介绍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
B.《春秋左氏传》是“春秋三传”之一,它不但是史学权威,也是文学权威。它的文学本领表现在记述辞令和描写战争上。
C.“赋、比、兴”是前人概括的《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D.根据《<说文解字>第一》中的内容可知:“日”“月”为“明”,“明”是会意文字,“花”“露”是转注文字。
16.学校开展“经典阅读”活动,下面是晓嘉同学做的读书笔记,其中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读《朝花夕拾》得知,鲁迅的父亲去世后,他去南京求学,接受了一些新思想,但不满新式学堂中的陈腐,于是去了日本留学。
B.在女儿国,国王命令虎力、鹿力、羊力大仙与唐僧师徒赌求雨、赌猜物等,皆因孙悟空使计作法,三位大仙均以失败告终。
C.从《经典常谈》中了解到,《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的书,经历了战乱、流亡更迭,其伪作一直到清朝才被证实。
D.《简 爱》中的海伦善良、宽厚,她告诉简 爱“生命太仓促,不能用来记仇蓄恨”,这对简 爱后来的处世有很大影响。
17.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逵上梁山后,思母心切,为了让母亲享福,就回家接老母亲上梁山。
B.保尔初到骑兵连,在一次战时休息时,将手放在手风琴的风箱上,中断另一位战士不流畅的琴声,奏出了欢快动听的舞曲。
C.从斯诺的采访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能成为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立,李大钊等人的影响,以及持续的斗争实践。
D.《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是深受读者喜爱的人物形象,他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豁达明理、粗中有细,但他也有不足,如鲁莽草率、滥杀无辜等。
18.小文阅读《经典常谈》所做的笔记里,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经典常谈》的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等经史子集共十三部分内容,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与历史的脉络,为阐述传统文化的经典。
B.在古代,“诗言志”中的“志”通常与政治或教化作用关联,人们以此观点诠释作品,如孔子评价《关雎》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C.在古代,“乐”与“礼”并称,二者各自独立,具有教化作用。“乐”包括歌和舞,使人心平气和,和睦友爱,如此便没有贪念、作乱、欺骗等不良行径。
D.战国七雄中“秦”最强大,在与六国对峙中,有人提倡六国联合抗秦,叫作“合纵”;有的提倡六国联合抗秦,称作“连横”,张仪属于连横派。
19.根据《经典常谈》遵循的“经、史、子、集”编排标准,以下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论语>十二章》 《<孟子>三章》 《<诗经>二首》
B.史:《战国策》 《孙权劝学》 《周亚夫军细柳》
C.子:《<庄子>二则》 《愚公移山》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D.集:《陋室铭》 《桃花源记》 《小石潭记》
20.下列对《经典常谈》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常谈》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
B.按六书分类标准,汉字‘日、月、本、刃’属于象形字。即通过直接描绘事物外形特征来造字的类型。
C.《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在《离骚》中屈原开创了将“美人香草”用作政治譬喻的传统。
D.读《经典常谈》,如果对古代文学感兴趣,可以先读《诗第十二》《文第十三》两篇。
21.某班开展《社戏》课本剧表演活动。下列有关人物的台词及舞台说明(括号内的动作、表情等说明性文字)节选自同学改写的剧本,其中背离原作内容的一项是( )
A.阿发(肯定地)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B.双喜(拉住阿发,摆摆手)偷多了,你娘明日便要打骂你了。咱们去偷点老六一家的。
C.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双喜,你们这帮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吧
D.迅哥儿(伏在河沿钓虾,抬头,违心地应付)豆很好吃。
22.下列对《关雎》与《蒹葭》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两首诗都是《诗经》中的名篇。《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常用赋、比、兴的手法。
B.《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歌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的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梦中求而得之的喜悦。
C.《蒹葭》选自《诗经 秦风》。这首诗没有直接诉说主人公的思念之情,但其思念之情却绵远悠长;没有直接描写“伊人”,但其身影却无处不在。
D.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23.在读书交流中,小林同学对以下几部名著内容的梳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原名为《旧事重提》,收录十篇文章,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B.《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写法,成功塑造了贫苦孤女简·爱的形象,讲述了她追求自由与平等,捍卫独立与尊严的故事。
C.《儒林外史》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士人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社会的“儒林”做出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在讽刺丑恶的同时,也塑造了王冕、杜少卿等正面人物。
D.根据《经典常谈》遵循的“经史子集”编排标准,初中所学的《陈涉世家》《邹忌讽齐王纳谏》《周亚夫军细柳》应归于“史”部。
24.某班开展“经典名著大家谈”主题读书活动,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分享发言,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是向“罗刹女”借芭蕉扇。
B.《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古今中外文化经典的著作。
C.《红星照耀中国》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的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
D.《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回忆散文集,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25.下面是小语阅读《经典常谈》时所做的笔记,请找出笔记内容与创作实际不一致的一项( )
A.创作原则:以传统的“尊经”“崇古”观念去研究我国传统典籍。
B.创作目的: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
C.创作语言:具有普及性、通俗性,以流利畅达的语言娓娓道来。
D.创作时间: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创作的。
26.下列对《经典常谈》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书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等经史子集共十三篇内容,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是介绍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
B.《国风》旧有十五,《关雎》出自《周南》,《蒹葭》出自《秦风》,《周南》和《秦风》都属于“十五国风”。
C.朱熹最早将《大学》《中庸》《论语》《春秋》编在一起,后来这四部经典被称为“四书”。
D.读《经典常谈》不要死记硬背书籍名、作者名、书籍卷数等,要注重了解“古书的来历,其中的大要”,要“因这本书的导引,去接触古书”。
27.选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 )
A.疾病缠身后,保尔开始文学创作,他写的作品是《暴风雨所诞生的》。
B.列杰尼奥是一个如同保尔般不向命运屈服的人。
C.保尔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一生中从未有过消沉的时候。
D.保尔和哥哥阿尔焦姆感情深厚,哥哥阿尔焦姆后来也成为了坚强的战士。
28.选出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革命烈士诗抄》是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的诗词选集,由萧三编辑,收录了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等89位革命烈士的诗词。
B.《说文解字》是东汉和帝时期许慎所著。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文字学的古典,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书中所述“六书”为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C.《儒林外史》虽然是一部讽刺小说,但也塑造了如王冕、杜少卿、虞育德、庄征君等正面人物的形象。这些人物的嘉言懿行与书中反面人物的丑恶举止形成强烈对比,增强了作品的批判力量。
D.中国戏曲源远流长,种类繁多,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京剧被称为“国粹”,代表剧目有:《打猪草》《天仙配》《女驸马》等。
29.下列选项中,相关专题探究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是鲁迅创作的一部散文集。
B.《西游记》中“黄风岭”“火云洞”“盘丝洞”等地名,暗示了该地妖怪的本领。
C.《说文解字》中对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做出了详细的解释,这六个条例称为“六义”。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刻画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有时穿插内心独白、格言警句、书信和日记等。
30.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对中国一些主要的传统文化经典的梳理和讲解,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
B.《简·爱》采用自叙形式。小说依据“我”的经历来安排结构,表现主人公性格成长的不同阶段。这种方法 便于直接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也缩短了同读者的距离,易于取得亲切感人的艺术效果。
C.《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 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D.《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徐海东威望高,口才好,英勇善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不止一次把一个地方的哥老会全部成员收编进红军,行军神出鬼没。
31.下列选项关于《经典常谈》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孔子所著的,《孟子》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
B.刘向整理编定的《战国策》是一部重要古史,记录的是我们常提到的战国时代这一时期的史事。
C.《史记》开创了“断代述史”的形式,《汉书》“纪传体”的创新深深影响了后世正史的写作。
D.朱熹最早将《大学》《中庸》《论语》《春秋》编在一起,后来这四部经典被称为“四书”。
32.请你阅读《经典常谈》的前五章,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尚书》有两种,一种是秦朝博士伏生所藏的《古文尚书》,一种是鲁恭王在孔子旧宅发现的《今文尚书》。
B.商民族用甲骨卜吉凶,周代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以蓍草数目的奇偶来断定吉凶。
C.“三礼”指的是《仪礼》《周礼》《礼记》。《仪礼》和《周礼》相传都是周公作的,但据近来的研究,这两部书实是战国时代的产物。
D.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其中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
33.下面名著片段的内容,发生的场景是( )
唱完以后,她跳下我的膝头,说:“小姐,现在我来给你背几首诗。”
摆好姿势后,她开始报题目:“拉·封丹的寓言:《老鼠同盟》。”接着,就抑扬顿挫地朗诵起这首小诗来。她声音婉转自如,动作表情恰到好处,就她的年龄来说确实非常难能可贵,这说明她受过悉心的训练。
“这首诗是你妈妈教你的吗?”我问。
“是的,她常常这么念,‘你怎么啦?’一只老鼠问,‘说吧!’她叫我举起手——就像这样——好让我记住问话时要提高嗓门。现在我给你跳舞好吗?”
A.《水浒传》中一丈青活捉王矮虎的祝家庄。
B.《骆驼祥子》中虎妞与祥子一起生活的杂院。
C.《简·爱》中简·爱当家教的桑菲尔德庄园。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冬妮娅喜爱的湖边。
34.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本书介绍了众多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
B.书中《诗第十二》论述了从汉武帝时期至宋代诗歌的发展历程。
C.本书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论语》等。
D.这本书对知识的讲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
35.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B.《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罗曼·罗兰把法布尔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C.《朝花夕拾》这部回忆性散文集中塑造了少年闰土、保姆阿长、寿镜吾老先生等一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D.《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
36.保尔·柯察金在朱赫来的启发下,逐渐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以下关于保尔和朱赫来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朱赫来是保尔的革命引路人,他教会了保尔许多革命知识和斗争技巧。
B.保尔在朱赫来的启发下,第一次偷了德国军官的手枪,这标志着他开始反抗压迫。
C.朱赫来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布尔什维克,他在保尔的家乡领导工人运动。
D.保尔在朱赫来的引导下,很快就成为了布尔什维克党的一名正式党员。
37.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筮法里的六十四卦,就是《周易》里的卦数。一卦有六画,每画叫作一爻。
B.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小篆成了国书。
C.笔出现于商代,却只用竹木削成。
D.《说文解字》意在帮助人通读古书,并非只通俗之用,和秦代及西汉的字书是大体相同的。
38.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B.朱自清先生以高度洗练而娴熟的笔法对经典进行了准确又不失生动的介绍,使得全书兼备学术性与文学感。
C.《经典常谈》全书共13篇,梳理了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等经典内容。
D.《经典常谈》没有按照现代的学术观念研究传统典籍,而是沿袭“尊经”“崇古”的旧习,体现了实事求是地审视传统文化的精神。
3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式微》中“式微式微,胡不归?”以反问强化情感,抒发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B.《子衿》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比喻,含蓄表达了女子对恋人的思念之情。
C.《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通过描写洞庭湖的壮阔景象,暗含了归隐山林的闲适之意。
D.《安塞腰鼓》中“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这段话运用了反复、排比的修辞手法。
40.下列对《蒹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寓了时间的推移。后六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B.“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
C.“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在诗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中,犹如强烈地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D.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
41.下列对《蒹葭》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的茂盛繁密的状态,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
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
C.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
D.三个诗节写出了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从水中央到岸边,再到水中沙滩。
42.下列对课文《关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现在一般认为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
B.诗中第二章中重叠“悠哉”,形容小伙子心情舒畅,洋洋得意。
C.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
D.“琴瑟”和“钟鼓”并非写实,是想像之词。
4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B.“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把君子长夜难眠、思绪万千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
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和优雅的品格。
D.全诗情感率真、淳朴,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44.下列诗句运用起兴手法的一项是( )
A.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B.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C.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5.下面对《小石潭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
B.本文语言凝练。写卷石的形态各异,仅用了“坻、屿、嵁、岩”四字刻画;写小溪的曲折蜿蜒,也只用了“斗折蛇行”四字描述;写环境的清新和心绪的烦躁,仅用了“过清”二字加以揭示。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所写景物,都透出作者与同游人愉悦的心情。
4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是( )
A.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
B.便舍船,从口入/屋舍俨然
C.见渔人,乃大惊/屠乃奔倚其下
D.寻向所志/未果,寻病终
47.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是最成功的带有神话色彩的文学巨著,其中孙悟空勇闯龙宫、勾销生死簿、搅乱蟠桃会、打碎玻璃盏、大闹凌霄殿,其反抗精神呼之欲出。
B.《儒林外史》中周进的姐夫等人可怜周进,凑钱替他捐了个监生,因此他得以直接考中举人;后来他又考中进士,任广东学道。周进遇到范进考秀才,因仰慕他而录取了他。范进后又考中举人,张乡绅为结交他赠予其银子及房子。
C.鲁迅在《朝花夕拾》的《五猖会》中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讽刺。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筑路”这一章节中,险恶的环境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环境描写表现了保尔和战友们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显现出来的英雄本色。
48.某班组织举办经典名著交流会,下面是四位同学分享的阅读名著后的收获,其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大闹飞云浦”都与孙悟空有关。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人物刻画上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等。
C.《简·爱》:主人公简·爱出身卑微却自尊自强,是从尘埃里开出的花朵。
D.《艾青诗选》:“土地”和“太阳”是艾青第一个创作高峰时期诗歌的主要意象。
49.下列关于名著《经典常谈》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书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等经、史、子、集共十三部分内容。
B.朱自清格外重视《经典常谈》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对后世的传记文学有深远影响。
D.《说文解字》从仓颉造字说起,介绍了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文字的构成及演变等。
50.下面的书评中最适合《经典常谈》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
B.是户外随笔写作的最佳作品,是一本犀利的书,充满了美好、活力和感染力。
C.是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是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首选佳作。
D.这是一本科幻小说,书中展现了奇妙的海底世界,给读者带来惊险与刺激的阅读感受。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页,共13页
第13页,共13页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选择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D B B C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D C D B D C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B B A C C D C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A C C C D D D D D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B B C D D C D A C C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