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海上日出》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6《海上日出》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2 23:5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16 、海上日出
平原日出
这些图片记录了人们在高山、平原……看到的日出美景,但只是一刹那的景象。那么每天太阳是怎么升起来的,升起时的景色是怎样变化的,我们就不能看到了。巴金先生乘船去巴黎,在海上航行的那些日子里,常常早起观看日出,并把看到的景象写下来寄给了他的哥哥们,让他们一起领略这壮观的景象。今天,我们也一起来领略这海上日出的伟大奇观吧!
巴金,原名李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
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代表作品:《家》《寒夜》《随想录》等。
巴金1927年到法国留学,1928年底回国。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船赶巴黎留学,他把旅程见闻整理成《海行杂记》39篇,《海上日出》就是其中一篇。
1927年1月15日早晨,巴金同几位有志青年从上海黄浦江乘“昂热号”邮船赴法留学,2月20日到达巴黎,历时35天。在漫长的旅途中,巴金常清晨起身凭栏观看日出。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红日喷薄而出,光芒万丈。面对大自然奇丽的景观,联想到国家和民族的不幸遭遇,巴金激动不已。他将旅途所见所闻所感记了下来寄给两个哥哥看。后来,他把这些文稿整理成《海行杂记》,共39篇,《海上日出》是其中的第23篇。
资料链接
重荷
刹那
扩大
镶边
代替
灿烂
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想一想:围绕日出,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自由读课文,圈画出表现太阳变化的词语,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海上日出的景象的。
第3自然段:小半边脸 努力上升 冲破了云霞 跳出了海面 夺目的亮光
第4自然段:直射到水面上 灿烂的亮光
第5自然段:冲出重围
作者是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巴金爷爷在海上看日出有什么感受呢?你能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吗?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巴金爷爷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呢?日出时的景象是怎样的呢?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说说日出前的景象是怎样的?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东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日出前
转眼间 一刹那 一瞬间
刹那间 一眨眼 眨眼间
词语积累(表示时间短的词语)
不同阶段 景物的变化 日出时 一开始 天空一片浅蓝,颜色很浅
转眼间 天边出现红霞,扩大范围,加强亮光
日出时
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日出时的景色是怎样的呢?
根据提示,填写表格。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颜色
:光亮
:动态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忽然,翻滚的海水里,顶出一个鲜红的亮点;慢慢地显出一段圆弧,再就成了一个半圆。周围的海水,似乎沸腾得更激烈了,使人想到灼热的海水煮红了太阳,或是炽热的太阳灼热了海水最壮美的景象出现了:那鲜红的半圆越来越大,成为一个火球,下面却将烧红的海水粘吸着;或者是海水不让太阳轻易跃击,形成一个以海面为底座的托盘,太阳就放在这托盘上。这时候,人们打破沉寂,由赞叹而欢呼,由欢呼而雀跃;对准这难得的壮丽景色,纷纷举起了照相机。这段时间似乎持续了很长,很长,最后不知在什么时候,太阳忽然挣脱了一切羁绊,离开了海面;海水还在拼命翻腾,但已经无可奈何了。
——选自杨炳阳《渤海日出》
资料链接
练笔要求:
你看过日出或日落吗?请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的变化,用一段话把这个过程写下来。
有时候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此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上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
.
.
.
.
.
.
.
.
.
.
.
.
.
这几个词语把太阳拟人化,具体描述太阳如何上升,生动逼真,努力体现出来太阳的上升的缓慢,冲破强调出太阳上升时的艰辛。跳出了给人一种欣喜之感。让人读起来有一种壮观、真切的感觉,也体会到太阳顽强的生命力和势不可挡的威力。
努力上升 冲破了云霞 跳出了海面   
你来用下面的句式说说日出时的景象吧!
有云时的海上日出又是怎样的景象?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里,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阳光由上而下地“直射”到水面,水面就把光线由下而上地反射上天,这样天光,水光融为一体,水天一色,所以“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
有云时的海上日出
天边有黑云时的海上日出又是怎样的景象?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对比读一读,哪个句子更好?
1.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
1句好,更能体现黑云背后的太阳要冲破黑云的势力,其威力势不可挡。
2.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描了一道发光的金边。
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
太阳光给黑云勾画了一道边
这句话可以把“染成”改为“涂成”吗?为什么?
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不可以,“染成”是用染料着色,写出了天空的云彩在太阳光的映照下慢慢变化的过程,而“涂成”速度之快让人感觉不到云彩是慢慢变化的。
有黑云时的海上日出
晴天时的海上日出,走进云堆中的海上日出,有黑云时的海上日出……这景象真是让人陶醉,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反问句
反问句式,语气强烈,更能表达作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这是很伟大的奇观。
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日出,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课文描写日出的精彩之处。
(课后选做题)
“好像负着重荷”“努力上升”“冲破”“跳出”
第一处精彩:拟人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缓慢和艰辛。
从色彩变化、亮光变化、动态变化上描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象。
第二处精彩:层次分明,刻画细腻
“镶”“染”等动词
第三处精彩:动词运用
丰富了太阳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观察提示:颜色、动态、光亮等。
在作者笔下的海上日出辉煌、壮观!小朋友们,你仔细观察过日出吗?你来写一写你身边的日出吧,注意抓住日出时周围景物的特点。
小练笔
(课后选做题)
顺序提示:日出变化顺序、时间顺序……
修辞提示: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描写日出的诗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忆江南》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词》
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
——[宋]梅尧臣《登泰山日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