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阜城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 物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阜城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 物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5-13 08:0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第7次月考
物 理 试 题
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一定做负功
B.作用力做正功时,其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
C.相互垂直的两个力分别对物体做功为4J和3J,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做功为5J
D.机车发动机的功率P=Fv,F为牵引力,并非机车所受的合力
2.如图,力F大小相等,物体运动的位移s也相同,F做功最小的是(  )
A. B.
C. D.
3.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  )
A.功 B.功率 C.效率 D.速率
4.如图所示,某物块分别沿三条不同的轨道由离地高h的A点滑到同一水平地面上,轨道1、2是光滑的,轨道3是粗糙的,则( )
A.沿轨道1滑下重力做功多 B.沿轨道2滑下重力做功多
C.沿轨道3滑下重力做功多 D.沿三条轨道滑下重力做的功一样多
5.质量为m的小球从桌边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到达的最高点距桌面高为,桌面离地高度为,若以桌面为零势能面,则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为(  )
A. B. C. D.
6.某游乐场滑梯高3m,斜面长5m,质量为50kg的游客从滑梯顶端由静止滑下,下滑过程中所受阻力恒为200N,取,则该游客滑至底端时速度的大小为(  )
A.4m/s B.5m/s C. D.
7.如图所示,小朋友荡秋千过程视为圆周运动,若阻力可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朋友受到重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B.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朋友受到重力的功率逐渐减小
C.在最低点时小朋友的机械能最大
D.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朋友的机械能守恒
8.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O点为弹簧原长时上端的位置,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O点正上方的A点由静止释放落到弹簧上,物体压缩弹簧到最低点B后向上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不计物体碰撞弹簧动能损失,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范围内,重力加速度为g,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落到O点后,立即做减速运动
B. 物体从O点运动到B点,物体机械能守恒
C. 在整个过程中,物体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开始不守恒后来守恒
D. 从O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先减小后增大
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漏选3分,错选0分。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9.(多选)对于功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功和能的单位相同,它们的概念也相同
B.做功的过程就是物体能量转化的过程
C.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
D.各种不同形式的能可以互相转化,且在转化的过程中,能的总量是守恒的
10.(多选)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可由公式求得。但用这个公式求功是有条件的,即力F必须是恒力。而实际问题中,有很多情况是变力在对物体做功。那么,用这个公式不能直接求变力的功,我们就需要通过其他的一些方法来求解力F所做的功。如图,对于甲、乙、丙、丁四种情况下求解某个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若F大小不变,物块从A到C过程中力F做的为
B.乙图中,全过程中F做的总功为
C.丙图中,绳长为R,若空气阻力f大小不变,小球从A运动到B过程中空气阻力做的功
D.图丁中,F始终保持水平,无论是F缓慢将小球从P拉到Q,还是F为恒力将小球从P拉到Q,F做的功都是
11.(多选)韩晓鹏是我国首位在冬奥会雪上项目夺冠的运动员。他在一次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中沿“助滑区”保持同一姿态下滑了一段距离,重力对他做功1 900 J,他克服阻力做功100 J。韩晓鹏在此过程中(  )
A.动能增加了1 800 J B.动能增加了2 000 J
C.重力势能减小了1 900 J D.重力势能减小了2 000 J
12.(多选)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并始终保持以速度v匀速运动,现将质量为m的某物块由静止放在传送带上的左端,过一会儿物块能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设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对物块做的功为0.5mv2 B.物块对传送带做功为0.5mv2
C.系统摩擦生热为0.5mv2 D.电动机多做的功为mv2
13.(多选)如图所所示,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有一质量为m的圆环,圆环与水平轻弹簧一端相连,弹簧另一端固定在墙壁上的A点,图中弹簧水平时恰好处于原长,圆环距地面高度为h。现让圆环从图示位置由静止沿杆滑下,滑到杆的底端B时速度恰好为零。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圆环下滑至底端的过程中(  )
A.圆环的机械能守恒
B.弹簧的弹力对圆环做的功为mgh
C.圆环所受外力的合力对圆环做的功为0
D.圆环到达B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gh
三.实验填空题:本题共2个小题,5个填空,每空3分,共15分。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横线上。
14.如图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
(1)本实验应选用______(填“A”或“B”)的重物;
A.密度小、体积大 B.密度大,体积小
(2)释放纸带时,重物应__________(填“A”或“B”)打点计时器;
A.靠近 B.远离
(3)完成本实验_____(填“A”或“B”)刻度尺。
A.需要 B.不需要
(4)如图乙,实验中得到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先记下第一个点O的位置。然后选取A、B、C、D四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分别测量出A、B、C、D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打下B点时重物甲的速度 m/s。(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5)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系统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只要满足关系式 ,则表明系统机械能守恒。(用给出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四.计算题:本题共2个小题,15题13分,16题15分,共计28分。(计算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空白处。)
15.如图所示,用细圆管制成的光滑轨道的AB部分平直,BC部分是处于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的半圆,圆管截面半径r R.有一质量为m、半径比r略小的光滑小球以水平初速度v0射入圆管,重力加速度为g.则要使小球能从C端出来,初速度v0至少应为多大
16. 质量均为m的物体A和B分别系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绳两端,绳子跨过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顶端的轻质定滑轮上,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开始时把物体B拉到斜面底端,这时物体A离地面的高度为0.8 m,如图所示。若摩擦力均不计,从静止开始放手让它们运动。 (斜面足够长,g取10 m/s2)求:
(1)物体A着地时的速度大小;
(2)物体A着地后物体B继续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
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第7次月考
物 理 试 题 答 案
1.答案:D
A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A错误;
B.作用力做正功时,其反作用力可以做正功,例如,在平静的水面上有两只用绳连接的小船,当一只船用力拉绳时,两船靠近的过程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做正功,B错误;
C.相互垂直的两个力分别对物体做功为4J和3J,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做功为7J,因为功是标量,合力的功等于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C错误;
D.机车发动机的功率P=Fv,F为牵引力,并非机车所受的合力,D正确。
故选D。
2.答案:D
根据功的定义 可知在锐角的情况下,越大,F做的功越小,与动摩擦因数大小无关。 故选D。
3.答案:B
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故B正确,ACD错误。
4.答案:D
解析:物块分别沿三条不同的轨道由离地高五的A点滑到同一水平地面上,重力做的功都是,所以沿三条轨道滑下重力做的功一样多,选项D正确,A、B、C错误。
5.答案:A
小球整个运动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等于最高点的机械能,则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为 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答案:D
根据动能定理
解得 故选D。
7.答案D
【详解】AB.在最高点,小朋友的速度为零,受到重力的功率为零;在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朋友受到的重力和速度都不为零,且重力与速度方向不垂直,受到重力的功率不为零;到达最低点时,重力与速度方向垂直,受到重力的功率为零;所以,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朋友受到重力的功率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故AB错误;
CD.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朋友受到的弹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因而弹力不做功,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8.答案:D
【解题思路】
解:A.物体落到O点开始一段时间内,弹簧的弹力小于重力,其合力向下,向下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运动到某个位置时,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后来弹簧的弹力大于重力,合力方向向上,向下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运动到最低点B时,速度为零,所以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A错误;
B.物体从O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物体克服弹簧的弹力做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物体的机械能减小,B错误;
C.在整个过程中,只有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物体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错误;
D.从O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物体动能之和为恒量,由于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所以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先减小后增大,D正确。
故选D。
9.BCD
10.AB
【详解】A.因沿着同一根绳做功的功率相等,则力对绳做的功等于绳对物体做的功,则物块从A到C过程中力F做的为 故A正确;
B.乙图的面积代表功,则全过程中F做的总功为
故B正确;
C.丙图中,绳长为R,若空气阻力f大小不变,可用微元法得小球从A运动到B过程中空气阻力做的功为 故C错误;
D.图丁中,F始终保持水平,当F为恒力时将小球从P拉到Q,F做的功是
而F缓慢将小球从P拉到Q,F为水平方向的变力,F做的功不能用力乘以位移计算,故D错误。
故选AB。
11.答案 AC
解析 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动能的增加量等于合外力做功,即动能的增加量为1 900 J-100 J=1 800 J,A正确;B两项错误;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故重力势能减小了1 900 J,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 AC
12.【详解】ACD
对物块运用动能定理,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物块动能的增加,即0.5mv2,故A项正确;传送带的位移是物块位移的两倍,所以物块对传送带做功的绝对值是摩擦力对物块做功的两倍,即为mv2,故B项错误;电动机多做的功就是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也为mv2,故D项正确;系统摩擦生热等于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故C项正确。答案 ACD
13.【详解】CD
A.圆环除了重力做功以外还有弹簧的弹力做功,圆环的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
BD.对于圆环和弹簧组成的系统而言,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可知圆环的机械能减少了mgh,弹簧对圆环做负功,为-mgh,圆环到达B时弹簧弹性势能为mgh,故B错误,D正确;
C.对于圆环,在整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圆环所受的合力做功为零,故C正确。
故选CD。
14.答案:(1)B(2)A(3)A (4)1.8 (5)gh2=v2B
解析:(1)本实验中要较小空气阻力对实验的影响应选用密度大,体积小的重物。
故选B。
(2)释放纸带时,重物应靠近打点计时器。故选A。
(3)完成本实验需要使用刻度尺测量位移。故选A。
(4)根据题意,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平均速度,B点时的速度为
(5)系统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gh=v2B
15.如图所示,用细圆管制成的光滑轨道的AB部分平直,BC部分是处于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的半圆,圆管截面半径r R.有一质量为m、半径比r略小的光滑小球以水平初速度v0射入圆管,重力加速度为g.则要使小球能从C端出来,初速度v0至少应为多大
2 
[解析] (1)选AB所在平面为参考平面,从A至C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2mgR+m
在最高点C时,小球速度vC≥0
联立解得v0≥2
16. 质量均为m的物体A和B分别系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绳两端,绳子跨过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顶端的轻质定滑轮上,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开始时把物体B拉到斜面底端,这时物体A离地面的高度为0.8 m,如图所示。若摩擦力均不计,从静止开始放手让它们运动。 (斜面足够长,g取10 m/s2)求:
(1)物体A着地时的速度大小;
(2)物体A着地后物体B继续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
[解析] (1)以地面为参考平面,A、B系统机械能守恒,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h=mghsin 30°+m+m
因为vA=vB,
所以vA=vB=2 m/s。
(2)A着地后,B机械能守恒,
则B上升到最大高度过程中,
有m=mg Δs sin 30°
解得Δs=0.4 m。
[答案] (1)2 m/s (2)0.4 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