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年 级:高一 学 科:历史(统编版)
赵匡胤
赵普
王安石
岳飞
从宋代的“人事”看两宋的政治与军事
赵匡胤
“然为天子亦大艰难,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今终夕未尝安枕而卧也。”
——司马光《涑水纪闻》
一.太祖的忧思:前代之弊
问题1:从五代十国的政治局势,看赵匡胤具体为何而忧?
方镇太重
君弱臣强
武将权重
一.太祖的忧思:前代之弊
《雪夜访普图》 [明] 刘俊
二.赵普的谋划:防弊之政
赵普
……非他故也,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之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司马光《涑水纪闻》
二.赵普的谋划:防弊之政
收权
分权
崇文抑武
方镇太重
君弱臣强
武将权重
二.赵普的谋划:防弊之政
行政
财政
军政
中央派文官出任各州长官,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职;
设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赋税大部分上缴中央;
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守内镇外定期更换驻地;
二.赵普的谋划:防弊之政(收权)
(1)中央:
材料一: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峙文武二柄,号为“二府”。
——《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二》
材料二:宋承唐制,抑又甚焉……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
——《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一》
问题1: 结合所学,分析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的设计意图。
二府三司制
“三衙”
参知政事
削弱相权
加强皇权
二.赵普的谋划:防弊之政(分权)
学习探究1:同样是分割相权,唐宋制度最显著的区别是什么?
程序分权
责任分权
(2)地方:
问题2:观察示意图,概括北宋如何分配地方权力?
①设立四个平行的路级机构,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
②州一级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
“(通判)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
二.赵普的谋划:防弊之政(分权)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唐)杨炯《从军行》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北宋)汪洙《神童诗》
问题3: 归纳两首诗歌中价值导向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变化:从以武为尊转向以文为贵。
原因:宋初统治者大力提倡崇文抑武的政策。
二.赵普的谋划:防弊之政(崇文抑武)
《历代科举取士数量统计表》
——邓小南:《王安石与他的时代(二)》
崇文
抑武
上曰:“人生如白驹过隙……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便好田宅市场之,为子孙立永久之业。”
——司马光《涑水纪闻》
二.赵普的谋划:防弊之政(崇文抑武)
问题4: 思考下面两则材料是从什么角度评价宋初“防弊之政”?
材料一: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
——范祖禹《范太史集》卷22《转对条上四事》
材料二:今内外上下,一事之小,一罪之微,皆先有法以待之……虽然,人之才不获尽,人之志不获伸,昏然俯首一听于法度,而事功日隳(huī),风俗日坏,贫民愈无告,奸人愈得志。
——叶适《水心别集》卷10《实谋》
中央集权
制度建设与革新
二.赵普的谋划:防弊之政
冗官
冗兵
财政压力
——整理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问题5: 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P54页“历史纵横”,概括何为“新弊”?
二.赵普的谋划:防弊之政
政权 民族 与宋关系 结果
辽 契丹 有战有和 岁币
西夏 党项 有战有和 岁赐
问题5: 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P54页“历史纵横”,概括何为“新弊”?
边防压力
二.赵普的谋划:防弊之政
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
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钱穆《国史大纲》
钱穆
二.赵普的谋划:防弊之政
王安石(字“介甫”)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支持者:
目的:
领域:
结果:
宋神宗
富国强兵
农商军教等多领域
达到了富国的目的,强兵效果并不明显。
三.介甫的抗争:除弊之措
材料一:宋高宗赵构曾言:“安石之学,杂以霸道,取商鞅富国强兵之说。今日之祸,人徒知蔡京、王黻之罪,而不知天下之乱,生于安石。”
——[南宋]吕祖谦《赠左通议大夫王公行状》
材料二:“若其学识之精,卓规模之宏远,宅心之慈仁,则真千古而无两也……公之志,在制兼并,济贫乏,变通天下之财,以富其民而致天下于治。”
——梁启超《王荆公》
学习探究2:阅读材料,指出两则材料对王安石及其变法事业的不同看法,结合所学,思考其原因。
时代
立场
南宋建立:
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即为宋高宗。
北宋灭亡:
1127年,北宋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徽、钦二帝被俘北去,史称“靖康之变”。
四.岳飞的悲愤:积弊难返
岳飞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四.岳飞的悲愤:积弊难返
1141年《绍兴和议》
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
南宋对金称臣;
每年向金朝缴纳“岁贡”。
四.岳飞的悲愤:积弊难返
一.太祖的忧思:前代之弊
二.赵普的谋划:防弊之政
三.介甫的抗争:除弊之措
四.岳飞的悲愤:积弊难返
人
制
从宋代的“人事”看两宋的政治与军事
“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
——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