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试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测试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冀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5-13 07:3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冀教版)
数学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卷首语:同学们,展开智慧的翅膀,细心浇灌每一题,笔墨生花,收获成长的喜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客观题
阅卷人 单选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得分
1.在学校运动会50米短跑比赛中,小军跑了9.2秒,小明跑了8.7秒,小亮跑了9.0秒,(  )是冠军。
A.小亮 B.小明 C.小军
2.王大妈带900钱要批发12件单价是75元的上衣,她带的钱(  )。
A.有剩余 B.不够用 C.正好 D.不确定
3.下面和“面积“有关的活动是(  )
A.园丁给花坛围上篱笆
B.妈妈做衣服时量腰围
C.值日生擦桌子
4.与0.8相等的是(  )
A.8厘米 B. C.0.6
5.丽丽在姥姥家连续住了62天,这两个月可能(  )。
A.7月和8月 B.1月和2月 C.4月和5月 D.9月和10月
6.图书管理员将新书放到书架上,如果书架共有19层,每一层可以放31~45本书,一共可以放(  )本书。
A.不足200 B.200~400 C.400~550 D.500~900
7.35×16的结果比34×16的结果大(  )。
A.1 B.16 C.34 D.35
8.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20 分米,宽是 15 分米,它的面积是(  )
A.70dm B.300cm2 C.300dm2 D.3m3
9.如图所示图形的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是(  )
A. B.
C. D.
10.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 厘米,它的面积是(  )
A.24cm B.36cm2 C.36 D.36cm
阅卷人 二、判断题(本大题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得分
11.“庆六一”文艺晚会18:20开始,经过2小时30分钟结束,结束的时间是20:1。(  )
12.明明喝了一杯水的 ,小强喝了另一杯水的 ,他们喝的水一样多。(  )
13.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  )
14.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它的面积是64厘米。(  )
15.小明坐在小红的西面,那么小红坐在小明的东南面。(  )
阅卷人 三、填空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得分
16. 一列火车上午7:25从某地出发,下午1:25到达目的地,途中经过了   小时。
17. 2023年一共有   天,今年二月有   天,十二月有   天。
18. 一个长方形的长10厘米,宽6厘米,如果从这个长方形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则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19.把7.1、10.7、1.7、70.1这四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   <   。
20.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个因数是45,小马把另一个因数十位上的“3”抄写成了“8”。小马算得的得数和正确的结果相差   。
21.妈妈6月25日收到在网上购买的一件衣服,拿回家试穿后不太满意,妈妈最晚在   (填几月几日)退货,可以享受无理由退换的服务(七天无理由退换服务,按照物流签收后的第二天零时起计算时间)。
22.一根铁丝长两米,第一次用了0.6米,第二次用了0.8米,这根铁丝减少了   米。
23.傍晚,小美正面向太阳,欣赏着夕阳美景,这时,她向后转喊爸爸妈妈一起欣赏,转向后她的左边是   面,右边是   面。
24. 3日=    小时 2时20分=   分 5年=   个月 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5. 一个正方形餐桌桌面的边长是1   ,面积是1   ;王老师身高165   。
阅卷人 四、计算题(20分)
得分
26.我能算得又对又快。
30×20= 480÷2= 0.9+0.6= 283÷7≈
20×23= 77÷7= 4.5+2.4= 179÷2≈
27.用竖式计算。
126÷3= 27×15= 504÷8=
38×32= 10-3.7= 4.6+2.9=
阅卷人 五、操作题(10分)
得分
28.在格子图中画出一个面积是14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

阅卷人 六、解决问题(本大题7个小题,共35分)
得分
29.王阿姨把收获的470千克苹果装入纸箱,每箱能装12千克,准备38个纸箱够吗?
30.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同学们用彩纸折星星装扮教室,3个班折星星135个。照这样计算18个班能折多少个星星?
31.一个房间长8米,宽4米,用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需要这样的地砖多少块 如果每块地砖
15元,铺好这个房间一共要用多少钱
32.一辆大货车下午1时30分从甲城出发,17:30到达乙城,两城相距380千米。这辆大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3.一块菜地每平方米可以产白菜28kg。这块菜地可以收多少千克白菜?合多少吨?
34.“和谐号”动车组有16节车厢,平均每节车厢可坐乘客67人。这列动车组2小时行了448千米,按这个速度,从郑州东到北京西大约需要5个小时。
(1)这列动车组一次最多可坐乘客多少人?
(2)郑州东到北京西的铁路线大约有多长?
35.妈妈给小红买了一本《故事书》和一本《连环画》,一本《故事书》15.4元,比一本《连环画》贵1.9元。
(1)一本《连环画》多少钱?
(2)妈妈买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答案解析部分
1.B
解:因为9.2>9.0>8.7,所以小明用时最少,冠军是小明。
故答案为:B。
在跑步比赛中,同样路程用时最少的跑得最快。
2.C
解:12×75=900(元),正好够用。
故答案为:C。
上衣的总价=上衣的单价×上衣的数量;将上衣的总价和所带钱的数量进行比较大小即可。
3.C
解:和“面积“有关的活动是:值日生擦桌子。
故答案为:C。
A项:园丁给花坛围上篱笆,是计算的周长;
B项:妈妈做衣服时量腰围,是计算的周长;
C项:值日生擦桌子是擦这个桌子面的大小,所以和面积有关。
4.B
解:=0.8。
故答案为:B。
一位小数可以写成分母是10的分数;两位小数可以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三位小数可以写成分母是1000的分数······。
5.A
解:31+31=62(天)。
故答案为:A。
一年中1、3、5、7、8、10、12各月是大月,有31天,丽丽在姥姥家连续住了62天,这两个月是连续的两个大月,可能是7月和8月。
6.D
解:19×31=589(本)
19×45=855(本),一共可以放500~900本书。
故答案为:D。
一共可以放的本数最少=平均每层最少放的的本数×层数;一共可以放的本数最少多=平均每层最多放的的本数×层数,通过计算在这之间。
7.B
解:35×16-34×16
=(35-34)×16
=1×16
=16。
故答案为:B。
35×16表示35个16,34×16表示34个16,结果相差1个16,为(35-34)×16=16。
8.C
解:20×15=300(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C。
长方形面积=长×宽,据此代入数值解答。
9.B
选项A,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选项B,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选项C,阴影部分不能用分数表示;
选项D,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故答案为:B。
根据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10.B
解:6×6=36(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B。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据此代入数值解答。
11.错误
解:18:20+2小时30分=20:50,
结束的时间是20:5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文艺晚会开始时间+演出时间=结束的时间。
12.错误
解:因为明明和小强喝的这杯水的量不一定相同,所以他们喝的水不一定一样多,
故答案为:错误。
根据题意,虽然明明和小强喝的水都占他们喝的水的,但是明明喝的这杯水和小强喝的这杯水的量不一定相同,所以他们喝的水不一定一样多,据此判断即可。
13.错误
解:面积=4×4=16(平方分米)
周长=4×4=16(分米)
所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周长和面积是两种不同的量,不能进行比较。
14.错误
解:32÷4=8(厘米)8×8=64(平方厘米),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厘米不是面积的单位。
15.错误
解:小明坐在小红的西面,那么小红坐在小明的东面。因此,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根据方位中,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进行解答。
16.6
解:下午1:25=13:25
13时25分-7时25分=6(小时)。
故答案为:6。
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中午12时及以前时间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相同只是加上时间段说明,而中午12时以后时间普通计时法加上12并去掉时间段说明转化成24时计时法,而24时计时法则减去12再加上下午、晚上等时间段的文字说明即可转化成普通计时法;
时间计算先统一时间表示方法,再根据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进行计算。
17.365;28;31
解:因为2023÷4=505……3,所以2023年是平年,全年一共有365天,二月有28天,十二月有31天。
故答案为:365;28;31。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100的倍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因此,公历年份不是100倍数的,年份÷4如果有余数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公历年份是100倍数的,先将年份中末尾的两个0去掉再除以4,有余数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平年全年有365天,二月有28天,闰年全年有366天,二月有29天;
一年当中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是大月每月有31天,除二月外其他月份是小月每月有30天。
18.6;36
解: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6×6=36(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6;36。
在长方形里面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9.1.7;7.1;10.7;70.1
解:1.7<7.1<10.7<70.1。
故答案为:1.7;7.1;10.7;70.1。
小数比较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百分位上的数······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20.2250
解:45×(80-30)
=45×50
=2250。
故答案为:2250。
两位数十位上的8表示80,十位上的3表示30,80-30=50,小马算得的得数和正确的结果相差的数=50×其中一个因数45。
21.7月2日
解:30-25=5(天)
7-5=2(天),妈妈最晚在7月2日退货。
故答案为:7月2日。
6月有30天,6月25日到6月30日还有30-25=5天,距离7天还差2天,则妈妈最晚在7月2日退货。
22.1.4
解:0.6+0.8=1.4(米)。
故答案为:1.4。
这根铁丝减少的米数=第一次用去的米数+第二次用去的米数。
23.北;南
解:西面的对面是东面,面向东面时,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故答案为:北;南。
傍晚夕阳在西边,西和东相对,面向东面时,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24.72;140;60;3
解:3×24=72(时),所以3日=72时;
2×60+20=140(分),所以2时20分=140分;
5×12=60(个),所以5年=60个月;
300÷100=3(平方分米),所以300平方厘米=3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72;140;60;3。
单位换算,从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用高级单位的数乘进率;从低级单位到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
25.米;平方米;厘米
解:一个正方形餐桌桌面的边长是1米,面积是1平方米。王老师身高165厘米。
故答案为:米,平方米,厘米。
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个正方形餐桌桌面的边长用“米”作单位,计量它的面积用“平方米”作单位,计量王老师的身高用“厘米”作单位。
26.
30×20=600 480÷2=240 0.9+0.6=1.5 283÷7≈40
20×23=460 77÷7=11 4.5+2.4=6.9 179÷2≈90
计算小数的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即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即可;
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把三位数看成近似的整百数或整百整十数,然后进行计算即可。
27.解:126÷3=42
27×15=405
504÷8=63
38×32=1216
10-3.7=6.3
4.6+2.9=7.5
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先看被除数的首位,被除数的首位不够除的,再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其中一个两位数的个位乘另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所得结果的末尾与因数的个位对齐,然后用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乘另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所得结果的末尾与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计算的结果加起来即可;
计算小数的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即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
28.解: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7×2=14,则长方形的长可以画7格,宽画2格。
29.解:38×12=456(千克)
456<470
答:准备38个纸箱不够。
用每箱能装的质量乘纸箱的个数求出能装苹果的总重量,然后与收获苹果的质量比较后判断够不够。
30.解:135÷3×18
=45×18
=810(个)
答:18个班能折810个星星。
根据题意可知,每个班折星星的数量是不变的,先用除法求出每个班折星星的数量,然后乘班数,据此列式解答。
31.解:8米=80分米,4米=40分米,
80×40÷(4×4)
=3200÷16
=200(块)
200×15=3000(元)
答:需要这样的地砖200块。铺好这个房间一共要用3000元。
把房间的长和宽都换算成分米。用房间的面积除以一块地砖的面积即可求出需要地砖的块数;用一块地砖的钱数乘需要地砖的块数即可求出一共要用的钱数。
32.解:下午1时30分=13时30分
17:30-13:30=4(小时)
380÷4=95(千米)
答:这辆大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95千米。
把出发的时刻改写成24时计时法,用到达的时刻减去出发的时刻求出行驶的时间,用两城的距离除以时间即可求出速度。
33.解:50×40×28
=2000×28
=56000(千克)
56000千克=56吨
答:这块菜地可以收56000千克白菜,合56吨。
用长乘宽求出菜地的面积,用面积乘每平方米收白菜的重量求出总重量,然后换算成吨,1吨=1000千克。
34.(1)解:16×67=1072(人)
答:这列动车组一次最多可坐乘客1072人。
(2)解:448÷2=224(千米)
224×5=1120(千米)
答:郑州东到北京西的铁路线大约长1120千米。
(1)用平均每节车厢乘坐的人数乘16即可求出这列动车一次最多可以乘坐的人数;
(2)用2小时行驶的路程除以2求出动车的速度,用数对乘5即可求出郑州东到北京西大约的路程。
35.(1)解:15.4-1.9=13.5(元)
答:一本《连环画》13.5元钱。
(2)解:15.4+13.5=28.9(元)
答:妈妈买这两本书一共花了28.9元。
(1)用一本《故事书》的钱数减去1.9元即可求出一本《连环画》的钱数;
(2)把这两本书的钱数相加即可求出买这两本书一共花的钱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