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西师大版)
数学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卷首语:同学们,展开智慧的翅膀,细心浇灌每一题,笔墨生花,收获成长的喜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客观题
阅卷人 单选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得分
1.10张纸摞起来大约厚1毫米,1000张这样的纸摞起来大约厚( )厘米。
A.1 B.10 C.100
2.有22个苹果、14个梨和31根香蕉。用4个苹果、2个梨和5根香蕉装成一个果篮,最多能装( )个果篮。
A.5 B.7 C.6
3.小红带44元去买练习册,每本练习册6元,那么她最多可以买( )本。
A.5 B.6 C.7
4.下面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是( )。
A.1100 B.1001 C.1010
5.5千米-100米4000米中,在圆圈中应填( )。
A.= B.< C.>
6.与7米2厘米长度相等的是( )
A.702厘米 B.720厘米 C.72厘米
7.做同样的50道口算题,淘气用了48秒,笑笑用了56秒,( ) 的速度快。
A.笑笑 B.淘气 C.无法确定
8.有48个口罩,每9个装一盒,至少需要( )个盒子。
A.5 B.6 C.7
9.一串彩灯按照红、蓝、黄、紫的顺序排列,第26个彩灯是( )色。
A.红 B.蓝 C.黄 D.紫
10.用一堆小棒摆口,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 )根。
A.5 B.4 C.3
阅卷人 二、判断题(本大题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得分
11.三位数加三位数,和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
12.在□÷8=6……○中,余数最大是7. ( )
13.7月份有31天,它有4个星期还多3天。( )
14.读数时,“0”在中间一个也不读。( )
15.分针从数字1走到数字5经过了20分钟。( )
阅卷人 三、填空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得分
16.3034中,左边的3表示 ,右边的3表示 。
17.小红和兴趣班的30个同学去公园划船,每条船限乘6人,若大家一起划船,至少要租 条船。
18.在算盘上用2颗算珠表示的四位数中,最大的是 。
19.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5,十位上是3,其他数位上是0,这个四位数是 ,读作: 。
20.一个一个地数。2098后面的三个数是 , , 。
21.用4,1,0,6组成一个四位数,其中最小的数是 ;只读一个零的最大的数是 。
2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丁的身高是128 ,体重是35 。他买了一只牙刷约重20 。小丁每天大约睡10 。
23.手机健康软件上显示妈妈今天走了8903步,横线上的这个数读作 ,与它最接近的整千数是 。
24.笑笑的身高是85厘米,她再长高 厘米,就正好是1米。乐乐比笑笑高1分米,乐乐的身高是 厘米。
25.下边算盘上表示的数是 ,这个数由 个千和4个 组成的。
阅卷人 四、计算题(20分)
得分
26.口算。
48÷6= 0×1= 55-23= 900+2500=
9×9= 100-24= 56÷7= 200-130=
800+20= 5000-1700= 3×3+3= 20-12÷4=
27.列竖式计算。
47÷5= 52÷6= 60÷8=
阅卷人 五、操作题(10分)
得分
28.在方格纸上接着画图形。
阅卷人 六、解决问题(本大题7个小题,共35分)
得分
29.小胖全家去超市购物,买牛奶用去123元,买饼干用去78元,买图书用去77元,小胖全家购物一共用去多少元?
30.仔仔的爸爸每月工资4400元,比妈妈多600元。爸爸和妈妈每月的工资一共多少钱?
31.文具店“六一”特惠活动,原价8元的笔记本,现在“买二送一”,小红带25元能买到几个笔记本?小明带50元能比特惠活动前多买到几个笔记本?
32.一个皮球12元,一本《故事书》7元,小兰拿50元买一个皮球后,剩下的钱还能买几本《故事书》?还剩多少元?
33.工人叔叔计划要生产2300个零件,已经完成了1500个,再继续生产700个零件够了吗?
34.回望中国铁路十年之变,我国铁路建设总里程15万公里,其中高铁总里程破4万公里收官,稳居世界第一。一趟从上海开往南京的高铁共有610个座位,其中一等座51个,其余的是二等座。列车出发时有498位乘客乘坐二等座,二等座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35.马拉松比赛是一项长跑运动,起源于古希腊,是一种象征着和平的精神,更是超越极限挑战自我的精神。在某市举行的第一届马拉松长跑比赛中,参加全马比赛的选手有523名,比参加半马比赛的选手多78名。
(1)参加半马比赛的有多少名选手?
(2)参加半马和全马比赛的一共有多少名选手?
答案解析部分
1.B
解:10张纸摞起来大约厚1毫米,1000张这样的纸摞起来大约厚10厘米。
故答案为:B。
根据题中10张纸摞起来大约厚1毫米,所以100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00毫米,根据1厘米=10毫米,即可得出答案。
2.A
解:22÷4=5(个)······2(个)
14÷2=7(个)
31÷5=6(个)······1(根)
5<6<7,则最多能装5个果篮。
故答案为:A。
苹果、梨、香蕉分别可以装果篮的个数=苹果、梨、香蕉分别的总个数÷平均每个果篮需要水果的个数,最多能装果篮的个数要取最小的数。
3.C
4.A
5.C
6.A
解:7米2厘米=702厘米。
故答案为:A。
1米=10分米=100厘米,7米2厘米=700厘米+2厘米=702厘米。
7.B
解:48秒<56秒,淘气的速度快。
故答案为:B。
做同样的50道口算题,用的时间少的做题的速度就快。
8.B
48÷9=5(个)……4(个),5+1=6(个),至少需要6个盒子。
故答案为:B。
用口罩总数除以9求出商和余数,由于余下的数还需要1个盒子,因此用商加上1即可求出至少需要盒子的个数。
9.B
解:26÷4=6(组)······2(盏),第26个彩灯是蓝色的。
故答案为:B。
按照“ 红、蓝、黄、紫 ”的顺序排列,第26个彩灯循环了6组,剩余2盏,则是蓝色的。
10.C
解:用一堆小棒摆口,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3根。
故答案为:C。
用小棒摆一个“口”需要4根小棒,用一堆小棒摆口,如果有剩余,剩余的根数要小于4根,可能会剩3根、2根或者1根。
11.正确
三位数加三位数,和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三位数加三位数,百位数字的和满十和就是四位数;百位上的数不满十,和就是三位数。
12.正确
在□÷8=6……○中,余数最大是7。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要小于除数,因此余数最大比除数小1。
13.正确
解:31÷7=4(个)······3(天)。
故答案为:正确。
7月份有星期的个数=7月份的天数÷平均每个星期的天数,余数是还剩下的天数。
14.错误
读数时,在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读四位数时从高位到低位读,先读数字再读计数单位,末尾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
15.正确
解:(5-1)×5
=4×5
=20(分)。
故答案为:正确。
分针走的分钟数=5×分针走的大格个数。
16.3个千;3个十
3034中,左边的3表示3个千,右边的3表示3个十。
故答案为:3个千;3个十。
整数的右边起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计数单位依次是一、十、百、千、万……。哪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表示几个相应的计数单位。
17.6
解:(1+30)÷6
=31÷6
=5(条)······1(人)
5+1=6(条)。
故答案为:6。
至少组要租船的条数=(小红+兴趣班学生的人数)÷平均每条船限乘的人数,如果有余数,船的条数再加1条。
18.6000
解:算盘上的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在算盘上用2颗算珠表示的四位数中,最大时千位上一颗上珠一颗下珠,这个数是6000。
故答案为:6000。
算盘上的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要使这个四位上最大,千位上的数字就要最大,则千位上一颗上珠一颗下珠,表示的数是6000。
19.5030;五千零三十
解:千位上是5,十位上是3,其他数位上是0的数写作:5030;读作:五千零三十。
故答案为:5030;五千零三十。
四位数千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千,百位上的数表示几个百,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然后写出这个数;
万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0.2099;2100;2101
一个一个地数。2098后面的三个数是2099、2100、2101。
故答案为:2099;2100;2101。
一个一个地数,就是后一个数字比前一个数字多1,按照顺序依次数出后面三个数即可。
21.1046;6401
用4,1,0,6组成一个四位数,其中最小的数是1046;只读一个零的最大的数是6401。
故答案为:1046;6401。
要使这个四位数最小,最高位上是1,千位数字是0,个位上是最大的数字6;要使只读一个零且最大,最高位上是6,百位上是0,个位上是1。
22.厘米;千克;克;时
小丁的身高是128厘米,体重是35千克。他买了一只牙刷约重20克。小丁每天大约睡10时。
故答案为:厘米;千克;克;时。
常用的长度单位是米、分米、厘米等;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千克和克等;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等。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单位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23.八千九百零三;9000
8903读作:八千九百零三,与它最接近的整千数是9000。
故答案为:八千九百零三;9000。
读四位数时从高位到低位读,千位数字是几就读作几千,百位数字是几就读作几百,按照这样的方法读。末尾的0都不读,中间有1个0或连续2个0都只读一个零。
24.15;95
解:第一问:1米=100厘米,100-85=15(厘米);
第二问:1分米=10厘米,85+10=95(厘米)。
故答案为:15;95。
第一问:把1米换算成100厘米,用100厘米减去笑笑的身高就是她再长高的厘米数;
第二问:把1分米换算成10厘米,用笑笑的身高加上10厘米即可求出乐乐的身高。
25.6040;6;十
下边算盘上表示的数是6040,这个数由6个千和4个十组成的。
故答案为:6040;6;十。
算盘上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由此判断每一位上的数字并写出这个数。哪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表示有几个相应的计数单位。
26.
48÷6=8 0×1=0 55-23=32 900+2500=3400
9×9=81 100-24=76 56÷7=8 200-130=70
800+20=820 5000-1700=3300 3×3+3=12 20-12÷4=17
依据9以内的乘法口诀计算;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分别看作几个十、几个百或者几个千,然后再相加减。
27.47÷5=9……2
52÷6=8……4
60÷8=7……4
列竖式计算此类题时,根据乘法口诀直接确定商,商要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注意余数要小于除数。
28.
长方形和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根据图形的特征画图即可。
29.解:123+78+77
=201+77
=278(元)
答:小胖全家购物一共用去278元。
30.解:4400-600+4400
=3800+4400
=8200(元)
答:爸爸和妈妈每月的工资一共8200元。
爸爸和妈妈每月工资的总金额=爸爸每月工资的金额+妈妈每月工资的金额;其中,妈妈每月工资的金额=爸爸每月工资的金额-600元。
31.25÷8=3(个)……1(元),3+1=4(个)
50÷8=7(个)……4(元),7÷2=3……1
答:小红带25元能买到4个笔记本。小明带50元能比特惠活动前多买到3个笔记本。
用小红带的钱数除以8求出商和余数,商是3,需要赠送1个,因此用商加上1就是小红能买到的本数。用小明带的钱数除以8求出商和余数,商是7,里面共有3个2,说明能送3本,所以比活动前多买到3本。
32.解:(50-12)÷7
=38÷7
=5(本)······3(元)
答:剩下的钱还能买5本《故事书》,还剩3元。
剩下的钱还能买《故事书》的本数=(小兰拿的钱数-皮球的单价)÷《故事书》的单价,余数是还剩下的钱数。
33.解:1500+700=2200(个)
2200<2300
答:再继续生产700个零件不够。
已经生产零件的个数+再生产零件的个数=2200个,然后和2300个比较大小,所以不能完成任务。
34.解:610﹣51﹣498
=559﹣498
=61(个)
答:二等座还有61个空座位。
二等座还有空座位的个数=高铁共有座位的个数-一等座的座位个数-二等座上乘客的人数。
35.(1)解:523-78=445(名)
答:参加半马比赛的有445名选手。
(2)解:523+445=968(名)
答:参加半马和全马比赛的一共有968名选手。
(1)参加半马比赛的人数=参加全马比赛的人数-78人;
(2)参加半马和全马比赛的总人数=参加半马比赛的人数+参加全马比赛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