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3 12:3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阅读
肥皂泡(节选)
①小的时候,游戏的种类很多,其中我最爱玩的是吹肥皂泡。
②下雨的时节,不能到山上海边去玩,母亲总教我们在廊子上吹肥皂泡。她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
③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④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洒到眼睛里,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
1.从选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 )的浮光 ( )的球面 ( )的薄球
2.玩肥皂泡最好是在 时节,因为 。
3.选文第②段中描写吹肥皂泡先后顺序的词是 、 。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吹肥皂泡的过程。
4.“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指 ,第二层是指 。
快乐阅读。
爱丽丝漫游奇境(节选)
白兔跳来蹦去,弄得地脚下的洞草沙沙作响;那只胆战心惊的老鼠正穿过附近的水池,一路溅起水花跑过去;三月兔同它的朋友们分享着那顿没完没了的美餐,茶杯碰得叮当响;王后命令把她的客人拖出去砍头,不断地尖叫着,猪孩子在公爵夫人腿上打喷嚏,而盘碗摔得粉碎;还有鹰头狮的怪叫
声,壁虎写字时的沙沙声,被制裁的豚鼠的哽咽声.混杂着远处那只悲惨的素甲鱼的抽泣声,塞满了周围的空间。
于是她将身子坐正,闭着眼睛,半信半疑自己真的到了奇境世界。尽管她知道只是重温一个旧梦,而一切都仍会返回现实:蒿草只是迎风作响,芦苇的摆动晃起了池水,茶杯的碰击声实际是羊颈上的铃铛声,王后的尖叫起源于牧童的吆喝,猪孩子的喷嚏声,鹰头狮的尖叫声和各种奇声怪音,原来
只是农村中繁忙季节的各种喧闹声。而远处耕牛的低吟,在梦中变成了素甲鱼的抽泣。
5.短文中这个好像进入奇境世界的人是谁? ( )
A.爱丽丝 B.爱丽丝的姐姐 C.爱丽丝的妹妹 D.可怜的白王后
6.是什么“塞满了周围的空间”? ( )
A.蒿草和芦苇 B.老鼠溅起的水花
C.各种各样的声音 D.素甲鱼的抽泣
7.请从文中摘抄三个四字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一个造句。
摘抄: 、 、
造句:
8.老鼠溅起水花的声音实际上是芦苇的摆动晃起了池水,茶杯的碰击声实际上是 ,王后尖叫的声音源于 ,素甲鱼的抽泣,实际上是 。 而其他各类声音,原来只是 。
9.第1自然段中写了很多声音,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声音?请仿照例文写两句。
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有趣的声音,有 的 ;有 的 ;还有 时,发出的 的声音。
阅读理解。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我想稳住小沙,告诉他这是最时髦的发式,可他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
当然,我没得到那五块钱。这还不算倒霉,最倒霉的是小沙父子: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姑父呢,那件睡衣上的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干净,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
10.文段节选自《 》,作者是 。
11.文段中所说的“最时髦的发式”是怎样的?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
12.小沙看到这“最时髦的发式”时的表现是怎样的?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13.读文段,说说在故事的结尾,“我”、小沙、姑父的结果分别是怎样的?
“我”:
小沙:
姑父:
课外欣赏。
童年趣事
那天傍晚回家,不知道哪根神经不对,从不喜欢照镜子的我竟然对着镜子看了又看——头发像刺猬一样根根竖在头上,怎么看都像个难看的野孩子。于是我找来了一把剪刀,对着右脸鬓角部分稍剪了点,感觉比刚才好多了。我继续顺着鬓角往上剪,一小撮(zuǒ)一小撮的头发随着剪刀落下,看看右边的脸比左边没有剪过鬓角部分要精神了很多,又剪起左边……咦,怎么一边长一边短,一点也不对称呢?一点型都没有,好丑哦!
奶奶回来了,又气又急,连连跺脚:“看你爸爸回来怎么修理你!”她押着我到理发店请理发师重新剪,理发师傅说:“没办法补救了,只能剃个光头。”
一天上午,邻居阿三说他偷吃了上院皮大爷家的枇杷,可甜啦!我馋得口水直流,对他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中午,我和阿三趁大人们午睡了,就摸到上院。因为我不敢爬墙上树,只好在院门外放哨。阿三先爬上院墙,再顺着围墙跳下去,爬上树摘那又大又黄的果子,然后给我。突然一声咳嗽,我最初没有预料到(A),吓得大气也不敢出。“你在上面什么?”“我……我是来找个地方…方便一下的。”
阿三的声音分明在颤抖。我害怕有人会来抓我,就赶紧一溜烟儿地跑回家去。后来,听说皮大爷押着阿三去了他家……傍晚,皮大爷还送了点枇杷过来,教育我俩以后别再爬墙上树,说一旦摔下来后果想都不敢想,谁都负不了责。
乡亲们对这些事了知指掌。直到现在回家与人闲谈,还每每被提及,虽然全都说我并不是“野孩子”,但我还是忍不住笑出声来(B)。
14.将文中画横线部分改为四字词语。
A. B.
15.全文主要写了“我”的两件“傻事”,请用小标题概括出来。
① ②
16.文中画“﹏﹏﹏”的句子中奶奶“气”的是 ;“急”的是 。
17.联系上下文,选择最能表现下列句中人物感情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疼爱 尊敬 厌恶 负责
(1)奶奶只好押着我到理发店。( )
(2)皮大爷押着阿三到他家里。( )
阅读。
莫高窟
①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②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③莫高窟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④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外国列强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⑤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选择,在正确的序号上打“√”。
18.与“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一句中的加点词意思最接近的是( )
A.生动活泼 B.栩栩如生 C.如梦如幻 D.身临其境
19.“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你认为这句话加在第几自然段的开头最合适( )
A.第2自然段 B.第3自然段 C.第4自然段 D.第5自然段
20.“莫高窟不仅有精美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这个句子写了莫高窟____和____,告诉读者着重要介绍的是____。 ( )
A.壁画、彩塑、彩塑
B.彩塑、壁画、彩塑
C.壁画、彩塑、壁画
D.彩塑、壁画、壁画
21.读短文,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祖国西北的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包围着莫高窟。
B.第1自然段中把洞窟比作蜂窝,是为了表现洞窟的数量非常多。
C.“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飞天的其他样子。
D.第2自然段举了卧佛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莫高窟保存的彩塑非常多。
22.抓住关键句,概括第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第2自然段:
第3自然段:
23.读文章,围绕下面的句子,至少从两个方面把句子写具体。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阅读。
为了妹妹
①一位小男孩的妹妹生病需要输血,小男孩在两年前曾得过同样的病,后来被治愈了,而妹妹康复的唯一机会,是获得曾患过同样疾病但后来痊愈(yǜ yù)的人的血液。因为两个孩子的血液同属某一特别的血型,所以小男孩便成了最理想的捐血人选。
②“你愿意捐血给玛莉吗?”医生问。
③詹尼犹豫着,他的嘴唇开始颤抖,然后微笑说:“没问题,为了妹妹。”
④不久,兄妹二人被推进医院的房间。玛莉瘦弱而苍白,詹尼则强壮而健康。两个人都没有说话,但当两人四目相投时,詹尼露齿而笑。
⑤护士把针头插进他的手臂,詹尼的微笑逐渐消失,他看着血(xiě xuè)液流过管子。
⑥当可怕的煎熬接近尾声时,詹尼有点颤抖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⑦“医生,我什么时候会死?”
⑧医生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詹尼起初的犹豫和嘴唇的颤抖,是因为他以为捐血就是牺牲生命,而在那一瞬间,(已 以)做出了重大的(决 绝)定。
24.划去括号中错误的音节和汉字。
25.按要求填空。
“健”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除部首外有( )笔,最后一笔是( )。
26.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焦虑、痛苦、受折磨。( )
(2)一下子明白过来。( )
27.联系上下文,完成填空。
当医生希望詹尼 时,詹尼以为 ,所以他起初有些 ,但在那一瞬间,他却做出了重大的决定: 。
28.联系上下文,理解感悟。
(1)当兄妹两人被推进病房时,“两个人都没有说话,但当两人四目相投时,詹尼露齿而笑。”此时他仿佛在安慰妹妹:“ ”
(2)第⑥自然中“可怕的煎熬”指的是詹尼 。詹尼宁愿忍受这可怕的煎熬是因为他 。
《第六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 五色 轻清透明 光丽 2. 阴雨 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 3.然后 再
用竹笔套管蘸上肥皂水 慢慢吹起轻轻一提 4. 肥皂水落到了眼睛里,所以要揉眼睛 美丽的肥皂泡破了,心里不免伤心难过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结合“五色的浮光”“轻清透明的球面”“光丽的薄球”可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结合“她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可知玩肥皂泡最好是在阴雨时节,因为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
3.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结合“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可知这些内容写的是吹肥皂泡的流程。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是“然后”“再”。
可以概括为四步:第一步:把碎肥皂放在木碗里,加水和弄。第二步:用竹笔套管蘸上肥皂水。第三步:慢慢吹起轻轻一提。第四步:轻轻地扇送。
4.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意思。
第一层含义是出于生理原因,因为泡泡水含有刺激性的成分,当泡泡水溅入到人的眼睛时,人会有一个应激反应,就是低下头流泪。
第二层含义是心理原因。因为漂亮的泡泡消失不见,小孩子产生了舍不得的心理,所以用手揉眼,揉出了眼泪。
一语双关,表现了孩子心里对肥皂泡的喜欢,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孩童时期单纯、美好的品质的怀念,对童年的向往。
5.A 6.C 7. 胆战心惊 半信半疑 奇声怪音 示例:半信半疑 老虎对狐狸的话半信半疑。 8. 羊颈上的铃铛声 牧童的吆喝 远处耕牛的低吟 农村中繁忙季节的各种喧闹声 9. 雷公公 呼噜声 风婆婆 欢笑声 小溪奔跑 叮叮咚咚
【分析】5.考查文本内容理解。
结合文本内容,可知进入奇境世界的人是爱丽丝本人,所以选A项。
6.考查文本内容理解。
结合“白兔跳来蹦去,弄得地脚下的洞草沙沙作响……”,可知塞满了周围的空间是各种各样的声音,所以选C项。
7.考查用词语造句。
首先所选词语可以是“胆战心惊”、“半信半疑”、“奇声怪音”、“没完没了”等,造句时需要注意语言的生动,用词的妥帖,例如“外面风正呼呼的吹,小明在被子里胆战心惊”。
8.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结合“白兔跳来蹦去,弄得地脚下的洞草沙沙作响;那只胆战心惊的老鼠正穿过附近的水池,一路溅起水花跑过去;三月兔同它的朋友们分享着那顿没完没了的美餐,茶杯碰得叮当响;王后命令把她的客人拖出去砍头,不断地尖叫着,猪孩子在公爵夫人腿上打喷嚏,而盘碗摔得粉碎;还有鹰头狮的怪叫声,壁虎写字时的沙沙声,被制裁的豚鼠的哽咽声.混杂着远处那只悲惨的素甲鱼的抽泣声”和“蒿草只是迎风作响,芦苇的摆动晃起了池水,茶杯的碰击声实际是羊颈上的铃铛声,王后的尖叫起源于牧童的吆喝,猪孩子的喷嚏声,鹰头狮的尖叫声和各种奇声怪音,原来只是农村中繁忙季节的各种喧闹声。而远处耕牛的低吟,在梦中变成了素甲鱼的抽泣。”分别对应可知“茶杯的碰击声”实际上是“羊颈上的铃铛声”、“王后尖叫的声音”实际上是“牧童的吆喝”、“素甲鱼的抽泣”实际上是“远处耕牛的低吟”,“其他各类声音”实际上是“农村中繁忙季节的各种喧闹声”。
9.考查句子仿写,需注意句子仿写时,要注意语言的生动和用词的妥帖。
10. 剃头大师 秦文君 11.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12.可他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 13. 没得到那五块钱。 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 每大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
【分析】10.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与作者的识记能力。
《剃头大师》是现代著名作家秦文君先生的一篇佳作。这篇短文描绘了“我”冒充剃头大师给小沙剃头的过程。节选自秦文君小说《调皮的日子》。
11.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最时髦的发式”可以定位到选段第二自然段,联系上文“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可知“最时髦的发式”是说明样子的。
12.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小沙看到这“最时髦的发式”时的表现可以定位到选段第二自然段,原句“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
1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我”可以定位到选段第三自然段,原句“我没得到那五块钱”。
小沙可以定位到选段第三自然段,原句“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
姑父可以定位到选段第三自然段,原句“那件睡衣上的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干净,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
14. 始料未及 忍俊不禁 15. 剪头发 偷枇杷 16. “我”乱剪头发 怕爸爸修理“我” 17. 疼爱 负责
【分析】14.本题考查词语理解,要注意平时多积累,结合重点内容,补充词语。
始料未及:意思是没有想到的,在意料之外的。
忍俊不禁:意思是指忍不住笑出来。
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文章第一段和第二段主要描写了“我剪头发”的故事,文章第三段和第四段主要描写了“我偷枇杷”的故事。
1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上文第一段内容,可知奶奶“气”我乱剪头发,通过第二段后文内容“看你爸爸回来怎么修理你”可知奶奶“急”是怕爸爸修理我。
17.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人物情感的辨析。
(1)通过阅读文章可知,奶奶“押着我到理发店”是因为我乱剪头发,她担心我爸爸揍我,是对我的“疼爱”。
(2)通过阅读文章可知,“皮大爷押着阿三到他家里”是因为阿三偷吃上院皮大爷家的枇杷,是皮大爷“负责”,因为怕阿三受伤,可以通过关键句“皮大爷还送了点枇杷过来,教育我俩以后别再爬墙上树,说一旦摔下来后果想都不敢想,谁都负不了责”可知。
18.B 19.B 20.D 21.D 22. 莫高窟彩塑数量繁多且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莫高窟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 23.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莫高窟壁画的内容非富多彩。莫高窟还有藏经洞,曾藏有我国古代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
【分析】18.考查近义词。
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再看看所给词语的意思。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符合题意。
生动活泼: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活跃。
如梦如幻:很美,朦朦胧胧,不像是在现实中。
身临其境:指亲身面临那种境地;也作身历其境。
19.考查过渡句。了解过渡句的作用。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所给句子是一个过渡句,其作用是承上启下。前一个分句是总结上文对于彩塑的描写,下一个分句是引出对壁画的描写,因此根据文章内容,放在第3自然段开头最为合适。
20.考查理解句子。
可以从关联词入手。“不仅……还……”属于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表明后一种情况的程度更深一层。所以着重介绍的部分是后一个分句,因此是“壁画”。
也可以从过渡句的角度来理解。其作用是承上启下。前一个分句是总结上文对于彩塑的描写,下一个分句是引出对壁画的描写。所以告诉读者接下来着重要介绍的是后一部分。
21.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A中,根据原文“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判断,说法正确。
B中,根据原文“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可知是用了比喻的修辞,突出了洞窟数量多,排列有序的特点。说法正确。
C中,“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这里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说法正确。
D中,列举卧佛的事例,是为了说明莫高窟的彩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说法错误
22.考查概括段落。
可以依靠段落中心句进行概括。段落中心句一般在段落的开头或者中间、或者结尾。
第二段的中心句为“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
第三段的中心句为“ 莫高窟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根据中心句,进行概括即可。
23.考查语言表达。
结合文章内容,进行介绍即可,注意限制条件,至少从两个方面,还要写具体。
那么我们可以介绍莫高窟惟妙惟肖的彩塑、莫高窟的丰富多彩壁画以及莫高窟的藏经洞入手。
24.yǜ、xiě、以、绝。 25. J
亻 8 捺 26. 煎熬 恍然大悟 27. 捐血给妹妹 捐血就是牺牲生命 犹豫 为了妹妹,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值得 28. 妹妹,不用怕,有哥哥在,你的病就会好 担心自己快要死去 爱自己的妹妹
【分析】24.考查对字音和字形的辨析能力。
痊愈:quán yù
血液:xuè yè
已:停止;副词、已经;文言副词,太;后来;不多时;古又同“以”。
决定:对如何行动做出主张;决定的事项;某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先决条件,起主导作用。
25.本题考查的是查字典法。查字典法分为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
部首查字法的一般步骤为:
①确定要查的字的部首,并数出部首是几画,除去部首还有几画。
②在“部首目录”相应的笔画数中找到要查字的部首,再到“检字表”相应的笔画数中找到要查的字以及它在字典正文中的页码。
音序查字法的步骤为:
①确定所查字读音的第一个字母,即音序,并在字典或词典《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这个字母。
②在这一字母相应部分找到该字的音节,看清这个音节旁标明的页码。
“健”部首是“亻”,共10笔,笔顺为:撇、竖、横折、横、横、横、横、竖、横折折撇、捺。
26.考查对词语的解释。
煎熬:本意为长时间用水煮,比喻焦虑痛苦受折磨。出自《战国策·魏策二》。
恍然大悟:对某一事物突然明白、突然醒悟。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27.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从“詹尼犹豫着,他的嘴唇开始颤抖,然后微笑说:‘没问题,为了妹妹。’”中可以看出。
28.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1)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要结合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推敲作者的写作意图,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情景写话,语言表达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2)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从“当可怕的煎熬接近尾声时,詹尼有点颤抖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医生,我什么时候会死?’”中可以看出其煎熬什么。
从“医生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詹尼起初的犹豫和嘴唇的颤抖,是因为他以为捐血就是牺牲生命,而在那一瞬间,已做出了重大的决定。”中可以看出对妹妹的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