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3 12:3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阅读。
《小英雄雨来》节选
①鬼子把前后院都翻遍了。
②屋子里也遭了劫难,连枕头都用刺刀挑破了。
③炕沿上坐着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用中国话问雨来说:“小孩,问你话,撒谎的不许!”
④突然,他望着雨来的胸脯,张着嘴,眼睛睁得圆圆的。雨来低头一看,原来刚才一阵子挣扎,识字课本从怀里露出来了。鬼子一把抓在手里,翻着看了看,问他:“谁给你的?”
⑤雨来说:“捡来的!”
⑥鬼子把脸上的横肉堆起来,露出满口金牙,做了个鬼脸,温和地向雨来说:“害怕的不要!小孩皇军大大的爱护!”说着就用鬼子话叫人给他松绑。
⑦雨来把手放下来,觉得胳臂发麻发痛。扁鼻子军官用手摸着雨来的脑袋,说:“这书谁给你的,关系的没有,我的不问了。别的话要统统告诉我!刚才有个人跑进来,看见没有?”
⑧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
⑨扁鼻子军官把书扔在地上,伸手在皮包里掏。
⑩雨来心里想:
可是他掏出来的却是一把雪白的日本糖块。扁鼻子军官把糖往雨来手里一塞,说:“这个大大的好!你的吃吃,你的告诉:他的什么地方?金票大大的有。”他又伸出那个戴金戒指的手指,说:“这个,金的,统统的给你!”
雨来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
旁边一个鬼子嗖地抽出刀来,瞪着眼睛,要向雨来头上劈。扁鼻子军官摇摇他的圆脑袋。两个人唧唧咕咕说了一阵日本话。那鬼子向雨来横着脖子翻白眼,使劲把刀放回鞘里。
扁鼻子军官压着肚子里的火气,用手轻轻拍着雨来的肩膀,说:“死了死了的没有,我的不叫,我大大的喜欢小孩。你看见的没有?说啊!”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突然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脸上左右开弓,啪!啪!打了两巴掌,又用手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撞在柜板上,身子一歪要倒下去,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血珠掉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的有!枪毙的有!拉出去!死了死了的!
1.仿写词语。
嘟嘟囔囔: 左右开弓:
2.照样子,赏一赏,写一写。
例:野花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野花比作眼睛、星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野花在阳光的照射下,光彩闪烁、争春斗艳的情态。
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个耳朵,向两边拉。→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 。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想开去,雨来心里在想些什么呢?写在文中横线上。
4.有目的地阅读,可以提升阅读效率:如果想了解扁鼻子军官的阴险狡猾,就要重点阅读选文第( )至第( )自然段;如果想了解扁鼻子军官的凶恶可怕,就要重点阅读选文第( )至第( )自然段。
5.加上动作、神态描写能塑造出更加丰满的人物形象。请你仔细品读例句,再照样子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例: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突然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个耳朵,向两边拉。
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像 ,他们 ,啦啦队员们在操场上也拼命 。
快乐读短文,轻松做练习。
船过三峡
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山峡。
山峡的山好奇啊。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陡峭,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缭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真的像仙女,真是一个山峰一个模样!
山峡的水好急啊。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叫。江水在山丛中七弯八拐,东闯西撞。它撕咬崖缝,拍打岩石,涛声哗哗响。
三峡的船好险啊。江水翻卷,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飘。有时像要碰着壁,有时山岩又好像要掉下来……
啊,百里山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
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
那是一块细长的直立在山巅的岩石,它像个仙女,头上插簪子,身上拖绿色长裙,美极了!这一带,还流传着一个神奇的故事:
从前,有个渔民在江中捕鱼,一天,天昏地暗,风雨交加,渔民迷失了方向,不幸被波涛卷入江中,一个好心的姑娘站在山顶上,日日夜夜盼他回家。一天天过去了,渔民没有回来,姑娘却化作了一块岩石。从此,她从早到晚,不怕雨淋日晒,为过往船只当航标。
多美的神女峰,多善良的姑娘!我们的大轮船顺江而下,平安无事,原来是她在为我们指引航向哩!
6.“山巅”的“巅”是( )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除部首外还有( )画。
7.你能猜出小叶子的秘密,再照样子写两个吗?
8.文中的过渡句是 ,它所起的作用是 。
9.“ ”是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比喻是把 比作 。
10.这篇文章第 、 、 自然段的结构相同,都采用 的结构方式,写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 ,二是 ,三是 (用两个字概括)。全文通过对三峡 的描绘,反映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11.把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多读一读,并把它们抄下来。
阅读理解。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和他出去,他不愿让人搀他的手了。一只胖胖的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有一次,我带他去买东西,他提出要让他自己买。我交给他一角钱。他握着钱,走近了柜台,忽又胆怯起来。我说:“你交上钱,我帮你说好了。”“不要,不要,我自己说。”他说。到了柜台跟前,他又嘱咐我一句:“你不要讲话噢!”营业员终于过来了,他脸色有点紧张,勇敢地开口了:“同志,买,买,买……”他忘了他要买什么东西了。我终于忍不住了:“买一包山楂片。”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我有点后悔起来。后来,他会自个儿拿着五个汽水瓶和一元钱到门口小店换橘子水了。他是一定要自己去的。假如有人不放心,跟在他后面,他便停下脚步不去了:“你回去,回去嘛!”我只得由他去了。他买橘子水日益熟练起来,情绪日益高涨,最终成了一种可怕的狂热。为了能尽快地拿着空瓶再去买,他便飞快而努力地喝橘子水。一个炎热的下午,我从外面回来,见他正在门口小店买橘子水。他站在冰箱前头,露出半个脑袋。营业员只顾和几个成人做生意,看都不看他一眼。他满头大汗地、耐心地等待着。我极想走过去帮他叫一声:“同志”,可最后还是忍住了。
12.“他”对买橘子水达到狂热的地步,是因为( )
A.他特别爱喝橘子水。 B.炎热的夏天,喝橘子水有利于解渴防暑。 C.“他”从中享受到独立、自由。 D.“他”认为买橘子水特别好玩。
13.用“ ”画出“他”要求独立的表现。
14.吃山楂片为什么“潦草地吃着”,而且“神情有些沮丧”?分析较为合理的是( )
A.山楂片不好吃。 B.为自己忘记而后悔。
C.因为我说了该他说的话。 D.为自己不能独立而自责。
15.“我”为什么忍住没走过去帮助他?理解较合理的是( )
A.有了上次的经验,不愿自讨没趣。 B.“我”不愿伤害“他”对独立的强烈要求。
C.想让“他”经受生活的磨练,增长才干。 D.想让“他”吃点苦头,接受教训。
16.不少父母对子女的事包办代替,从选段中作者对待侄儿的做法中,你有何感想?
阅读
_______________
“他吃饭很爽气。”带他的保姆这么说他。确实,他吃饭吃得很好,量很多,范围很广——什么都要吃,而且吃得极有滋味儿。叫人看了不由得也会嘴馋起来。当然,和所有的孩子一样,他不爱吃青菜,可是我对他说:“不吃青菜会死的。”他便吃了,吃得很多。他不愿意死,似乎是深感活着的乐趣的。他对所有的滋味都有兴趣,为了吃一客小笼包子,他可以耐心地等上三刻钟;他会为他喜欢吃的东西编儿歌一样的谜语。当实在不能吃了的时候,他便吃自己的大拇指,吃得十分专心,以至前边的嘴唇都有些翘了起来。当《少林寺》风靡全国时,他也学会了一套足的乱真的醉拳。耍起来,眼神都恍惚了,十分入迷。他向往着去少林寺当和尚。可是我们告诉他,当和尚不能吃荤。他说:“用肉汤拌饭可以吗?”“不可以。”“那么棒冰可以吃吗?”他小心地问,是问“棒冰”,而不是冰淇淋,甚至不是雪糕。“那山上恐怕是没有棒冰的。”我们感到非常抱歉。
17.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
(1)事物非常得盛行或者流行。( )
(2)精神很不集中的样子。( )
18.作者从 、 、 三个方面写了“他”吃饭的特点。
19.为了说明“他对所有的滋味都有兴趣”,作者写了哪几件事情?请概括。
20.为文章加一个标题,写在文首的横线上。
21.你觉得文中的“他”是一个的 孩子。
我的老师(节选)
贾平凹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亲杀鸡剖鱼,有些善良,但对家里所有的来客都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他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
(一)
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捧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儿疼不疼?”人们对于美好的东西,往往不加爱惜,只想占有,甚至加以残害。孙涵泊却一切都有生命,加以怜悯、爱惜和尊重。我想,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二)
晚上看电视,七点钟,当电视开始播放国歌时,他就要在椅子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嗤笑,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我是没有这种大气派的,为了自己的身家平安和一点事业,时时小心,事事怯场,能忍的忍了,不能忍的也忍了,结果失了许多志气,误了许多正事。孙涵泊却无所畏惧,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三)
有一次,我在他家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一手掏耳朵。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再问:“写的什么?”说:“字。”又问:“什么字?”说:“黑字。”我的文章和书法本不高明,却向来有人恭维、我也恭维过别人,比如听别人说过某某的文章好,拿来看了,怎么也看不出好在哪里,但我要在文坛上立足,又要证明我的鉴赏水平,或者某某是权威,是著名的,我得表示谦虚和尊敬,我得需要提拔和获奖。孙涵泊无视权威,不瞧脸色,不转弯抹角,说话直奔事物的根本,没有丝毫的虚伪和做作,大大方方,自自然然。的确确,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22.从文中看,作者描写的老师是一个 (岁数)的小孩,名叫 。
23.文章已用序号标示出三个部分,请你改用小标题来概括。
① ② ③
24.“他真该做我的老师”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25.以下不是作者用来形容“我的老师”的特点的一项是( )(填序号)
A.善良、傲慢 B.爱惜、尊重 C.无所畏惧 D.恭维、谦虚
26.对本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填序号)
A.老师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别人身上任何一方面的优点都值得学习。
B.孙涵泊对外人总是显得傲慢,说明他很冷漠,这也是他唯一的缺点。
C.通过作者的叙述我们可以知道,往往“童言无忌”“童心无邪”。
D.孙涵泊身上具有的美好品质是很多大人身上所没有的,令作者欣赏。
课外阅读。
小兵张嘎(节选)
“家里有。里头请吧!”小嘎子闪开身子,给他们让路。这时,他已发现那个“太君”腰里挎着皮盒子,一支手枪翘在外面。霎时间,他那馋虫儿似的小舌头,一连在嘴角上逗了好几逗。
“太君”一面咕噜着,咔咔地上了台阶,跨进屋去。小子一面靠向风门子,一面也拿着日本腔指引说:“太君,西间屋干净,那里歇歇地干活!”“太君”后头那个鬼子,见两屋的门帘都吊着,以为正用得着他的勇敢,挺起三八式,抢在前头,去挑西间的帘子。帘子一起,但听嚓嚓两声,鲜血一冒,大翻身倒栽回来。鬼子官儿“哇呀”一叫,回头就跑。说时迟,那时快,小嘎子见他要跑,急甩手“咣当”把风门一关,鬼子官儿身子才窜出半截——咔地夹住了后腿,一个嘴啃地,栽在台阶上。接着,从屋里飞出一个战士啪地就是一枪,那鬼子肚皮贴地,两头儿翘了一翘,骨碌碌滚下台阶去了。刚拔出的手枪,摔出去一丈多远。
就是老鹰抓小鸡也没有这般快疾,小嘎子飞过去只一抄,就把“王八盒子”抢在手里了。
27.读读下面的句子,在你认为正确的说法后面画“√”。
(1)“太君”在文中指日本鬼子,而不是指天上的神仙太上老君。( )
(2)“他那馋虫儿似的小舌头,一连在嘴角上逗了好几逗”指小嘎子想吃糖。( )
(3)“西间屋干净”,并不是真的,这里写出了小嘎子的机智,好引鬼子上当。( )
(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小嘎子参与战斗时自己打死了两个日本鬼子的经过,表现了他的机智勇敢。( )
28.如果要给节选的这部分内容取个题目,你会取什么?( )
A.杨家府请君入瓮,挑帘战
B.韩家大院单刀赴会,扰乱敌营
C.初生牛犊不怕虎,假枪挟真枪
29.读完本文,你觉得小嘎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在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后面画上“√”。(多选)
A.淘气顽皮( ) B.机智勇敢( )
C.临危不惧( ) D.灵活善变( )
E.坚强乐观( ) F.爱枪如命( )
《第六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 高高兴兴 黑白分明 2. 比喻 扁鼻子军官的双手 鹰的爪子 扁鼻子军官的凶残狠毒 3.鬼子要掏什么呢?找刀子?听说,鬼子生了气是会挖小孩眼睛的! 4. 6 14 16 20 5. 脱了缰的野马 飞快的奔跑 给他们加油
【解析】1.考查对词语的仿写能力。
结合“嘟嘟囔囔”可以看出是AABB式词语,仿写:密密麻麻、郁郁苍苍、世世代代、歪歪斜斜、斑斑点点等。
结合“左右开弓”可以看出第一个字和第二个字互为反义词,仿写:喜怒哀乐、进退两难、 祸福同门、祸福无门等。
2.考查修辞手法。
结合“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个耳朵,向两边拉”可以看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扁鼻子军官的双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扁鼻子军官的凶残狠毒,表现了作者对其的痛恨。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3.考查开放性作答。
这是一道开放题,作答时要结合对文章的进行理解,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人物形象,结合自己的语言作答即可,表达合理,答案不唯一。
如:下一步扁鼻子军官会做什么?是要用刀来威胁恐吓么,还是要把我杀了?
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鬼子把脸上的横肉堆起来,露出满口金牙,做了个鬼脸,温和地向雨来说:‘害怕的不要!小孩皇军大大的爱护!’说着就用鬼子话叫人给他松绑。”一直到“扁鼻子军官压着肚子里的火气,用手轻轻拍着雨来的肩膀,说:‘死了死了的没有,我的不叫,我大大的喜欢小孩。你看见的没有?说啊!’”中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扁鼻子军官的阴险狡诈。所以可以阅读第六到第十四自然段。
结合“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突然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脸上左右开弓,啪!啪!打了两巴掌,又用手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和“鬼子打得累了”中可以看出扁鼻子军官对雨来的残暴,可以体现其良心的泯灭,所以可以阅读第十六到第二十自然段。
5.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词和词组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成为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话,这就是句子。为了把意思表达完整,句子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成分,基本成分齐全的句子,叫做完整句。补充句子要遵循原则:
1.话题要一致,上下文衔接得体;
2.结构、句式要一致;
3.注意修辞、手法等的运用。
如: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他们用力地跑着,啦啦队员们在操场上也拼命为他们呐喊助威。          
6. 上下 山 16/十六 7.五湖四海 七上八下 8. 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 承上启下 9. 长江像野马奔腾 长江 野马 10. 2 3 4 先总后分 山奇 水急 船险 山水景色 对三峡的喜爱与赞美 11.山峡的山好奇啊。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陡峭,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缭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真的像仙女,真是一个山峰一个模样!
【分析】6.本题考查汉字结构及查字典。
汉字间架结构分为:①独体字;②左右结构;③上下结构;④左中右结构;⑤上中下结构;⑥全包围结构;⑦半包围结构;⑧品字结构。“巅”是上下结构的汉字。
部首查字法的运用:①部首的位置一般是:上、下、左、右、外;一般部首没有,可查中间。中间也没有可查左上角。②几个部首同时具备,可按下面顺序查:上下都有,查上不查下;左右都有,查左不查右;内外都有,查外不查内。“巅”用部首查字法应查山部,除部首外还有16画。
7.本题考查词语仿写。
词语仿写是指给出一个例词,然后根据所给例词的内部形式特点来组词。做这类型题时,首先要弄清楚所给例词的内部形式,即词语结构;然后再仿照例词的形式结构,联想其它相同形式结构的词语写下来。
根据例词“七弯八拐”可知,本题要仿写含有两个不同数字的四字词语,如:一言九鼎、三长两短、九死一生、四面八方等。
8.本题考查从文中找过渡句。
过渡句,是一个承接或总结上文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文内容的句子。过渡句是一种常见的句式,一般在作文里出现在两个内容的接驳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阅读文章可知,本文“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这句话是一个过渡句,这句话之前的内容均在描写山峡的山水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的喜爱之情,“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这句话话风一转,开始描写作者更喜欢的神女峰。由此可知,该句子是一个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9.本题考查从文中找比喻句。
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阅读文章可知,文章有不少比喻句,如“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飘”,这句话把“大轮船”比作“摇篮”“竹叶”。本题答案不唯一,从文中任意找出一个即可。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阅读文章,结合文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中“山峡的山好奇啊。”“山峡的水好急啊。”“三峡的船好险啊。”及这三自然段的具体内容可知,这三段先总结了“山奇”“水急”“船险”,然后分别运用比喻句,分述了“山奇”“水急”“船险”的特点。
再结合“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多美的神女峰,多善良的姑娘!我们的大轮船顺江而下,平安无事,原来是她在为我们指引航向哩!”分析可知,本文主要通过对三峡山水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1.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摘抄句子。
作答时要认真阅读文章,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多多读一读,并把它们抄下来即可。如:江水翻卷,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飘。有时像要碰着壁,有时山岩又好像要掉下来……本题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12.C 1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和他出去,他不愿让人搀他的手了。一只胖胖的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假如有人不放心,跟在他后面,他便停下脚步不去了:“你回去,回去嘛!”我只得由他去了。
14.C 15.B 16.从要让孩子独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
【解析】12.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文章写了小男子汉不愿意让“我”牵手,出去买东西时也提出自己去买。有一次他自个儿拿着五个汽水瓶和一元钱到门口小店换橘子水了。由“他买橘子水日益熟练起来,情绪日益高涨,最终成了一种可怕的狂热。为了能尽快地拿着空瓶再去买,他便飞快而努力地喝橘子水”可知“他”对买橘子水达到狂热的地步,是因为“他”从中享受到独立、自由。这是一种要满足成功感的外在表现,表现小男孩越来越想与成人一样享受独立做事的满足,流露出作者的关爱赞赏之情。所以选C项。
13.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文中“他”要求独立的表现的句子有: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和他出去,他不愿让人搀他的手了。一只胖胖的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这句话运用比喻,可以使人想见那挣扎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他”要独立的愿望之坚决。
他是一定要自己去的。假如有人不放心,跟在他后面,他便停下脚步不去了:“你回去,回去嘛!”我只得由他去了。这句话表现了“他”想独立,不想让人跟着的表现。
14.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文章写了“他”想独立,去买东西时,到了柜台跟前,他嘱咐“我”,不要说话,要“他”自己表达,看见“他”紧张的忘记自己该说的话,于是“我”将他要说的话,跟营业员说了。所以“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所以分析最合理的是C项。
15.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经历上一次“我”没忍住帮了“他”,所以“他”很难过。所以这一次“我”忍住了,忍住了是要维护“男子汉” 要求独立的自尊,是对“男子汉” 的理解和尊重。这也是对“男子汉” 的关心和爱护,也正是有了这种关心和爱护,“男子汉”才能真正成长。所以B项说法较合理。
16.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看法与感想,联系课文内容将自己的感想写出来。
文章讲述了小男子汉想要独立的强烈愿望,说明在小孩的心里,很多事情都会渴望自己去做。在生活中不少父母对子女的事包办代替,父母应该学习作者对待侄儿的做法,放手让孩子去做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17. 风靡 恍惚 18. 吃得好 吃得多 范围广
19.①吃小笼包等三刻钟。②为喜欢吃的东西编谜语。③ 实在不能吃了的时候吃自己的大拇指。 20.他对事物的兴趣 21.率真爽气
【解析】17.考查词语的理解。
风靡:像风吹倒草木一样。形容事物流行得快。本文指当时《少林寺》在全国非常流行。
恍惚;指精神游离在外,好像在想什么事情,打不起精神。本文指外甥打醉拳很入迷。
18.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他吃饭很爽气。’带他的保姆这么说他。确实,他吃饭吃得很好,量很多,范围很广——什么都要吃,而且吃得极有滋味儿。”可知从吃得很好,量多,范围广三个方面写他吃饭的爽气。
19.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为了吃一客小笼包子,他可以耐心地等上三刻钟”可知第一件事是吃小笼包等三刻钟。“他会为他喜欢吃的东西编儿歌一样的谜语。”可知第二件事是为喜欢吃的东西编谜语。“当实在不能吃了的时候,他便吃自己的大拇指,吃得十分专心,以至前边的嘴唇都有些翘了起来。”可知第三件事是实在不能吃了的时候吃自己的大拇指。
20.考查给文章拟写标题的能力。本文从他吃饭吃得很好,量很多,范围很广到他对所有的滋味都有兴趣,主要围绕“他”对食物的兴趣,展开叙述,因此文章题目可以拟为“他对食物有兴趣”。
21.考查人物形象分析。“他吃饭吃得很好,量很多,范围很广——什么都要吃,而且吃得极有滋味儿。”可知他是个爽气的孩子。他向往少林寺却惦记着食物,表现了他希望得到肯定回答的心态和神情,愿意在吃上作一些牺牲,说明他是个率真的孩子。
22. 三岁半 孙涵泊 23. 怜惜花儿 为国歌打拍 看“我”写字 24.这句话反复出现,起到了强调、深化主题的作用。 25.D 26.B
【解析】22.本题考查学生在短文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在短文的第一段第一句话“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可知我的老师的名字和年龄。
23.本题考查列小标题和概括短文段落层意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理解段落内容,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在短文第(一)段中,主要描述的是幼儿园去郊游,孙涵泊认为一切都有生命,加以怜悯、爱惜和尊重。概括小标题可以为:老师怜惜花儿。
在短文第(二)段中,主要描述的是电视出现国歌,孙涵泊不顾他人眼光在椅子上双手打起节拍。概括小标题可以为:老师为国歌打节拍。
在短文第(三)段中,主要描述的是“我”在孙涵泊家写条幅,他客观看我写字,不恭维。他无视权威,不瞧脸色,不转弯抹角,说话直奔事物的根本,没有丝毫的虚伪和做作,大大方方,自自然然。概括小标题可以为:老师看“我”写字,并不恭维。
24.本题考查反复的作用,回答本题需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进行分析。
本文的老师只有三对半,纯真可爱的儿童有许多大人值得学习的品质,“他真该做我的老师”这句话是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起到了强调、深化主题的作用。
2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人物的形象分析能力。
通过短文“平时不准父亲杀鸡剖鱼,有些善良,家里所有的来客都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这句话可知“我”的老师善良、傲慢这一特点。
通过文中第(一)段中老师和幼儿园阿姨的对话可知老师是一个爱惜、尊重生命的人。
通过文中第(二)(三)段中老师对国歌打节拍不在意他人眼光和不恭维他人书法两件小事可知老师无所畏惧的性格特点,因为文中并没有提及“恭维、谦虚”这两个词语相关的事情。
2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内容理解分析能力。
B项中通过对短文第一段的分析,“老师对客人都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可知,虽然老师对客人傲慢,那时因为上文说老师对待生人少言语,并不是冷漠,这就是他的性格特征,而且不让父亲杀鸡剖鱼,足见他内心的善良。因此题干叙述不正确。
27.(1)√ (3)√ 28.A 29.B√ C√ D√ F√
【解析】27.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辨析。本题中说法正确的是(1)(3),第二句话“他那馋虫儿似的小舌头,一连在嘴角上逗了好几逗。”是指指小嘎子想要那把枪。
28.本题考查的是给短文起一个标题,结合短文的主要内容是小嘎子勇敢杀敌,从“见两屋的门帘都吊着,以为正用得着他的勇敢,挺起三八式,抢在前头,去挑西间的帘子。帘子一起,但听嚓嚓两声,鲜血一冒,大翻身倒栽回来。”等内容可以得出这部分内容的题目可以是杨家府请君入瓮,挑帘战。
29.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概括,结合文中关于嘎子的描写,从“小子一面靠向风门子,一面也拿着日本腔指引说:“太君,西间屋干净,那里歇歇地干活!”可以看出他非常机智勇敢,从“说时迟,那时快,小嘎子见他要跑,急甩手“咣当”把风门一关”可以看出他非常临危不惧、灵活善变,从“小嘎子闪开身子,给他们让路。这时,他已发现那个“太君”腰里挎着皮盒子,一支手枪翘在外面。霎时间,他那馋虫儿似的小舌头,一连在嘴角上逗了好几逗。”可以看出他非常坚强乐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