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能力提升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能力提升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2.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5-13 09:4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能力提升卷-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的涂色部分用表示的( )。
A. B.
C. D.
2.老师买了20个乒乓球,分了给第一小组,第一小组分得( )个。
A.4 B.5 C.6 D.7
3.五(2)班有25位男生,24位女生,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
A. B. C. D.
4.把一根15米长的铁丝剪成两段,较长的一段是较短的3倍,较长的一段占铁丝全长的( )。
A. B. C. D.
5.有甲、乙两盘蛋糕,分别拿走盘子里的一些蛋糕后,剩下的蛋糕如图所示。原来( )。
A.甲盘多 B.乙盘多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
6.小明看了一本故事书的,小方看了一本童话书的。比一比发现( )。
A.小明看得多 B.小方看得多
C.两人看得同样多 D.无法确定谁看得多
二、填空题
7.在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7分米=米 7平方米=( )平方分米
8.把12支铅笔平均分给6名学生,2人分得这些铅笔的,是( )支。
9.下图中涂色正方形占整个图形的,如果要涂色表示出整个图形的,还需要再涂黑( )个小正方形。
10.一根彩带长6分米,它的长( )分米。
11.一张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纸,它的面积的是( )平方厘米;( )张这样的正方形纸正好能拼成1平方米的大正方形。
12.妈妈买回来18个苹果,第一天吃掉总数的,第一天吃掉( )个,第二天吃掉剩下的,第二天吃掉( )个。
三、判断题
13.9厘米是1分米的。( )
14.。( )
15.如图,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
16.一盒巧克力有12块,小丽吃了它的,小丽吃了4块。( )
17.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小。 (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五、解答题
19.在“我是强国小主人”征稿活动中,四年级共投稿540篇,三年级投稿的篇数是四年级的。三年级投稿多少篇?
20.画一画、填一填。

(1)分针从12起走了1小时的,走了( )分。
(2)请在钟面上画出此时分针的位置。
21.一块正方形菜地的周长是40米。
(1)这块正方形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这块菜地的种黄瓜,种黄瓜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2.如图,王大伯用篱笆靠墙围了一块长18米,宽12米的长方形菜地。篱笆长多少米?如果用菜地的种辣椒,辣椒地的种植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3.周末,小敏做了一盒蛋挞16个,她邀请了好朋友小红和小林各吃了这些蛋挞的,你知道小红吃了多少个蛋挞吗?后来小敏又做了一些蛋挞,这时小林原来吃的蛋挞正好是小敏做的蛋挞总数的,你知道小敏这天一共做了多少个蛋挞吗?
24.小芳和小红用下面的一根绸带做中国结。她们两人各用了多少厘米的绸带?
《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能力提升卷-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B C D B D
1.C
【分析】根据对分数的认识分母表示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表示涂色的份数,能用表示,说明涂色部分和空白部分相同,据此逐次分析每个选项可选择。
【详解】
A.,不是把图形平均分,涂色部分和空白部分不相同,不能用表示,不符合;
B.,不是把图形平均分,涂色部分和空白部分不相同,不能用表示,不符合;
C., 把图形平均分4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2份,涂色部分和空白部分相同,能用表示,符合;
D.,不是把图形平均分,涂色部分和空白部分不相同,不能用表示,不符合。
即涂色部分可以用表示。
故答案为:C
2.B
【分析】根据分数的初步认识,将20个乒乓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为4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分了给第一小组,用20÷4即可求出第一小组分得了多少个,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20÷4=5(个)
第一小组分得5个。
故答案为:B
3.C
【分析】先求出全班的人数,然后用女生人数除以全班人数就是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依此解答即可。
【详解】25+24=49(人)
24÷49=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故答案为:C
4.D
【分析】把一根15米长的铁丝剪成两段,较长的一段是较短的3倍,也就是把铁丝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就是铁丝长度的,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把一根15米长的铁丝剪成两段,较长的一段是较短的3倍,也就是把铁丝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就是铁丝长度的,其中较短的一段占了1份,较长的一段占了3份,较长的一段占铁丝全长的。
故答案为:D
5.B
【分析】甲还剩原来的,就是把原来甲盘的蛋糕平均分成3份,每份为3个,还剩下1份,那么甲盘原来的蛋糕数量=3×3。乙还剩原来的,就是把原来乙盘的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份为3个,还剩下1份,那么乙盘原来的蛋糕数量=4×3。计算出结果再比较即可。
【详解】甲盘原来的数量:3×3=9(个)
乙盘原来的数量:4×3=12(个)
9<12,所以原来乙盘多。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与运用,分别计算出甲盘、乙盘原来的蛋糕数量是解答的关键。
6.D
【分析】将一本故事书看作一个整体,将其平均分成6份,其中一份占这本故事书的。将其平均分成7份,其中一份占这本故事书的。若小明和小方看的故事书页数相同,比较和的大小即可。若两本的故事书页数不相等,无法确定谁看得多。据此解答。
【详解】由于两本书的总页数不确定,也就无法确定谁看得多。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应用,当两本书页数相同时,才能直接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7.;700
【分析】1米=10分米,将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米,即1分米。7份是7分米,是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7平方米=700平方分米。
【详解】7分米=米 7平方米=700平方分米
8.;4
【分析】把12支铅笔平均分给6名学生,每名学生分得12÷6=2(支),也就是把12支铅笔平均分成6份,每份就是,2人就是分走其中的2份,也就是,已知一份是2支,2份就是2×2=4(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2÷6×2=4(支)
把12支铅笔平均分给6名学生,2人分得这些铅笔的,是4支。
9./;5
【分析】由图可知:总共有12个小正方形,涂色的有3个,涂色正方形占整个图形的;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给其中的2份涂上颜色,据此可知用12÷3×2即可求出总共涂色的正方形个数,再减去3即可求出还需要再涂黑多少个小正方形。
【详解】12÷3×2
=4×2
=8(个)
8-3=5(个)
下图中涂色正方形占整个图形的,如果要涂色表示出整个图形的,还需要再涂黑5个小正方形。
10.4
【分析】一根彩带长6分米,它的表示把这根彩带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据此解答。
【详解】6÷3×2
=2×2
=4(分米)
故一根彩带长6分米,它的长4分米。
11. 20 100
【分析】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把100平方厘米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面积的,每份是100÷5=2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所以100张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正好能拼成1平方米的大正方形;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00÷5=2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一张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纸,它的面积的是20平方厘米;100张这样的正方形纸正好能拼成1平方米的大正方形。
12. 3 6
【分析】第一天吃掉总数的,表示将18个苹果平均分成6份,吃了其中的1份,用18除以6即可求出其中的1份是3个,18减3求出这时还剩下15个苹果,第二天吃掉剩下的,表示将15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吃掉了其中的2份,用15除以5,求出1份是几个,再乘2即可求出第二天吃的个数。
【详解】18÷6=3(个)
18-3=15(个)
15÷5×2
=3×2
=6(个)
第一天吃掉总数的,第一天吃掉3个,第二天吃掉剩下的,第二天吃掉6个。
13.√
【分析】由于1分米=10厘米,根据分数的意义,9厘米是1分米的9÷10=,据此即可判断。
【详解】1分米=10厘米
9÷10=
即9厘米是1分米的,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14.×
【分析】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据此即可判断。
【详解】,原题干结果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加法计算,需熟记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15.×
【分析】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分数的分母就是几,表示其中的几份,分数的分子就是几。据此解答。
【详解】由图可知,这些圆被平均分成了5份,涂色部分占了其中的2份,所以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小丽吃了这盒巧克力的,就是把这盒巧克力平均分成3份,小丽吃了其中的1份,吃了(12÷3)块。
【详解】12÷3=4(块)
一盒巧克力有12块,小丽吃了它的,小丽吃了4块。
故答案为:√
17.×
【分析】根据题意举例判断,如和。
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整体的,我们可以用这1份代表;同理,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就是整体的,我们可以用这1份代表。观察上图显然>。
【详解】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8.3600 ;40 ;13 ; ;
340 ;90 ;480 ;14 ;87
【详解】略
19.360篇
【分析】三年级投稿的篇数是四年级的,表示把四年级投稿篇数平均分成3份,三年级投稿篇数相当于其中的2份,三年级投稿(540÷3×2)篇。
【详解】540÷3×2
=180×2
=360(篇)
答:三年级投稿360篇。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20.(1)20;
(2)见详解
【分析】(1)时钟上12个数字把钟面平均分成12个大格,将这12个大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个大格,占整个钟面的。分针走了1小时的,就是走了4个大格,是(4×5)分。
(2)分针从12起走4个大格,应走到4,据此画图。
【详解】(1)12÷3×5
=4×5
=20(分)
分针从12起走了1小时的,走了20分。
(2)
【点睛】本题考查钟面上时间的认识以及分数的认识,关键是明确分针走了1小时的,就是走了4个大格。
21.(1)100平方米
(2)60平方米
【分析】(1)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求出菜地的边长。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求出菜地的面积。
(2)将这块菜地的面积看作一个整体,将其平均分成5份,其中1份占这块菜地的,3份占这块菜地的,用菜地的面积除以5,再乘3,求出种黄瓜的面积。
【详解】(1)40÷4=10(米)
10×10=100(平方米)
答:这块正方形菜地的面积是100平方米。
(2)100÷5×3
=20×3
=60(平方米)
答:种黄瓜的面积是60平方米。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的应用以及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需熟记公式。用这个数除以分母,求出一份是多少,再乘分子,求出几份是多少。
22.48米;162平方米
【分析】篱笆的长度是长方形的两个长和一个宽的长度和。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把数据代入算出菜地面积。菜地的种辣椒,表示把菜地面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种辣椒,把菜地面积除以4再乘3即可算出辣椒地的种植面积。
【详解】18×2+12
=36+12
=48(米)
18×12=216(平方米)
216÷4×3
=54×3
=162(平方米)
答:篱笆长48米;辣椒地的种植面积是162平方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长方形周长和面积计算,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23.6个;24个
【分析】一盒蛋挞有16个,小红吃了这些蛋挞的,用16除以8,再乘3等于小红吃的蛋挞的个数,小林吃的个数等于小红吃的个数;小敏总共做的蛋挞平均分成4份,小林原来吃的蛋挞正好占其中的1份,所以小林原来吃的蛋挞个数乘4等于小敏一共做的蛋挞个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6÷8×3
=2×3
=6(个)
6×4=24(个)
答:小红吃了6个蛋挞,小敏这天一共做了24个蛋挞。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24.小芳用了60厘米,小红用了40厘米
【分析】将这根绸带平均分成5份,其中1份占这根绸带的,是(100÷5)厘米。2份占这根绸带的,是(100÷5×2)厘米。3份占这根绸带的,是(100÷5×3)厘米。
【详解】100÷5×3
=20×3
=60(厘米)
100÷5×2
=20×2
=40(厘米)
答:小芳用了60厘米,小红用了40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除以分母,求出一份是多少,再乘分子,求出几份是多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