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10章人体的自我调节 同步练习(含答案)北师大版(2024)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第10章人体的自我调节 同步练习(含答案)北师大版(2024)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5-14 16:1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下第10章人体的自我调节
一、选择题
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窗户上那明亮的玻璃是指( )
A.角膜 B.虹膜 C.巩膜 D.脉络膜
2.人体行为的协调有序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B.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C.语言文字功能区主要位于人体的脑干部分
D.大脑和脊髓组成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3.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以认知障碍和记忆能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神经系统受损伤的部位是( )
A.大脑皮层 B.小脑 C.脊髓 D.脑干
4.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其中能够调节血糖浓度的是
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性激素 D 肾上腺素
5.鼻咽喉部发炎时可能会引起中耳炎,这是由于病菌通过下列哪一结构进入中耳引起(  )
A.外耳道 B.耳蜗 C.鼓膜 D.咽鼓管
6.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激素含量较多,对生命活动有重要调节作用
B.医院主要通过尿液直接检测人体内胰岛素的含量
C.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促进少年儿童的发育
D.幼年时期,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则会患呆小症
7.下列生活习惯符合用眼和用耳卫生保健要求的是( )
A.为了节约时间,在行驶的汽车上看书
B.长时间看书眼睛疲劳时,也不要用手揉眼睛
C.遇到巨大声响时,可迅速张口堵耳
D.经常用挖耳勺掏掏耳朵,确保声波顺畅到达鼓膜
医务人员在某次事故救援中发现徐阿姨腰部被重物压住,头面部未见明显损伤,神志清醒,救援人员搬走她身上的重物,然后对其进行诊断和救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8.徐阿姨腰部被重物压住后感觉疼痛的部位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9.接受检查时,在闭眼状态下她始终不能用食指准确触摸自己的鼻尖,由此判断其受伤的部位可能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10.下列关于结构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位于脊柱的椎管里
B.它由外面的灰质和里面的白质组成
C.它能调节人体呼吸、心跳等生命活动
D.它能传导上下神经冲动,完成高级反射
11.医生用小橡皮锤迅速敲击其膝盖下方的韧带,发现小腿会不由自主地向前弹起。出现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路径是( )
A.①②⑤④③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① D.①③④⑤②
12.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该反射还受大脑的控制
C.若③受损,则不会感到疼痛
D.若⑥受损,则不能完成该反射
13.人体内的激素若分泌异常对生命活动调节有一定影响。以下对应不合理的是(  )
A.侏儒症—肾上腺素分泌不足 B.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
C.甲亢—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D.免疫功能低下—与胸腺分泌的物质有关
14.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是人体的司令部,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下列关于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中②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
B.图中①的表面是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C.图中③可以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D.图中①、②、③共同组成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
15.研究表明,运动能促进神经元生成,下图为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树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下面关于耳与听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当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捂住嘴巴,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B.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外耳道感染
C.耳蜗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D.听不到医生说话,但能听到手指在头部的敲击声,他有可能鼓膜受损
17.完成缩手反射和痛觉形成的神经中枢分别在(  )
A.大脑、脊髓 B.脊髓、大脑 C.小脑、脑干 D.脊髓、小脑
18.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有记忆力减退、言语能力丧失等,是老年期常见的一种痴呆类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神经系统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 )
A.大脑 B.小脑 C.脊髓 D.脑干
19.以下哪首诗描述的现象属于人的条件反射(  )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C.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D.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0.某同学因课间追逐打闹,不慎摔倒,头枕部遭到重击,出现心跳和呼吸减弱的症状,危及生命。这种情况最有可能是损伤了下图中的( )
A.a B.b C.c D.a和b
21.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现象和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A.望梅止渴——是人生来就有的简单的反射
B.巨人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C.婴幼儿遗尿——大脑发育不完善
D.手指被针扎到,感觉疼痛但肌肉无收缩反应——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受损
22.小张因饮酒过多导致呼吸急促、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是相应中枢受到影响,它们分别是( )
A.脑干、大脑、小脑 B.小脑、大脑、脊髓
C.大脑、小脑、大脑 D.脊髓、小脑、大脑
23.小雅喜欢听音乐,在听觉形成的过程中(  )
A.声波感受器位于鼓膜 B.鼓膜产生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
C.在耳蜗内形成听觉 D.半规管内的感觉细胞感受声波产生神经冲动
24.下列关于“吃梅止渴”“望梅止渴”的生物学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吃梅止渴”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望梅止渴”属于条件反射
C.“望梅止渴”建立在“吃梅止渴”的基础上 D.两者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二、连线题
25.将眼球的结构与其相应的功能用线连起来。
虹膜 A连接虹膜和脉络膜
角膜 B聚光
睫状体 C自动调节瞳孔大小
晶状体 D有感光作用
视网膜 E通过改变凸度,使物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
脉络膜 F富含血管
三、实验探究题
26..随着 5G 时代的到来,使用手机玩电子游戏(手游)成为人们娱乐的方式之一。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逐年升高,为了解每天玩手游时长对中小学生视力的影响,某市教育部门展开了不记名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 684 份,得到如下结果:
每天玩手游时长 人数 近视人数 近视率
0 小时 210 137 65.2%
0.5 小时以内 172 119 69.2%
0.5-1 小时以内 179 129 72.1%
1 小时以上 123 111 90.2%

(1)以上研究方法为 (填“普查法”或“抽样调查法”)。
(2)请根据表中数据,完善每天玩手游时长和近视率之间关系的柱状图 。
(3)分析柱状图可以说明:每天玩手游时间越 ,越容易导致近视。
(4)玩手游时,晶状体曲度变 (填“大”或“小”),如果持续时间过长,会使晶状体曲度无法恢复而导致近视。
(5)结合调查与分析,你打算怎样保护视力?
27.19世纪早期,俄罗斯科学家巴甫洛夫进行了一系列复杂反射的实验,如图呈现了“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建立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狗接受食物刺激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反射,属于 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唾液腺属于该结构基础的 。
(2)实验前,铃声对狗分泌唾液来说是无关刺激;实验中使这只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 ,其建立成功的标志是 。
(3)在狗已建立了“铃声-唾液分泌反射”后,若总是只给铃声而不喂食,则这种反射 (填“能”或“不能”)持久存在下去。这种现象对你学习的启示是 (答出一项即可)。
四、综合题
28.如图为人体神经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时,会迅速松手,这是一种 反射,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图中的 (填字母或数字)。
(2)人醉酒后,出现胡言乱语是因为酒精麻醉了图中的 (填字母或数字)。
(3)一位同学掷来一个苹果,你一把抓住了,此反射的感受器位于图中的 (填字母或数字)。
(4)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的 (填字号或数字)。
29.下图是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甲是指脊髓结构的 。(填“灰质”或“白质”)
(2)图中[] 能够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3)看到酸梅分泌唾液的神经活动方式是 。(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4)若此图表示某人到吃酸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弧,则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传导的顺序是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5)假如此反射弧控制的是排尿反射,如果一个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结果此人出现大小便失禁,无法进行有意识排尿,说明脊髓内的神经中枢受 的控制。
30.2023年5月,全球首例灵长类动物脑机接口试验在北京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脑机接口技术跻身国际领先行列。在此试验中,科研人员将脑电传感器通过颈静脉导入,并顺利安置在了猴大脑皮层的初级运动皮层区,由此,实验猴通过“意念”即可控制机械臂抓取并递送食物。
(1)图甲是猴血液循环系统(与人近似)的示意图,传感器导入的位置位于[ ];选择颈静脉导入的原因是 (填一点)。
(2)传感器安置的位置属于神经系统的 (选填“中枢部分”或“周围部分”),能够释放脑电信号。
(3)图乙是实验猴通过脑机接口操控机械臂获取食物的示意图,图中的“机械臂”相当于反射弧结构中的 。
(4)该“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可以为人类解决哪些难题?请举一例: 。
五、资料分析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巴甫洛夫发现:狗在吃食物的时候会分泌唾液。后来,巴甫洛夫给狗食物之前,都会先开启铃声,他一直重复这个操作,最后,狗在听到铃声而没有食物时,也会分泌唾液。
材料二:1923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获得者班廷发现:切除狗的胰腺后,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并出现糖尿病病人的一些症状。将正常狗的胰管结扎,发现胰腺大都萎缩了,只有内部一团团的细胞——胰岛活着,并且尿液中没有出现葡萄糖。他们推测胰岛分泌一种能调节糖的吸收和利用的物质,并从狗的胰岛中提取了这种物质治疗患糖尿病的狗,获得了成功。
(1)材料一中,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是 反射,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是 。
(2)材料二中,班廷从狗的胰岛中提取出的物质是 。
(3)上述两则资料说明狗的生命活动有赖于神经系统和 系统共同的调节作用。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A
4.A
5.D
6.C
7.B
8.A 9.B 10.A 11.D 12.D
13.A
14.D
15.B
16.D
17.B
18.A
19.A
20.C
21.C
22.A
23.B
24.D
25.
26.(1)抽样调查法
(2)
(3)长
(4)大
(5)控制每天玩手游时长,或者拒绝手游
27.(1) 非条件反射 反射弧 效应器
(2) 铃声和食物的多次结合 不喂食物,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
(3) 不能 学习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
28.(1) 非条件 E
(2)F
(3)⑦
(4)C
29.(1)灰质
(2)1感受器
(3)条件反射
(4)1→2→4→5→6。
(5)大脑皮层相应的高级中枢
30.(1) ① 静脉位置浅/静脉管腔较大/静脉中血液流速较同级动脉慢/颈静脉距离大脑较近
(2)中枢部分
(3)效应器
(4)给肢体瘫痪的患者提供生活便利
31.(1) 复杂/条件 反射弧 耳蜗
(2)胰岛素
(3)内分泌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