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5-13 11:4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以下是同学们对一些常见物理量进行估测,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 B. 地球的直径约为
C. 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 D. 某中学生短跑成绩约为
2.用力将足球踢出,足球在空中运动了一段时间后落向地面,继续向前滚动,最终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足球最终停止,是因为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 足球运动得越来越慢,是因为惯性越来越小
C. 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 足球离开脚后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3.下列关于压强知识的运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火车轨道铺在枕木上,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铁轨对地面的压强
B. 乙图中,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内顶端混入少量空气会使大气压的测量值变大
C. 丙图中,排水管的 形“反水弯”是一个连通器,起到隔绝下水道异味的作用
D. 丁图中,飞机水平飞行时,机翼上方附近空气的流速大于机翼下方附近空气的流速
4.如图,把木板放在海绵上,木板上放一水杯,静止时木板保持水平。若水杯重为,木板重为,水杯底面积为,木板底面积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就是水杯受到的重力
B. 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水杯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 水杯对木板的压强为
D. 木板对海绵的压强为
5.如图所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保持同一小车每次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只改变水平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过程中只受摩擦力的作用
B. 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相同
C. 该实验能直接验证当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时,物体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D. 该实验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6.如图所示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完成的托里拆利实验,原来玻璃管竖直,后来让玻璃管倾斜,水银充满全管,有关尺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玻璃管倾斜后,水银对玻璃管上端有压强
B. 外界大气压强等于高水银柱所产生压强
C. 玻璃管竖直时,上端无水银的部分肯定是真空
D. 玻璃管倾斜后,若不慎将上端碰出一小孔,则水银会向上喷出
7.中国长征号核潜艇引领中国核潜艇新高度。在进行战备训练时,下列对该潜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通过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实现上浮与下沉的
B. 在水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增大
C. 从长江潜行进入东海时,需要往水仓内注水
D. 从长江潜行进入东海时,受到的浮力会变小
8.小明把一个吸管的一端封口并缠绕细铁丝制作了一支简易密度计,将自制密度计直立在水中漂浮,在水面所对的位置做一个标记。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自制密度计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静止时如图所示,且两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大
B. 密度计排开甲液体的质量大于排开乙液体的质量
C. 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D. 甲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
9.中国高铁快捷平稳、安全舒适。如图所示,一枚硬币稳稳地站立在高速行驶的高铁列车的窗台上,以下与该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硬币此时没有惯性
B. 若硬币倒下,说明硬币受到惯性力
C. 若硬币倒向列车前进的方向,说明列车突然减速
D. 硬币倒向哪个方向具有偶然性,不能判断列车是加速还是减速
10.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将甲、乙沿水平方向切去高度,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与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乙的边长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取
A. 乙的密度 B. 图中
C. 未切前,甲的质量为 D. 图中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11.生活处处有物理,物理知识在身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 打开高速行驶的大巴车的车窗时,窗帘往外飘,是因为车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B. 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减小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
C. 水坝修建为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D. 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常利用铅垂线确定竖直方向
12.如图,质量、底面积相同的薄壁容器甲、乙、丙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为圆柱形,乙、丙为圆台形,分别装有、、三种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液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液体的密度 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C.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D.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13.冰壶运动员比赛用鞋如图,蹬冰鞋底用橡胶制成,滑行鞋底用塑料制成。运动员用滑行鞋支撑全身在冰面上滑行,需要停下时,用蹬冰鞋接触冰面进行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蹬冰鞋底是为了减小压力
B. 滑行鞋底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C. 冰壶运动中运动员刷冰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D. 滑行时若摩擦力消失,则运动员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14.质量为的杯子,装入适量的水后放在水平的电子秤上,如图甲;接着把草莓轻放入水中,草莓漂浮,如图乙;然后用细针将草莓轻压入水中,如图丙。水均未溢出,电子秤的示数依次为、、,不计细针的体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为
B. 乙图中,草莓的质量为
C. 丙图中,草莓排开水的体积为
D. 丙图中,细针对草莓的压力为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
15.如图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甲图所示,将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所示,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所示,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它上面放一个砝码,
比较______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当压力一定时,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此实验中运用到的主要探究方法是______.
16.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则受到的重力为______;另一个同学在正确校零后,如图乙,误将弹簧测力计倒置,物体挂在了拉环上,这样测量出来受到的重力比真实值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把两个弹簧测力计和秤钩连接在一起如图丙所示,当两个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时,看到的示数为,则看到的示数是______。
17.如图所示,取一个瓶子,装入适量带颜色的水,将一根带有刻度、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穿过瓶子的橡皮塞插入水中,并从玻璃管上端吹入少量气体,使瓶内气体压强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大气压,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然后把它从山下拿到山上,细玻璃管内的液柱会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原因是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18.如图,一长方体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时,物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总体积的;当它漂浮在另一液面上时,浸入液体的体积是总体积的。水和液体对物块下表面的压强分别为和,则 ______选填“”“”或“”,杯中液体的密度是______。物块质量分布均匀,且不吸水和另一液体
19.一振轻质且不可拉伸的细线将一边长为的正方体物块拴接在容器底部,如图甲所示,当水深为时,绳子刚好伸直;如图乙所示,当水深为时,物体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已知,则此正方体物块的密度为______,乙图中细线的拉力为______。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
20.如图所示,物体与弹簧连接弹簧被压缩,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请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21.如图所示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
如图甲、乙、丙所示三种情况下,木板和毛巾保持不动,物块在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下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目的是______;
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的关系;比较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的关系均选填“压力”或“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小萌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丁所示,用力拉动长木板向左运动,改进后的实验中小萌同学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请列举改进后实验装置的优点______列举一项即可。
22.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实验前,小明没有按压橡皮膜时,形管两侧液面就存在高度差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选填字母。
A.从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正确操作后,分析图、图的实验现象,得出论:______。
分析图、图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______。
小王用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橡皮膜刚好变平,她测量了以下物理量:
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
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
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
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
请你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______选择题中合适的字母和表示。
23.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操作如下,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图中所用容器底面积是,均为相同的平底薄壁圆柱形容器,物块不吸水和另一液体
实验中,物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
如果对比、两次实验,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那么这种做法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
由______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完成实验操作后,用弹簧测力计将物块向上拉出液面一小部分,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此操作会使容器中的液面下降______。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4.某兴趣小组在做浮力相关实验时,将力传感器固定在铁架台上,底面积为的实心均匀圆柱体通过轻质细线与力传感器相连,力传感器的示数等于细线拉力的大小。底面积的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升降台上,装有深的水,如图甲所示。从某时刻开始让升降台上升使逐渐浸入水中,力传感器的示数与升降台上升高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细线的伸缩,始终保持竖直,且不吸水,整个过程无水溢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求的质量;
当升降台上升高度为时,浸入水中深度为,求此时力传感器的示数;
求的密度。
25.如图所示,是某型号水下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控制浮沉,第一种是机器人内部水舱充放水,水舱的容积为;第二种是利用推进器提供竖直向上的推力,可以在之间调节;第三种是在机器人外部加装不同数量的浮块,每个浮块质量均为,体积均为。已知该机器人水舱未充水时的质量为,未装浮块时,机器人的总体积为体积不变,含机械臂,水的密度为,取。请回答下列问题:
求深处水的压强;
求当机器人未加浮块、水舱充满水浸没在水中悬停时,的大小;
深处水底有一物体未与水底紧密接触,其密度均匀且为,体积为,需机器人潜入水中用机械臂抓住物体打捞上来,为确保打捞顺利进行,机器人下水前需制定好能让机器人抓住物体上浮的方案,机器人下水前内部水舱内先充满水,打捞物体时,在放干净内部水舱的水并加装两个浮块的情况下,推进器提供竖直向上的推力应大于多少牛才能实现上浮?
七、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6.跨学科实践自制水火箭年月日时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次飞行。学科实践小组对火箭发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跨学科实践课上制作了水火箭分为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降落伞等部分。水火箭模拟发射、升空和回收三个阶段。实践活动中,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用可乐瓶制作了水火箭。下面是水火箭的安装及工作过程:在水火箭中装入适量的水,然后把水火箭喷嘴朝下安装在发射架上;用打气装置向高压舱内打气,可以通过线闸开关来进行发射;发射后高压舱内的水通过狭小的喷口高速向后喷射,由于水的反冲作用,水火箭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加速飞向高空。物体如降落伞从高空由静止下落,所受阻力与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通常被称为收尾速度。
“水火箭”的工作原理是______。水火箭腾飞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水火箭的头部通常做成流线型,目的是为了______。
下列关于水火箭升空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加速升空的过程中,重力和升力是一对平衡力
B.水火箭升空过程中若失去所有力,水火箭将保持静止
C.水火箭升空过程中先加速后减速
D.水火箭离开地面后,不受重力作用
实践小组为水火箭制作了回收降落伞,水火箭从足够高的空中回收过程中,水火箭整体水火箭和降落伞重力保持不变,当整体达到收尾速度时,此时阻力 ______选填“”或“”或者“”。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一个鸡蛋的质量在左右,托起两个鸡蛋的力,故A错误;
B、地球的直径约为,故B错误;
C、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受到的重力,故C正确;
D、中学生的跑步速度和骑自行车差不多,约为,故跑大概要,故D错误。
故选:。
2.【答案】
【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踢出去的足球最终停止运动,足球越滚越慢是阻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故A错误;
B、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足球踢出后,质量不变,其惯性不变,故B错误;
C、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的速度或方向发生了改变,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故C正确;
D、球离开脚后继续运动,是因为球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
3.【答案】
【解析】、列车的钢轨要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正确;
B、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若水银面的上方有少量空气,会对水银柱产生向下的压强,使得测量结果偏小,故B错误;
C、排水管的 型反水弯是连通器,连通器中装同种液体时,液体静止时,液面相平,可以防止异味,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故C正确;
D、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弯曲,所以机翼上方的流速就大于机翼前方的流速,故D正确。
故选:。
4.【答案】
【解析】、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大小等于水杯受到的重力,但是压力不是重力,
水杯对木板的压强,故A错误,C正确;
B、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水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D、木板对海绵的压强为,故D错误。
故选:。
5.【答案】
【解析】不计空气阻力,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过程中,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在水平方向只受摩擦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小车在粗糙程度越大的水平木板表面滑行时,受到的阻力越大,运动速度减小的越快,小车滑行的距离越小,故B错误;
C.由于绝对光滑的水平面是不存在的,因此该实验不能直接验证当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时,物体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而是根据科学推理得出的,故C错误;
D.接触面越光滑,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在木板表面上通过的距离越长,据此推理,当小车不受力时,速度不会变小,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D正确。
故选:。
6.【答案】
【解析】由图知,玻璃管竖直时,水银柱高为,倾斜后水银高为。
A、大气压不变,倾斜后管内水银的压强不变,仍能支持的水银柱,而倾斜后水银高为,所以水银充满全管,水银对玻璃管上端有压强,故A正确;
B、由图知,玻璃管竖直时,水银柱高为,所以外界大气压强等于高水银柱所产生压强,故B正确;
C、玻璃管倾斜后能够充满全管,说明上端无水银的部分肯定是真空,若不是真空,管内水银不会充满全管,故C正确;
D、玻璃管倾斜后,上端碰出一小孔,试管上端也存在大气压强,管内水银在重力作用下会下降,而不会向上喷,故D错误。
故选:。
7.【答案】
【解析】、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与下沉的,故A错误;
B、在水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不变,故B错误;
C、从长江潜行进入东海时,受到的浮力会增大,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此时要增大潜艇的重力,所以需要往水仓内注水,故C正确;
D、从长江潜行进入东海时,受到的浮力会变大,故D错误。
故选:。
8.【答案】
【解析】、同一支密度计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都漂浮,则,即浮力是相同的;由图可知,密度计在乙液体中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小,根据可知,乙液体的密度大,故A错误,C正确;
B、由知同一支密度计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的浮力相同,由阿基米德原理知密度计排开甲液体的质量等于排开乙液体的质量,故B错误;
D、深度相同,由于乙液体的密度大,根据可知,乙杯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更大,故D错误。
故选:。
9.【答案】
【解析】物体的惯性是它的一种属性,硬币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故A错误;
B.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是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不是力,故B错误;
C.列车突然刹车是,由于硬币还要保持刹车前相同速度的运动状态,故会向列车前进方向倾倒,故C正确;
D.硬币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故列车刹车时,硬币倒向列车前进方向,列车加速,硬币倒向列车前进的反方向,故D错误;
故选:。
10.【答案】
【解析】、乙为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边长,
由图知未切时,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则乙的密度,故A错误;
B、由图知,切去高度时,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有:,

解得:,故B正确;
C、甲为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由图知未切时甲的边长,
甲的体积,
未切前,甲的质量,故C错误;
D、,故D错误。
故选:。
11.【答案】
【解析】、车上的窗帘往外飘,是因为车外空气流速快压强小,车内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从而产生向外的压力差,故A正确;
B、啄木鸟的嘴很尖细,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故B错误;
C、拦河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C正确;
D、建筑工人常用铅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特点,故D正确。
故选:。
12.【答案】
【解析】、由题知三种液体的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由图中容器的形状可知,液体的体积最小,液体的体积最大,根据可知,故A错误;
B、液体的密度关系为,且三种液体的深度相同,根据公式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为,故B正确;
C、因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公式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为,故C错误;
D、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力,因三个容器的质量相同、三种液体的质量也相同,则根据可知它们的总重力相等,所以它们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即,故D正确。
故选:。
13.【答案】
【解析】、蹬冰脚的鞋底为橡胶制成,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A错误;
B、塑料鞋底比较光滑,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故B正确;
C、冰壶运动中运动员刷冰,使冰面熔化,形成一层水膜,这是通过使接触面分离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C错误;、滑行时,水平方向只受摩擦力,若摩擦力消失,运动员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
14.【答案】
【解析】、甲图中,水的重力:,
由于容器开口大,底部小,水对杯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
即水对杯底的压力小于,故A错误;
B、乙图中,草莓漂浮,根据甲、乙示数可得,草莓的质量:,故B正确;
、丙图中,草莓被细针压入水中,根据甲、丙示数可得,草莓排开水的质量:,
草莓排开水的体积:,故C正确;
草莓受到的浮力:,
草莓受到的重力:,
此时草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压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细针对草莓的压力:,故D正确。
故选:。
15.【答案】甲、乙;
受力面积越小;
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解析】分析图甲和图乙可知,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泡沫凹陷程度越大,故可得结论: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分析图乙和图丙可知,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泡沫凹陷程度越大,故可得结论:在压力大小相同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故答案为:甲、乙;受力面积越小;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16.【答案】 偏大
【解析】甲图中物体重力:通常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需根据图甲中指针所指的位置来读数,指针指在以下四格处,每格是,那么受到的重力为。
如图乙,当弹簧测力计倒置,物体挂在拉环上时,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加上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所以这样测量出来受到的重力比真实值偏大。
丙图中的示数:两个弹簧测力计和秤钩连接在一起,当两个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的拉力和对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为的示数为,说明受到的拉力为,那么受到的拉力也为,所以的示数是。
故答案为:;偏大;。
17.【答案】大于 上升 减小
【解析】从管子上端向瓶中吹入少量气体,空气质量变大,体积不变,瓶内气体压强变大,迫使管内液体上升;
此时瓶内封闭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与玻璃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之和,即,为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
把它从山下拿到山上,高度在升高,大气压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瓶内气体压强不变,而外界大气压变小,所以应变大,管内液面会不断升高。
故答案为:大于;上升;减小。
18.【答案】
【解析】同一物体在两种液体中的状态都是漂浮,,所以;
同一物体在两种液体中的状态都是漂浮,,即,代入数据,解得:
19.【答案】
【解析】当水深为时绳子刚好伸直,水深为时物块上表面恰好与水面向平,正方体物块边长为,则绳子刚好伸直时物块浸在水中的深度为,则浸在水中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此时所受浮力,此时物块漂浮则,则物块质量,,由求得物块的密度;
乙图中物块完全浸在水中静止,此时物块在重力、绳子的拉力及浮力的作用下受力平衡,因此绳子的拉力等于浮力减去物块重力,已知物块重,物块完全浸没受到的浮力,则绳子拉力。
故答案为:;。
20.【答案】物体与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则物体不受摩擦力,过物体的重心分别画出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弹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如图所示:

【解析】物体与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则物体不受摩擦力,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弹力。
本题考查了力的示意图的画法,要注意本题要求画出物体受力的示意图,不能少画力,也不能多画力。
21.【答案】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不需要;弹簧测力计静止,示数稳定,便于读数
【解析】如图甲、乙、丙所示三种情况下,木板和毛巾保持不动,物块在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下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则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甲、乙实验中,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乙、丙实验中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比较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拉动长木板向左运动,铁块相对水平桌面处于静止状态,铁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长木板施加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该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弹簧测力计静止,示数稳定,便于读数。
故答案为: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需要;弹簧测力计静止,示数稳定,便于读数。
22.【答案】;
同种液体中,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解析】若在使用压强计前,没有按压橡皮膜,发现形管内液面已有高度差,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故B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故选:。
分析图、图的实验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不同,深度越深,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故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分析图、图的实验知液体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且密度越大,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故可得出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实验时,橡皮膜两侧受到的压强容易观察,可以利用水和液体在橡皮膜处的压强相等来计算液体压强,因此需要测量待测液体和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如图,橡皮膜相平时,橡皮膜左侧和右侧的压强相等,
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23.【解析】由、或、,根据称重法知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因研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时,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两次实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故利用、两次实验不可得出结论,她的做法是错误的;
由图、可知,浸没后,增加,不变,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的体积为:;
物体浸没液体中:---;
物体拉出液面一小部分,---;
可得:,,
液面下降高度。
故答案为:;不正确;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
24.【解析】当物体未浸入水中时传感器的示数即为的重力,所以的质量为;
当浸入水中深度为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为,
此时受到的浮力为;
此时力传感器的示数为:;
当升降台上升高度从到的过程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为,
液体上升的高度为,
物体的高度为,
物体的体积为,
的密度为。
答:的质量为;
此时力传感器的示数;
的密度为。
25【解析】处水的压强:;
机器人未充水时重力:,
水仓充满水的重力:,
机器人浸没水中所受浮力:,
机器人悬停时,,

物体重力:,
物体受到的浮力:,
能把物体打捞上来,机器人的最小拉力:,
为确保打捞顺利进行,机器人下水前水舱内先充满水,打捞时放干净水,另外安装个浮块,
一个浮块的重力,
一个浮块受到的浮力,
给物体提供的拉力:,
代入数据可得,解方程可得。
答:深处水的压强;
当机器人未加浮块、水舱充满水浸没在水中悬停时,的大小为;
推进器提供竖直向上的推力应大于才能实现上浮。
26.【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 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 ;
【解析】“水火箭”的工作原理和腾飞的施力物体:工作原理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高压舱内的水通过狭小喷口高速向后喷射时,水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向上运动。水火箭腾飞的施力物体是水。因为火箭对水有向后的作用力,根据力的相互性,水对火箭有向前的反作用力,使火箭升空。
水火箭头部做成流线型的目的: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流线型的设计可以让空气更顺畅地流过火箭头部,减少空气对火箭的阻碍,使火箭能够更顺利地飞行,提高飞行的效率和距离。
关于水火箭升空过程的说法:
、加速升空过程中,火箭的速度在不断增大,不是平衡状态,重力和升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水火箭升空过程中若失去所有力,它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继续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不是保持静止,故B错误。
、发射后,水火箭受向上的升力和向下的重力,开始时升力大于重力,火箭加速上升;随着水的喷出,火箭重力减小,同时空气阻力增大,当水喷完后,火箭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合力向下,火箭开始减速,所以水火箭升空过程中先加速后减速,故C正确。
、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水火箭离开地面后,依然受重力作用,故D错误。
故选:。
水火箭回收过程中阻力与重力的关系:当水火箭整体达到收尾速度时,水火箭整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受到的重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
故答案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
第15页,共19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