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3.5.1 神经系统的组成 (教学设计)--冀少版(2024)生物七下(含教学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3.5.1 神经系统的组成 (教学设计)--冀少版(2024)生物七下(含教学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5-13 17:2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冀少版生物七下3.5.1《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冀少版生物学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神经系统作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关键系统,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承接了之前所学的人体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知识,又为后续学习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激素调节等内容奠定基础。通过对神经系统组成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人体是一个高度协调统一的整体,对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人体的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但神经系统的组成较为抽象,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不过此阶段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对直观、生动的事物充满兴趣,好奇心强,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更倾向于通过观察、实验、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知识。
核心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描述神经系统的构成与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科学思维:通过对三则事例的讨论、分析和概括,得出并表达结论,形成基于证据和逻辑的科学思维习惯。
探究实践:通过自制神经元模型,体验实践过程,提高科学探究实践能力。
态度责任:认同醉酒驾驶写入刑法的重要性,提高健康和安全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描述神经系统的构成与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2.通过对三则事例的讨论、分析和概括,得出并表达结论,形成基于证据和逻辑的科学思维习惯。
难点:
1.通过自制神经元模型,体验实践过程,提高科学探究实践能力。
2.认同醉酒驾驶写入刑法的重要性,提高健康和安全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当我们听课做笔记时,手指会灵巧地握住笔,耳朵会“捕捉”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信息,眼睛会“自动聚焦”在所写的文字上,大脑会认真思考和组织需要记录下来的文字。这些活动的完成离不开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展示新课标要求及学习目标 思考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看法 齐读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任务一:寻证据.阅读 组织学生阅读教科书“寻证据”中的三个事例,小组交流讨论以下问题: 1.上述事例中分别是神经系统的哪一部分受到了损伤 2.这些受损结构分别具有哪些功能 3.神经系统是由哪些结构组成的 指导学生围绕发病原因,发病部位及症状来分析,引导学生作出判断,给与鼓励性评价,并对学生寄予希望。 个人阅读,诊断病情;小组交流讨论,作出判断,小组派代表汇报,体验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人体各部分的协调活动靠神经系统的协调来完成。
任务二:学习神经系统的组成 利用神经系统模型,向学生展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位置及大致形态,介绍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借助PPT,依次展示脑、脊髓、脑神经和脊神经的图片,讲解它们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强调脑和脊髓在神经系统中的核心地位,以及脑神经和脊神经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观看模型和PPT,认真听讲,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回答 通过直观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清晰地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任务三:学习神经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利用神经元的模型和图片,结合教材课文内容,讲解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介绍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举例:可以把神经元想象成一个信息传递员,树突就像它的 “耳朵”,负责接收外界的信息,细胞体对信息进行处理,轴突则像 “手臂”,把处理后的信息传递出去 观看模型和图片,认真听讲,理解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积极思考老师的举例 让学生从微观层面了解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通过形象的举例帮助学生理解神经元抽象的结构和功能。
任务四:学习神经系统与人体健康 安排讨论内容:比较神经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差异;讨论生活中哪些行为可能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如何保护神经系统;及时关注各小组讨论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个别学生展示讨论结果,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提出疑问或补充意见。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展示能力,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纠错,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当堂练 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90-91页的【当堂练】并讲解题技巧及答案 根据所学解答问题 知识的巩固与检测,以便查漏补缺。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完善板书,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神经系统的理解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强化记忆,明确重点,完善知识体系。
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完成【拓展延伸】的题目并注重解题技巧的培养和展示答案 1.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神经元有很多突起,有利于信息的接收和传递 B.肺泡数目很多,外面缠绕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的交换 C.大脑皮层表面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总面积 D.小肠绒毛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2.下图为神经元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神经元说法错误的是( B ) A.神经元胞体主要分布在脑和脊髓的灰质 B.神经元是由多个神经细胞构成的 C.神经元突起包括[①]树突和[②]轴突两部分 D.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3.下图甲和乙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器官结构图,相关叙述错误的 是( C ) A.大脑由图甲的①和②两部分构成 B.图甲内③④越多,①的表面积越大,容纳的神经元越多 C.图甲①和图乙③都是由神经元细胞体所构成,有高级神经中枢 D.人体的神经系统由甲、乙及其发出的神经构成 完成练习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解题技巧,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课后作业 布置作业: 1.课后阅读:合理用脑 科学记忆,与同学交流提高记忆的方法。(选做) 2.完成“新课程”同步练习相应课后作业。(必做) 记录作业内容,课后完成 分层作业,顾及每位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印象,再次查漏补缺。
板书设计
第一节 消化系统的组成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1.脑:大脑:“总指挥”,与感觉、运动、语言有关;
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与心跳、呼吸、血压有关。
2.脊髓:白质(传导)、灰质(反射)
3.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与它们相连的神经构成。
二、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1.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
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冲动并传导冲动。
三、神经系统与人体健康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彩的视频和有趣的小游戏导入新课,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在资料分析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利用模型、图片、动画等多种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了抽象的神经系统组成和功能知识,效果较好。小组讨论和展示环节,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但也存在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当堂检测发现部分学生对神经系统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协调作用理解还不够深入,在后续教学中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讲解和练习 ,同时引导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