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测评】人教鄂教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土壤和岩石》测试基础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素养测评】人教鄂教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土壤和岩石》测试基础卷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5.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5-13 21:4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素养测评】人教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土壤和岩石》测试基础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知识广场(每空 1 分,共 10 分)
土壤是由( )、( )、( )、空气和腐殖质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从大到小分别是( )、( )、( )和黏土。
人们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沙量较多的是( );含黏土较多的是( );沙和黏土含量适中的是( )。
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 )组成的。
二、判断大厅(每题 2 分,共 20 分)
土壤里只有沙、黏土和水。( )
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它越多,土壤越肥沃。( )
不同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 )
沙质土的颗粒大,透气性好,最适合农作物生长。( )
观察岩石时,我们可以通过用手摸、用放大镜看、敲击等方法。( )
所有的岩石都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 )
矿物在自然界中是单独存在的,不会和其他矿物混合在一起。( )
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 )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是否能看见其他物体,来衡量矿物的透明度。( )
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三、选择乐园(每题 2 分,共 30 分)
把土壤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 )。
A. 空气 B. 水 C. 腐殖质
最适合种植水稻的土壤是( )。
A. 沙质土 B. 黏质土 C. 壤土
关于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土壤是地球上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
B. 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漫长
C. 土壤的颜色都是一样的
用手指分别蘸少量潮湿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在白纸上涂痕,涂痕颜色最深的可能是( )。
A. 沙质土 B. 黏质土 C. 壤土
下列岩石中,硬度最小的是( )。
A. 花岗岩 B. 砂岩 C. 石墨
下面矿物中,能提炼铅的是( )。
A. 方铅矿 B. 赤铁矿 C. 石英
观察矿物的光泽,通常用( )的光泽来作比较。
A. 玻璃、金属、丝绸 B. 瓷砖、镜子、金属 C. 玻璃、塑料、丝绸
小明在野外捡到一块岩石,用铜钥匙和小刀都不能刻画出痕迹,则这块岩石的硬度是( )。
A. 软 B. 较软 C. 硬
土壤中蚯蚓的主要作用是( )。
A. 给植物提供盐分 B. 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肥力 C. 分解动物、植物残留体
颗粒直径大于 2 毫米的土壤微粒是( )。
A. 沙砾 B. 沙 C. 粉沙
在岩石中,属于变质岩的是( )。
A. 花岗岩 B. 大理岩 C. 砂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矿物的颜色和条痕的颜色总是一样的
B. 鉴别矿物时,条痕的颜色比矿物表面的颜色更可靠
C. 矿物的条痕颜色只有一种
岩石学家常常观察岩石的( ),对岩石种类作出判断。
A. 颜色 B. 光滑程度 C. 薄片的成分和颗粒
把土壤放在石棉网上加热,会闻到一股焦臭味,这是因为土壤中有( )。
A. 水分 B. 腐殖质 C. 沙
下列属于矿物的是( )。
A. 砖头 B. 铁矿石 C. 混凝土
四、问题城堡(每题 4 分,共 20 分)
请简要描述土壤的形成过程。
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这三种土壤各有什么特点?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和描述岩石?
举例说明岩石和矿物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为什么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
五、科学探究情境题(8 分)
同学们为了探究不同土壤对绿豆发芽和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准备三个同样大小的花盆,分别装入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在每个花盆中种下相同数量、饱满程度相同的绿豆种子。
将三个花盆放在阳光充足、温度适宜且浇水情况相同的地方。
每天观察并记录绿豆种子的发芽情况和生长状况。
实验结果如下表:
土壤类型 发芽时间(天) 一周后生长高度(厘米)
沙质土 3 5
黏质土 4 3
壤土 3 6
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2 分)
根据实验结果,哪种土壤最适合绿豆的发芽和生长?为什么?(3 分)
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 分)
六、拓展长廊(每题 6 分,共 12 分)
假如你是一名地质勘探队员,在野外发现了一块不认识的岩石,你会通过哪些方法来识别它?请至少说出三种方法,并简要说明每种方法能了解到岩石的哪些信息。
土壤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然而现在土壤资源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等。请你提出至少三条保护土壤资源的建议。
答案及解析
一、知识广场
沙、黏土、水:土壤的基本组成物质包括沙、黏土、水、空气和腐殖质。
沙砾、沙、粉沙:根据颗粒大小,土壤微粒从大到小依次为沙砾、沙、粉沙和黏土。
沙质土、黏质土、壤土:按照土壤含沙量分类,含沙量多的是沙质土,含黏土多的是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适中的是壤土。
矿物:岩石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二、判断大厅
×:土壤是由沙、黏土、水、空气和腐殖质等多种物质组成,并非只有沙、黏土和水。
√:腐殖质是植物生长必需肥料,它能为植物提供养分,其含量越多,土壤越肥沃。
√:不同土壤的质地、肥力等特性不同,对植物生长影响不同,比如沙质土适合种植花生等,黏质土适合种植水稻等。
×:虽然沙质土颗粒大、透气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不是最适合所有农作物生长,壤土通气透水、保水保肥性能较好,更适合大多数农作物生长。
√:用手摸可感受岩石表面粗糙或光滑程度;用放大镜看能观察岩石颗粒大小、形状等;敲击可了解岩石的软硬、声音等,这些都是观察岩石常用方法。
×:有些岩石由一种矿物组成,如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并非所有岩石都由多种矿物组成。
×:矿物在自然界中大多不是单独存在,而是和其他矿物混合在一起。
√: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水分和扎根场所,是众多生物生存家园,是地球上最有价值资源之一。
√:通过观察矿物碎片边缘能否看见其他物体,可衡量矿物透明度,分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
×:岩石和矿物是不可再生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需合理利用和保护。
三、选择乐园
A:把土壤放入水中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空气,空气逸出形成气泡。
B:黏质土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合水稻生长,水稻生长需要较多水分且扎根稳固。
C:土壤颜色多样,如黑土、红壤等,不同颜色反映土壤成分和性质差异,土壤是地球上生物赖以生存重要物质,形成过程漫长,A、B 选项正确,C 选项错误。
B:黏质土颗粒细,含腐殖质较多,用手指蘸少量潮湿黏质土在白纸上涂痕,颜色最深。
C:石墨质地较软,硬度小于花岗岩和砂岩,花岗岩硬度较大,砂岩硬度适中。
A:方铅矿能提炼铅,赤铁矿可提炼铁,石英用途广泛但不是提炼铅的矿物。
A:观察矿物光泽通常用玻璃、金属、丝绸的光泽作比较,描述矿物像玻璃一样光泽、像金属一样光泽等。
C:用铜钥匙和小刀都不能刻画出痕迹,说明岩石硬度大,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为软,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为较软。
B:土壤中蚯蚓活动可使土壤疏松,其粪便能增加土壤肥力;分解动物、植物残留体主要是细菌等微生物作用;蚯蚓不能给植物提供盐分。
A:颗粒直径大于 2 毫米的土壤微粒是沙砾,沙直径 0.02 - 2 毫米,粉沙直径 0.002 - 0.02 毫米。
B: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形成的变质岩,花岗岩是岩浆岩,砂岩是沉积岩。
B:矿物条痕颜色比矿物表面颜色更可靠,因为矿物表面可能因氧化等原因颜色改变,而条痕颜色更稳定;矿物条痕颜色可能不止一种,有些矿物条痕颜色会因所含杂质不同而变化。
C:岩石学家常观察岩石薄片成分和颗粒来判断岩石种类,成分和颗粒能反映岩石形成环境和性质等特征;颜色和光滑程度可作为参考,但不是判断岩石种类主要依据。
B:把土壤放在石棉网上加热闻到焦臭味,是因为土壤中腐殖质燃烧产生气味,水分加热会蒸发,沙加热无气味。
B:铁矿石是天然存在的矿物,砖头和混凝土是人工制成材料,不属于矿物。
四、问题城堡
答案: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漫长。首先,岩石在风吹、日晒、雨淋、冷热变化等自然力量作用下逐渐破碎,形成小的岩石颗粒。这些岩石颗粒在生物(如植物根系、微生物等)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同时,动植物残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腐烂分解,形成腐殖质。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岩石颗粒、腐殖质、空气、水等逐渐混合,就形成了土壤。(4 分)
解析:从岩石破碎、生物作用、腐殖质形成以及各成分混合等方面阐述土壤形成过程。
答案:沙质土颗粒大,透气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黏质土颗粒小,透气性差,保水保肥能力强;壤土颗粒大小适中,透气性和保水保肥能力都较好。(4 分)
解析:分别阐述三种土壤质地、透气性和保水保肥能力特点。
答案:我们可以从颜色、形状、大小、质地(粗糙或光滑)、硬度、颗粒大小、结构、光泽等方面观察和描述岩石。例如,观察颜色可直接描述岩石外观颜色;用手摸感受质地;用工具刻画判断硬度等。(4 分)
解析:列举常见观察和描述岩石的方面,并简单举例说明如何通过这些方面观察岩石。
答案:岩石用途广泛,如花岗岩可用于建筑材料,铺设地面、建造房屋等;石灰岩可用于烧制石灰、生产水泥。矿物也有很多用途,像石墨可制作铅笔芯,金、银等贵金属可制作首饰,石英用于制造玻璃等。(4 分)
解析:分别从岩石和矿物角度举例说明在生活中的常见用途。
答案: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必要的养分、水分和扎根空间,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同时,土壤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包括微生物、昆虫、蚯蚓等,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此外,土壤还参与了地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所以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4 分)
解析:从土壤对植物生长、生物栖息以及地球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作用说明其价值。
五、科学探究情境题
答案:这个实验的变量是土壤类型。(2 分)
解析:实验中其他条件如花盆大小、种子数量和饱满程度、阳光、温度、浇水情况等都相同,只有土壤类型不同,所以土壤类型是变量。
答案:壤土最适合绿豆的发芽和生长。因为从发芽时间看,壤土和沙质土的发芽时间都是 3 天,而黏质土是 4 天,壤土发芽时间短;从一周后生长高度看,壤土中绿豆生长高度为 6 厘米,高于沙质土和黏质土。综合发芽时间和生长高度,壤土更有利于绿豆的发芽和生长。(3 分)
解析:对比三种土壤中绿豆发芽时间和生长高度数据,分析得出壤土最适合绿豆发芽和生长的结论。
答案:不同土壤对绿豆发芽和生长有不同影响,壤土在保水保肥、透气性等方面综合性能较好,更有利于绿豆的发芽和早期生长。(3 分)
解析:根据实验结果,总结不同土壤对绿豆发芽和生长影响以及壤土的优势。
六、拓展长廊
答案:
观察颜色:不同岩石可能有不同颜色,如花岗岩多为肉红色、灰白色等,通过颜色可初步推测岩石类型。
判断硬度:用指甲、铜钥匙、小刀等刻画岩石,根据能否刻画出痕迹判断硬度,了解岩石抵抗外力破坏能力,不同岩石硬度不同,可辅助鉴别。
观察颗粒:用放大镜观察岩石颗粒大小、形状、排列方式等,如砂岩颗粒较大且明显,可帮助确定岩石种类。
观察岩石结构:看岩石是层状结构、块状结构等,如沉积岩常有层状结构,有助于识别岩石形成环境和类型。(6 分,答出三种方法及对应信息即可)
解析:针对每种识别方法,说明该方法能获取关于岩石的相关信息以及对识别岩石的作用。
答案:
减少使用化肥和农药:化肥和农药过度使用会污染土壤,减少其使用可降低土壤污染风险,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植树造林:树木根系能固着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
合理轮作:不同作物对土壤养分需求不同,合理轮作可均衡利用土壤养分,保持土壤肥力,避免土壤养分过度消耗。
垃圾分类处理:减少垃圾进入土壤,防止有害物质污染土壤,保障土壤质量。(6 分,答出三条合理建议即可)
解析:针对土壤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保护土壤资源建议,并简要说明每条建议对保护土壤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