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地理中考复习综合练习(二)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到野外开展地理考察实践活动。读考察地点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3题。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表示山峰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在爬山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乙地比甲地气温低,你认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3.下列天气符号代表的天气最适合当日爬山的是
A. B. C. D.
读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等降水量柱状图,完成4~6题。
4.图中①的气候特征是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全年高温多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全年温和湿润
5.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图中能正确表示该气候类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欧洲西部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下,多汁牧草生长茂盛,因此该地适合发展的农业是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
读中东地区示意图(图1)和麦地那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2),完成7~8题。
7.中东地区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自然资源是
A.铁矿 B.煤炭 C.石油 D.木材
8.上图所在区域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A.光照不足 B.地形平坦 C.日温差大 D.水源匮乏
非洲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中国帮助肯尼亚修建的蒙内铁路(蒙巴萨-内罗毕)和内马铁路(内罗毕一马拉巴)正式通车,使东非地区货运成本大幅下降,运输时间大大缩短,方便了农产品的出口。读蒙内和内马铁路线分布示意图,完成9~10题。
9.蒙内和内马铁路沿线地区的主要自然景观是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热带荒漠 D.温带草原
10.东非地区通过该铁路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是
A.水稻 B.天然橡胶 C.椰枣 D.咖啡豆
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搭”。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加上矿产盗采、过度放牧、虫草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草地覆盖率下降15%~25%,其涵养水源的能力急剧下降,“中华水塔”水源“告急”。读三江源地区示意图,完成11~13题。
11.三江源所在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干旱 B.高寒 C.湿热 D.冷湿
12.造成“中华水塔”水源减少的人为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 B.过度放牧,造成草原退化
C.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D.气候干旱,降水逐年减少
13.针对目前的现状,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禁止用水,保护水源 ②鼓励采挖虫草,增加收入
③以草定畜,控制载畜量 ④填埋矿坑,恢复地表植被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开凿始于战国时期,开凿难度极大。古代劳动人民依靠双手,在崇山峻岭中,凿石挖土,肩挑背扛,挥汗如雨,前后苦干十年,开凿了一条长达150多千米的浩大河道,使渭河以北的大片沃野得到自流灌溉。读郑国渠及其附近区域地形分布图,完成14~15题。
14.郑国渠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巧妙利用自然条件实现自流灌溉,郑国渠的流向是
A.东北向西南 B.西南向东北 C.东南向西北 D.西北向东南
15.“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粒粮食都来自劳动者的汗水,我国劳动人民在郑国渠白流灌溉的农田上辛勤耕种,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可能是
A.小麦 B.水稻 C.甜菜 D.甘蔗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30分)
16.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与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中欧班列是中国与欧洲国家货运联系的纽带。
材料二:图为中欧班列沿线示意图(图1)和丙地所在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图2)
(1)甲、乙、丙三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造成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2)中欧班列是在各国原有铁路运输线路的基础上,形成横贯 大陆的运输大动脉。
(3)丙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桥头堡,该地的自然景观以 为主,农业生产以 业和灌溉农业为主。
17.读某国地理位置及河流、城市和交通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国家所处的温度带是 ,所在大洲是 。
(2)该国东部地区的地势特征是 ,判断依据为 。
(3)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交通的关系密切。据图分析,该国东部城市的分布与 相关,与东部城市相比较,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
18.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我国西北地区及风力发电简图
(1)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A为我国最大的盆地—— 盆地。
(2)制约本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源,B处是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有“塞上江南”之称,该处是 平原,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3)西北地区风力资源丰富。相比矿产能源,请分析风力发电的优势 。
(4)神舟十三号返回舱选择内蒙古境内的东风着陆场着陆,请分析其有利条件: 。(可从地形、气候、人口分布等方面分析)
19.读我国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台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 ,南临南海,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2)穿过台湾岛中南部的重要纬线是 ,台湾岛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因盛产 (填经济作物名称)被誉为“东方甜岛”。
(3)福建省是台湾企业家投资的主要地区,主要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4)香港和澳门采用填海造陆的方式扩展城市建设用地,主要的原因是 。
(5)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其有利条件是 (答一点即可)。
20.读长江流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所示的支流是 ,字母A所示的城市是 。
(2)据图中信息判断,重庆到武汉之间的物资运输方式有 。由武汉向南运行的铁路可以到达的我国重要工业基地是 。
(3)长江流域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甲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每年夏秋季都会受到来自海洋上某种气象灾害的影响,这种气象灾害可能是 。2025年地理中考复习综合练习(二)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C A C B C D B D B B D A A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30分)
16.
(1)甲;丙;海陆位置
(2)亚欧
(3)荒漠;畜牧
17.
(1)热带;北美洲
(2)西高东低;河流自西向东流
(4)河流;沿铁路线分布
18.
(1)干旱;塔里木
(2)河套;黄河
(3)风力发电清洁,环境效益好;风能是可再生资源
(4)地势平坦开阔;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人烟稀少
19.
(1)太平洋
(2)北回归线;甘蔗
(3)距离近,运费低;文化习俗相似
(4)地狭人稠或人多地少
(5)海陆交通便利;靠近港澳和东南亚,位置优越
20.
(1)汉江;上海
(2)铁路运输、水运运输;珠三角工业基地
(3)亚热带季风气候;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