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一中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分。
1.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物理学家的不懈探索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其中第一次用实验测出大气压值的物理学家是( )
A. 牛顿 B. 焦耳 C. 托里拆利 D. 伽利略
2.下图中的、、、分别是用照相机拍摄每拍摄一次的小球在四种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小球受到平衡力作用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装置叫作单摆,细线一端固定于点,另一端拴一小球,小球由点静止释放后,将在、两点之间往复运动不计任何风力,如果运动到点时,受到的力全部消失,下列猜想正确的是( )
A. 继续往复运动
B. 做圆周运动
C. 静止不动
D. 做匀速直线运动
4.现代汽车安装有安全气囊系统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
A. 汽车速度太慢 B. 汽车转弯
C. 汽车突然启动 D. 汽车前端发生严重撞击
5.如图所示,小叶观察家中的平底茶杯放在水平桌面时的情形时想:将空茶杯正放在桌面上对桌面有压力和压强,如果将它倒扣在同一桌面上,则它对桌面的( )
A. 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B. 压力不变,压强变小
C. 压力变小,压强不变 D. 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6.“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强约为
B. 一瓶矿泉水,瓶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约为
C. 一名中学生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D. 青藏高原地区的大气压强约为
7.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有关大气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样的装置,在西藏地区做马德堡半球实验要比在沿海地区更难拉开
B. 将图乙中的玻璃管换成直径更大的,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小
C. 将图丙的自制气压计从山脚拿到山顶,玻璃管中液柱将降低
D. 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强将水从井中抽出的
8.庄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通过动手实践学习物理知识。如图所示的实验无法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A. 口吹硬币跳跃木块 B. 吹气时纸条向上飘
C. 用吸管从瓶中吸饮料 D. 吹气时乒乓球不下落
9.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可搭载歼、歼、歼、空警等不同类型的舰载机架,如图所示。当航母舰载机全部弹出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舰体略上浮,受到浮力变小 B. 舰体略上浮,受到浮力不变
C. 舰体略下沉,受到浮力变大 D. 舰体略下沉,受到浮力不变
10.如图所示,圆锥体重为,悬浮在水中时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力为,向下的压力为,这两个力之间的关系是( )
A. B. C. D. 无法判断
11.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满了两种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中,最后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甲、乙所受浮力相比( )
A. 甲所受浮力更大 B. 乙所受浮力更大
C. 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 D. 无法比较
12.体积相等的铜球、铝球、木块浸没在液体中,如图,它们受到的浮力( )
A. 铜球最大
B. 铝球最大
C. 木块最大
D. 一样大
13.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的小车上放一个木块,木块随小车在绳子的牵引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受到的小车对它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 小车受到的桌面对它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 木块对小车的压力和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4.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物体下降高度变化关系的图像,忽略液面的变化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质量是
B. 物体的重力是
C. 物体刚入水未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
D. 物体完全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恒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
15.踢毽子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如图所示的游戏中,毽子被踢出主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被踢出后,毽子上升到最高处时,毽子处于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不计空气阻力
16.总重为的雪橇在雪橇狗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的速度在冰面上匀速前进,雪橇所受摩擦力大小是______。若在雪橇上再装些货物,以的速度匀速前进,则摩擦力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如图为医生拔罐的场景,拔罐是利用______来完成治疗。已知人体皮肤的表面积约为,在标准大气压下,人受到的大气压力为______。标准大气压为
18.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是一段内径粗细不同的玻璃管,它与蓄水容器相连,在玻璃管较粗和较细的部分,各接有一段竖直的细玻璃管。、是玻璃管内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点,分别位于两竖直细玻璃管下方。关闭阀门,将水注入蓄水容器中,根据______原理,两竖直细玻璃管内水面是相平的;打开阀门,水流出过程中,点的压强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点的压强。
19.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从图甲位置运动到图乙位置,的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和丁,物体从图甲位置到图乙位置,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在图乙中沿竖直方向将露出桌面部分切掉,放在剩余部分上面,则物体对桌面的压强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20.已知正方体、的边长之比为:,的边长为,、的密度之比为:。将物体叠放在的正中央,如图所示,此时对水平面的压强为。则正方体、的质量之比为______,将从上方取下,对水平面的压强变化量为______。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1.如图,一名男生奔跑过程中右脚腾空、左脚着地,请画出此刻地面对他的摩擦力的示意图点是作用点。
22.如图所示,请画出漂浮在水面上的玩具鸭受到的浮力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6分。
23.牛顿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后,揭开了物体运动的规律,从而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斜面探究。
为使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的______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
分别选用毛巾、棉布和木板进行实验,目的是通过改变______从而改变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实验过程中,应将毛巾、棉布平整地铺在______段选填“”、“”或“”。
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小车在水平面上做______运动。
伽利略在多年前的研究思想一直闪耀着理性的光辉。伽利略曾经观测到,钟摆来回摆动的高度是相同的,如图甲。他设想了这样一个实验:在左边一个固定的斜坡上滚下一个球,球又滚上右边不同坡度的斜坡,如果球没有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他认为这个球在右边任何坡度的斜坡上滚到的高度都与起始高度一样,好像这个球“记住”了起始高度。经过进一步思考,伽利略推断,如果右边的斜坡变成平坦,球将会一直匀速滚动下去,如图乙。
请回答:
像科学家那样“进一步思考”:图丙是伽利略想象的每隔相同时间在右边不同坡度的斜坡上球的位置,他认为当斜坡倾角变小时,小球速度______选填“减小快”、“减小慢”或“不变”。于是他大胆推测:当斜坡变成光滑而平坦时,小球将做______运动。这种研究方法是在客观实验基础上进行______。
伽利略认为,球匀速滚动是球的“自然运动”状态,“自然运动”是球所具有的属性。在我们今天看来,球的这种属性称为______。
24.图甲为小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如图甲所示,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当小卡片平衡时,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此步骤说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______;
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如图甲所示的情况下,小明的下一步操作是______;
如图乙,小华也对该实验进行了探究,但他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你认为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小华的装置进行实验。
25.在做“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时,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图甲、乙、丁中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实验测得几种情况下压强计的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的大小关系是。
实验中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大小是通过______来反映的。
使用压强计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若形管中的液面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形管两侧液面有高度差,应通过方法______填序号进行调节。
从形管内倒出适量的水
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向形管内加适量的水
为了探究多种因素对液体压强的影响,每一次只改变其中某一个因素,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这种探究方法是______法。
分析图甲和图______两次实验可得: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小明通过分析图丙和图丁两次实验认为图丁烧杯中盛的是浓盐水,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______。
分析图甲和图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向______的压强大小关系。
小明用图戊所示的容器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是否跟深度、液体的密度有关:
图己中的现象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如图己所示,要使橡皮膜恢复原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此时分别测出橡皮膜在水和盐水中所处的深度、。
测得盐水的密度为 ______水的密度为,用测量符号表示。
26.某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要求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石块的重力 ______。
石块所受浮力 ______。
石块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 ______。
通过比较和的大小,可以发现: ______。
由上述实验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______,这就是著名的______原理。
你认为最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填字母,例如:
27.小明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几根细线、两个烧杯和足量的水,测量某种液体和小石块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为
测量过程如图所示,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小石块的重力接着分别将小石块______在水和待测液体中小石块不吸水,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
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用物理量符号表示;
待测液体的密度为______选填字母;
A.
B.
C.
同桌小华用相同的器材做此实验时,发现乙、丙两液面不相平,经讨论后,同学们认为液面不相平对实验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理由是:______。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28.请用物理知识解释甲、乙两幅图中哪幅是正确的。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6分。
29.一氢气球载货匀速下降,总重。若抛掉一些货物后,氢气球就可以匀速上升。已知氢气球上升或下降时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氢气球与货物所受浮力恒为。注:气体或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求:
氢气球匀速下降时,所受到的空气阻力;
抛掉多少货物,氢气球才能匀速上升。
30.年月日,“探索一号”科考船携“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完成任务回国。若在某次工作过程中该潜水器下潜深度为。取,取求:
此时潜水器受到海水的压强;
若“奋斗者号”舱门面积约为,则舱门所受海水的压力。
31.如图甲,用轻质细线将一不吸水的木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测力计读数为;如图乙,将该木块静置于平放的盛水容器中,木块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丙,用竖直向下的力压该木块时,木块刚好全部浸入水中且静止。已知水的密度为,取,求:
图乙中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
木块的体积;
木块的密度;
图丙中的大小。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在物理中牛顿是力的单位,以创立经典力学的物理学家牛顿命名,故A错误;
B、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英国物理学家焦耳找出了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间的关系,即发现了焦耳定律。故B错误;
C、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精确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物理学家,故C正确;
D、英国物理学家瓦特在热学研究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其名字被命名为功率的单位,故D错误。
故选:。
2.【答案】
【解析】、物体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不受平衡力,A错误;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平衡力,B正确;
C、物体下落速度在加快,所以不受平衡力,C错误;
D、物体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不受平衡力,D错误。
故选:。
3.【答案】
【解析】由题意知,当小球运动到点时,处于瞬间静止状态,此时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将保持静止。
故选:。
4.【答案】
【解析】汽车急刹车、急剧减速或前端发生严重撞击时,人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就会撞在前面较硬的物体上,对人身造成伤害。装有安全气囊系统的汽车,安全气囊在此时自动充气弹出,增大了受力面积,从而减小了对人的压强,避免造成人体伤害。
故选:。
5.【答案】
【解析】平底薄壁的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瓶和水的总重力,
无论正放还是倒放,它们的总重力不变,即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即不变;
如果将它倒扣过来放在水平桌面上,由图可知,受力面积减小,
由可知,压强增大.
故选A.
6.【答案】
【解析】、一张报纸平放在桌子上对桌子压强很小,大约,故A不符合实际;
B、矿泉水的深度约,瓶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约为,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体重在左右,走路时一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左右,对地面的压强为,故C符合实际;
D、青藏高原地区的大气压强低于标准大气压,即小于,达不到,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
7.【答案】
【解析】、在西藏地区的海拔高于沿海地区,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故西藏的大气压小于沿海地区,马德堡半球实验验证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同样的装置,在西藏地区大气压强小,更容易拉开,故A错误;
B、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是指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垂直高度,这一高度的大小是由外界大气压决定的,将玻璃管换成直径更大的,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变,故B错误;
C、将自制水气压计从山脚移到山顶,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而外界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管内水柱会升高,故C错误;
D、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强将水从井中抽出的,故D正确。
故选:。
8.【答案】
【解析】、在硬币上方用力吹一口气,使硬币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变小,硬币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硬币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压力差,所以硬币就被托起来了,故A不符合题意;
B、将一纸条放在嘴边,用力从纸条上方吹气,因为纸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纸条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纸条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压力差,所以纸条就飘起来,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C符合题意;
D、用漏斗向下吹气,使乒乓球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使乒乓球不会下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9.【答案】
【解析】航母始终处于漂浮状态,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当战斗机从航母上起飞后,航母重力变小,所以航母受到的浮力变小,根据可知舰体略上浮,故A正确。
故选:。
10.【答案】
【解析】因为圆锥体悬浮即静止状态,所以物体受浮力和重力二力平衡;又因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竖直向上受到水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和竖直向下受到水对物体向下的压力差,所以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
故选A。
11.【答案】
【解析】由题意可知,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甲、乙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们各自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因此甲、乙两球受到的浮力相等。
故选C。
12.【答案】
【解析】由图可知,铜球、铝球和木块均浸没在液体中,
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
所以,体积相同的铜球、铝球和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
由可知,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故选:。
13.【答案】
【解析】、木块随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与小车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所以木块不受摩擦力,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绳子对它的拉力和桌面对它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方向水平向右,因此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故B错误;
C、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作用在小车上,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作用在木块上,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二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桌面对小车的支持力等于小车和木块的重力之和,故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大小不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
14.【答案】
【解析】、由图像可知,当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不变,此时物体在空气中,
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重力:,
则物体的质量为:,故A正确,B错误;
C、物体刚入水未完全浸没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变大,由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大,故C错误;
D、物体完全浸没时,随着物体浸入深度的增加,由可知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变大,故D错误。
故选:。
15.【答案】运动状态 非平衡
【解析】毽子在力的作用下被踢出,由静止变为运动,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不计空气阻力,毽子上升到最高处时,毽子受重力作用,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故毽子处于非平衡状态。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非平衡。
16.【答案】 变大
【解析】狗用的水平拉力拉总重为的雪橇在冰面上匀速向西前进,所以狗对雪橇的拉力和雪橇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若在雪橇上再装些货物,压力增大,所以摩擦力变大。故答案为:;变大。
17.【答案】大气压
【解析】医生在为病人做拔罐治疗时,先用酒精在罐内烧一下,罐内空气受热排出,体积减小,此时迅速把罐扣在皮肤上,罐内的空气冷却后压强降低,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外面的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所以利用的是大气压原理;
人体皮肤的表面积,由可得,受到的大气压力:。
故答案为:大气压;。
18.【答案】连通器 小于
【解析】由图可知,关闭阀门,将水注入蓄水容器中,两支竖直细玻璃管和蓄水容器共同构成了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根据连通器原理,两竖直细玻璃管内水面是相平的;
打开阀门,水流出过程中,点较细,水的流速大、压强小,点较粗,水的流速小、压强大,故点的压强小于点的压强。
故答案为:连通器;小于。
19.【答案】 不变
【解析】由图像可知,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内物体处于加速运动状态,内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由图丙可知,内物体受到推力为,由于内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推力,为;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物体从图甲位置运动到图乙位置,压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也不变,所以物体从图甲位置运动到图乙位置受到的摩擦力为;
按图乙中沿竖直方向将露出桌面部分切掉,放在剩余部分上面,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可知,压力不变,受力面积不变,所以压强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
20.【答案】:
【解析】由质量公式,则:;
将物体叠放在的正中央如图所示,此时对水平面的压强为有,
,又有,
即,
解得,,
正方体的重力为,
将从上方取下,对水平面的压强变化量为。
故答案为::;。
21.【解析】男生奔跑过程中右脚腾空、左脚着地,与地面接触左脚有向右运动的趋势,所以左脚受到地面对它向左的摩擦力。过点沿水平向左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标明字母,即为此刻地面对他的摩擦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据此确定摩擦力的方向,然后按照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作图。
22.【答案】玩具鸭所受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从重心开始竖直向上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浮力,并标出,如图所示:
23.【答案】相同; 粗糙程度;; 减速; 减小慢;匀速直线;科学推理;惯性
【解析】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开始下滑,是为了使小车每次进入水平部分时速度大小相等,这是控制变量法的要求;
要探究的是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因此,应控制小车在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只改变小车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这就是分别选用毛巾、棉布和木板进行实验的目的;
实验中,应让小车在不同的水平面上滑动,所以应将毛巾、棉布平整地铺在段;
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减速运动;
由图中伽利略的实验过程可知,当斜坡倾角变小时,小球的速度减小得更慢。于是他大胆推测:当斜坡变成平坦时,球的速度不再变小,球将做匀速滚动;此时用到了科学推理法;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伽利略所说的球的“自然运动”其实是球具有的属性,这就是惯性。
故答案为:相同;粗糙程度;;减速;减小慢;匀速直线;科学推理;惯性。
24.【答案】相反;钩码的个数; 不能;同一直线上; 将卡片剪开,观察两个小卡片是否处于静止状态; 能
【解析】如图甲所示,小卡片两端通过滑轮各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由于重力通过绳子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向相反方向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大小,通过调整钩码的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钩码的数量越多,拉力就越大。
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纸片就会转动,因为小卡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说明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即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使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应把小卡片一剪为二变为两个卡片,观察两个小卡片是否处于静止状态。
因为左右两侧各通过一个定滑轮,定滑轮的位置虽然不等高,但是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时,小卡片还是处于静止状态,照样能完成实验。
故答案为:相反;钩码的个数;不能;同一直线上;将卡片剪开,观察两个小卡片是否处于静止状态;能。
25.【答案】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不漏气;; 控制变量; 丙; 没有控制探头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相等; 不同方向; ; 向容器左侧中加水;
【解析】在做“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时,采用了物理中的转换法,即把水的内部压强的大小转换成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液面高度差越大,表示水内部的压强越大。
压强计是通过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现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形管中的液面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进行调节时,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选。
由题可知,为了探究多种因素对液体压强的影响,每一次只改变其中某一个因素,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这种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由题可知,要得到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那实验的变量只有深度,所以选择图甲和图丙。
由题意可知,要得到液体内部压强和液体密度有关,那要保证其他变量相同,但从图丙和图丁可以看出,没有控制探头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相等。
从图甲和图乙中可以看出,两图中的变量为探头在同一深度的液体中朝向不一样,所以我们可以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不同方向的压强大小关系。
根据公式可知,当深度和液体的密度都一样时,两边的压强一样,所以橡皮膜不会发生变化,故A错误;
B.根据公式可知,当液体的密度一样时,深度越大,其压强也越大,所以橡皮膜向左凸,故B错误;
根据公式可知,当深度一样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压强也越大,所以橡皮膜向左凸,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使橡皮膜恢复原状,则要增大左侧橡皮膜处的压强或减小右侧橡皮膜处的压强,为了方便操作,可以向容器左侧中加水。
使橡皮膜恢复原状后橡皮膜在水和盐水中所处的深度、,两侧压强相等,则可得,所以盐水的密度为。
故答案为: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漏气;;控制变量;丙;没有控制探头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相等;不同方向;; 向容器左侧中加水;。
26.【解析】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显示的示数等于石块的重力,即石块的重力为。
由图可知,石块浸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石块浸入水中时的浮力为
由图可知,空小桶的重力为,由图可知,小桶和排开水的总重力为,因此石块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
比较和的大小,可以发现浮力与石块排开水的重力关系为
分析实验数据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为了使小桶在接水之后可直接计算水的重力,应先测量空桶的重力,然后再测出石块的重力,并直接浸入水中观察测力计的示数,最后测排出的水和小桶的总重,求排出水的重力,因此最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27.【答案】浸没; ; ; 没有;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体积无关,只要保持小石块排开水的体积和排开液体体积相同即可,不需要控制液体的体积相同
【解析】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小石块的重力,接着分别将小石块浸没在水和待测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可以分别测量出小石块浸没在水和待测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由于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小石块的体积:
,
小石块的密度:
;
由于小石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小石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小石块排开待测液体的体积:
,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待测液体的密度:
,故C正确、AB错误。
故选:。
小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体积无关,只要保持小石块排开水的体积和排开液体体积相同即可,不需要控制液体的体积相同,乙、丙两液面不相平对实验没有影响。
故答案为:浸没;;;没有;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体积无关,只要保持小石块排开水的体积和排开液体体积相同即可,不需要控制液体的体积相同。
28.【解析】甲图正确;因为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有关,随着深度降低,压强减小,气泡体积变大。
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有关,随着深度降低,压强减小。
此题考查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属于基础题目,难度不大。
29.【解析】氢气球匀速下降时,受到三个力平衡: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空气的阻力,即:;
受到的空气阻力为:。
氢气球匀速上升时,重力、浮力和空气的阻力三个力平衡,此时空气的阻力竖直向下,即:;
此时氢气球受到的重力为:。
需要抛掉的货物的重力为:。
答:氢气球匀速下降时,所受到的空气阻力为;
抛掉的货物,氢气球才能匀速上升。
30.【解析】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以求得“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受到的海水压强:
;
根据可得舱门所受海水的压力:
。
答:潜水器受到的海水压强为;
舱门所受海水的压力为。
31.【解析】由图甲可知,木块的重力;图乙中木块为漂浮状态,所以木块受到的浮力;
图乙中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由题意可知,,则;
木块的质量,
木块的密度;
图丙中木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此时木块受平衡力,则有。
答:图乙中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为;木块的体积为;木块的密度为;图丙中的大小为。
第20页,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