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年级/册次 四年级/下 单元 7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教材内容编排 本单元以“人物品质”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黄继光》《“诺曼底号”遇难记》《挑山工》4篇课文,从不同方面展现了人的精神追求和崇高品格。《古诗三首》表现了诗人的精神追求及戍边将士的英勇威武;《黄继光》展现了抗美援朝特级英雄黄继光的英勇气概;《“诺曼底号”遇难记》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挑山工》通过挑山工告诉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的道理。 “交流平台”采用举例说明的方式,总结如何从语言和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习作中是《我的自画像》抓住人物的外貌、爱好、特长等方面的特点,来展现自我形象。从阅读——表达——写作的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课程标准要求 (1)识字与写字: 在单元的主题学习中,积累与运用本单元的生字、词语,熟练有节奏地朗读古诗,诵读古诗 阅读与鉴赏: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感受人物的品质。 表达与交流: 能学会自我介绍,根据不同的对象和目的,调整自我介绍的内容,并能在分享过程中,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完善自己的介绍。 能借助“画像”,从外貌、主要性格、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等方面写出自己的特点,并能用具体的事例说明。 语文要素进阶 第一个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的发展提升,又是对五下册“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的能力承接。从学的角度出发,学生已经积累了“抓关键词句”“做批注”“想象画面”“多元朗读”等学习方法来体会人物的心情,本单元则侧重在这些方法运用的基础上,发现人物的品质是如何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出来的,并能够受到人物品质的感染。 第二个语文要素是“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是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旨在帮助学生学会从多个方面介绍自己。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有过“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的习作经验。本单元习作提出了“从多个方面写”的要求,既包括外貌、性格、爱好、特长等多方面,也包括具体事例中动作、语言等多方面的描写。这与单元中几篇课文和口语交际的学习形成了一条从阅读到表达的通路。 教材解读 内容教学要点教学建议22古诗三首本课介绍了三首古诗,重点是体会人物的高尚、高洁的品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23黄继光本文主要写了黄继光舍生取义的故事,重点是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人物高尚品质。自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你对黄继光的印象。24 “诺曼底号”遇难记 本文主要写哈尔威船长的感人事迹,重点是学习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1.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2.抓住人物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体会人物品质。25挑山工本文勾画了挑山工形象,阐释了干什么事,只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往前走,就能到达目的地的挑山工精神。抓住人物外貌语言体会人物形象,感受蕴含的道理。口语交际本次口语交际题目《自我介绍》,重点是根据介绍对象和目的,自我介绍的内容也不同。1.选择一个情境,弄清介绍对象和目的。 2.自我介绍后,和同学修改一下。习作本次习作是写《我的自画像》,重点是抓住自己的特点写。1.交流自己特点:长相、爱好、性格特点。 2.写作并修改。语文园地本次学习园地主要内容是交流抓住人物的行为、外貌描写体现人物的品质、特点,学习表示人物品质、心情,认识9个生字,积累并理解词语,学会使用修改符号,学习并仿写连动句。理解积累名人名言。重点是学习并仿写连动句,理解并积累古诗。1.学会积累好词好句。 2.小组合作探究法完成练习。
人文主题 人物品质
学习目标 【单元核心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单元课文,背诵《古诗三首》,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能在单元学习活动中,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感受人物的品质。 3.在阅读写作的引领下,能从外貌、主要性格、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等方面写出自己的特点,并能用具体的事例说明。 【单元任务群目标】 任务群类型任务群目标基础型学习任务群1.认识39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25个字,正确读写3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发展型学习任务群背诵与默写《古诗三首》。 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实践活动: (1)能从外貌、主要性格、最大的爱好和特长写出自己的特点。 (2)能主动与家长分享习作,再根据他们的建议修改习作。
重难点 (1)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4篇课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很多,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体会人物的品质、特点。比如,《“诺曼底号”遇难记》中对哈尔威船长动作、语言的描写,感受其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黄继光》通过对黄继光语言、动作的描写,写出黄继光的视死如归,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表达的感情,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学着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特点。本单元中,《“诺曼底号”遇难记》通过动作、语言描写,写出人物舍己为人的特点;《黄继光》通过语言描写、动作的描写体现了黄继光为革命甘愿牺牲自我的英雄气概。《挑山工》通过外貌、语言描写,勾画了挑山工形象,阐释了干什么事,只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往前走,就能到达目的地的挑山工精神。习作中是《我的自画像》抓住人物的外貌、爱好、特长等方面的特点,来展现自我形象。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开始有抽象思维,但还需要具体例子支持。他们注意力时间增长,但仍有兴趣导向。记忆力从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过渡,情感上开始形成道德观念,喜欢模仿榜样。 需要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个单元时可能的情况。比如,对人物品质的理解可能停留在表面,需要引导深入分析语言动作细节。写作部分,自我介绍可能缺乏具体事例,或者抓不住特点。此外,学生之间的差异,比如有的抽象思维发展较好,有的还需要更多支持。 识字与写字:四年级学生已掌握约2500个常用汉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具备独立识字能力,能借助拼音、部首、语境等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对形声字构字规律(如“岗”从“山”表义、“冈”表声)理解加深,但仍需具体案例辅助迁移。 能同时关注字形、字音、字义,但书写时易忽略细节(如“卑”字中间短横漏写)。 对孤立识记生字兴趣降低,更需结合语境(如通过《黄继光》战斗场景理解“摧毁”“匍匐”含义)。 阅读与写作:考虑如何将学情与教学内容结合。比如,利用学生喜欢故事和形象的特点,通过课文中的英雄人物引起兴趣。在分析人物时,用具体语句让学生找动作语言描写,帮助他们理解。 学生开始关注自我形象与社会评价,习作《我的自画像》能激发表达欲,但可能因“不知如何写具体”产生畏难情绪。写作时考虑学生是否能够联系自身经验,比如在写自画像时,是否能想到自己的特长或爱好,并举例说明。此外,合作学习的机会,比如交流平台中的讨论,可以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完善自我介绍。写作素材单一,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写法也很单一。 最后,要确保分析全面,涵盖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并提出教学建议,比如多媒体辅助、分层指导、实践活动等,以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
教学思路 学习主题: 计划( 10-12)课时
大任务: 闪光人物文化长廊展览,
任务一 学古诗,解码精神之光
活动1 品—玉壶之纯洁
活动2 感—边塞烽火
活动3 敬—墨梅之傲气
任务二 读课文,感悟英雄闪光品质
活动1 生死抉择的英雄之光
活动2 平凡路上的勤劳之光
任务三 学表达,成为未来的闪光者
活动1 传递榜样的力量
活动2 创作、分享“我的自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