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古诗三首
(部编版)四年级
下
www.21cnjy.com
第2课时
一
素养目标
目录
二
感受韵律
三
赏析古诗
四
拓展作业
五
任务简介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感受古诗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体会古人重情义、守边疆、尚清廉的高尚品质。理解诗歌中“送别文化”“家国情怀”“托物言志”的文化内涵。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诗句中的关键字词。学习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诗意,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古诗画面。
通过想象画面、对比分析,体会三首古诗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送别的不舍、将士的英勇、梅花的品格)。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伟大的品质”在当代的意义。
欣赏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尝试用绘画、配乐朗诵等方式表现古诗的独特韵味。感悟诗人通过意象(如寒雨、冰河、墨梅)传递精神境界的创作手法
情境大任务
历史长河中有无数闪光人物:他们或许身披铠甲,或许平淡普通,他们如火炬照亮黑夜,或如星光点亮平凡。——他们用行动筑起精神丰碑。今天,让我们化身“追光少年”,翻开课本,探寻精神的丰碑,共同策划一场属于我们的“闪光人物长廊”!准备好了吗?出发!”
任务一:学古诗,解码精神之光
学习内容:聚焦《古诗三首》,挖掘诗人和戍边将士的精神追求(如王昌龄的报国壮志、卢纶笔下将士的勇猛)。
学习目标:通过诵读古诗、赏析关键词句,理解人物品质,提炼精神符号(如“孤城”“不破不还”)。
任务简介
猜诗题
这三幅图分别对应哪首古诗?说一说诗人在表达什么情感?
听范读,注意字音划出节奏。
古诗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_______)在(__________)送别(_________ )
王昌龄
芙蓉楼
好朋友辛渐
解诗题
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
柳枝: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
月亮:也是送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
送别诗
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送别诗
在一个秋天的早晨,下着冰冷的秋雨,有两个人正在芙蓉楼前畅饮。他们中有一个人即将从这里出发,乘船前往洛阳;另一个人送别友人,愁绪满怀,依依不舍。送别的人,名叫王昌龄由此作诗一首。 《芙蓉楼送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主要作品:《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
王昌龄(698—757)
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风格慷慨豪迈,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
知诗人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请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这寒雨、长江、夜色、这孤独的远山,让作者的心情因为送别而更加忧愁。再次朗诵古诗,读出依依惜别的孤独之情。
赏析古诗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寒雨连江’仅仅是写雨吗?‘孤’字既写山,又写什么?”
一场秋雨一场寒,“寒雨”就是“秋雨”。
寒意与萧瑟。“寒”字不仅指雨,更是即将与好友分别的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孤” 既写楚山,也写诗人送别后的孤独。
内心孤独
所见凄凉
赏析古诗
王昌龄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廉,却屡遭奸佞小人诋毁诬陷。在开元二十五年王昌龄被贬谪岭南,三年之后改任江宁县丞。到天宝六载,王昌龄又被贬谪到更偏远的龙标做县尉。十年之间,两次遭贬。王昌龄才华横溢,却屡遭贬谪。一生仕途失意,壮志难酬,此刻又要与好友分别,心中怎能不孤单、苦闷呢?
坎坷经历
临别时,诗人王昌龄想让朋友辛渐告诉亲友什么?
如果洛阳的好友亲朋向你问起我的情况,就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
感悟诗情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读一读诗句,想一想,表现了诗人的什么品格?
比喻
以冰的晶莹、玉壶的纯洁象征自己高洁正直的品格表明了自己不会因为官场上的坎坷遭遇而改变自己的气节,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心志,表现了自己开阔的胸怀、坚强的性格和高风亮节。
一片冰心在玉壶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鲍照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唐]骆宾王
清透高洁的人品
纯洁的真情
玉壶典故
四君子中它最淡,
不借颜色香满天。
——猜一植物
猜一猜
墨
梅
王
王
冕
冕
(1287—1359年)
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元朝画家、诗人。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
主要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
走进诗人
qián
乾
kūn
坤
yàn
砚
yī
台
中国文房四宝之一,是磨墨的器物,与石头有关。
乾为天,坤为地,在诗中的意思是指天地间。
梅花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玫瑰的娇艳,可王冕为何会对淡雅的梅花如此钟爱呢?
元朝的达官贵人们千金向他求画,王冕拒绝了;老朋友泰不华举荐他做官,王冕谢绝了。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赏识他的才华决定重用他,王冕选择了退隐山林。
思考讨论
思考:梅花的清气指的是什么?
“清气” 首先指的是梅花本身所散发出来的清新淡雅的香气。
更深层次上,“清气” 象征着诗人所追求的高尚情操和纯洁的内心世界。
一语
双关
朵朵花开淡墨痕。
金钱和权力这些对于王冕来说不过是过眼烟云,一个“淡”字道出的是王冕一生对名利的淡泊,洁身自好。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两句诗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格?
悟诗情
梅枝苍劲似铁,点点白梅缀满枝头,不争春色却暗香浮动。
王冕正如这墨中梅花——无需艳色夺目,只用一身清气浸染人间。
诗人与梅心意相通:在素净中坚守风骨,以淡泊之姿成就天地间永恒的芬芳。此时人化作了梅,梅化作了人。
托物言志
拓展作业
梅花,被誉为“四君子”之首。
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画梅、写梅、赞梅。请你搜集积累有关梅花的古诗。
课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