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顾国和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科调研 科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顾国和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科调研 科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5-13 16:24:25

文档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顾国和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科调研 科学试卷
1.(2025七下·北仑期中)下列蔬菜中,我们食用部分属于植物的茎的是(  )
A.萝卜 B.白菜
C.莲藕 D.辣椒
【答案】C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分析各个选项中食用部分属于植物的哪个器官即可。
【解答】萝卜的食用部分属于根,白菜的食用部分属于叶,莲藕的食用部分属于茎,辣椒的食用部分属于果实,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2.(2025七下·北仑期中)下列物体质量最接近20kg的是(  )
A.一个鸡蛋 B.一本科学书 C.一辆自行车 D.一辆汽车
【答案】C
【知识点】估测
【解析】【分析】根据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判断。
【解答】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50g,一本科学书的质量大约200g,一辆自行车的质量大约20kg,一辆汽车的质量为2000kg,故C符合题意,而A、B、D不合题意。
故选C。
3.(2025七下·北仑期中)病毒种类繁多,增殖速度快,给人类以及各种饲养动物和栽培作物带来了极大危害,下列病毒增殖过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④①⑤③② B.①④③⑤② C.④①③⑥② D.①④⑤③②
【答案】B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将核酸注入寄主细胞,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复制核酸,合成蛋白质,在进一步组装多个子代病毒,带寄主细胞破裂后释放出来,完成病毒的增殖过程。
【解答】病毒增殖的过程:吸附、注入核酸、复制合成、组装、释放。
故答案为:B。
4.(2025七下·北仑期中)将金块加工为如图所示的纯金饰品,加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损耗。以下过程会使饰品质量小于金块的是(  )
A.将黄金加热熔化为液态 B.液态黄金倒入模具降温
C.捶打黄金,改变其形状 D.磋磨黄金,使其更光滑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都无关系。
【解答】解:A、将黄金加热熔化为液态,金的状态发生了改变,质量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液态黄金倒入模具降温,金的状态发生了改变,质量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捶打黄金,改变其形状,金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质量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磋磨黄金,使其更光滑,会有碎屑被磨掉,质量会减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2025七下·北仑期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科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有些植物的花颜色鲜艳,是为了美化环境
B.有些植物的雌蕊柱头成羽毛状,有助于传粉的成功率
C.精子体积小,有长长的尾,有利于完成受精作用
D.卵细胞的体积大且富含营养,有利于受精卵的早期发育
【答案】A
【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花的结构
【解析】【分析】雄蕊的花粉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称为传粉,异花传粉的植物中依靠昆虫等传粉的属于虫媒花;依靠风力传粉的属于风媒花。
【解答】A、有些植物的花颜色鲜艳,是为了吸引昆虫,为其传粉,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有些风煤花雌蕊柱头成羽毛状,有助于传粉的成功率,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精子体积小,有长长的尾,有利于游动,从而完成受精作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D、受精卵在子宫内壁着床之前,营养物质来自于卵细胞,卵细胞的体积大且富含营养有利于受精卵的
早期发育,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2025七下·北仑期中)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带正电、质量比电子大得多)轰击金箔实验。根据实验,不能获得的结论是(  )
A.金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
B.金原子核带正电
C.金原子核体积很小
D.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
【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
【解析】【分析】 α粒子散射实验得到的结构为:原子内部很空旷,原子内部有核,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带正电。
【解答】A.无法确定核外电子是否带负电;
B.由 α粒子偏转可知,其带正电;
C.原子内部空旷。故其体积很小;
D.撞击后有部分反弹回去,故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
故答案为:A
7.(2025七下·北仑期中)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思考问题,下列对微观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水汽化后气体积变大———分子间空隙增大
B.红墨水的扩散实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黄豆与芝麻的混合实验———分子之间有空隙
D.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黄豆和芝麻混合模拟分子间存在间隙,属于类比法,不能得出对应的实验结论。
【解答】A、水汽化过程中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所以水蒸气的体积大于液态水的体积,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后整杯水都变红了,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黄豆和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但黄豆和芝麻的分子并没有进入到彼此的间隙中,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故C错误,符合题意;
D、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在远处也能闻到酒香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2025七下·北仑期中)如图是生殖过程简图,下列对图中①②③④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精子 B.③-受精卵 C.②-卵巢 D.④-分娩
【答案】D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分析】①是精子,②是卵巢,③是受精卵,④是受精。
【解答】睾丸能产生精子,与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称为受精。
故答案为:D。
9.(2025七下·北仑期中)一瓶矿泉水喝去半瓶,则剩下的半瓶矿泉水(  )
A.质量减半,密度减半 B.质量减半,密度不变
C.体积减半,密度减半 D.质量、体积、密度均减半
【答案】B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2)根据公式m=ρV可知,同种液体,当体积减小时,它的质量也减小。
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一瓶矿泉水喝去半瓶,水的种类和状态没有变化,因此它的密度不变;因为水的体积减半,根据公式m=ρV可知,水的质量减半。
故选B。
10.(2025七下·北仑期中)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大小和包含关系,则如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A 胚芽 胚 种子
B 酵母菌 原核生物 微生物
C 卵生 卵胎生 有性生殖
D 精子 受精卵 生殖细胞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种子的结构
【解析】【分析】图中1属于2,2属于3。
【解答】A、胚芽属于胚,胚属于种子,故A符合题意;
B、酵母菌属于真菌,属于真核生物,不属于原核生物,故B不符合题意;
C、卵生和卵胎生属于并联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D、受精卵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而成,不属于生殖细胞,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2025七下·北仑期中)“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思想。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其原因是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一种叫“过氧基”的结构(方框中框出部分)。据此推测下列物质中,可作杀菌消毒剂的是(  )
A.H-O-H
B.O-O-C
C.
D.
【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信息进行判断,具有过氧基结构的物质即为具有杀菌消毒功能的物质。
【解答】由题中信息可知,含有过氧基结构的物质具有杀菌消毒的功能,D中物质具有过氧基,可知具有杀菌消毒的功能。
故答案为:D。
12.(2025七下·北仑期中)研究发现,组成物质的元素化合价越高,物质的氧化性越强,则下列含氯物质氧化性最强的是(  )
A.KClO B.K C.KClO3 D.KCl
【答案】C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A、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K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则x=+1价;
B、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y+(-2)×3=0,则y=+5价。
C、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z+(-2)×4=0,则z=+7价。
D、钾元素显+1价,设K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w,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w=0,则w=-1价;
组成物质的元素化合价越高,物质的氧化性越强,则含氯物质氧化性最强的是C。
故答案为:C。
13.(2025七下·北仑期中)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能表示保持H2O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所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应为水分子;根据水分子的构成,判断图中为水分子的选项。
【解答】A、能表示水分子,能保持H2O化学性质的,故A符合题意;
B、该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的混合气体,不能保持H2O化学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C、该图是氢气,不能保持H2O化学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
D、该图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不能保持H2O化学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4.(2025七下·北仑期中)从2019年5月-20日起,科学家改用普朗克常数定义质量的单位———千克,以代替工作了100多年的国际千克原器,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1立方米的水质量为1千克
B.物体质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状态
C.千克原器因生锈而质量减小,故不宜作为标准
D.物体的质量不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物质的质量由其所含的物质多少决定,与物体的状态、温度、位置、形状等因素无关。
【解答】A、水的密度是,可知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故A错误;
B、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状态无关,物质的质量指的是所含物质的多少,故B错误;
C、千克原器生锈后质量增大,不是减小,故C错误;
D、物体的质量取决于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无关,即不会随物体的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5.(2025七下·北仑期中)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同种物质中的同种元素,其化合价不一定相同
B.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同种元素的原子,其质子数不一定相同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单质指的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
【解答】A、在同种物质中的同种元素,其化合价不一定相同,例如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
别为-3价和+5价,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一个分子和一个原子中的质子数相同,但不属于同种元素,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将氧气和臭氧混合,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单
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2025七下·北仑期中)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单位:
(1)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的为45   。
(2) 4℃时,水的密度为1   。
【答案】(1)kg
(2)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1)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2)4℃时,水的密度等于。
【解答】(1)一名学生的质量约为45kg。
(2)4℃时,水的密度为。
17.(2025七下·北仑期中)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中
①2H ②2NH3③SO2④⑤Mg2+⑥2OH-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    。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    。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   。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
【答案】⑥;⑤;③⑦;②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表示微粒个数的数字写在微粒的前方;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分子中该原子的右下角;表示化合价的数字写在元素的正上方;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字写在符号的右上角。
【解答】 ①2H:表示的是2个氢原子;
②2NH3表示的是2个氨分子;
③SO2表示的是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④表示的是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⑤Mg2+表示的是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⑥2OH- 表示的是2个氢氧根离子;
⑦H2O表示的是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可知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⑥;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是:⑤;
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
18.(2025七下·北仑期中)微生物对人类有有益的一面,如乳酸杆菌可以用来制酸奶,青霉菌可以用来制造抗生素————青霉素。
(1)乳酸杆菌与青霉菌相比,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2)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
①乳酸杆菌不能进行有性生殖
②青霉菌因为有叶绿体,所以是绿色的
③新型冠状病毒也具有与乳酸杆菌一样的细胞结构
【答案】(1)乳酸杆菌没有成形细胞核,青霉菌有细胞核
(2)①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1)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真菌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2)病毒与其它生物最大的区别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菌和真菌都没有叶绿体,要依靠现有的有机物生存。
【解答】(1)乳酸杆菌是细菌,没有成形细胞核,青霉菌是真菌,有细胞核。
(2)①乳酸杆菌是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通过分裂繁殖,故①正确;
②青霉菌是真菌,没有叶绿体,故②错误;
③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③错误。
故答案为:①。
19.(2025七下·北仑期中)如图所示,A~E表示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人体都是A 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成的。A细胞通过细胞   形成B,在此过程中,母细胞内的   最终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2)B通过细胞   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3)在图示的结构层次中,人体具有而植物体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写结构层次名称)。
【答案】(1)分裂;遗传物质
(2)分化
(3)系统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1)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的数目变多。
(2)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3)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解答】(1)由图可知,从A到B,细胞的数目变多,可知属于细胞分裂过程。在细胞分裂前,会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将在分裂时将遗传物质一分为二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2)由图可知,由B到C,细胞的形态发生了改变,属于细胞分化过程。
(3)人体有系统而植物没有系统。
20.(2025七下·北仑期中)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接触到“高钙牛奶”,其中的“钙”指的是   (“钙元素”或“钙原子”)。
(2)戊二醛(化学式为C5H8O2)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3)已知“○”“●”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表示的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填字母,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
A. B.
C. D.
【答案】(1)钙元素
(2)15:2
(3)B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1)一般物质中含有xx,xx指的都是元素。
(2)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3)混合物中含有多种物质,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单质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化合物是含有两种或以上元素的纯净物。
【解答】(1)物质由元素组成,可知高钙牛奶的钙指的是钙元素。
(2)戊二醛(化学式为C5H8O2)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
(3)A、只含有一种物质,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故A错误;
B、只含有一种物质,物质中含有两种元素,属于化合物,故B正确;
CD、含有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D错误。
故答案为:B。
21.(2025七下·北仑期中)一个杯里装有200mL牛奶,其中牛奶的质量是210g,那么牛奶的密度   g/cm3;小聪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1.05;不变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密度大小,1mL等于1。
【解答】牛奶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小聪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不变。
22.(2025七下·北仑期中)美国某公司科学家提出采用克隆技术复活猛犸象的方案,大致流程如图所示。
(1)据图可知,克隆属于   (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克隆猛犸象与A猛犸象性状一样,细胞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结构是   。
【答案】(1)无性
(2)细胞核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动物克隆技术的进展
【解析】【分析】(1)有性生殖需要两性细胞形成受精卵,无性生殖不需要形成受精卵。
(2)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因为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
【解答】(1)由图可知,克隆不需要两性细胞形成受精卵,可知克隆属于无性生殖。
(2)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遗传物质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3.(2025七下·北仑期中)下列是生殖发育有关的示意图,请分析作答:
(1)甲、乙两图反映了昆虫的发育过程,其中,图乙发育经历了四个阶段,比图甲多了一个   (填写结构名称)的发育阶段;
(2)丙图中新生命与母体是通过   (填写图中代号)进行物质交换的;
(3)丁图中表现了绿色开花植物受精的过程,其中受精后的   (填写图中代号)能够发育成种子。
(4)图戊中的M表示的发育过程称为   ,青蛙的幼体用   呼吸,所以只能生活在水中。
【答案】(1)蛹
(2)1,2
(3)4
(4)变态发育;鳃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动物的生长时期;花的结构
【解析】【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解答】(1)图甲的发育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图乙发育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是完全变态发育,比图甲多了一个蛹期。
(2)丙图显示: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1和脐带2经母体排出体外的。
(3)丁图中表现了绿色开花植物受精的过程,其中受精后的4胚珠能够发育成种子。
(4)图戊中的M表示的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青蛙的幼体用鳃呼吸,所以只能生活在水中。
24.(2025七下·北仑期中)浙江人有立夏吃“豌豆饭”(图甲)的习俗,豌豆内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尤其含有优质蛋白质,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小科为探究豌豆种子萌发的条件,在4个锥形瓶中分别放入10粒豌豆种子,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图乙)。回答问题:
(1)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分,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   ;(填序号)
(2)通过比较②和④种子萌发情况,小科得出“豌豆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这一结论不科学的原因是 ;
(3)豌豆种子播种后遭遇持续强降雨,土壤长时间积水导致种子出芽率明显降低,其主要原因是:   。
【答案】(1)①③
(2)没有控制单一变量
(3)没有充足的空气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进行判断,要确保变量的唯一性。
(2)变量不唯一,不能探究某个影响因素的影响。
(3)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应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解答】(1)由控制变量法可知,要探究水分的影响,则应控制除水分以外的条件相同,由图可知,选择的是①③两组实验。
(2)由图可知,②中种子被水浸没,没有空气,④中种子有空气,存在两个变量,不能得出豌豆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的结论。
(3)种子在积水的条件下缺乏空气,导致出芽率低。
25.(2025七下·北仑期中)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表一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二是小时间学收集的一些微粒的资料,请根据表格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
7 N 氮 乙 9 F 氟
15 P 磷 甲 17 Cl 氯
表二
粒子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带电性
A 14 14 14 不带电
B 26 30 24 带2个单位正电荷
C 14 14 16 带2个单位负电荷
D 14 16 14 不带电
(1)分析表一元素周期表可知,甲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
(2)当表一中甲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时,与乙元素能组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
(3)表二中互为同位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序号)。
【答案】(1)16
(2)
(3)AD
【知识点】同位素;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之和为零判断原子个数比。
(3)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同位素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解答】(1)从左到右,元素的核电荷数逐渐增大,由图可知,甲的核电荷数为:16。
(2)甲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6,可知是硫元素,乙核电荷数为8,是氧元素,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可知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3)由表中数据可知,A粒子和D粒子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属于同位素原子。
26.(2025七下·北仑期中)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花的结构图鉴”学习活动,下图为小明制作的梅花结构图鉴。
(1)在解剖时,为不损伤花的各个结构,解剖的顺序应为   (选填“白内到外”或“由外到内”)。
(2)梅花结构中的胚珠在受精完成后将会发育成   。
(3)请根据评价量规,针对指标二对小明的梅花图鉴评定等级,并说明理由:评定等级为   ,理由   。
花的结构图鉴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较完整,但缺少 1-2个结构 结构不完整,缺少2个以上结构
指标二:注释说明 所有结构注释正确 1-2个结构注释错误 2个以上结构注释错误
【答案】(1)由外到内
(2)种子
(3)优秀;图中花的结构完整,所有结构都标注正确
【知识点】花的结构;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分析】(1)按从外到内的顺序解剖,不会破坏内部未观察部分的结构。
(2)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3)结合图像、花的结构和表中的评价标准进行判断。
【解答】(1)从外到内的顺序解剖可以不损伤花的各个结构且能更好的观察。
(2)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内的受精卵发育成胚。
(3)根据图像和评价标准可知,该梅花图鉴评定等级为优秀,图中花的结构完整,所有结构都标注正确。
27.(2025七下·北仑期中)为了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七年级(3)班间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合作,共同收集数期,填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物体 质量/g 体积/m3 质量/体积(g*cm-3)
1 铝块甲 2.7 1 2.7
2 铝块乙 21.6 8 2.7
3 铝块丙 27 10 2.7
4 铜块甲 3.9 1 8.9
5 铜块乙 71.2 8 8.9
6 铜块丙 89 10 8.9
(1)称量物体质量前,应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再调节天平平衡。
(2)根据表中数据,小科画出了铜块的m-V图,请在同一坐标上画出铝块的m-V图。
(3)比较第1、2、3或4、5、6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跟它的体积的比值   (选填“相同”或“不同”).
(4)比较铜与铝的m-V图像,可得出结论:   。
【答案】(1)游码
(2)
(3)相同
(4)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相同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前,要先将天平调平先将游码归零,指针向哪边偏,说明哪边偏重,应将平衡螺母向另一侧调,直至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
(2)根据表中数据作图。
(3)由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为一定值。
(4)图像不重合是,说明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解答】(1)调平天平前要先将游码归零。
(2)将表中各点描在坐标中,再用光滑的线将各点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3)由表中数据可知,123次实验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均为2.7,456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均为8.9,故可得: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4)由图像可知,铜和铝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相同,故可得: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相同。
28.(2025七下·北仑期中)用 和 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氧原子,如图所示是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画图).
(2)此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选填“质子”、“原子”或“分子”)。
(3)结合该图,从微观角度解释由A到C变化的实质是   。
(4)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
A.甲烷 B.金刚石 C.水银 D.氮气
【答案】(1)
(2)分子
(3)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4)B;C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分析】(1)(2)(3)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不变。
(4)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常温固态非金属(除了碘)。
【解答】(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应在B中再补充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如图所示:

(2)由图可知,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由氧分子和氮分子变为一氧化氮分子,原子和质子不变。
(3)A到B是分子分解成原子的过程,B到C是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可知从A到C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4)A、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故A错误;
B、金刚石由碳原子直接构成,故B正确;
C、水银是汞的俗称,由汞原子直接构成,故C正确;
D、氮气由氮分子构成,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29.(2025七下·北仑期中)相对原子质量(即原子量)是原子实际质量与基准相比后得出的比值。基准的确定历经几代科学家的研究,下列是其历程的部分资料:
(1)若氢原子质量为a,氧原子质量为b,以道尔顿的原子量基准,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结合资料三,请推测斯达的原子量基准后来被取代的原因是   .
(3)现代科学将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与一个C-12原子质量的 做比较,即可得到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利用的科学方法相似的是____。
A.用温度计液柱高度变化反映物体温度变化
B.水和酒精混合之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C.研究木星体积时,若地球体积被定为1,则木星体积为1321
D.研究植物生长与光照的关系时,控制水分、温度等条件不变
【答案】(1)
(2)氧元素存在同位素且在自然界中分布不均匀
(3)C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1)根据“相对原子质量(即原子量)是原子实际质量与基准相比后得出的比值:进行分析计算。
(2)根据资料二可知,斯达的原子量基准是以氧原子的质量为基准的,但存在多种质量不同的氧原子,所以斯达的原子量基准被取代。
(3)选择与定义的标准进行对比的选项即为正确选项。
【解答】(1)根据题中定义可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氧元素存在同位素且在自然界中分布不均匀,各种氧原子的质量不同,所以斯达的原子量基准后来被取代。
(3)将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与一个C-12原子质量的 做比较,即可得到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当于规定了一个标准,并与标准进行对比。
A、用温度计液柱高度变化反映物体温度变化,采用了转换法,没有体现与标准进行对比,故A错误;
B、水和酒精混合之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没有体现与标准进行对比,故B错误;
C、研究木星体积时,若地球体积被定为1,则木星体积为1321,与标准进行了对比,故C正确;
D、研究植物生长与光照的关系时,控制水分、温度等条件不变,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没有与标准进
行对比,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30.(2025七下·北仑期中)如图甲所示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为电解水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a管与电源的   极相连。
(2)理论上a、b两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结合图乙推测影响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除气体物质所含分子数目外,还有   (填“气体分子的直径”或“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3)在电解水实际操作中,a、b两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通常大于2:1,其原因是两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在相同条件下   (填“氢气”或“氧气”)更难溶于水。
(4)实验前,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
【答案】(1)负
(2)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3)氢气
(4)增加水的导电性或加快反应速度或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知识点】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1)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氢气一端与负极相连,氧气一端与正极相连。
(2)分子间存在间隙,对气体的体积造成较大的影响。
(3)氧气更易溶于水,所以剩余的气体偏少,体积比偏大。
(4)水本身不易导电,加入易导电的物质可以加快电解速度。
【解答】(1)a管中气体的体积更多,可知是氢气,产生氢气的一端与电源负极相连。
(2)气体分子间的间隙远大于分子自身的直径,可知影响气体体积大小的因素还有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3)体积比大于2:1,说明氧气的体积偏小,可知是因为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更强,损失的气体体积更大。
(4)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可自由移动的离子变多,水的导电性增强,可加快反应速度。
31.(2025七下·北仑期中)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下图为某种“维生素C”的说明书的一部分,试分析问答:
(1) "V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V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2)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Vc”60mg。
①当“Vc”完全由图中“维生素C”来补充时,则每次至少服用   片;
②当" Vc"完全由某种蔬菜(每150g这种蔬菜含" Vc"15mg)来补充时,则每天至少应该食用这种蔬菜多少克    
【答案】(1)176;9:1:12
(2)4;蔬菜的质量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分析】(1)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
质量比等于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2)根据每天所需的Vc的质量和每片含有的Vc的质量计算片数。同样根据每天所需的Vc的质量和150g蔬菜含有的Vc的质量计算蔬菜的质量。
【解答】(1) "Vc"的相对分子质量。
“V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2)①每片含有Vc的质量为
需要的片数为:片。
32.(2025七下·北仑期中)如图所示为新型材料“气凝胶”,它作为世界最轻的固体,是一种多孔状、类似海绵结构的二氧化硅固体,这种材料密度仅约为 它看似脆弱不堪,其实非常坚固耐用、气凝胶对汽油等有机溶剂具有超快、超强的吸附力,它的吸收量是本身质量的250倍左右,最高可达900倍。 “国际”空间站、美国“火星探路者”探测器上,都用到了气凝胶材料。
(1)从上述介绍中,请列举关于气凝胶的一点物理性质   。
(2)若将气凝胶压缩至很小体积之后它能迅速复原,此现象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3)若某海域发生10.8t的原油泄漏事故,则理论上一次性吸收这些原油需要气凝胶的体积是   m3(取气凝胶的吸收量为本身质量的600倍)。
(4)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制造(质量为 ),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只需气凝胶的质量为多少 (请写出计算过程,已知钢的密度为 )
【答案】(1)密度小、硬度大等
(2)不能
(3)5
(4)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即飞机的体积不变,飞机的体积为
气凝胶的质量为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
【解析】【分析】(1)物体的密度、硬度、颜色、状态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2)分子间存在空隙是微观现象,气凝胶被压缩属于宏观现象。
(3)根据密度公式继续计算,注意体积为立方米时,质量的单位一般是千克。
【解答】(1)由题中信息可知,“气凝胶”是世界最轻的固体,密度仅约为 ,可知其密度小;由“非常坚固耐用”可知,其硬度大。
(2)将气凝胶压缩至很小体积之后它能迅速复原属于物体的宏观运动,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3)气凝胶的吸收量为本身质量的600倍,则所需气凝胶的质量为,体积为。
1 / 1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顾国和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科调研 科学试卷
1.(2025七下·北仑期中)下列蔬菜中,我们食用部分属于植物的茎的是(  )
A.萝卜 B.白菜
C.莲藕 D.辣椒
2.(2025七下·北仑期中)下列物体质量最接近20kg的是(  )
A.一个鸡蛋 B.一本科学书 C.一辆自行车 D.一辆汽车
3.(2025七下·北仑期中)病毒种类繁多,增殖速度快,给人类以及各种饲养动物和栽培作物带来了极大危害,下列病毒增殖过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④①⑤③② B.①④③⑤② C.④①③⑥② D.①④⑤③②
4.(2025七下·北仑期中)将金块加工为如图所示的纯金饰品,加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损耗。以下过程会使饰品质量小于金块的是(  )
A.将黄金加热熔化为液态 B.液态黄金倒入模具降温
C.捶打黄金,改变其形状 D.磋磨黄金,使其更光滑
5.(2025七下·北仑期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科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有些植物的花颜色鲜艳,是为了美化环境
B.有些植物的雌蕊柱头成羽毛状,有助于传粉的成功率
C.精子体积小,有长长的尾,有利于完成受精作用
D.卵细胞的体积大且富含营养,有利于受精卵的早期发育
6.(2025七下·北仑期中)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带正电、质量比电子大得多)轰击金箔实验。根据实验,不能获得的结论是(  )
A.金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
B.金原子核带正电
C.金原子核体积很小
D.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
7.(2025七下·北仑期中)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思考问题,下列对微观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水汽化后气体积变大———分子间空隙增大
B.红墨水的扩散实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黄豆与芝麻的混合实验———分子之间有空隙
D.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8.(2025七下·北仑期中)如图是生殖过程简图,下列对图中①②③④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精子 B.③-受精卵 C.②-卵巢 D.④-分娩
9.(2025七下·北仑期中)一瓶矿泉水喝去半瓶,则剩下的半瓶矿泉水(  )
A.质量减半,密度减半 B.质量减半,密度不变
C.体积减半,密度减半 D.质量、体积、密度均减半
10.(2025七下·北仑期中)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大小和包含关系,则如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A 胚芽 胚 种子
B 酵母菌 原核生物 微生物
C 卵生 卵胎生 有性生殖
D 精子 受精卵 生殖细胞
A.A B.B C.C D.D
11.(2025七下·北仑期中)“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思想。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其原因是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一种叫“过氧基”的结构(方框中框出部分)。据此推测下列物质中,可作杀菌消毒剂的是(  )
A.H-O-H
B.O-O-C
C.
D.
12.(2025七下·北仑期中)研究发现,组成物质的元素化合价越高,物质的氧化性越强,则下列含氯物质氧化性最强的是(  )
A.KClO B.K C.KClO3 D.KCl
13.(2025七下·北仑期中)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能表示保持H2O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B.
C. D.
14.(2025七下·北仑期中)从2019年5月-20日起,科学家改用普朗克常数定义质量的单位———千克,以代替工作了100多年的国际千克原器,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1立方米的水质量为1千克
B.物体质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状态
C.千克原器因生锈而质量减小,故不宜作为标准
D.物体的质量不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15.(2025七下·北仑期中)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同种物质中的同种元素,其化合价不一定相同
B.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同种元素的原子,其质子数不一定相同
16.(2025七下·北仑期中)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单位:
(1)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的为45   。
(2) 4℃时,水的密度为1   。
17.(2025七下·北仑期中)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中
①2H ②2NH3③SO2④⑤Mg2+⑥2OH-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    。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    。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   。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
18.(2025七下·北仑期中)微生物对人类有有益的一面,如乳酸杆菌可以用来制酸奶,青霉菌可以用来制造抗生素————青霉素。
(1)乳酸杆菌与青霉菌相比,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2)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
①乳酸杆菌不能进行有性生殖
②青霉菌因为有叶绿体,所以是绿色的
③新型冠状病毒也具有与乳酸杆菌一样的细胞结构
19.(2025七下·北仑期中)如图所示,A~E表示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人体都是A 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成的。A细胞通过细胞   形成B,在此过程中,母细胞内的   最终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2)B通过细胞   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3)在图示的结构层次中,人体具有而植物体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写结构层次名称)。
20.(2025七下·北仑期中)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接触到“高钙牛奶”,其中的“钙”指的是   (“钙元素”或“钙原子”)。
(2)戊二醛(化学式为C5H8O2)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3)已知“○”“●”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表示的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填字母,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
A. B.
C. D.
21.(2025七下·北仑期中)一个杯里装有200mL牛奶,其中牛奶的质量是210g,那么牛奶的密度   g/cm3;小聪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2.(2025七下·北仑期中)美国某公司科学家提出采用克隆技术复活猛犸象的方案,大致流程如图所示。
(1)据图可知,克隆属于   (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克隆猛犸象与A猛犸象性状一样,细胞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结构是   。
23.(2025七下·北仑期中)下列是生殖发育有关的示意图,请分析作答:
(1)甲、乙两图反映了昆虫的发育过程,其中,图乙发育经历了四个阶段,比图甲多了一个   (填写结构名称)的发育阶段;
(2)丙图中新生命与母体是通过   (填写图中代号)进行物质交换的;
(3)丁图中表现了绿色开花植物受精的过程,其中受精后的   (填写图中代号)能够发育成种子。
(4)图戊中的M表示的发育过程称为   ,青蛙的幼体用   呼吸,所以只能生活在水中。
24.(2025七下·北仑期中)浙江人有立夏吃“豌豆饭”(图甲)的习俗,豌豆内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尤其含有优质蛋白质,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小科为探究豌豆种子萌发的条件,在4个锥形瓶中分别放入10粒豌豆种子,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图乙)。回答问题:
(1)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分,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   ;(填序号)
(2)通过比较②和④种子萌发情况,小科得出“豌豆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这一结论不科学的原因是 ;
(3)豌豆种子播种后遭遇持续强降雨,土壤长时间积水导致种子出芽率明显降低,其主要原因是:   。
25.(2025七下·北仑期中)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表一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二是小时间学收集的一些微粒的资料,请根据表格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
7 N 氮 乙 9 F 氟
15 P 磷 甲 17 Cl 氯
表二
粒子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带电性
A 14 14 14 不带电
B 26 30 24 带2个单位正电荷
C 14 14 16 带2个单位负电荷
D 14 16 14 不带电
(1)分析表一元素周期表可知,甲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
(2)当表一中甲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时,与乙元素能组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
(3)表二中互为同位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序号)。
26.(2025七下·北仑期中)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花的结构图鉴”学习活动,下图为小明制作的梅花结构图鉴。
(1)在解剖时,为不损伤花的各个结构,解剖的顺序应为   (选填“白内到外”或“由外到内”)。
(2)梅花结构中的胚珠在受精完成后将会发育成   。
(3)请根据评价量规,针对指标二对小明的梅花图鉴评定等级,并说明理由:评定等级为   ,理由   。
花的结构图鉴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较完整,但缺少 1-2个结构 结构不完整,缺少2个以上结构
指标二:注释说明 所有结构注释正确 1-2个结构注释错误 2个以上结构注释错误
27.(2025七下·北仑期中)为了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七年级(3)班间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合作,共同收集数期,填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物体 质量/g 体积/m3 质量/体积(g*cm-3)
1 铝块甲 2.7 1 2.7
2 铝块乙 21.6 8 2.7
3 铝块丙 27 10 2.7
4 铜块甲 3.9 1 8.9
5 铜块乙 71.2 8 8.9
6 铜块丙 89 10 8.9
(1)称量物体质量前,应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再调节天平平衡。
(2)根据表中数据,小科画出了铜块的m-V图,请在同一坐标上画出铝块的m-V图。
(3)比较第1、2、3或4、5、6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跟它的体积的比值   (选填“相同”或“不同”).
(4)比较铜与铝的m-V图像,可得出结论:   。
28.(2025七下·北仑期中)用 和 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氧原子,如图所示是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画图).
(2)此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选填“质子”、“原子”或“分子”)。
(3)结合该图,从微观角度解释由A到C变化的实质是   。
(4)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
A.甲烷 B.金刚石 C.水银 D.氮气
29.(2025七下·北仑期中)相对原子质量(即原子量)是原子实际质量与基准相比后得出的比值。基准的确定历经几代科学家的研究,下列是其历程的部分资料:
(1)若氢原子质量为a,氧原子质量为b,以道尔顿的原子量基准,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结合资料三,请推测斯达的原子量基准后来被取代的原因是   .
(3)现代科学将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与一个C-12原子质量的 做比较,即可得到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利用的科学方法相似的是____。
A.用温度计液柱高度变化反映物体温度变化
B.水和酒精混合之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C.研究木星体积时,若地球体积被定为1,则木星体积为1321
D.研究植物生长与光照的关系时,控制水分、温度等条件不变
30.(2025七下·北仑期中)如图甲所示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为电解水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a管与电源的   极相连。
(2)理论上a、b两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结合图乙推测影响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除气体物质所含分子数目外,还有   (填“气体分子的直径”或“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3)在电解水实际操作中,a、b两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通常大于2:1,其原因是两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在相同条件下   (填“氢气”或“氧气”)更难溶于水。
(4)实验前,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
31.(2025七下·北仑期中)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下图为某种“维生素C”的说明书的一部分,试分析问答:
(1) "V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V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2)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Vc”60mg。
①当“Vc”完全由图中“维生素C”来补充时,则每次至少服用   片;
②当" Vc"完全由某种蔬菜(每150g这种蔬菜含" Vc"15mg)来补充时,则每天至少应该食用这种蔬菜多少克    
32.(2025七下·北仑期中)如图所示为新型材料“气凝胶”,它作为世界最轻的固体,是一种多孔状、类似海绵结构的二氧化硅固体,这种材料密度仅约为 它看似脆弱不堪,其实非常坚固耐用、气凝胶对汽油等有机溶剂具有超快、超强的吸附力,它的吸收量是本身质量的250倍左右,最高可达900倍。 “国际”空间站、美国“火星探路者”探测器上,都用到了气凝胶材料。
(1)从上述介绍中,请列举关于气凝胶的一点物理性质   。
(2)若将气凝胶压缩至很小体积之后它能迅速复原,此现象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3)若某海域发生10.8t的原油泄漏事故,则理论上一次性吸收这些原油需要气凝胶的体积是   m3(取气凝胶的吸收量为本身质量的600倍)。
(4)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制造(质量为 ),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只需气凝胶的质量为多少 (请写出计算过程,已知钢的密度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分析各个选项中食用部分属于植物的哪个器官即可。
【解答】萝卜的食用部分属于根,白菜的食用部分属于叶,莲藕的食用部分属于茎,辣椒的食用部分属于果实,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2.【答案】C
【知识点】估测
【解析】【分析】根据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判断。
【解答】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50g,一本科学书的质量大约200g,一辆自行车的质量大约20kg,一辆汽车的质量为2000kg,故C符合题意,而A、B、D不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B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将核酸注入寄主细胞,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复制核酸,合成蛋白质,在进一步组装多个子代病毒,带寄主细胞破裂后释放出来,完成病毒的增殖过程。
【解答】病毒增殖的过程:吸附、注入核酸、复制合成、组装、释放。
故答案为:B。
4.【答案】D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都无关系。
【解答】解:A、将黄金加热熔化为液态,金的状态发生了改变,质量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液态黄金倒入模具降温,金的状态发生了改变,质量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捶打黄金,改变其形状,金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质量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磋磨黄金,使其更光滑,会有碎屑被磨掉,质量会减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A
【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花的结构
【解析】【分析】雄蕊的花粉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称为传粉,异花传粉的植物中依靠昆虫等传粉的属于虫媒花;依靠风力传粉的属于风媒花。
【解答】A、有些植物的花颜色鲜艳,是为了吸引昆虫,为其传粉,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有些风煤花雌蕊柱头成羽毛状,有助于传粉的成功率,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精子体积小,有长长的尾,有利于游动,从而完成受精作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D、受精卵在子宫内壁着床之前,营养物质来自于卵细胞,卵细胞的体积大且富含营养有利于受精卵的
早期发育,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
【解析】【分析】 α粒子散射实验得到的结构为:原子内部很空旷,原子内部有核,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带正电。
【解答】A.无法确定核外电子是否带负电;
B.由 α粒子偏转可知,其带正电;
C.原子内部空旷。故其体积很小;
D.撞击后有部分反弹回去,故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
故答案为:A
7.【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黄豆和芝麻混合模拟分子间存在间隙,属于类比法,不能得出对应的实验结论。
【解答】A、水汽化过程中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所以水蒸气的体积大于液态水的体积,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后整杯水都变红了,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黄豆和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但黄豆和芝麻的分子并没有进入到彼此的间隙中,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故C错误,符合题意;
D、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在远处也能闻到酒香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答案】D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分析】①是精子,②是卵巢,③是受精卵,④是受精。
【解答】睾丸能产生精子,与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称为受精。
故答案为:D。
9.【答案】B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2)根据公式m=ρV可知,同种液体,当体积减小时,它的质量也减小。
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一瓶矿泉水喝去半瓶,水的种类和状态没有变化,因此它的密度不变;因为水的体积减半,根据公式m=ρV可知,水的质量减半。
故选B。
10.【答案】A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种子的结构
【解析】【分析】图中1属于2,2属于3。
【解答】A、胚芽属于胚,胚属于种子,故A符合题意;
B、酵母菌属于真菌,属于真核生物,不属于原核生物,故B不符合题意;
C、卵生和卵胎生属于并联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D、受精卵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而成,不属于生殖细胞,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信息进行判断,具有过氧基结构的物质即为具有杀菌消毒功能的物质。
【解答】由题中信息可知,含有过氧基结构的物质具有杀菌消毒的功能,D中物质具有过氧基,可知具有杀菌消毒的功能。
故答案为:D。
12.【答案】C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A、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K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则x=+1价;
B、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y+(-2)×3=0,则y=+5价。
C、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z+(-2)×4=0,则z=+7价。
D、钾元素显+1价,设K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w,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w=0,则w=-1价;
组成物质的元素化合价越高,物质的氧化性越强,则含氯物质氧化性最强的是C。
故答案为:C。
13.【答案】A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所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应为水分子;根据水分子的构成,判断图中为水分子的选项。
【解答】A、能表示水分子,能保持H2O化学性质的,故A符合题意;
B、该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的混合气体,不能保持H2O化学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C、该图是氢气,不能保持H2O化学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
D、该图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不能保持H2O化学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4.【答案】D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物质的质量由其所含的物质多少决定,与物体的状态、温度、位置、形状等因素无关。
【解答】A、水的密度是,可知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故A错误;
B、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状态无关,物质的质量指的是所含物质的多少,故B错误;
C、千克原器生锈后质量增大,不是减小,故C错误;
D、物体的质量取决于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无关,即不会随物体的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5.【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单质指的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
【解答】A、在同种物质中的同种元素,其化合价不一定相同,例如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
别为-3价和+5价,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一个分子和一个原子中的质子数相同,但不属于同种元素,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将氧气和臭氧混合,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单
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答案】(1)kg
(2)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1)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2)4℃时,水的密度等于。
【解答】(1)一名学生的质量约为45kg。
(2)4℃时,水的密度为。
17.【答案】⑥;⑤;③⑦;②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表示微粒个数的数字写在微粒的前方;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分子中该原子的右下角;表示化合价的数字写在元素的正上方;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字写在符号的右上角。
【解答】 ①2H:表示的是2个氢原子;
②2NH3表示的是2个氨分子;
③SO2表示的是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④表示的是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⑤Mg2+表示的是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⑥2OH- 表示的是2个氢氧根离子;
⑦H2O表示的是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可知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⑥;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是:⑤;
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
18.【答案】(1)乳酸杆菌没有成形细胞核,青霉菌有细胞核
(2)①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1)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真菌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2)病毒与其它生物最大的区别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菌和真菌都没有叶绿体,要依靠现有的有机物生存。
【解答】(1)乳酸杆菌是细菌,没有成形细胞核,青霉菌是真菌,有细胞核。
(2)①乳酸杆菌是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通过分裂繁殖,故①正确;
②青霉菌是真菌,没有叶绿体,故②错误;
③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③错误。
故答案为:①。
19.【答案】(1)分裂;遗传物质
(2)分化
(3)系统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1)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的数目变多。
(2)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3)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解答】(1)由图可知,从A到B,细胞的数目变多,可知属于细胞分裂过程。在细胞分裂前,会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将在分裂时将遗传物质一分为二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2)由图可知,由B到C,细胞的形态发生了改变,属于细胞分化过程。
(3)人体有系统而植物没有系统。
20.【答案】(1)钙元素
(2)15:2
(3)B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1)一般物质中含有xx,xx指的都是元素。
(2)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3)混合物中含有多种物质,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单质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化合物是含有两种或以上元素的纯净物。
【解答】(1)物质由元素组成,可知高钙牛奶的钙指的是钙元素。
(2)戊二醛(化学式为C5H8O2)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
(3)A、只含有一种物质,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故A错误;
B、只含有一种物质,物质中含有两种元素,属于化合物,故B正确;
CD、含有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D错误。
故答案为:B。
21.【答案】1.05;不变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密度大小,1mL等于1。
【解答】牛奶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小聪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不变。
22.【答案】(1)无性
(2)细胞核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动物克隆技术的进展
【解析】【分析】(1)有性生殖需要两性细胞形成受精卵,无性生殖不需要形成受精卵。
(2)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因为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
【解答】(1)由图可知,克隆不需要两性细胞形成受精卵,可知克隆属于无性生殖。
(2)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遗传物质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3.【答案】(1)蛹
(2)1,2
(3)4
(4)变态发育;鳃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动物的生长时期;花的结构
【解析】【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解答】(1)图甲的发育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图乙发育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是完全变态发育,比图甲多了一个蛹期。
(2)丙图显示: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1和脐带2经母体排出体外的。
(3)丁图中表现了绿色开花植物受精的过程,其中受精后的4胚珠能够发育成种子。
(4)图戊中的M表示的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青蛙的幼体用鳃呼吸,所以只能生活在水中。
24.【答案】(1)①③
(2)没有控制单一变量
(3)没有充足的空气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进行判断,要确保变量的唯一性。
(2)变量不唯一,不能探究某个影响因素的影响。
(3)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应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解答】(1)由控制变量法可知,要探究水分的影响,则应控制除水分以外的条件相同,由图可知,选择的是①③两组实验。
(2)由图可知,②中种子被水浸没,没有空气,④中种子有空气,存在两个变量,不能得出豌豆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的结论。
(3)种子在积水的条件下缺乏空气,导致出芽率低。
25.【答案】(1)16
(2)
(3)AD
【知识点】同位素;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之和为零判断原子个数比。
(3)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同位素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解答】(1)从左到右,元素的核电荷数逐渐增大,由图可知,甲的核电荷数为:16。
(2)甲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6,可知是硫元素,乙核电荷数为8,是氧元素,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可知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3)由表中数据可知,A粒子和D粒子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属于同位素原子。
26.【答案】(1)由外到内
(2)种子
(3)优秀;图中花的结构完整,所有结构都标注正确
【知识点】花的结构;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分析】(1)按从外到内的顺序解剖,不会破坏内部未观察部分的结构。
(2)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3)结合图像、花的结构和表中的评价标准进行判断。
【解答】(1)从外到内的顺序解剖可以不损伤花的各个结构且能更好的观察。
(2)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内的受精卵发育成胚。
(3)根据图像和评价标准可知,该梅花图鉴评定等级为优秀,图中花的结构完整,所有结构都标注正确。
27.【答案】(1)游码
(2)
(3)相同
(4)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相同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前,要先将天平调平先将游码归零,指针向哪边偏,说明哪边偏重,应将平衡螺母向另一侧调,直至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
(2)根据表中数据作图。
(3)由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为一定值。
(4)图像不重合是,说明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解答】(1)调平天平前要先将游码归零。
(2)将表中各点描在坐标中,再用光滑的线将各点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3)由表中数据可知,123次实验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均为2.7,456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均为8.9,故可得: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4)由图像可知,铜和铝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相同,故可得: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相同。
28.【答案】(1)
(2)分子
(3)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4)B;C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分析】(1)(2)(3)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不变。
(4)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常温固态非金属(除了碘)。
【解答】(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应在B中再补充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如图所示:

(2)由图可知,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由氧分子和氮分子变为一氧化氮分子,原子和质子不变。
(3)A到B是分子分解成原子的过程,B到C是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可知从A到C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4)A、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故A错误;
B、金刚石由碳原子直接构成,故B正确;
C、水银是汞的俗称,由汞原子直接构成,故C正确;
D、氮气由氮分子构成,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29.【答案】(1)
(2)氧元素存在同位素且在自然界中分布不均匀
(3)C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1)根据“相对原子质量(即原子量)是原子实际质量与基准相比后得出的比值:进行分析计算。
(2)根据资料二可知,斯达的原子量基准是以氧原子的质量为基准的,但存在多种质量不同的氧原子,所以斯达的原子量基准被取代。
(3)选择与定义的标准进行对比的选项即为正确选项。
【解答】(1)根据题中定义可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氧元素存在同位素且在自然界中分布不均匀,各种氧原子的质量不同,所以斯达的原子量基准后来被取代。
(3)将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与一个C-12原子质量的 做比较,即可得到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当于规定了一个标准,并与标准进行对比。
A、用温度计液柱高度变化反映物体温度变化,采用了转换法,没有体现与标准进行对比,故A错误;
B、水和酒精混合之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没有体现与标准进行对比,故B错误;
C、研究木星体积时,若地球体积被定为1,则木星体积为1321,与标准进行了对比,故C正确;
D、研究植物生长与光照的关系时,控制水分、温度等条件不变,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没有与标准进
行对比,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30.【答案】(1)负
(2)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3)氢气
(4)增加水的导电性或加快反应速度或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知识点】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1)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氢气一端与负极相连,氧气一端与正极相连。
(2)分子间存在间隙,对气体的体积造成较大的影响。
(3)氧气更易溶于水,所以剩余的气体偏少,体积比偏大。
(4)水本身不易导电,加入易导电的物质可以加快电解速度。
【解答】(1)a管中气体的体积更多,可知是氢气,产生氢气的一端与电源负极相连。
(2)气体分子间的间隙远大于分子自身的直径,可知影响气体体积大小的因素还有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3)体积比大于2:1,说明氧气的体积偏小,可知是因为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更强,损失的气体体积更大。
(4)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可自由移动的离子变多,水的导电性增强,可加快反应速度。
31.【答案】(1)176;9:1:12
(2)4;蔬菜的质量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分析】(1)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
质量比等于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2)根据每天所需的Vc的质量和每片含有的Vc的质量计算片数。同样根据每天所需的Vc的质量和150g蔬菜含有的Vc的质量计算蔬菜的质量。
【解答】(1) "Vc"的相对分子质量。
“V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2)①每片含有Vc的质量为
需要的片数为:片。
32.【答案】(1)密度小、硬度大等
(2)不能
(3)5
(4)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即飞机的体积不变,飞机的体积为
气凝胶的质量为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
【解析】【分析】(1)物体的密度、硬度、颜色、状态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2)分子间存在空隙是微观现象,气凝胶被压缩属于宏观现象。
(3)根据密度公式继续计算,注意体积为立方米时,质量的单位一般是千克。
【解答】(1)由题中信息可知,“气凝胶”是世界最轻的固体,密度仅约为 ,可知其密度小;由“非常坚固耐用”可知,其硬度大。
(2)将气凝胶压缩至很小体积之后它能迅速复原属于物体的宏观运动,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3)气凝胶的吸收量为本身质量的600倍,则所需气凝胶的质量为,体积为。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