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化学专项测试卷(四)(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中考化学专项测试卷(四)(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5-13 19:0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省中考化学专项测试卷(四)(总分160分)
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共45分)
1.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障,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2.铼被誉为“超级金属”,铼及其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如图所示为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铼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铼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为75
C.铼合金是一种化合物 D.1个铼原子的质量为 186.2g
第2题图 第3题图
3.小科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溶液中的阴离子种类对铁钉锈蚀的快慢是否有影响”,实验是根据不同溶液上方的氧气浓度变化的快慢来判断锈蚀快慢。实验中测得装置中溶液上方氧气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装置里将铁钉一半没在溶液中,是为了看清铁钉生锈情况
B.此实验可证明阳离子对铁钉锈蚀的快慢不影响
C.实验所用三种溶液中,铁钉在含氯离子的溶液中锈蚀最快
D.三条曲线都是先陡后缓,是由于阴离子种类影响了锈蚀快慢
4、中国科研团队研发出一种“人造树叶”。光照时,二氧化碳和水在“人造树叶”的催化下反应生成氧气和乙醇(C2H6O),其微观模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B.分子在化学反应中是不可分的
C.参加反应的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2:3 D.图中反应物均是氧化物
5.小金将一定量的氯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如图1所示,发现没有明显的现象。小金分别取图B烧杯中溶液进行以下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实验一能证明图1中的反应已经发生
B.D中溶液为无色,说明溶液中没有H2SO4
C.将试管C静置,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C1
D.根据实验一、二,可以判断氢氧化钠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6.下表为硝酸钾和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若将60°C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温至20℃,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C.20℃时将15克硝酸钾放入50克水中,能得到饱和溶液
若使60℃的氢氧化钙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可以蒸发溶剂
7.已知金属M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CuCl2==MCl2+Cu,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M可能是铝 B. 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
C.反应后铜的化合价降低 D.反应过程中会看到黑色固体析出
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9.如图所示,将足量铜片浸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待充分反应后取出铜片,再将洁净的铁
片浸入该试管的溶液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铁片上析出的固体中一定有Ag和Cu B.实验结束时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
C.反应结束后试管中的溶液质量一定减少 D.实验能证明铜、铁、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A.甲:收集氢气并验满 B.乙:产生氧气
C.丙: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D.丁:探究可燃物燃烧的部分条件
11.推理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铝合金熔点比铝低,故所有合金熔点都降低
B.C02、S02可与NaOH溶液反应,故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都可以与碱溶液反应
C.浓硫酸具吸水性,能干燥02、C02,等许多气体,故浓硫酸可作NH3,的干燥剂
D.置换反应指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因此湿法炼铜属于置换反应
12.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量筒中先注入一定量的水,再将装有足量潮湿铁粉的矿泉水瓶(瓶内除铁粉外的有效容积为350mL)旋紧瓶盖放入水中静置,直至矿泉水瓶不再变瘪为止,反应前后量筒内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忽略水的蒸发,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 B.反应后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减小
C.反应后量筒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D.实验测得氧气体积分数为20%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蒸馏法是酿酒工艺中用乎分离提纯酒精的关键步骤,其原理如图所示。烧瓶内盛有含酒精和水的酒糟,通过加热控制温度进行蒸馏。关于此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热温度需始终高于水的沸点以确保分离效率
B.冷却水应从甲处通入以增强冷却效果
C.在烧瓶内,酒精吸热升华
D.酒精蒸气在冷凝器内液化时,内能保持不变
14.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如图所示,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与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则该过程(  )
A.属于化学变化 B.类似于蒸发结晶
C.可应用于海水淡化 D.可保持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5.如图为硫酸性质的知识归纳,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若盐为氯化钡溶液,则反应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B.若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铁,则反应后溶液呈黄色
C.若金属分别为镁和锌,则产生气泡的速率:镁大于锌
D.若碱为氢氧化钠固体,可通过温度变化证明反应发生
填空题(20空,共40分)
16.如图所示为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水循环系统,该系统使游泳馆实现常年“不换水”的同时水质完全符合国际赛事标准,充分体现了杭州绿色亚运的理念。下图为奥体游泳馆循环系统工作流程示意图。
(1)水经过毛发分离器和硅藻土分离器,初步完成了水体不溶性杂质的去除,此过程用到的物质分离方法为 。
(2)水循环系统中用来消毒的NaClO,用烧碱氯化法制取,其反应原理为X+2NaOH=NaCl+NaClO+H20,则X的化学式为 。
(3)水经过臭氧反应罐和尿素分解罐,初步完成了水体的消毒(利用臭氧强氧化性)和有机物的去除,则此过程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7.为保护环境,工业废水检测合格才能排放,某废水经过处理后还含有氢氧化钡而呈碱性(不含其它杂质),小滨取该废水样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溶液来测定氢氧化钡的浓度。
(1)用98%的浓硫酸配制成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将下列操作合理排序 。
A量取 B计算 C溶解
溶解时,小滨将适量水缓慢倒入装有适量浓硫酸的量筒中,此操作存在问题,请将其改正:

(3)取废水样品20克,滴加酚酞试液1克,逐滴加入9.8%稀硫酸,恰好褪色时用去稀硫酸4克,则该
样品中氢氧化钡的质量分数为 。
18.(8分)材料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推动材料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打磨石器属于 变化。
(2)在铁器时代,将赤铁矿与木炭混合后高温熔炼铁,化学方程式是 。
(3)人类冶炼出金属单质的顺序如图所示,其本质原因是 。
19.(6分)侯氏制碱法是由我国化学工程师侯德榜先生所发明的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制碱方法。如图是侯氏制碱法的流程示意图(部分),其制碱的原理可表示为NaCl+H2O+CO2+NH ==
NH4Cl+NaHCO 。
(1)副产物NH4Cl是一种氮肥,NH4C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工业生产中要得到NaHCO3固体,需要进行的操作①是 。
(3)本生产流程中除了食盐水以外,还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
20.我国利学家用人工方式成功地将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该方法先用碳电还原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醋酸,再利用微生物发酵获得葡萄糖,如下图所示:
(1)醋酸从物质分类角度看,属于化合物中的 。
(2)该过程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6CO2+6H2O=生物发酵=C6H12O6+6O2,则理论上合
成葡萄糖所需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1.小明在家做蔗糖溶于水的实验时,观察到如右图所示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说明糖水属于混合物的现象是 。
(2)糖溶解后,液面低于原水平线,请从微观角度予以解释 。
(3)将激光笔打在乙的一侧,发现光在糖水中能沿直线传播,这一现象说明溶液具有 性。
22.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在配制硝酸钾营养液时,小敏操作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此时的温度可能是 (选填“20℃”、“30℃”或““40℃”)。
(2)现要配制20%的硝酸钾营养液,需向烧杯③溶液中加水 克。
实验探究题(5小题,40分)
23.(8分)某同学利用图甲装置开展了二氧化碳气体制取及性质探究实验。
【实验原理】(1)CaCO +2HCl==CaCl + 十CO 。
【气体制取】(2)检查图甲装置气密性是在添加药品 (选填“前”或“后”)。
【拓展探究】对于能否采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问题,他开展了如下探究。
①取三个相同规格的集气瓶,一个集气瓶装满空气,另外两个集气瓶分别利用向上排空气法和
排水法装满二氧化碳,在表中记录集气瓶装满气体所需的时间。
②将三个集气瓶分别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如图乙所示,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压入水量(压
人水的体积占集气瓶容积的比例),结果如表所示。
【实验反思】(3)解释:利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倒扣在水槽中,
24h后均有水进入集气瓶内的原因是 。
(4)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利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优点为 。
24.(8分)某同学开展了“物质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验证实验。
【宏观探究】①在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反应过程中充分振荡(如图
甲所示),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②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出溶液的温度变化曲线
如图乙所示。
【思维模型】
【微观分析】画出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如图丙所示。
【应用迁移】为验证二氯化酸与氢氢化的发生反应。将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分别倒扣在装
有等质量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丁所示。
(1)能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
(2)宏观探究①属于思维模型中的思路 (填数字)。
(3)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化学反应的本质是 。
(4)应用迁移中的现象,能否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并说明理由:

(8分)一氧化碳通常是通过燃烧碳的方法制备的,制得的一氧化碳中往往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小滨用这种的不纯的一氧化碳为原料来模拟工业炼铁实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微型实验装置ABCDE五个部分(夹持设备已略去)。已知:3CO+Fe2O3=高温=2Fe+3O2一氧化碳为有毒气体,为防止刚生成的铁被空气氧化,反应结束后需继续通一会儿气,直至装置冷却。
(1)在实验装置A中,小滨设计放入潮解的氢氧化钠,原因是 。
(2)写出B处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现象: 。
(3)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装置D的作用是 。
26.(8分)某科技小组开展“自制简易家庭制氧机”工程实践活动。小组同学通过对市场上制氧机的调查,发现制氧原理分为两类:空气分离制氧和化学试剂制氧。
【空气分离制氧】
某品牌制氧机以空气为原料,当空气经过分子筛时,氮气和氧气分离,获得高浓度的氧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则该制氧机制得的“氧气”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化学试剂制氧】
(2)制氧剂一般是过氧化氢溶液或过碳酸钠固体。同学查阅资料并获得了图乙,最后决定选用过碳酸钠固体作为便携式制氧机的制氧剂。请结合相应材料信息,解释不选择过氧化氢溶液的理由是 。
(3)在便携式制氧机反应装置中依次加入水、粉末状过碳酸钠(2Na2CO3·H2O2)、粉末状二氧化锰,即产生氧气。该制氧机的制氧原理有两步:
第一步:2Na CO ·3H O2===2Na CO +3H O
第二步: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制作洗气装置时,某同学将乙瓶中的B玻璃管伸入液面下,A玻璃管在液面上,如图丙所示,其他同学提出了该同学的制作存在错误,请你分析其中错误的原因 。
27.(8分)某校科学研究小组同学在进行“自制简易自灭火器”活动时,提出疑问: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哪一个反应速度更快,更适合灭火
【作出假设】可能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速度更快,更适合灭火。
【设计与实验】小组同学利用相同的试管和相同的注射器设计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两只试管用铁夹固定在一起,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固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实验时,用两只拇指同步向下按压注射器栓柄,使活塞同速向下移动,将注射器内的稀盐酸注入到试管内。
(1)实验中,除了需控制上述提到的变量相等外,还需要控制相等的变量有 (写出其中一个)。
(2)本实验比较两个反应速度大小的方法是: 。
(3)充分反应后,两个气球体积不再变化,小组同学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现象,于是得出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快的结论。你是否认同这一结论并说明理由:

实际操作时,用两只拇指按压注射器栓柄,很难做到同步,可采用更合理的方法是
(用文字描述或用画图形式并搭配简要文字说明)。
综合题(5小题,共35分)
28.(8分)纳米零价铁(nZVI)因具有强还原能力和高吸附性能等特点,在环境污染修复中应用前景广阔。
【应用一】纳米零价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金属离子根据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纳米零价铁去除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可分为三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吸附捕捉,第二种途径是吸附捕捉后再慢慢反应,第三种途径是直接反应。
如图所示,去除Cu2+属于第三种途径,若以CuCl2为代表,则发生反的化学反应类型 。去除 Ni2+属于第 种途径。
(2)当pH<3时,随pH减小,Cu2+、N2+、Zn2+等金属离子的去除率都会减小,原因是

【应用二】纳米零价铁用于去除烟气中的NO。在一定温度下,将H2O2和HCl溶液雾化后与烟气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装有纳米零价铁的装置,反应原理为:2NO+3H O =nZVT =2HNO +2H O,
(3)若参与反应的烟气为200L,最终测得生成5.04gHNO3。则该烟气中 NO的质量是多少
29.(6分)农业上常用秸秆或树枝烧制草木灰作为肥料。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K2CO3。为探究秸秆和树枝烧制的草木灰,哪种K2CO3含量更高,兴趣小组将10克不同类型的草木灰样品(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放在锥形瓶中,再将锥形瓶放在电子天平上(如图甲所示),并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1)在树枝烧制的草木灰样品试验中,小组记录天平示数与加入稀盐酸质量,测得实验数据如图乙所示,锥形瓶质量为50克,则该样品中K2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反应化学方程式:K2CO +2HCl=2KCl+H O+CO2↑)
(2)兴趣小组改用秸秆烧制的草木灰样品重复以上实验,实验装置、样品质量和稀盐酸总质量都不变,在图乙的基础上绘制成如图丙所示曲线ab`c`,请推测两种样品中K2CO3含量较高的是哪一种并说明理由: 。
30.(7分)如图甲是一款无人水下航行器,其内部装有控制系统、摄像模块、推进系统、电池模块,总质量为8千克,采用全封闭结构。此款无人水下航行器的外壳使用钛合金制成,它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的特点。它的底部还有一个活塞式浮力系统调节装置(如图乙),活塞缸中的活塞横截面积为30cm2,活塞位置可上下调节,从而改变航行器排开水的体积,以实现航行器在水中的运动或停留。
(1)此款无人水下航行器外壳所使用的钛合金属于 (选填“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
(2)工业上在高温条件下利用镁和四氯化钛发生反应来制取钛:TiCl4+2Mg=高温=Ti+2MgCl2。若要制取2.4kg金属钛,求理论上至少需要多少质量的金属镁。
(3)航行器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浮力最大的改变量为1.2牛,求活塞上下移动的最大距离是多少米。
(水的密度取 1.0×10 Kg/m3)
31.(7分)某市售蛋壳类果蔬清洗盐产品标签部分内容如下:
(1)瓜果表面的果蜡中含有石蜡,根据石蜡的物理性质及清洗盐的成分和使用方法推测,该
清洗盐能除果蜡的可能原因是 。(写出1点)
(2)甲胺磷和氧化乐果两种杀虫剂呈酸性,清洗盐能去除甲胺磷和氧化乐果两种杀虫剂的可
能原因是 。(写出1点)
(3)蛋壳提取物中的氧化钙是由蛋壳中的碳酸钙高温煅烧获得的,若蛋壳含碳酸钙90%,则
制取28克氧化钙至少需要蛋壳多少克 (写出计算过程)
32.(7分)图甲是黄铜材质的翻板自封防臭地漏(黄铜的主要成分为铜、锌),图乙是其工作原理:当有水时,在水的压力作用下,自动开盖,迅速排水。无水时利用杠杆原理自动闭合,防臭防虫。
(1)黄铜是铜锌合金,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耐腐蚀性属于 性质。
(2)为了探究制作地漏所用黄铜的等级,某兴趣小组取制作地漏的黄铜废料进行了实验检测:取样品20g,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当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98g时,不再有气体产生。通过计算并结合下表判断:制作地漏的黄铜属于哪种等级 (写出计算过程)
(3)图丙为地漏翻板结构的示意图,整个翻板结构(包括配重和底盖)的总质量为10g,整个翻板结构的重力作用线通过A点,水对底盖压力的作用点可以等效在底盖C点,其中0D长度为1cm,OA长度为05cm。请计算底盖向下张开时,水对底盖的压力至少为多少牛 (写出计算过程)
(4)为了增加在相同积水深度下的排水速度,写出一种针对地漏的改进方法。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A B C B C 6-10 D C B A D 11-15 D C B C D
填空题
(1)过滤 (2)Cl2 (3)化学
(1)BAC (2)将适量浓硫酸缓慢倒入装有水得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3.42%
(1)物理 (2)2Fe2O3+3C=高温=4Fe+3CO2
金属活动性不同,金属冶炼难易程度不同
19.(1)-3 (2)过滤 (3)CO2
20.(1)有机物 (2)22:9
21.(1)糖块在水中看不到了
(2)分子永不停息地在运动,(1分)且分子间存在空隙,糖分子扩散到水分子的间隙中去(1分)(即运动1分,空隙1分)
(3)均一性
22.(1)②;20℃(2)100g
实验探究题
23.(8分)(1)H2O (2)前
(3)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且二氧化碳气体与水反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将水压入集气瓶内
(4)利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时间短、纯度高
24.(8分)(1)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溶液的温度升高
(2)1
(3)H++OH-=H2O(合理即可)
(4)能证明,试管B液面上升的高度大于试管A,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造成试管中气体减少的更多,压强减小的更明显
25.(8分)(1)湖解的氢氧化钠表面有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2)红色固体变黑色
(3)Ca(OH)2+CO2=CaCO3 +H2O
(4)吸收二氧化碳,储存一氧化碳
26.(8分)(1)混合物(2分)
(2)产生氧气的速度缓慢 且液体携带不方便(2分)
(3)2H2O2=MnO2=2H2O+O2 (全对得2分,配平、气体符号、催化剂三者少一项及以上扣1
分,化学式错误不得分)
(4)不能洗气,气体进入乙瓶后,会将液体压出瓶外(2分)
27.(8分)(1)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浓度),稀盐酸的体积(质量),气球的初始体积,反应的温度(2分)
(初始温度、末温)(合理即可)
(2)相同时间内,比较气球的体积大小;(2分)
(3)不认同,(1分)这个现象只能说明等质量的固体完全反应时,碳酸氢钠与盐酸产生的气体更多。(1分)
(4)在栓柄上垫一块木块,再均匀按压木块(如图所示)或使用一只注射器配合Y型玻璃管均匀分配药液。(合理即可)(2分)
综合题
28.(8分)(1)置换反应;二
(2)Fe与酸反应
(3)首先根据化学方程式2NO+3H2O2=nZVI=HNO3+2H2O,计算出生成5.04gHNO 时消耗 NO的质量=2.4g。
29.(6分)(1)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50g+50.44g+10g-110g=0.44g;(1分)
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13.8%(3分)
(2)秸秆草木灰样品更高(1分)
据图可知;秸秆草木灰样品使碳酸钾完全反应所需要的盐酸更多,生成的二氧化碳更多,故
秸秆草木灰样品中K2CO3含量更高。(1分)
30.(7分)(1)金属材料 (2)2.4kg (3)0.04m
31.(7分)(1)清洗盐使用过程中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果蜡熔化;碳酸钙难溶于水,揉搓时可作摩擦剂去除果蜡(2分)。
(2)清洗盐中原有的氢氧化钙,以及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显碱性,能与酸性的甲胺磷和氧化乐果发生化学反应(2分)。
(3)55.6g(3分)
32.(7分)(1)化学(1分)
(2)Zn的质量=6.5g;Cu的质量=13.5g;铜的质量分数67.5%由表得为低黄铜(3分)
(3)G=mg=10×10 kg×10N/kg=0.1N(1分)
由杠杆平衡条件得:F×OD=G×OA
F=OA×G÷OD=0.5cm×0.1N÷1cm=0.05N(1分)
(4)减轻配重;缩短转轴点与A点之间的距离;加长底盖长度;增加底盖出水孔直径
等(合理即可)。(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