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文物是凝固的历史,从文物中获取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以下文物能成为商代农业佐证的是
A. B.
C. D.
2.唯物史观有助于我们对历史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依照唯物史观,符合“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变革”这一规律的是( )
A.铁制农具与牛耕推广→商鞅变法 B.秦的暴政→秦末农民大起义
C.书法艺术产生→西晋设置书博士 D.北方民族交融→碑刻书体出现
3.一位同学使用某AI软件的照片说话功能为下图人物进行配音,你认为恰当的是( )
A.我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B.我建立元朝,灭亡南宋统一全国
C.我创立蒙古文字,开创行省制度
D.我修建大都,拓展海上丝绸之路
4.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治理具有“国家统一、要在中央、郡县体制、因俗而治”的特点。下列措施中,能体现“因俗而治”管理智慧的是( )
A.明朝先后十八次修筑长城 B.明朝派戚继光等基本解除了东南沿海倭患
C.清朝组织编纂《四库全书》 D.清朝在西藏册封达赖、班禅并设置驻藏大臣
5.下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战争的形势图,根据图面信息判断其反映的史事导致了( )
A.台湾及附属岛屿与祖国分离 B.侵略势力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
C.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D.开放的通商口岸数量不断减少
6.下面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某一章节的目录(部分),请你判断该章节所涉及的史事是由于( )
A.洋务运动兴起 B.戊戌变法的影响
C.辛亥革命发展 D.新文化运动推进
7.近代以来,许多青年学生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喊出了时代呼声。从五四运动的“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到“一二·九运动”的“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他们的呼声所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 B.打击北洋政府,建立民主政体
C.建立统一战线,促进国共合作 D.传播民主科学,解放国民思想
8.下面两幅作品以不同形式展现了不同的美,但都传承了同一种文明特质,这一特质的内涵是( )
A.苦行禁欲 B.神权至上 C.人文精神 D.理性智慧
9.不同史事之间具有一定的因果联系,下图中“?”处应填的“因”是( )
A.早期殖民掠夺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10.下列时间轴上的史事共同反映了二战后的世界逐渐走向( )
A.环保与安全 B.公平与公正 C.法治与民主 D.和平与发展
二、材料题
11.唐朝经济繁荣,中外交往活跃,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时期的阿拉伯学者阿卜杜勒 阿勒 贡巴尔将世界划分为五部分:乌首、两翼、胸部、尾部,明确将中国列为“世界之首”,表达对唐朝文明地位的尊崇。 ——摘编自法基赫《各国志》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频达。 ——日本遣唐使记录《日本书纪》
11
材料二 从唐太宗开始,唐代就遵循着“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针,奉行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唐代外国人的来华与留居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来唐朝贺、奏事、进贡等使臣;入质或入充侍卫的外国蕃王子弟、酋长;慕中华之风而归附或流寓中土者;来唐传教的僧侣;来唐贸易的商胡。唐朝对寓居或定居中国的外国人不排斥,不歧视,他们几乎享有同唐人一样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待遇,外国人可以在唐朝参加科举、做官为将、殖产、娶妻妾,政府也保证外商的经济权益不受侵犯。
——摘编自田廷柱《唐代外国人来华与留居述略》
(1)根据材料一分别写出唐朝在阿拉伯人、日本人眼中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唐朝对这两国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举出唐朝留居中国的外国人的身份类别,并综合以上两则材料归纳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三、综合题
12.百年党史,波澜壮阔;百年征程,砥砺前行。某校同学以“革命火种燃华夏、建设巨轮启新程”为主题策划展览。请你与他们共同完成布展任务。
资源包
①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的新闻报道②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照片 ③“福建号”航空母舰图片④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照片 ⑤志愿军臂章文物照片 ⑥小岗村18枚红手印契约照片
(1)请根据展板一中的提示信息,从①③⑤中任选一幅作品,补充入选理由。
(2)请将下列资源包中搜集到的历史图片序号,填写在展板二中对应的栏目中并据此为本次展览写出结语。
13.二十世纪以来世界历史发展风云变幻,老师在带领九年级同学们复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政治与经济”时制作了如下历史复习学案,请你参与完成。
(1)下面是根据九年级下册第三、四单元知识目录梳理构建的思维导图,请你根据目录信息补充AB处的史事,完成思维导图。
(2)根据思维导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提炼出“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改革创新是化解危机的重要途径”“战争引发世界变化”等主题,请你从中任选一个,并从材料中选取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关联的史事,围绕主题,加以说明。(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符合逻辑)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B
2.A
3.A
4.D
5.B
6.C
7.A
8.C
9.C
10.D
11.(1)地位:阿拉伯人,将中国列为“世界之首”,尊崇唐朝;日本,制度完备,先进。(法式被备定,值得学习。)影响:日本向唐朝学习,进行大化改新,进入了封建社会;日本学习了唐朝的科技文化,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唐朝的技术(如造纸术)促进了阿拉伯技术的进步(或经济的发展、贸易的发展)。
(2)身份:使臣;藩王子弟、酋长;中华文化的仰慕者;僧侣;商人等。原因: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包容;唐朝制度先进,吸引外国人来唐;唐朝经济发展;唐朝交通发达;唐朝文化昌盛等。
12.(1)选择:①;入选理由: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选择③;入选理由:百团大战是对日军发动的大规模进攻,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选择⑤;入选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2)序号:奠基立业:②⑤;改革开放:④⑥;伟大复兴:①③。结语: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13.(1)A:列宁与十月革命;B:罗斯福新政。
(2)示例一:主题:杰出人物推动历史的发展。
事件:列宁与十月革命;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罗斯福新政。
说明:列宁领导的十月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罗斯福为应对经济危机,实行新政。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综上所述,杰出的历史人物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示例二:主题:改革创新是化解危机的重要途径。
史事:新经济政策;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罗斯福新政。
论述: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列宁实行了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墨西哥独立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墨西哥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卡德纳斯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席卷美国,使美国工人失业、经济下滑,罗斯福实行新政,通过立法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综上所述,改革创新是化解危机的重要途径。
示例三:主题:战争引发世界变化。
事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列宁与十月革命;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战后签署的《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了国际新秩序;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爆发了由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战争还激化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经过埃及人民反复斗争,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埃及的华夫脱运动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战争引发世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