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技能·一课两练
【练基础】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优雅(yǎ) 滑稽(jí) 严肃(sù) 吝啬(lìn)
B.腐烂(fǔ) 摄取(niè) 俊秀(jùn) 衬托(chèn)
C.机遇(yù) 谚语(yàn) 愧悔(kuì) 放射(shè)
D.放弃(qì) 容颜(yàn) 规范(fàn) 端庄(duān)
【解析】选C。A项,“稽”应读jī;B项,“摄”应读shè;D项,“颜”应读
yán。
2.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制定 放荡 整体 一无作为
B.缺乏 优美 直观 美不胜收
C.形貌 光辉 考究 谈笑风声
D.朴素 奇妙 修养 肃然起敬
【解析】选C。“声”应改为“生”。
3.选词填空。
(1)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 (陪衬 衬托 反衬)下反而更华丽。
(2)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 (丢弃 放弃 抛弃)了内在美。
(3)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 (结合 整合 联结)起来吧。
答案:(1)衬托 (2)放弃 (3)结合
4.下列对文章的主题和论证方法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论证了美德是人类最高的美。
B.文章开头以一个比喻、一个实例,引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美貌是人的追求。
C.第4段运用对比论证,通过有些老人和年轻人的对比,进一步强调美德最美。
D.第2段运用举例论证,论述人生“内在美”的重要性。
【解析】选B。中心论点是美德最美,要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
5.选出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 )
A.《论美》选自《培根论人生》(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B.美,有外形美与内在美。二者哪个轻哪个重?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理由是什么?又是怎样逐层展开论述的呢?
C.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
D.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认为:成功=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解析】选C。这里是完整引用,下引号应在句号的外面。
【练能力】
一、美文品析
(2013·绥化中考)阅读下文,回答1~4题。
善言是一种美德
①生活中,我们常为如何融洽地与人交流而煞费苦心。其实,想营造愉快、真诚的谈话环境,是有基本规律可循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口出善言。这里的善言,指说的话不仅能让人乐于接受,而且能使人获益。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所以说,口出善言,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珍视的美德。
②善言,可以给身处困境的人自信和力量。善言暖心,面对身处困境中的人,我们不妨多说一些美丽的善言,使人奋发自强。一次语文课,一位个子矮、有些跛脚的学生在黑板上默写生字。他刚刚够到黑板,字迹歪歪斜斜。然而老师点评时却说:“这些字,好像从地里拱出来的小嫩芽。虽然乱了一些,但是,说不定就是这些嫩芽,将来会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呢。”就是这一句话,改变了这个自卑孩子的命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他变得开朗自信起来。经过多年的打拼,他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当年正是老师的一句话给了他信心与力量,帮助他走出了自卑的困境,使他走向成功。由此可见善言的魅力。
③善言,可以让困惑迷失的人找到前进的方向。马来西亚著名华语歌手曹格,在一次醉酒打人被曝光之后,人气骤然下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人生迷茫之中。无助的他打电话给刘德华。刘德华说:“你今年30岁,这么早发生这事对你是好事,是上天给你改过的机会,你要好好改过,否则只有两个字:收工。”刘德华的话让迷茫的曹格重新燃起了希望,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晋代葛洪说:“一言之善,贵于千金。”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困惑迷失的时候,一句善言,犹如一盏指路明灯,它能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从而走出人生的阴霾。
④善言,可以化解矛盾、促进事业的成功。美国南北战争中,平民出身的格兰特将军与韦策尔将军脾气不合,作战中不能有效地沟通。韦策尔要求林肯撤掉格兰特的军职,理由是格兰特喝酒太多。林肯找到格兰特说:“格兰特将军,我真的为你感到欣慰,你的部下和同事都在夸你总是打胜仗,韦策尔将军还很欣赏你酒后不慌乱的风度,要是战争结束了我一定请你喝酒。”听到这些话后,格兰特主动与韦策尔将军打配合战,为结束南北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试想,如果林肯总统真的撤掉了格兰特,不仅会使两人结怨,甚至有可能影响南北战争的进程。
⑤善言往往能体现一个人真实而善良的内心,而他人也可能因你一句善言而从此发生改变。所以,如果我们都能在生活中时时谨记口出善言,那我们就拥有了一份美德。
1.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梳理选文的论证思路。
第①段:亮出论点: →第②③④段:分析“善言是一种美德”的原因: 、
、
→第⑤段:总结全文,重申论点。
答案:口出善言,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珍视的美德
善言,可以给身处困境的人自信和力量
善言,可以让困惑迷失的人找到前进的方向
善言,可以化解矛盾、促进事业的成功
【方法指导】
找出或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常考题型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见解?
【解题技巧】
中心论点的识别要做到五看:
一看题目;
二看首尾;
三看是否是明晰的判断;
四看是否统率全文;
五看论据证明的观点。
2.选文第②段中,运用了事实论据,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画波浪线文字的内容。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事实论据的概括。按照“对象+事件”的形式组织语言,扣住“善言”即可。
答案:一位语文老师的善言(一句话)使一个孩子有了自信和力量,最后走向成功。
3.选文第③段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把“善言”比作一盏指路明灯,这是比喻论证。作用围绕本段分论点作答。
答案: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善言,可以让困惑迷失的人找到前进的方向”的道理。
4.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读完本文之后,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句含意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良言”对人的益处,或“恶语”对人的害处。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一次考试,我的成绩不理想,心情低落,老师告诉我,一次的失利不代表什么,信心才是最重要的,要相信自己的实力。老师的话让我重拾信心,在以后的考试中我一次比一次考得好。所以说,一句温馨的话语足以使严冬变得温暖,相反,口出恶言则会伤人伤己。
二、综合运用
5.(2013·大理中考)学完课文,学校开展“争做最美中学生”的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我宣传】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答:
(2)【我表达】“最美消防员”李鹏,在救出了26名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后,由于长时间在冰冷的水中浸泡,体力严重透支昏倒在现场,被送到医院。
如果你作为学生代表到医院看望李鹏,你会对他说什么?
答:
(3)【我行动】云岭大地不断涌现出“感动云南”的最美人物:带着胰岛素针坚守在抗旱工作岗位的李天祥、17年自愿无偿献血的志愿者姜惠民、第一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云南新闻工作者雷明……
其实我们都可以成为“最美”的人,你准备如何做一名“最美中学生”?
答:
答案(示例):(1)学习时代新楷模,争做最美中学生。(符合标语形式,符合活动内容即可)
(2)叔叔,您好!我代表我们学校的全体同学来看望您。您的英雄事迹令我们非常感动。我们要以您为榜样,好好学习,争做“最美中学生”。祝您早日康复!
(3)要有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要努力学习,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要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从人格修养上提升自己,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学生。
三、写作练笔
6.【写法借鉴】本文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美犹如盛夏的水果”,语言准确、形象。
【片段仿写】请你也运用几个比喻句来表达自己对“美”的看法。
答案(示例):美犹如迎面的清风,清新芳香。
美犹如淡雅的兰花,沁人心脾。
美犹如甜美的糖果,令人陶醉。
美犹如刚解冻的溪水,澄澈透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