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酚
【基础全面练】
题组一:酚的结构与性质
1.下列物质与苯酚互为同系物的是( )
【解析】选A。苯酚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分子中含1个苯环、1个酚羟基、侧链均为烷基。
2.(2024·南宁高二检测)下列实验中,能证明苯酚的酸性极弱的是( )
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
B.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
C.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溶液中生成苯酚
D.常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
【解析】选C。A.苯酚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苯酚钠,说明苯酚可能具有酸性,A项不符合;B.苯酚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是特征反应,不能证明苯酚的酸性,B项不符合;C.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溶液中生成苯酚,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C项符合;D.在水中溶解度与酸性无关,D项不符合。
3.(教材习题改编)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其化学性质改变。下列各项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苯酚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而乙醇不能
B.苯酚易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
C.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
D.苯酚可与溴水反应,而苯与溴水不反应
【解析】选A。苯酚含苯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乙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不是由于基团间的相互影响引起的性质差异,A项符合题意;苯酚中羟基和苯环直接相连,受苯环影响,羟基能电离出H+,故可与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甲苯中甲基与苯环相连,受苯环影响,甲基活化,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项不符合题意;苯酚中羟基影响苯环,使苯环在羟基的邻、对位上的氢原子较易被取代,故苯酚能与溴水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苯与溴水不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
4.(2024·兰州高二检测)查阅资料得酸性:H2CO3>苯酚>HC。若用如图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省略)探究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中试剂为饱和NaHCO3溶液
B.实验过程中现象:①中产生无色气泡,③中出现白色浑浊
C.苯酚有弱酸性,是由于苯环影响了与其相连的羟基的活性
D.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H2O→2+Na2CO3
【解析】选D。①中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CO2,而盐酸具有挥发性,CO2中混有的HCl可选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A正确;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产生CO2气体,①中产生无色气泡,CO2气体进入③中时与苯酚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出现白色浑浊,B正确;苯酚中羟基和苯环直接相连,受苯环的影响,羟基能发生电离产生H+,故苯酚具有弱酸性,C正确;苯酚钠溶液和CO2反应生成苯酚和NaHCO3,D错误。
题组二:苯酚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5.下列实验能检验苯中是否混有少量苯酚的是( )
①取样品,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看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否褪色,若褪色则有苯酚,不褪色则无苯酚
②取样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观察样品是否分层
③取样品,加入过量的饱和溴水,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有苯酚,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无苯酚
④取样品,滴加少量的FeCl3溶液,观察溶液是否显紫色,若显紫色则有苯酚,若不显紫色则无苯酚
A.仅③④ B.仅①③④
C.仅①④ D.全部
【解析】选C。苯酚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是苯不能,所以取样品,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看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否褪色,褪色则有苯酚,不褪色则无苯酚,①正确;不管苯中是否有苯酚,加入NaOH溶液都会分层,②错误;产生的2,4,6-三溴苯酚能溶于苯,因此不会看到白色沉淀,③错误;苯酚遇氯化铁溶液显紫色,苯无此性质,取样品,滴加少量的FeCl3溶液,观察溶液是否显紫色,若显紫色则有苯酚,若不显紫色则无苯酚,④正确。
6.(2024·南通高二检测)室温下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下列回收苯酚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备CO2气体
B.用装置乙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
C.装置丙中发生反应生成苯酚和Na2CO3
D.从装置丁中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苯酚层
【解析】选D。二氧化碳会从长颈漏斗上口逸出,不能用装置甲制备二氧化碳,A错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选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CO2中的HCl,B错误;装置丙中发生反应生成苯酚和NaHCO3,C错误;苯酚的密度比水大,故应从装置丁中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苯酚层,D正确。
【补偿训练】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苯酚浊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浊液变澄清 酸性:苯酚>碳酸
B 将乙醇钠的水溶液滴到pH试纸上,试纸颜色变为蓝紫色 C2H5O-结合H+的能力强
C 向浸透石蜡油的矿渣棉中加入催化剂,加强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气体中一定有乙烯
D 向1-溴丙烷中加入KOH溶液,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AgNO3溶液,无淡黄色沉淀生成 1-溴丙烷没有水解
【解析】选B。A.向苯酚浊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浊液变澄清,是由于苯酚与碳酸钠反应产生可溶性苯酚钠和碳酸氢钠,可证明酸性:苯酚>HC,A错误;B.将乙醇钠的水溶液滴到pH试纸上,试纸颜色变为蓝紫色,说明C2H5O-结合H+的能力强,促进水的电离,产生大量OH-,使溶液显碱性,B正确;C.浸透石蜡油的矿渣棉,加入催化剂,加强热,分解生成丁烯、乙烯等烯烃,则溴水褪色,不能判断只有乙烯,C错误;D.检验水解后溶液中含有Br-应该在酸性溶液中,实验中水解后溶液中没有加入硝酸至溶液显酸性,因此不能检验,D错误。
7.(2024·深圳高二检测)苯甲醇微溶于水,苯酚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一种分离苯甲醇、苯酚、甲苯的简易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1为分液,需要使用长颈漏斗
B.通入CO2量的多少不会影响主要反应产物
C.固体M主要是Na2CO3·10H2O
D.F为苯甲醇
【解析】选B。结合图示流程和苯甲醇、苯酚、甲苯的相关性质,可进行如下梳理:
由上述分析可知操作1为分液,需要使用分液漏斗,A错误;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生成苯酚和NaHCO3,该反应的产物与CO2的量无关,B正确;固体M为NaHCO3,C错误;F为甲苯,E为苯甲醇,D错误。
【综合应用练】
8.(2024·大连高二检测)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苯酚的同系物
B.1 mol该有机物能与含1 mol Br2的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C.1 mol该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0.5 mol H2
D.1 mol该有机物能与2 mol NaOH反应
【解析】选B。该分子中既含酚羟基,又含醇羟基,故与苯酚不互为同系物,A错误;该分子中苯环上与酚羟基处于邻位的H原子能与Br2发生取代反应,故1 mol该有机物能与含1 mol Br2的溴水发生取代反应,B正确;酚羟基和醇羟基均能与金属Na反应,则1 mol该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1 mol H2,C错误;该分子中只有酚羟基能与NaOH反应,故1 mol该有机物能与1 mol NaOH反应,D错误。
9.中医药振兴发展意义重大,从中药三七中提取的一种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学物质槲皮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中含有3种含氧官能团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槲皮素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使溴水褪色
D.1 mol该物质分别与Na和NaOH反应,消耗的Na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4
【解析】选C。A.分子中含有羟基、醚键、羰基3种含氧官能团,A正确;B.苯环、碳碳双键、羰基为平面结构,通过单键旋转,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B正确;C.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可以使溴水因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C错误;D.1 mol该物质有4 mol酚羟基、1 mol醇羟基,分别与Na和NaOH反应,消耗的Na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4,D正确。
10.(2024·哈尔滨高二检测)双酚A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由苯酚和丙酮发生以下反应来制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双酚A分子中共线的碳原子最多有5个
B.双酚A与足量氢气加成,所得产物中六元环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苯酚与双酚A均为酚类物质,互为同系物
D.苯酚与双酚A都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
【解析】选B。分子中连接2个苯环的C原子为sp3杂化,则双酚A分子中共线的C原子最多有3个,A错误;双酚A与足量氢气加成后所得产物为,其中六元环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B正确;苯酚分子中含1个苯环,双酚A分子中含2个苯环,不互为同系物,C错误;因为酸性:H2CO3>酚,所以苯酚、双酚A与NaHCO3溶液都不反应,D错误。
1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与NaOH溶液和NaHCO3溶液发生反应
B.1 mol该有机物最多与7 mol H2发生反应
C.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可消耗5 mol Br2
D.该有机物分子中一定有17个碳原子共平面
【解析】选B。该分子中含有酚羟基,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A错误;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和两个苯环,1 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与7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B正确;碳碳双键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苯环上与酚羟基处于邻、对位的H原子能与Br2发生取代反应,故1 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以消耗4 mol Br2,C错误;碳碳单键可以旋转,两个苯环所在平面跟碳碳双键所在平面不一定重合,D错误。
12.化合物Z是一种抗骨质疏松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可由下列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Y的反应为水解反应
B.Y生成Z的同时还生成H2O
C.Z可发生取代、加成、消去反应
D.可用NaHCO3溶液鉴别Y、Z两种物质
【解析】选C。—CN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生成—COOH,即X→Y的反应为水解反应,A正确;结合Y、Z的结构可知,Y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Z的同时,还生成H2O,B正确;Z中含酚羟基,可发生取代反应,含有酮羰基、苯环,可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C错误;Y中含羧基,而Z不含羧基,Y能与NaHCO3溶液反应,Z与NaHCO3溶液不反应,故用NaHCO3溶液可鉴别Y和Z,D正确。
13.(2024·太原高二检测)由化合物X、Y为起始原料可合成药物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均可与NaOH稀溶液发生反应
B.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处于同一平面
C.X、Z分子中均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D.1 mol Z最多能消耗2 mol Br2
【解析】选C。A.X只含有碳碳双键和醇羟基,不能与NaOH稀溶液发生反应,选项A错误;B.X分子中六元环不是苯环,且含有烷基,根据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X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选项B错误;C.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X()、Z()分子中均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选项C正确;D.在苯环上与酚羟基处于邻、对位的氢原子能与Br2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1 mol Z最多能与3 mol Br2发生反应,选项D错误。
14.(2024·东莞高二检测)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描述正确的有( )
A.用浓溴水可将C2H5OH、AgNO3溶液、苯、苯酚溶液、C2H5Br区分开
B.CH3Cl、、、CH2BrCOOH中加入NaOH的醇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均有沉淀生成
C.制备溴苯实验中,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D.等物质的量的C2H4、C2H6O,完全燃烧消耗O2的量不同
【解析】选A。A.C2H5OH、AgNO3溶液、C2H5Br、苯酚溶液、苯分别与浓溴水混合的现象为互溶不分层、淡黄色沉淀、分层后有机层在下层、白色沉淀、分层后有机层在上层,现象不同可鉴别,A正确;B.由于CH3Cl、、、CH2BrCOOH中与卤素所连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H,故加入NaOH的醇溶液共热,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即不能电离出卤素离子,则加入稀硝酸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均无沉淀生成,B错误;C.制备溴苯实验中,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含有溴苯、液溴和苯,用NaOH溶液除去液溴,然后分液,再经过蒸馏得到溴苯,C错误;D.根据反应C2H4+3O22CO2+2H2O,C2H6O +3O22CO2+3H2O可知,等物质的量的C2H4、C2H6O,完全燃烧消耗O2的量相同,D错误。
15.(2024·曲靖高二检测)BHT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由对甲基苯酚()合成BHT的常用方法有2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甲基苯酚分子中最多有14个原子共面
B.BHT与对甲基苯酚互为同系物
C.BHT中加入浓溴水能产生白色沉淀
D.两种合成方法的原子利用率方法一高于方法二
【解析】选C。A.苯环是平面结构,与苯环直接相连的氧原子、碳原子处于苯环平面上,饱和碳原子为四面体结构,但单键可旋转,则对甲基苯酚分子中最多有14个原子共面,故A正确;B.BHT与对甲基苯酚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8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故B正确;C.BHT的苯环上与酚羟基邻位、对位的碳原子上无H原子,与浓溴水不反应,故C错误;D.方法一通过加成反应生成BHT,原子利用率为100%,而方法二通过取代反应生成BHT,原子利用率不是100%,所以方法一的原子利用率高于方法二,故D正确。
【拓展创新练】
16.(2024·牡丹江高二检测)某工程塑料的单体A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机物A的化学式: C10H11O2Cl ,有机物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羟基 。
【解析】(1)由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10H11O2Cl,有机物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
(2)1 mol A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是 2 mol。
【解析】(2)酚羟基和碳氯键能与NaOH溶液反应,1 mol A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是2 mol。
(3)1 mol A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Br2的物质的量是 3 mol。
【解析】(3)酚羟基的邻、对位上的氢原子都能与Br2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则1 mol A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Br2的物质的量是
3 mol。
(4)1 mol A与足量金属Na反应,最多生成H2的物质的量是 1 mol。
【解析】(4)1 mol羟基与钠反应生成0.5 mol氢气,1 mol A含2 mol羟基,与足量金属Na反应,最多生成H2的物质的量是1 mol。
(5)下列对有机物A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有机物A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B.有机物A能与O2在Cu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
C.有机物A能与FeCl3溶液作用显色
D.有机物A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解析】(5)A.有机物A分子中的酚羟基的邻位碳原子上含有H原子,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故A正确;B.有机物A分子含有醇羟基,且与醇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则A能与O2在Cu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故B正确;C.有机物A含有酚羟基,能与FeCl3溶液作用显色,故C正确;D.有机物A分子中的酚羟基、醇羟基、碳碳双键,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从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错误。
(6)有机物A中是否含有手性碳原子 是 (填“是”或“否”)。
【解析】(6)有机物A中,只有连接氯原子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
(7)写出有机物A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高聚物的结构简式:_。
【解析】(7)有机物A中碳碳双键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十一 酚
【基础全面练】
题组一:酚的结构与性质
1.下列物质与苯酚互为同系物的是( )
2.(2024·南宁高二检测)下列实验中,能证明苯酚的酸性极弱的是( )
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
B.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
C.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溶液中生成苯酚
D.常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
3.(教材习题改编)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其化学性质改变。下列各项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苯酚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而乙醇不能
B.苯酚易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
C.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
D.苯酚可与溴水反应,而苯与溴水不反应
4.(2024·兰州高二检测)查阅资料得酸性:H2CO3>苯酚>HC。若用如图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省略)探究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中试剂为饱和NaHCO3溶液
B.实验过程中现象:①中产生无色气泡,③中出现白色浑浊
C.苯酚有弱酸性,是由于苯环影响了与其相连的羟基的活性
D.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H2O→2+Na2CO3
题组二:苯酚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5.下列实验能检验苯中是否混有少量苯酚的是( )
①取样品,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看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否褪色,若褪色则有苯酚,不褪色则无苯酚
②取样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观察样品是否分层
③取样品,加入过量的饱和溴水,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有苯酚,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无苯酚
④取样品,滴加少量的FeCl3溶液,观察溶液是否显紫色,若显紫色则有苯酚,若不显紫色则无苯酚
A.仅③④ B.仅①③④
C.仅①④ D.全部
6.(2024·南通高二检测)室温下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下列回收苯酚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备CO2气体
B.用装置乙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
C.装置丙中发生反应生成苯酚和Na2CO3
D.从装置丁中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苯酚层
【补偿训练】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苯酚浊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浊液变澄清 酸性:苯酚>碳酸
B 将乙醇钠的水溶液滴到pH试纸上,试纸颜色变为蓝紫色 C2H5O-结合H+的能力强
C 向浸透石蜡油的矿渣棉中加入催化剂,加强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气体中一定有乙烯
D 向1-溴丙烷中加入KOH溶液,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AgNO3溶液,无淡黄色沉淀生成 1-溴丙烷没有水解
7.(2024·深圳高二检测)苯甲醇微溶于水,苯酚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一种分离苯甲醇、苯酚、甲苯的简易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1为分液,需要使用长颈漏斗
B.通入CO2量的多少不会影响主要反应产物
C.固体M主要是Na2CO3·10H2O
D.F为苯甲醇
【综合应用练】
8.(2024·大连高二检测)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苯酚的同系物
B.1 mol该有机物能与含1 mol Br2的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C.1 mol该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0.5 mol H2
D.1 mol该有机物能与2 mol NaOH反应
9.中医药振兴发展意义重大,从中药三七中提取的一种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学物质槲皮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中含有3种含氧官能团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槲皮素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使溴水褪色
D.1 mol该物质分别与Na和NaOH反应,消耗的Na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4
10.(2024·哈尔滨高二检测)双酚A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由苯酚和丙酮发生以下反应来制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双酚A分子中共线的碳原子最多有5个
B.双酚A与足量氢气加成,所得产物中六元环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苯酚与双酚A均为酚类物质,互为同系物
D.苯酚与双酚A都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
1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与NaOH溶液和NaHCO3溶液发生反应
B.1 mol该有机物最多与7 mol H2发生反应
C.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可消耗5 mol Br2
D.该有机物分子中一定有17个碳原子共平面
12.化合物Z是一种抗骨质疏松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可由下列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Y的反应为水解反应
B.Y生成Z的同时还生成H2O
C.Z可发生取代、加成、消去反应
D.可用NaHCO3溶液鉴别Y、Z两种物质
13.(2024·太原高二检测)由化合物X、Y为起始原料可合成药物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均可与NaOH稀溶液发生反应
B.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处于同一平面
C.X、Z分子中均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D.1 mol Z最多能消耗2 mol Br2
14.(2024·东莞高二检测)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描述正确的有( )
A.用浓溴水可将C2H5OH、AgNO3溶液、苯、苯酚溶液、C2H5Br区分开
B.CH3Cl、、、CH2BrCOOH中加入NaOH的醇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均有沉淀生成
C.制备溴苯实验中,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D.等物质的量的C2H4、C2H6O,完全燃烧消耗O2的量不同
15.(2024·曲靖高二检测)BHT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由对甲基苯酚()合成BHT的常用方法有2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甲基苯酚分子中最多有14个原子共面
B.BHT与对甲基苯酚互为同系物
C.BHT中加入浓溴水能产生白色沉淀
D.两种合成方法的原子利用率方法一高于方法二
【拓展创新练】
16.(2024·牡丹江高二检测)某工程塑料的单体A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机物A的化学式: ,有机物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2)1 mol A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是
mol。
(3)1 mol A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Br2的物质的量是 mol。
(4)1 mol A与足量金属Na反应,最多生成H2的物质的量是 mol。
(5)下列对有机物A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机物A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B.有机物A能与O2在Cu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
C.有机物A能与FeCl3溶液作用显色
D.有机物A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6)有机物A中是否含有手性碳原子 (填“是”或“否”)。
(7)写出有机物A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高聚物的结构简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