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单元测评卷
)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 24 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 12 道试题 ,每题 2 分 ,计 24 分 。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意)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了两大军事集 团 ,其中不属于三国协约的国家是 ( )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俄国
2. 以下是德国和奥匈帝国皇帝对 1914 年某个突发事件的看法 。这个突发事件指
的是 ( )
A. 三国同盟的形成 B. 萨拉热窝事件
C. 三国协约的形成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3. (2024 ● 安徽中考) 1917 年秋 ,俄国 经济濒于全面崩溃 ,粮食危机已经发展为城 市居民的真正饥荒 ,彼得格勒、莫斯科的居 民每天只能得到极少量面包 ,有时甚至连这
点面包也没有 。该局面 ( )
A. 暴露出沙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
B. 客观上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C. 迫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退出一战 D. 缘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4. 1921 年春 ,列宁开始重新思考利用 资本主义建设新俄国这一问题 。资本主义 作为小生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中间环节 ” 思想的提出 ,是列宁基于现实的思考 。当时
的“现实”是 ( )
A.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政权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 C. 外国武装干涉威胁新生政权 D. 苏联模式成为经济发展障碍
5. 在 1919 年的巴黎和会上 ,决定一切 重大问题的是最高委员会 。它由最初的“ 十 人会议”缩小为“ 四人会议”,整个和会拖了 半年多时间 ,全体会议只开过 7 次 ,成为和
会的一种点缀 。材料强调巴黎和会 ( )
A. 是一次分赃会议 B. 被大国强权操纵 C. 对德国进行严惩 D. 使各国矛盾激化
6.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英国首相劳合 ● 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 ,也要把钱找 出来。”私下却说:“ 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 20 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得出这一结论的
理由是该“ 和约 ” ( )
A.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的统治秩序 B. 平衡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
C.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D. 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7.《凡尔赛条约》的第一部分内容就是 《国联盟约》。成立于一战后的国联 ,其总
部设在 ( )
A. 日 内瓦 B. 巴黎
C. 维也纳 D. 纽约
8. 苏俄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 列宁从苏俄的国情出发 ,在全国实施
(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
B. 新经济政策
C. 重工业优先战略
D. 农业集体化
9. (2024 ● 陕西中考)苏联从 1928 年实 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 1940 年 ,短短 12 年间 ,苏联整个工业增长了 5. 5 倍 ,年平均 增长率达到 16. 9% ,其中重工业增长 9 倍 , 年平均增长率达到 21. 2% ,工业产值在工 农业总产值中比重占 70% 以上 。出现这一
结果的原因是 ( )
A. 同美国开展军备竞赛
B. 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C. 实施新经济政策
D. 优先发展重工业
10.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 断绝邪恶的斗争中 , 或许他(指甘地) 不会 成功 ,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 败 ,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 ,为此 , 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
因为他 ( )
A. 多次组织群众性 的 非 暴 力 不 合 作 运动
B. 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 ”
C. 使 印 度 成 为 令 人 尊 敬 的 现 代 文 明 国家
D. 进行改革 ,使印度的教会和国家完 全分开
11.“ 1919 年 ,古都开罗爆发了一场规 模空前的人民起义 。成千上万的人手执国 旗、小旗、横幅 , 高呼‘ 埃及是埃及人的埃 及 9 等口号 ,结队涌上街头…… ”材料反映
的是 ( )
A. 二月革命 B. 十月革命
C. 明治维新 D. 华夫脱运动
12. 卡德纳斯领导的 20 世纪 30 年代的 墨西哥改革 ,对墨西哥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 远影响 。下列有关卡德纳斯改革的表述中 ,
错误的一项是 ( )
A. 发生在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之后
B. 为了保证墨西哥 1917 年宪法的有 效执行
C. 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
D. 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 基础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 36 分)
二、非选择题(共 3 道试题 ,计 36 分)
13. ( 10 分) 陕西省某中学历史兴趣小 组进行“ 第一次世界大战”研究性学习 ,请 你参与下列活动。
【图说历史】
第三单元测评卷
(1)写出图一所显示的英国、德国分别 所在军事集团的名称 。 (2 分)
(2)图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2 分)
【追根究底】
有人认为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 匈帝国首先挑起的 ,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 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 者 ,应该肯定。
(3)结合材料中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不当评价观点 ,请你客观指出第一次世界大 战的性质 。 (2 分)
【论从史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史实
时间 参战国与 卷入人口 新式武器 伤亡 人员
1914— 30 多个国家 , 飞机、 3 900
1918 年 1 . 5 亿人口 坦克、毒气弹 多万
(4)据上表的史实 ,推导得出第一次世
界大战的影响 。 (2 分)
【学以致用】
(5)战争给 人 类 带 来 了 巨 大 的 灾 难 。 请你设计一条以“ 呼唤和平”为主题的简短 的宣传标语 。 (2 分)
14. ( 11 分) 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中 ,苏俄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 。 陕西 某中学九年级(1)班学生要举办一次以“ 苏 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为主题的图文展 , 邀请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
【读图释史】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了俄国历史上 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 ,说说该 事件的历史意义 。(4 分)
(2)根据图二 ,概括 1913-1925 年粮食 产量的变化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导致 1921-1925 年变化趋势出现的政策因素。 (3 分)
【文汇历史】
材料二 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到 苏联的时候 ,称列宁是“ 克里姆林宫的幻想 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 。1934 年 , 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 ,他对斯大林 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 ,理解社
会主义精神。”
(3)根据材料二 ,指出维尔斯对社会主 义认识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导致其 认识变化的原因 。(4 分)
15. ( 15 分)俄乌冲突全面爆发后 ,身处 “ 爆心”的欧洲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 。战争 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也给人类带来更 多的启示 。根据所学知识 ,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然保证 了革命战争的胜利 ,却使苏俄出现了严重的 经济政治危机 。农民不堪忍受越来越严厉 的粮食无偿征集 ,有意缩减生产 ,1921 年的 播种面积就比 1920 年减少了 690 万公顷 , 而 1920 年的粮食产量也只有 1913 年的一 半 。在许多产粮区发生农民骚乱和暴动。
—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 (1500—2007)
材料二 斯大林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 集体化过程 。集体化运动中 ,苏联建立起一 套严密的行政命令体制 ,把农民束缚在农庄 里 ,使农民失去生产和分配的 自主权 ,农民 生产积极性低下 ,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 ,
第三单元测评卷
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 摘编自吴于塵、齐世荣《世界史 ● 现代史编》
材料三 到 1933 年 , 富农首当其冲被 消灭 ,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到了社会主 义大农业中:苏联从小农国家变成了拥有规 模最大农业的国家……从此 , 国家对农民有 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 , 以农民“ 贡税”满 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
— 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 ,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导致的问题 。 为此 ,苏俄在农业方面采取 了什么措施 (6 分)
(2)根据材料二、三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 农业集体化对苏联社会发展的影响。 (5 分)
(3)综台上述材料 ,谈谈苏联农业的发展 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4 分)答案与解析
第三单元测评卷 参考答案
1. C 【解析】20 世纪初 ,英国分别与法 国、俄国缔约 ,建立起三国协约 , 因此可以排 除 A、B、D三项 。故选 C。
2. B 【 解 析】依 据 题 干 时 间“ 1914年”,即可排除 A、C两个选项 。题干中关键 信息“ 塞尔维亚 ……必须从巴尔干抹掉 ” “ 千载难逢的机会”说明材料中的“ 事件”是 引发战争的因素 。结合教材知识可知 ,奥匈 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 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 ,引燃了第一次世 界大战的战火 。故选 B。
3. B 4. B 5. B
6. D 【解析】1919 年在巴黎和会上签 订的针对德国的《凡尔赛条约》,加深了战 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这实际上为 20 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 。故选 D。
7. A 【解析】成立于一战后的国联 ,其 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故选 A。
8. B 【解析】苏俄首创了社会主义的 发展模式 。列宁从苏俄的国情出发 ,在全国 实施新经济政策 。为了应对严重的政治经 济危机 , 1921 年 , 列宁开始实行新经济政 策 ,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 ,使苏 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故选 B。
9. D
10. A 【解析】依据甘地的历史事迹 , 可以判断 A项符合题意 ; B项是对他的评 价 ,而不是理由 ; 印度没有“ 西亚病夫”的称 号 ,C项不符合题意 ;甘地没有领导印度政 教分离改革 ,D项也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1. D 【解析】依据材料“ 1919 年 ,古 都开 罗 爆 发 了 一 场 规 模 空 前 的 人 民 起 义 。……高呼‘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 9 等口 号”,可判断材料反映的是 1919 年埃及华夫 脱运动 。故选 D。
12. C 【解析】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确 立了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 ,C 项表述错误 。故选 C。
13. (1) 英国在协约国集团、德国在同 盟国集团。
(2)萨拉热窝事件。
(3)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 的掠夺战争。
(4)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 了深重灾难 ,造成了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 伤亡。
(5)珍爱和平 ,反对战争。
14. (1) 事件:十月革命的胜利 。历史 意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 主义革命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家 ;鼓舞和支持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 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 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 纪元。
(2)趋势:1913-1921 年 ,下降 ;1921- 1925 年 , 上 升 。政 策 因 素:新 经 济 政 策 的 实施。
(3) 变化:从怀疑到赞赏 。原因:苏联 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综合 国力显著增强(或计划经济手段使苏联经济 建设成就显著) 。
15. (1)问题: 出现严重的经济政治危 机 ;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缩减 ;发生农 民骚乱和暴动 。调整: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 粮收集制 ;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 地 ,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
(2)为工业化积累了资金 ,促进工业迅 速发展 ;农业集体化实现规模经营 ,为苏联 农业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 同时也严重损害农 民利益 ,农业生产严重下滑。
(3)要重视农民的利益 ;经济政策的制 定要立足于国情 。(意思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