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木兰诗》教学设计
执教人 主备人
上课时间 教案数
学生预习内容 重点字词
作家作品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是一首叙事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它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共同被誉为“乐府双壁”。我国古代北朝人豪迈淳朴,长弓善射,崇尚武力且能歌善舞,在民间留下了大量动人的诗歌.其中<<木兰诗>>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它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不平凡的经历.千百年来木兰的传奇故事一直在广大群众中以各种形式流传不息.
主要内容 学习《木兰诗》,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目标 1、知道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了解民歌的特点;理解背诵全诗。2、掌握重点的文言词语;学会综合使用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3、认识到木兰的伟大爱国为家的精神;培养爱国情怀。
重难点 1、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部分内容;2、抓关键句子品木兰之美;3、体会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学习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课前序曲 学生欣赏 播放《谁说女子不如男
活动一:导入 1、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刘胡兰、江姐、撒切尔夫人。2、她是我国古代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3、欣赏《花木兰》片段。 1、问:中国有句古话叫“巾帼不让须眉”,其实古今中外,出现过许许多多的女中豪杰,同学们,来说一说你所知道的著名的巾帼英雄吧?2、问:刚才有人说到了木兰。你们知道木兰这个人物吗 3、(放映影片《花木兰》片段三~四分钟)。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活动二: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介绍作家、作品和读出多媒体展示出来的字的读音。 教师根据预设的内容进行指导、点评。1、字词读音。2、作家作品。
活动三:整体感知 1、①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②听录音,注意语气语调和情感。③学生比读,互评互读。(看着屏幕读,检查你的字词掌握情况) 2、明确:(背诵)(板书)第一部分(1—3段) ――― 替父从军第二部分(第4段) ――― 十年征战第三部分(5—6段) ――― 凯旋归来第四部分(第7段) ――― 赞美木兰 1、看来大家预习得都很到位,下面就让我们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语气语调和生字词的读音。从同学们的朗读声中我充分感受到了大家对古代诗歌的热爱,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就让我们赶紧走近花木兰吧!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这首诗歌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几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明确:(背诵)(板书)在理清了文章情节结构之后,我们可以用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八个字来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可别小看这八个字,因为它木兰伤心过、拼搏过、哭过、笑过,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下节课我们解决
活动四:课堂总结 学生体会领悟。 结合内容、板书总结
活动五:作业 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学习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检查导入 齐背《木兰诗》 老师点评。
活动一:合作探究 1、 学生感受领会。 2、 学生欣赏图片。学生回答: a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b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c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d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e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花木兰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1、上节课我们说过: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八个字来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可别小看这八个字,因为它木兰伤心过、拼搏过、哭过、笑过,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下面让我们走进木兰的内心世界.2、这是国家发行的木兰替父从军的一套邮票。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请大家畅谈木兰之美。 小结: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木兰是文章塑造的一个不朽人物形象。
活动二:拓展延伸 1、 学生去感受、体会。2、学生欣赏歌曲。 3、学生齐读精彩段落。 1、你从木兰身上又学到了什么呢?2、台湾有个演唱者用轻快的曲调将我们今天学习的北朝民歌《木兰诗》唱得是青春洋溢、动感十足;将主人公花木兰唱得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我的花木兰》这首歌曲。3、最后,让我们齐读《木兰诗》,来巩固这一节课的所学。
活动三:课堂总结 1、内容总结。结合板书。
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孔雀东南飞》。
课后反思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流传于我国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写的是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千百年来,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因此在教学中,我从木兰是一个“女英雄”切入,通过“初读诗歌、感知故事——细读诗歌、感受形象——深读诗歌、对话木兰”三个板块引导学生进行了“原来英雄也妩媚、女子亦刚强”的个性化解读,品读出了一个刚柔相济、千娇百媚、隐忍刚强的英雄形象。在《木兰诗》课堂教学中,我还努力做到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积极主动展示学习成果,课堂上提问学生达60余人次;注重了本文作为乐府民歌的特点,以“读”贯穿整节课堂:初读诗歌、感知故事——细读诗歌、感受形象——深读诗歌、对话木兰;对话木兰、课本诗的创作,让师生再次走进木兰的心灵,丰富木兰的形象,也成为课堂一个小小的亮点。在《木兰诗》的课堂教学中,也存在不少缺陷。“著我旧时裳”指导“裳”的读音时,读对了,板书时却随手写错了;还有“出郭相扶将”“将”的读音,也出现了失误,这在语文课上是非常失败的。同时在整个课堂流程中,教师还是有些紧张不够熟练,课堂语言略显生硬,教师自身的素质有待提升。